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58790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论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传统;关系;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中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支配和影响着中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潜移默化和激励、鼓舞人们进步的积极作用,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一、传统文化蕴涵的和谐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生态问题上最经典的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古老而科学的原

2、则,是我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意思是说:尧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君就在于他能效法天。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已及人”、“成物成已”,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荀子对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更是有一段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是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化

3、思想,“天人合一”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协调,主张穷理尽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完成人道,实现天道,最终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到王阳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达到其高峰,用更精密、细致的理论,把“天人”关系的诠释做到了真正的所谓“合一”,“我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这时的“天”已经不是物质意义上的天,而只是人的思想的向外延伸,不是人与天合,而是天与人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是

4、相通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 “人际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以孔孟为代表的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和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孔子提出过“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的核心,其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儒家认为“仁”是“义”的基础,“义”是“仁”的阐发,而“仁义”又是通过“礼”也就是一种规范来实现的。仁爱,在历史上,有儒家由亲亲而生出的差等之爱,也有墨家的由人及己的无差等之爱,更有如洪秀全等农民领袖提出的“天下女子皆为姐妹,男子皆为兄弟”的“宗教”式博爱。孟子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写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荀子首先使用了“正义”这个词,并且从制度建构的角度把“正义”提高到了治国策略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