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拳两仪桩.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9190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拳两仪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极拳两仪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极拳两仪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极拳两仪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拳两仪桩.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极拳两仪桩“两仪桩”功法 八极拳因其自练拳术和功力的需求,既应技击应用和实力的特别要求,在几代人练习、发展中,形成了自身所需要的,独具特点的内修功法,故“两仪站桩”功法,在练习八极拳的过程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内外兼修的意义深重,成为八极拳训练中必须下大气力练习的基础功法之一,也是对自身功力提高很快的不可忽略的训练手段之一。 中外武林界有谚称曰:撼山易,动八极架不易,足以说明八极拳“两仪桩功法”的威力。八极门内练此功法讲究盘架子;安拳势;蹲架母(既拙作“八极功架拳术”);行气、排打而后练习八极拳其他拳术、械术、功法、技击术,依次而深入之,现将此功法的法诀、练法、内气运行介绍给广大网友武友,让

2、我们来一起练。 两仪桩”功法口诀 头顶悬领 双目平视 微收下颌 项挺颈顺 齿扣唇和 舌抵上腭 松肩沉肘 两向外撑 背圆胸空 握开口拳 双膝内扣 敛臀裹裆 塌腰坐胯 两足分立 提涵涌泉 五趾抓地 闾尾中正 行气贯体 神圆自如 五内蓄精 1、两腿跨立,站呈马步之势,身微沉坐。老技击者练此功可蹲的低些、沉一些,着力于腿重些;不以技击为目的,年老体弱,以健体为目的者,女性健身爱好者,可稍微下蹲一点,或者双足平行站立即可,以自身体势适宜而练此功为准。 2、双手握为“开口拳,一臂曲肘挎于胸部乳下约五分左右,拳心向下;一臂曲肘前顶撑,拳置于腮下,拳心向上“托天盖地太极肘”势。 “托夭盖地太极两仪肘”口诀 头

3、顶蓝天 足踏清泉 手(后)抱婴儿 前肘)肘顶山 注意:身立中正、两肘撑劲,稳健自如,心无杂念。 附照:1、两仪桩功架动作; 附照:2、两仪桩正视动作; 附照:3、两仪桩背视动作。 3、练习“两仪桩”功法之呼吸,通常用腹式深呼吸法”。既行功、修练时,要自然呼吸,既为“鼻吸鼻呼”,深吸缓呼,意守海底,气行周身,腹实胸畅,两肾充蓄,精气神一如。 “五字诀”释意: “静”心静意聚,环境亦清此指练功场地,择草地,树林、溪畔); “畅”身畅体舒,气走全身; “顺”心意之指,气力所至; “绵”勿憋无阻,恰然自如; “炸”练击技的朋友,行拳练功时,与人交手之际,所发之呼号,声如炸雷,以气催力,内外合一。 女性

4、练功者可采用“胸式呼吸法”,既“鼻吸口呼”,深吸长呼,练习效果依然。 反之,易以气入内下,压迫腹中内脏,不利健康。 4、“两仪站桩功法练习以早上、晚间(五时六时;二十一时二十二时许颇佳)。古时一般讲究“晨、晚两课。现在,可根据个人的时间,空闲来安排适当的练功时间。不必过于讲究时辰而刻意按排. 练功讲究:早功面对东方练习。午时面对南方练习。晚间面对西方练习。古人说为采太阳之“精华”,我想,与中国人盖房等习俗相近,故练功时注意一下方向自身之位置。 练功时间青壮年每次(初练)三十秒六十秒。可根据功力之增长逐渐延长;同时桩架、身势可愈来愈蹲低沉不可过低)。以蹲时自己臀部稍高过自己膝部五十公分为好。 切

5、记;勿过于疲劳,更不要因太累而受伤。但练功一定不要因过于轻松,自懈而使功力滞之不增。另外,练功切择清凉处,勿曝于阳光强烈处;勿于污秽处和热闹的娱乐场所之强灯光、强噪音之下练功。心情不好,或郁闷之时,饭后二小时之前,尤其是饮酒、抽烟之后,切勿练功。另外风雨交加,雷鸣电闪之时,亦勿练此功,可以闭目静坐,自养心神,呼吸用胸式呼吸法,自然、徐徐、周身放松坐养顺畅之内气。十四岁以下少年、儿童一般不练此功法,欲练当有明白人指点,勿自行其事。 关于动作正规之练习,可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并可于居室、练功屋内对壁上镜子练习势法,功架、对镜自纠己势之不足处,自规动作,当严格要求自身此指初学, 初练八极拳者);还可以在灯影下练,月光下自审体势,拳架当否。勿盲目瞎练,只练“架子”不“整架子”(自整、老师整架),同时勿蹲沉过低,一般臀部稍过己膝即可,过低者架子蹲“死板”,过高则乏力而不稳固。 总之,练习八极拳的“两仪桩”功法应内外如一,身心透空,身正势稳、劲力通达完整,方能迅捷掌握动势和行气之要势,从而增强自身的功力。中老年人久练可身板正稳,健步如飞,祛疾延年、健康长寿。并通过练功,交流心得,融洽同好之关系。心情舒畅,有百利而无一痹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