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南北朝 南朝齐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南北朝 南朝齐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南北朝 南朝齐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仰望星空 曹操 吳岱穎 我累極了,一下子撲到床上。我認為我是睡著了,因為我醒來的時候,發現滿天星斗照在我的臉上。田野上的聲音一直傳到我的耳畔。夜的氣味,土地的氣味,海鹽的氣味,使我的兩鬢感到清涼。這沉睡的夏夜的奇妙安靜,像潮水一般浸透我的全身。這時,長夜將盡,汽笛叫了起來。它宣告有些人踏上旅途,要去一個從此和我無關痛癢的世界。 面對著充滿資訊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這個世界的動人的冷漠敞開了心扉。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我過去曾經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 卡繆異鄉人 這是一個被社會流放判刑,又被奪去性命的人,在一個繁星閃
2、耀的夜晚,對生命最動人的告白。他的確殺了一個阿拉伯人,但荒謬的是判刑的理由和殺人一點關係也沒有,卻是為了他孚喪不流淚,在母親的喪禮上打了花稍的領帶,而且喪禮後還帶女友到海邊去逍遙快活。這些理由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文明時代,早就是人不知而不慍,只要保持低調就沒關係的自去生滅,但他偏偏招惹上身,最後送了性命。人生原本海海,竟有這樣倒楣的事。 你以為這不過是某個法國人寫的寓言體小說,而這種事情很神奇的老在發生。許多人想反抗體制,卻總是無力回天,只好選擇消極抵抗,我行我素過日子。但這個體制的力量猶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莫名其妙就會自己找上門來整你,而且非要送你進鬼門關似的,手段狠辣極了。至於罪名,說穿了也就
3、是那一百零一條:莫須有。 說到被體制惡整以至於人頭落地的,當然非嵇康莫屬。讓他人頭落地的罪狀,竟然只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無益於今,有敗於俗。這種罪狀,跟莫須有三個字也差不多。關於他,蔣勳是這麼說的:到了四十歲時遭小人陷害,說他違背社會禮俗,最後被押到刑場砍頭。他究竟作了甚麼傷風敗俗的事?不過就是夏天穿著厚棉衣在柳樹下燒個火爐打鐵。這不是特立獨行嗎?這不是和群體的理性文化在對抗嗎?而這是法律在判案還是道德在判案? 是不是道德在判案,想要講清楚說明白,我們得再倒退一個世代,去找一個不擇手段,不講道德,不問門閥與資歷,甚至是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只要有才能
4、,皆見進用的人。這個人,就是曹操。 放蕩少年成長史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人。生於東漢桓帝永壽元年,死於獻帝建安二十五年。他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生前官至漢丞相,功封魏王;死後其子曹丕稱帝,追尊為魏武帝。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陳壽三國志說他是:太祖武皇帝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把名人拉來當祖先,本是人之常情,至於實情如何,不需多加計較,但曹家家風確實是淳厚的。司馬彪續漢書就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曹騰的父親曹節素以仁厚著稱於鄉里,曾有鄰人家中走丟了一條豬,以為是曹節牽走了,上門追討,曹節
5、笑而不爭。之後走丟的豬隻又自己回來了,鄰人大為慚愧,上門認錯謝罪,曹節只是笑而受之,因此在鄉里更受敬重。 至於曹操的祖父曹騰,以及父親曹嵩,都以仁孝見稱,並居高位。不過對於少年曹操來說,仁孝家風在他身上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他天生聰明,卻老是拿來使奸逞惡,沒半點正經用途。曹瞞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曹操少年時喜歡飛鷹走狗之事,是個浪蕩子,他叔父看不慣,一天到晚向曹嵩告狀,讓曹操心懷不滿。某天兩人冤家路窄在街上相逢,曹操心生一計,假裝中風,讓叔叔大吃一驚,趕回家去告訴曹嵩,但當曹嵩看見兒子,卻又是好端端一個正常樣。當他問曹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曹操說: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從此曹嵩便
6、不再相信弟弟的告狀。一個小小手段,就能離間兄弟感情,真是聰明險惡,手段狠辣。但誰曉得在這奸巧少年的心中,竟然隱藏著一股大志向? 首先看出曹操特異之處的,是當時的名士橋玄。橋玄曾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橋玄又勸曹操結交許劭,許劭納之,從此曹操才慢慢打開自己的知名度。據說曹操曾問許劭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物,許劭不答。曹操反覆問之再三,許劭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樣的答案,惹來他一陣大笑,但這兩句話,卻是對他日後的發展最精準的預測了。 或許真是要放蕩過,才知回頭的可貴,二十歲的曹操背負著許多人的寄望,終於收束心性,正正經經做起官來: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
7、遷頓丘令,徵拜議郎。然而漢末亂世,宦官外戚之爭勢如水火。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想要聯手誅除閹宦,反為所害。曹操再三上書直陳是非,但靈帝不能用。此後政教日亂,奸邪當道,曹操知道世道敗壞如此,已然不可匡正,於是不復獻言。但曹操的才能本非亂世所能掩沒,過不了多久,改變曹操一生的大事就要發生,從此一生戎馬,邁向爭雄於天下的漫漫長路。 亂世奸雄的權力之路 靈帝光和末年,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起義,史稱黃巾之亂。曹操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升任濟南相,而後為東郡太孚,但是他稱病告歸鄉里,辭不赴任。此時天下騷動,先有冀州刺史王芬等謀廢靈帝之事,後有西北金城郡的糾眾造反事件;更逢靈帝駕崩,大將
8、軍何進謀誅宦官不成,反為所殺,而董卓進京改立獻帝,京都大亂。曹操不願接受董卓的拉攏,於是更名改姓,潛逃出洛陽,返回家鄉陳留,散盡家財,糾舉義兵,揭竿起義,討伐董卓。 獻帝初帄元年,曹操和各地方勢力結盟,而以袁紹為盟主,同時起兵。但曹操出師不利,兵敗受傷,而聯軍內部又自相殘殺,難成大事。到了初帄三年,董卓被司徒王允和呂布所殺,討董大業似乎不了了之,這時卻又發生青州百萬黃巾大軍入侵兗州之事。曹操受推舉擔任兗州牧,歷經苦戰,終於逼降黃巾軍,收編降卒,又從中選出精銳,號稱青州兵,從此曹操的勢力才正式成形。 又是多少年後,曹操奉戴天子,擊破呂布,在官渡之戰中大敗袁紹,統一中國北方,當上了丞相。此時的曹操
9、,意氣風發,不可一世。於是親率大軍,南征荊州,企圖先滅劉表,後擒孫權,一統天下。不料就在這年冬天,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之手,損失慘重。此後魏蜀吳三國鼎立,歷史上的三國時代,於焉正式開始。 但曹操並未就此打消對於權力的野心,他五年後自封魏公,又三年後自封魏王,自加九錫,甚至僭越禮制,出入俱用天子儀典。他巨大的權力慾望到達頂點,把漢獻帝當成手中傀儡,一切政令俱由己出,權傾朝野,早已是實際上的皇帝了,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即天子位,用不著理會誰的閒言閒語。 但曹操,多麼令人困惑的,竟然始終沒有這麼做。 內在的矛盾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上書稱臣,稱說天命。曹操向群臣出示孫權的來書,他說:是兒欲
10、踞吾著爐火上邪!依照魏氏春秋的記載,群臣希望曹操能夠接受建議,即位稱帝,但曹操並沒有點頭。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意思是即使上天真的要他當皇帝,他寧可像周文王對商紂王一樣,事奉漢獻帝就好。這種話,聽來真是諷刺。 政治上的曹操陰沈深厚,正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所說:以魏武之暴戾強伉,加有大功於天下,其蓄無君之心久矣,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之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他害怕背負罵名,寧可讓兒子去稱帝。在讓縣自明本志令裡,他說: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但在曹操的內心深處,對於名義二字,難道真有任何畏敬嗎? 文學上的曹操是崇高的,他將一切無端發生的興寄,
11、全化為樂府之詩。雖然和古代流傳的樂府頗有不同,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究竟一氣通貫。許多人激賞這樣的曹操,只是短歌行裡渴望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曹操,同樣也是殺了陳宮、呂布的那個曹操。他在薤露行、蒿里行之中書寫對於現實的憂閔,卻在陌上桑裡駕虹蜺,乘赤雲,又見王母,又謁東君的,抒發懼死求以的心念。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裡的他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對現實仍有期待,而又在卻東西門行裡懷想故鄉: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曹操的內心,總是這樣閃閃爍爍,有好多生滅不定的念頭。在對酒一詩中,他這樣描述理想中的國家: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禮讓,民無所爭訟。三
12、年耕有九年儲,倉穀滿盈。斑白不負載。雨澤如此,百穀用成。卻走馬,以糞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子養有若父與兄。犯禮法,輕重隨其刑。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不斷。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這是他渴望創造的太帄盛景,和柏拉圖的理想國、摩爾的烏托邦有得拚。但曹操的父親曹嵩被殺之後,曹操為了復仇,竟在徐州展開大屠殺。後漢書記載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安定與殺戮,這巨大的矛盾,竟同時充斥在曹操深沉的內心裡。 那真的是一種巨大的矛盾,糾纏他的生命,在斷裂的時代中,不斷誘發人們斷裂的夢。翻湧在曹操性格底層的意識,讓他無時無刻不感覺
13、到,那推動這個世界運行的力量,其本質究竟還是悲哀的。他渴望統一天下,結束人民的痛苦,但他選擇陎對無情命運的方式,竟是比命運更加無情。 上德不德,如何有德?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老子三十八章 無情,所以能夠運萬物於掌心,納萬物為己用,可以超越前人定下的種種規範,任隨自己的心意做去,而不覺得有所愧疚。曹操先後頒佈了求賢令、舉賢勿拘品行令,希望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使士無遺滯,官無廢業。他是第一個公開跳出來說道德無用的人,對他來說,用舊道德來建構新時代,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只有打破了名教的傳統,顛覆了人們原先的看法
14、,使才德分離,然後能人盡其用,但曹操,從此也成為了罪人。 在非常的時代使用非常的手段,在亂世裡淈泥揚波,曹操揚棄了道德,讓傳統的價值崩毀了,卻無法建立新的價值。他種下的禍患慢慢醞釀發酵,終於造成歷史上最混亂的一段。對曹操而言,他只是想打開名教的門柵,接引那些有才能的人;但對於後世的統治者而言,名教的門柵已被改造成一座斷頭臺,最好的用途是拿來整肅異己,脅迫合流。這時的道德,只是經過人為扭曲的道德空架子,去聖藐遠,寶化為石,恐怕不是這位從浮浪子弟到位列三公,從府官小吏到手執天子權柄的掌權者,所能逆睹的願景。 所以嵇康掉了頭,並不是像蔣勳所問的那樣:是法律在判案還是道德在判案?卻是私心私欲在斷案,是
15、對群體力量的恐懼在斷案。在小說一九八四裡,歐威爾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更明白的揭示:為了遏止來自於群體的革命力量,國家必須對人民施行最細密的統治。從行為到心理,國家的力量無孔不入,它用謊言取代真理,用無知遏止力量,使人民在灰色的世界裡,懷抱貧窮和仇恨地活著。於是這句老大哥在看你,終於變成我們最恐怖的惡夢。 何春蕤在反社會主義還是反國家崇拜一文裡說:如果我們把歐威爾的一九八四放在烏托邦文學的傳統中,一九八四所描寫的總是個幻想的世界;可是,當我們把一九八四放在國家崇拜的傳統中來看時,這個幻想的世界就變成我們周圍的現實世界了。在權力的世界裡,此話洵為至言。 永遠的異鄉人 從責任之道的立場而言,任何人自社會
16、放逐出來便一文不值。但是從另一個觀點而言,這放逐乃是探尋的第一步。 喬瑟夫坎伯千面英雄 人類的智性之所以可貴,就在於能自我鑑照,又照亮他人。在孤獨之中,我們證成了自己的存在;而在群體生活裡,我們則獲致了這一切的價值。如今我們所陎臨的世界,一如魏晉時代的混亂,充斥著民粹主義式的假民主,媒體操弄下的假民意,而我們甚至不知道是誰在審判我們自己。智性的光輝隱淪在媚俗的陰影之下,卻讓嗆聲取代了發聲,讓口號掩蓋了論述,讓自己酣眠在物質生活先進富裕的幻想裡,一點解決的勇氣都沒有。 或許我們無法對抗現今這個道德崩毀的世界,無法對抗在後現代主義的大纛之下,洶然襲至的錯亂的價值觀,但我們仍能保有自身清明的智性。因
17、為人,永遠不是孤伶伶一個懸掛在虛無的孙宙之中,等待時間大神來回收的錯誤。只要我們能夠保有記憶,能夠思索過去,就能夠與全世界接軌,與整部人類的歷史接軌。關於這點,坎伯在千陎英雄裡說的最好: 以生命形式出現的個人,必然只是整個人類意象的部分和扭曲。他是有限的,非男即女;在他生命的某個時期,他也是有限的,身為孩子、青少年、成人或老者 世世代代的個人像身體上無名細胞一樣的逝去;但是穩定永恆的形式卻保留了下來。透過開展自己視野的方式,擁抱這個超我,每個人都發現自己因此被提升、豐富、支持和擴大。 那不正是異鄉人裡臨刑前夜的星空嗎?那夜空明朗、開闊、寧靜,每一顆閃爍的星星,都是自己心中的光,是自我幸福的完成。只要我們願意仰望,必然不會如曹操一般,陎對自我的矛盾斷裂,慨嘆著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更不會讓自己成為毀壞這一切,並且助長所有壓迫與恐懼的人。 只要仰望星空,我們就能感受到那天地之間無處不在的溫柔,在自己的胸臆裡,閃爍動人的光輝,如此完整,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