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产业组织创新的崭新形式——兼评我国企业“上规模”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产业组织创新的崭新形式——兼评我国企业“上规模”的.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环境:产业组织创新的崭新形式兼评我国企业“上规模”的 编者按 本刊开设“管理战略”一栏,其目的在于强化本刊这方面的文章力度。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 的管理水平(无论是 企业 管理、行业管理还是国家行政管理)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准,而中国的 发展 与改革,离开高质量的管理,一切便无从谈起。进入90年代,管理 理论 在发达的 工业 化国家又有长足的发展,对管理的重视已上升到战略层面。为此,处于急速 经济 发展中的中国更有必要高度重视管理 问题 。王缉慈的文章介绍了“ 网络 环境”的培植对于 现代 产业组织形式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新的管理概念,其实质是新的生产方式将可能带来的新的管理课题。欢迎各界同仁
2、给“管理战略”一栏赐稿,任何有价值的管理类文章均为本刊欢迎。 一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 60年代和70年代,发达国家对创新的传统认识是 “线性模式”的思维,正如R。米彻尔(MitcheD)1989年把创新的过程比喻为“急速前进的队伍”,即,“某人在 研究 实验室里提出一个思想,把它交给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制造部门根据设计图纸的规格来生产,最后,产品拿到市场 上销售。”这个发明一开发一设计一中试一生产一销售的整个创新过程都是在企业的内部发生的, 而其他企业 采用新思想或新产品就是创新的扩散。在我国,80年代和90年代初关于技术创新的很多 文献 ,例如对产品生命 周期模式和创新扩散模式的研究,都以这样一
3、种认识为出发点。 早在80年代初,有些西方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创新 过程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最近的大量研究进一步证明,创新过程以及它的空间格局要比过去所认识的情况 复杂得多。研究与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是相互作用的,各种信息是频繁反馈的。创新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 的线性模式, 而是可能有不同的出发点,即不同的创新 源,例如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活 动都有可能创新。而且,创新通常是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之外,在生产实践中发生的。 当代的创新往往是对原有 技术进行改组和传播,创造新的生产 方法 和新的消费方 式,它是渐进和持续的过程。 当代创新的目的不只是能创造新技术,而且是能不 断地把
4、原有的技术进行再组合和再 应用 。从美国健谷的 经验来看,创新不仅仅来自多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包括很多不同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知识。也就是说,光有研究与开发还不够,还需要有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办法。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简单地改善原有产品结构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必须开发基础的新技术。然而创新的公司本身,或者高度专业化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本身,都很难迅速开发足够重要的新产品。实际上,比较复杂的技术系统,例如信息和通讯系统, 交通 和能源系统,遗传和生物工程系统,又可称为 “大技术系统”,它是植根于 社会 之中的,需要通过大量公 司之间的长期的、无限的相互作用才能
5、逐步建立起来。单靠某个先进的实业家,或者单靠建立个别的新企业,是 无法迎接严峻的挑战的。复杂技术的应用特别需要植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 二区域创新环境是增强国力的必要条件 80年代后期国外的大量文献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以 及技术创新的地方环境进行了 分析 研究。研究表明,在激烈的国际高技术竞争面前, 国家内部创新环境十分重 要。而且,高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高度地方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国家内部,成功的高技术企业往往在地理上集中 在少数区域内。在这些地区,存在着刺激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正如一种创新的“空气”,创新产生于“空气”之 中。区域创新环境是增强国力的必要条件。 区域创新网络是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
6、以及企业与 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的稳定关系。从狭义上说,是指正式的合作关系,例如战略联盟、合资 企业、以及和供应商、客商的垂直联系等。广义的创新网络还包括由于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机构间在长期交易中所 发生的非正式交流和接触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是相对稳 定的。 只有通过这样的网络,才能培育企业家,达到技术知识的再组合,致使新技术渗透到社会中去。区域发展 的优势来自网络系统。80年代发达国家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建立在采用网络的基础上的。 创新网络可以在各种空间规模上形成。一种是全球 性的,例如企业运用战略联盟来开辟国外市场或探听远 距离的技术新信息。另一种是全国性的,例如国家的合作研究机
7、构, 主要大学和国家研究实验室建立正式的合 作关系,通过合作来提高竞争能力。还有一种是区域和地方性的,通过企业的地理接近和地方联系来获得创新 能力。80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区域和地方性的创新网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区域创新环境就是区内企业合作创新的网络系统。 过去的文献把产业组织形式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等级形式,即大企业组织内部化;其二是市场形式,企业可以使 用市场来购买原料和获得各项服务。现在看来,不可能仅仅通过市场,或者等级的组织,或者政府的产业政策来 满足对合作创新的需求。一方面,对于知识的再组合来说,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创新所必须的知识是很难 交易的, 即使可以交易,也要付
8、出很高的费用。另一方 面,靠单一的公司来完成大的创新项目也是不可能的。由于单个企业不能支配全部的创新过程,企业与外部的 联系便十分重要。很强的内部要素只能保证企业控制它的特殊专门知识。为了加快开发的速度, 它不得不依赖 外部技能。 当代企业是对环境开放的组织,为了创新,它必须向上游和下游组织开放。公司供应商客商三位一 体在创新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公司要学会利用外部联系,解决困难,达到目标。 网络是在市场以外以及在等级组织以外的新的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网络是企业间以经济交流为基础,包括文化、技术、制度、 政治 各方面的交 流。认识到在等级形式和纯市场形式之外,还存在网络形式,
9、这是产业组织理论上的一场革命。 当代的区域创新网络又是伴随着精于灵活的生产方 式而出现的。它被称为“灵活生产综合体”。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区域内社会关系和技术基础结构来决定的。区域 发展理论的一个飞跃,是认识到区域创新网络的意义。区域创新网络可以被看成是发展企业和区域的一种 新的制度性的手段, 它可以激活环境,即活化资源和信 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使企业更好地控制环 境。因为它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内部组织等级之间的一种形式, 与市场交易相比, 参加网络往往可以使企业更稳 定。在某种程度上, 企业加入区域网络可以达到资源和信息互补。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更是如此。因此,网络可以 增加创新的能力,使企业
10、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 根据 目前 的认识,区域创新网络(简称网络)有以下 特点: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向各种信息源开放,因此 它比公司组织的等级制提供更广的 学习 界面。除正式合作联系以外,在网络中面对面非正式接触的频率很高。 网络系统中的公司间、公司与机构间、公司与大学间 的界线是多孔状的,使它们相互渗透。公司在竞争的同时相互学习,通过非正式的交流和正式的合作,及时了解 变化的市场和技术。 在单个交易伙伴的感知不清楚的时候,通过网络可 以创新。创新发生在本地公司通过网络解决问题的共同轨道上。网络有使企业互惠的性质。 当有利的时候互相 作用,不利的时候网络自动停止。 结网可能发生在不
11、同空间(经济、地理、社会文化)的 不同层面,形成非常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结构。对每一个问题, 找到适当的伙伴。结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共同 的理想,例如信息高速公路。这样的理想可以产生新的观念、新的反应和决策,使人们相互合作。稳定的合作还 需要高度的相互信赖。 通过创造机构可以鼓励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机构间相 互作用,构筑区域创新网络,引导它们发生多维合作的自组织过程。网络和其它生产组织系统一样,是一种构筑 物,必须不断维修。 80年代和90年代经济的全球化,反映了企业在技 术和经济上所面临的挑战。一方面,研究与开发时期长费用高昂;另一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获利时间缩 短。为了更侠地进入市场,大公司纷纷采取全球战略,加强国际合作,以缩短研究与开发的过程,降低费用,开辟 市场。 大量事实说明,在企业的全球化过程中,区域创新网 络和企业的“嵌入性”(embeddedness)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说的“植根性”有两方面意义。首先,如果完全依赖全 球化战略,即实行“真”全球战略,以全球网络来完全取代地方网络,将会腐蚀区域创新网络,使企业和区域失去内 生的竞争能力。其次,采取全球战略的企业需要了解“嵌人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必须当地化,使自己 植根到特定的环境中去。为此,分公司需要在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规划等方面都有自主权。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