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048.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58721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04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04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04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04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04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04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048.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 测 报 告云尘验字2014-023号 项目名称: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云南尘清环境监测有限公司2014年11月项目名称: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委托单位: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云南尘清环境监测有限公司法 人:沈仕丽技术负责人:周洲项目负责人:杨慧勤报告编写人:杨慧勤校 核:审 核:审 定:冷库制冷设备地下室 事故池 化粪池外排口垃圾房危废间目 录1前 言12验收监测依据3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4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43.2建设项目与环评比较情况63.3项目给排水、供电、能源等情况7

2、3.4染物产排情况及防治措施94环评意见及环保批复主要要求124.1环评主要结论124.2环评批复要求155收监测评价标准186收监测内容和结果196.1监测期间工况196.2验收监测内容206.3监测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216.4监测结果217环境管理检查257.1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257.2 环保设施实际完成及运行情况257.3环评报告及环评批复中的要求及对策措施落实情况268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及评述359验收监测结论369.1噪声验收监测结论369.2 废气验收监测结论369.3废水废弃物验收结论369.4固体废弃物验收结论369.5 危险废弃物验收结论369.5 公众意见调查结论379.

3、7环境管理检查结论379.8验收监测总结论379.9存在问题及建议37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附图1、 项目排水图2、 一期建设项目平面图3、 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总平面图附件1、监测期间项目工况记录表; 2、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070号),2010年3月11日);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1140号,2011年4月25日)3、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4436号,2014年8月28日)4、公众参与调查表(选取有代表性调查表共4份);5、垃圾清运证明;6、化粪池清掏证明。7、排水许可证。8、危险废弃物处置合

4、同。9、液氨泄漏应急预案。1前 言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位于昆明呈贡新城国际物流中心(园区),洛羊镇现代物流中心片区,位于昆明主城和昆明新城的结合地段。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工程占地面积163.58亩,总建筑面积172848平方米,规划建设冷库储存区、分类、分拣整理区、商品交易区和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整个物流中心拟建内容包括1、2号冷藏库、1、2、3号多层厂房、交易中心小冷库、综合楼、机房及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成后,两座冷藏库可达6万吨仓储能力,销售交易中心小冷库23837平方米,3栋厂房年可提供分拣整理服务60万吨,并建成完善的配套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分期建设,此次验收范围:云南东盟

5、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及其有关配套设施。一期建设内容包含一座冷库,一栋厂房,一栋办公楼以及相关辅助工程、环保设施。一期总建筑面积73055.36平方米。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10400平方米,一期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37%。环保投资包含:事故池14万元、雨污分流管网80万元、化粪池4万元、雨水池6万元、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及危废间1万元、隔声降噪设施1.5万元、抽排风管道3万元、绿化0.5万元。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委托云南大学进行“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云南

6、大学同年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2010年3月11日昆明市环境保护局以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070号)同意项目建设。由于建筑面积发生变化,项目于2011年3月4日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2011年4月25日昆明市环境保护局以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1140号)同意补充报告备案。项目建筑面积由130730.02平方米变更为172848平方米,项目总占地面积及总投资不发生变化。一期项目竣工后于2014年8月28日向昆明市环境保护局申请试运行,昆明市环境保护局以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4436号)同意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为2014年8月27日

7、至2014年11月26日。2014年9月,云南呈达冷冻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委托云南尘清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2014年9月15日,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昆明市环保局对项目的审批的要求和规定、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云南尘清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制定了验收监测方案,并于2014年9月23日24日进行了现场监测和环保检查。现根据现场监测情况、分析结果,编制本验收监测报告。2验收监测依据(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

8、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2月;(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3)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办200326号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5)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云南大学,2010年1月);(6)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环境影响报告表(补充报告)(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1年3月);(7)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070号),2010年3月11日);(8)昆明市环境保

9、护局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1140号,2011年4月25日);(9)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4436号,2014年8月28日);(10)其他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3.1.1项目地理位置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位于于昆明呈贡新城国际物流中心东北方向5-10#、5-13#地块,是昆明呈贡新城国际物流中心规划的仓储用地,周边地块主要为仓储物流用地为主,项目北面为倪家营大村、东面为倪家营小村,马料河沿项目西侧流过。3.1.2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冷库一栋(

10、地上5层,地下1层)、厂房一栋(地上4层,地下1层)、办公楼一栋(地上6层,地下1层)以及相关辅助工程、环保设施。一期占地面积约10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055.3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9274.8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780.53平方米。项目冷库分为高温库和低温库,地下一层为高温库,采用风机制冷,主要用于存储牛奶、蔬菜等商品。其余楼层为低温库,采用液氨制冷,主要用于存储肉类食品。冷库设计冷冻能力为500吨。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37%。环保投资包含:事故池14万元(用于应对液氨泄露风险事故的

11、发生)、雨污分流管网80万元、化粪池4万元、雨水池6万元、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及危废间1万元、隔声降噪设施1.5万元、抽排风管道3万元、绿化0.5万元。建设内容见表3-1: 表3-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层数制冷工艺建筑面积(m2)备注冷库1层液氨制冷6616.55低温库2层5533.613-5层16600.83屋顶层291.46地下1层风机制冷6616.55高温库厂房1层5826.48交易区,拟设置商铺300间2层5770.333层5658.444层5658.23拟建食堂屋顶层1122.75地下1层6084.11综合办公楼1层1062.72设有约70间办公室2层1062.723-6层

12、3306.24屋顶层112.97地下1层1079.87辅助工程制冷机房及配电室1层475.02垃圾房及公厕1层125.0门卫室1间51.48配套设施地下一层设置有配电房、工具房、管理用房、水泵房、消防水池。环保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化粪池(2个,分别为39m3、3m3)、事故池(300m3)、雨水池(500m3)、垃圾收集房、及危废间、抽排风管道、隔声降噪设施、绿化。表3-2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配置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型号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2LG20BLYJZ 250KW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1LG16BMYJZ 110KW3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1LG16BMYZ 132KW4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1L

13、G16BSYZ 90KW5高压储液器2ZY-56排液桶1ZY-57虹吸罐1HG-1.58低压循环桶3DXL-69屏蔽液泵2CNF40160/AGX3.010屏蔽液泵4CNF40160/AGX4.511低压集油器3DJY112油分离器1YFL400TL13空气分离器1AP0814集油器1JY-50015紧急泄氨器1JY-10816蒸发式冷凝器3ZNX-120017吊顶式风机总计49台AGHN065.2H/410-HHD/8P.I18吊顶式风机AGHN065.2J/312-HHD/12P.I19吊顶式风机S-AGHN065.2H/37-WHD12P.I20吊顶式风机S-AGHN080.2E/17-

14、WHD24P.E21吊顶式风机S-AGHN065.2F/37-WHD12P.I22吊顶式风机S-AGHN050.2H/37-WHD14P.E23顶排管28XDG33*40-15724顶排管56XDG33*36-1413.2建设内容与环评比较情况 本次验收内容为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依据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环境影响报告表(补充报告),一期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包括:1#冷藏库(地上5层,地下1层)、1#厂房(地上4层,地下1层)、综合办公楼(地上6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73055.36平方米,占地面积104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与环评比较情况见下表3-4。表3-4 一期项目主

15、要建设内容序号建设内容单位环评情况实际情况变化情况2冷藏库栋1#冷藏库已建设无变化3多层厂房栋1#多层厂房已建设无变化4综合楼栋1栋综合楼已建设无变化3.3 项目给排水、供电、能源等情况3.3.1给供水系统给水系统:项目补充的新鲜水全部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管网获取。给水管网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并给水管网。排水系统:项目建有雨污分流系统,项目污水全部汇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 3.2 供电系统本项目电源采用双电双回路供电系统,从城市供电管网引入,供电电源直接通过电缆敷设至冷链物流中心配电房。3.3.3 能源系统一期建设项目内未设置厨房,生产及生活办公使用电能,属于清洁能源。3

16、.3.4 建设项目投资及环保设施投资一期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37%。环保投资包含:事故池14万元、雨污分流管网80万元、化粪池4万元、雨水池6万元、生活垃圾收集系统1万元、隔声降噪设施1.5万元、抽排风管道3万元、绿化0.5万元。环保投资明细见表3-3:表3-3 项目环保投资明细表序号环保设施名称投资费用(万元)1雨污分流管网802事故池143化粪池44雨水池65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及危废间16抽排风管道37隔声降噪设施1.58绿化0.5合 计110万元3.3.4环境影响报告书完成单位与时间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云南大学编制,2

17、010年3月11日取得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070号) ;补充环评由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2011年4月11日取得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1140号)。项目建筑面积由130730.02平方米变更为172848平方米,项目总占地面积及总投资不发生变化。3.3.5试运行时间一期项目竣工后于2014年8月28日向昆明市环境保护局申请试运行,昆明市环境保护局以关于对的批复(昆环保复2014436号)同意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为2014年8月27日至2014年11月26日。3.3.6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了试运行。在

18、项目试运行期间,截至目前,本项目建设及运行现状情况如下:(1)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2)项目已完成各项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冷库、厂房、办公楼以及其它配套工程的建设;(3)项目已完成各个环保设施的建设,包括:化粪池、事故池、雨污分流系统、垃圾收收集桶、绿化、危废间等;(4)在验收监测期间,试运行阶段冷库处于制冷阶段,分拣厂房未投入使用,办公楼约有30名工作人员办公,化粪池、雨污分流系统、雨水池已投入使用。3.4污染物产排情况及防治措施3.4.1工艺流程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

19、到保持食物质量完好和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对象为易腐食物(包括原料及产品)。1、冷藏工艺流程: 收货-验货-低温存储-装卸-配货2、分拣加工流程: 收货-验货-装卸、搬运-人工分拣、理货-包装-计量-低温贮藏-发货-配送、运输-结算-货物、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处理。3、制冷工艺流程:项目冷库分为高温库和低温库,地下一层为高温库,采用风机制冷工艺,主要用于存储牛奶、蔬菜等商品。其余楼层为低温库,采用液氨制冷工艺,主要用于存储肉类食品。冷库设计冷冻能力为500吨。一期建设项目针对液氨存在的泄漏风险设置了300m3事故池,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详见附件9。)3.4.2主要污染源(1)废水 一期项目

20、建成后,其废水主要为办公楼及服务用房等员工的生活污水。由于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厂房区无商铺入住,厂房区暂无废水产生。冷库设备的冷却用水均为循环使用,不外排。废水产出流程图见图3-1。图3-1 废水产出流程图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区产生的废水均为生活废水,主体设施和辅助设施日均新鲜用水量为19.5m3/d,其中:生活用水量为8m3/d,工业冷却补水用水量为10m3/d,绿化及道路浇洒约1.5 m3/d,外排水量约6.5m3/d。一期项目建有两个化粪池,1#化粪池位于办公楼旁,容积为39 m3,2#化粪池位于公厕旁,容积为3 m3,生活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1#化粪池,公厕废水排入2#化粪池,废水经化粪池

21、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验收监测期间项目用水平衡分布图见图3-2. 图3-2 项目水量平衡图(m3/d)一期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冷却用水量,50m3/d,生活用水量60 m3/d,日均用水量110 m3/d,污水产生量约48 m3/d。(2)废气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冷库制冷设备产生的少量氨气、产品储藏间产生的异味、垃圾收集桶产生的异味及汽车尾气。监测期间项目内的食堂未投入使用,暂无油烟产生。项目日常运行中会有极少量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经通风扩散稀释后对环境影响不大。项目产生的垃圾日产日清,由工业园区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防止产生明显异味。汽车尾气通风自然扩散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噪声项目

22、噪声主要来源于冷冻设备产生的噪声及车辆进出、人员活动产生的噪声,通过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震垫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4)固体废弃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职工办公的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和储藏过程中的次品、废料等不合格产品以及化粪池产生的污泥。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内暂无次品、废料产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置于垃圾收集房内,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5) 危险废弃物项目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主要为废机油及废机油桶,项目建有一个危废间,统一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处置。4环评意见及环保批复主要要求4.1环评主要结论4.1.1 施工期对策措施一、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降雨期间,不进行挖填方作业

23、。为避免挖方弃土长时间堆置,增加水土流失,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挖填方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尽肯减少雨季期间的堆置量。暴雨期间禁止施工。(2)、施工期在本项目周围马料河一侧建设施工围墙。(3)、施工过程中设置施工废水收集池,将引用池中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浇洒和混泥土搅拌等,不外排。(4)、施工人员使用旱厕收集粪便并回用于附近农田;在施工场地内修建临时生活污水沉淀池,其容量可容纳10天左右的排水量,处理后全部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5)、及时进行区内绿化,提高场地内的绿化率,避免水土流失影响水环境。二、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在施工场地内安排施工人员定期对施工场地以及用于施工运输的道路洒

24、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依据天气而定。(2)、施工场地周围及作业面设置围栏及防尘帷幕,减少施工扬尘扩散范围。建议在倪家营大村及倪家营小村与项目之间设立挡墙、防尘帷幕等,减少施工扬尘对居住区的影响。(3)、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取严密遮挡,卸运时采取有效措施。(4)、建议使用商品混泥土和预制构件,尽可能不在现场搅拌散装水泥。混泥土搅拌站应设置在场地中央,尽量远离保护目标。(5)、在施工机械的选型上考虑相应的环保型产品,主要使用轻质柴油或电作为能源。(6)、加强监督管理,运输车辆采取封闭措施,以避免运输途中土石撒漏;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7)、施工现场车辆应控制车

25、速,限速40km/h,以减少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道路扬尘。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篷布减少洒落。 (8)、对建筑垃圾及堆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治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环境。对需要回填的土方及石子、砂子等进行定期洒水或网布遮盖,减少扬尘污染。清运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抛洒。(9)、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弃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堆放场地应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向,必要时加盖篷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10)、施工期间严禁露天焚烧橡胶、塑料、垃圾等。三、声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施工期间应主要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施工期间应设置专人对设

26、备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城市市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除工程必须,并采取环保部门批准除外,严禁在12:00-14:00、22:00-6:00期间施工。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关部门证明向环保部门备案,并于连续施工之日1天前公告附近居民,避免扰民事件发生。(3)、采取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降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并将其移至距离居民住宅等敏感点较远处,靠近居民点附近设置移动式隔声屏、选用低噪声机械,噪声较大的设备必须在白天使用,并进行隔声及减震处理。(4)、采用声屏

27、障措施,在施工场地周围有敏感点的地方设置临时声屏障;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应采用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6)、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应施工噪声产生纠纷。四、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1)、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废木材、废塑料、废包装材料等,送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剩余部门有环卫部门及时清运。(2)、生活垃圾经临时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收集后,委托经开区环卫单位定期清运4.1.2 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一、水污染防治对策(1)、项目

28、实行雨污分流,管道分别接到昆明市经开区内雨污排水管道。污水通过排污管网后进入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倪家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2)、厂区排水管道系统,经污水设施处理后循环使用,集中排放。冷库、交易中心和综合楼的生活污水、废水采用合流制,污、废水汇流后接入化粪池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室外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3)、冷藏库地下一层高温库的冷风机采用热氨融霜和水冲霜,流程如下:循环水池冲霜水泵冲霜给水管冷风机冲霜回水管循环水池。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建设单位应对地面停车场附近的区域设置相应的绿化隔离带。(2)、建设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对餐饮厨房油烟废气进行处理,

29、经处理后排放的油烟废气必须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才可排放,同时处理后的厨房油烟废气必须经屋顶高空排放,不得侧排,以防油烟废气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环境造成影响。(3)、为减少恶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防治车间内的恶臭气体聚集对工人健康造成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厂界内建设5-10米的绿化隔离带,尽量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分类、分栋厂房设计一定的坡度,便于清洗地面;加强厂房的通风,抑制微生物的产生和繁殖,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4)、项目冷库使用液氨制冷,日常运行中不会有氨泄漏现象,但在定期检修中会有少量氨气挥发,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在检修时会有专门的氨吸收装置,即将少

30、量的挥发氨气捕集后用碱液进行吸收处理。在储存、运输、使用环节,应当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泄漏爆炸事故。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对地面停车场车辆进出的管理,尽量缩短汽车的急速停留时间,禁止车辆鸣笛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冷冻机组应选用低噪声型号,设备基础设减震片;冷冻机组应设在隔声间内进行消隔声治理。(3)、厂界周围应加强绿化,尽量种植高达常绿植物,以起到较好的隔声效果。(4)、厨房油烟通风机放置在综合楼屋顶,同时厨房油烟通风机安装时应考虑其底部设减震片,风口应朝西侧,且安装消声器,通风机应设置隔声罩。四、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1)、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保持物流中心内的整洁,

31、并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对包装废弃物、办公废纸等进行回收利用。(2)、餐饮等生活垃应及时清运。(3)、建设单位应加强固废管理,每天及时清运,对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及时运往垃圾填埋厂,不得任意堆放4.2环评批复要求关于对的批复:一、2010年3月11日,我局对关于对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昆环保复201070号)。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总面积由原批准的130730.02平方米变更为172848平方米。根据补充报告所述工程内容、规模、功能以及环保对策措施,同意补充报告备案。二、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

32、告书(补充报告)以及我局对关于对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昆环保复201070号)应作为环境保护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的依据,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在建设、运行中应认真落实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环保设施应用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关于对的批复:一、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昆明市经开区洛羊现代物流中心片区。项目总投资6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45万元。项目占地面积10.64hm2,总建筑面积130730.02 m2。主要建设内容为1、2冷库,1、2、3多层厂房,交易中心小冷库,综合楼及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冷藏库仓储能力6万吨/

33、年、多层厂房分拣、整理服务能力60万吨/年。二、项目应建立完善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食堂废应经隔油沉渣预处理。设置一个规范化排污口,并设置明显标志。项目外排废水经处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即:pH值6-9、CODcr500mg/L 、SS400mg/L 、动植物油100 mg/ L和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标准,即:氨氮35 mg/ L、磷酸盐(以P计)8 mg/ L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经倪家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项目建成后,如废水不能进入倪家营污水处理厂,项目不得投入使用。三、项目应使用清洁燃料,食堂油烟需经净化处理,外排废气应达

34、到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相关标准,即:允许排放浓度2.0 mg/m3,排放高度参照标准执行。产生异味的设施应合理布局,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周界外臭气浓度符合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即:氨1.5 mg/m3。四、项目产生噪声的场所应合理布局,压缩机等设备应做隔声降噪处理,使项目厂界外1米处的噪声值达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即:昼间小于60分贝,夜间小于50分贝。 五、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时产生的扬尘和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烟气。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应收集并及时清运,妥善处置,不得随意乱倒。施工现场

35、应设置沉淀池,截留处理施工废水,防治水土流失,禁止施工废水未经处理排入周围地表水体,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采取措施加强对马料河的保护。严格控制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场界噪声应符合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进行建筑施工作业。六、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应按规定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应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含磷洗涤用品及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饮具。七、项目应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及风险防范应急措施,液氨的使用、存贮、处置应符合规定要求,设置两个容积不小于500立方米的

36、事故池,防治液氨泄露等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经开区环保局办理建筑噪声的排污申报手续。因特殊情况需要夜间连续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向环保局等级备案,于连续施工之日1天前公告附近居民和单位。并按规定到相关环保部门办理其它有关手续。九、报告书应当作为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的依据,项目应认真落实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环保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格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项目竣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应向我局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投入试运行。试运行三个月内须委托有资质

37、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验收监测,环保设施经我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十、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变动的,应当重新向我局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本批复之日起超过五年项目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当报我局重新审核。十一、依法到土地、规划、建设、安监、滇管等部门办理其它相关手续。 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验收监测标准按照昆明市环保局关于对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昆环保复201070号)意见执行。由于本次只对一期建设项目进行验收,项目内未设置厨房,因此验收监测评价标准为:(1)外排水执行GB897

38、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即:CODcr500mg/L 、SS400mg/L 、动植物油100 mg/ L。氨氮、总磷排放参照执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表1标准中的相关规定:NH3-N45mg/L;总磷8mg/L。(CJ343-2010替代CJ3082-1999)(2)项目厂界外1米处的噪声值达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即:昼间小于60分贝,夜间小于50分贝。 (2)周界外臭气浓度符合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即:氨1.5 mg/m3。6验收监测内容和结果6.1监测期间工况1、项目建设内容云南东

39、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冷库一栋(地上5层,地下1层)、厂房一栋(地上4层,地下1层)、办公楼一栋(地上6层,地下1层)以及相关辅助工程、环保设施。一期总建筑面积73055.3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9274.8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780.53平方米。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37%。环保投资包含:事故池14万元、雨污分流管网80万元、化粪池4万元、雨水池6万元、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及危废间1万元、隔声降噪设施1.5万元、抽排风管道3万元、绿化0.5万元。2、监测期间工况验收监测期

40、间一期建设项目厂房无商铺入住,冷库处于降温制冷阶段,办公楼内约有30名工作人员在内办公,不在项目内食宿,日工作时间8小时,年工作360天。3、环保工程项目建有雨污分流系统,生活废水排入化粪池,建2个化粪池,容积分别为39m3和 3m3,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市政排水管网进入倪家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另设有1个事故池容积为300m3,1个雨水池容积为500m3。项目内设有多个垃圾集中收集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监测时工况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下进行监测,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云南尘清环境监测有限公

41、司于2014年9月23日9月24日对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建设项目进行了废水、噪声和废气的监测。验收监测期间项目的制冷设备运行正常。新鲜用水量为19.5t/d,其中工业制冷用水量10t/d,生活用水量为9.5t/d。监测期间化粪池、事故池、垃圾房等环保设施正常使用。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内约有30名员工办公,均不在项目内食宿。6.2验收监测内容验收监测期间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制冷设备冷却用水循环使用。本次验收对外排废水、厂界噪声和废气进行监测。6.2.1噪声监测点位:本次验收监测分别在厂界外四周1米处设置噪声监测点,共设置4个噪声监测点;监测频次:连续监测两天,由于

42、项目夜间不生产,于每天昼间各监测一次。6.2.2 废气监测点位:本次验收监测分别在厂界外四周1米处设置臭气监测点,共设置3个臭气监测点;监测频次:连续监测两天,每天监测四次。6.2.3 废水监测点位:化粪池进口、外排水口。监测频次:连续监测两天,每天监测三个时段。监测项目:PH、化学需氧量、动植物油、总磷、氨氮、悬浮物6.2.4 监测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监测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见表6-1。 表6-1 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检测分析方法及设备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检测分析设备设备编号最低检出限噪声GB12348-2008AWA6228声级计CQJL-5230dB(A)氨HJ 533-2009智能中流量微悬浮颗

43、粒物采样器TH-150FVIS-723可见分光光度计CQJL-64CQJL-030.010mg/m3化学需氧量GB11914-89滴定管CQJL-3610mg/L动植物油HJ637-2012JDS-106U+红外分光测油仪CQJL-040.04 mg/L氨氮HJ535-2009VIS-723可见分光光度计CQJL-030.025mg/L悬浮物GB11901-1989BP 121S电子分析天平CQJL-024mg/LpH值GB6920-1986PHS -3C数字式 酸度计CQJL-10/总磷GB 11893-89VIS-723可见分光光度计CQJL-030.01 mg/L质量保障措施:1、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法,监测人员持证上岗。2、监测仪器经计量部门定期检定合格。3、水样测定按规定带质控密码样、平行样、加标样。采样时加采一个现场密码样,与样品同时分析。4、监测数据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6.3监测点位布置 噪声监测点位 臭气监测点位 废水监测点图6-1 监测布点示意图6.4监测结果6.4.1噪声噪声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