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59283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1卷第2期Vo1.21No.2池州师专JournalofChizhouTeachersCollege2007年4月Apr.2007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杨吉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摘要】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其它经济政策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作用,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对文化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作用,对文化产业中弱质行业的保护作用.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关键词J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地位与作

2、用【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10(2007)02006704文化产业政策是政府权威部门制定的旨在促进,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文化产业政策虽然具有文化生产的特殊性.但也具有一般产业政策的共同特征.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认识文化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一)政府对产业的态度和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这些因素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1)需求因素.

3、产业兴衰转换的最深层原因当然是社会需求.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但文化产业的繁荣,不在工业革命时期,而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们收人水平的显着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从而产生了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迅猛增加.(2)供给因素.供给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和创新等.新技术的突破和运用使文化生产方式和复制,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3)政策因素.从理论上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当然是供需双方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对产业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抑商

4、的政策,所以在中国古代农业就很发达,而商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更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干预.在社会需求,产品供给和政府政策三要素中.如果说前两者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话,而政府的政策就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最大变量.(二)在政府政策中,产业政策又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有很多种.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微观经济政策包括价格政策,工资政策,收人分配政策,土地政策等.所有的国家经济政策对产业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比较而言,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有力.这是因为,(1)一般经济政策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不是针对

5、某一特定产业,而是针对所有产业,所有经济活动的,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而产业政策是针对某些特定产业和产品的经济政策,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性.(2)一般经济政策具有普遍性特征,对各类市场竞争者实行一视同仁和无差别的政策.而产业政策是一种差别性政策,倾斜性政策.制定产业政策需要分清哪些是需要限制的产业和产品,哪些是需要鼓励的产业和产品.该限制的限制,该鼓励的鼓励.(3)一般性经济政策体现了需求管理的特征,而产业政策是一种供给管理政策【ll.可见,产业政策收稿日期:2006-09-07作者简介:杨吉华(1962-),男.安徽石台人.中央党校0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政策.67是政府用来调整

6、,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在产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其它经济政策无法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偏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失衡;区域分化严重;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不足.这些问题仅仅靠市场机制是无法解决的,一般性经济政策也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的特殊要求,主要还是要运用产业政策实施更加直接的干预,即通过国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专门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文化产业结构政策,组织政策,区域政策,技术政策等,来改善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组织,促进文

7、化产业各地区协调发展,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二,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产业政策的实践经历.从一些国家产业政策的实践结果看,有的很成功,也有的不甚成功甚至是失败的,理论界也因此对产业政策的功效问题争论不止.尽管现实中产业政策负面的例子不少见,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更多的经验证据证明产业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意义.产业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这已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和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文化产业政策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成功实践同样证明了这一点.韩国电影产业和游戏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

8、并走向海外,日本动漫产业风行世界,无不与本国政府鼎力支持,采取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扶持有关.我国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制定和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的结果.具体地说,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产业的增长速度是快是慢,主要取决于供需双方的矛盾运动,但是政府管理产业的体制和产业政策同样对产业的发展速度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产业政策实质上是一种供给管理政策,即通过制定对某一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其他产业的过剩资本流向需要发展的产业,缓解该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伴随着资金进入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流人,

9、从而有力地刺激着该产业的发展,提高该产业的供给能力,加快该产业的增长速度.可以说,产业政策是加快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没有产业政策,产业也能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演进.但有了这个加速器,产业就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除了需求拉动,技术进步等因素以外,文化产业政策的推动作用也功不可没.为了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性的政策,如加大政府的投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惠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采取措施鼓68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首先对社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从而使更多的增量资本流向文化产业

10、;而政府对文化企业提供的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则直接改善了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资本积累的能力;政府还通过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持和其他各种服务,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政策措施,无疑对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更快的产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我国的文化产业就不可能保持如此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当前,许多省市都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并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提出了具体的速度,产值指标.有的省市将年增长率定在15%甚至更高.这种发展文化产业的愿望是好的.但能不能建成文化大省是由许多因素

11、决定的,而制定一个符合本地区实际,能体现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系统成熟的文化产业政策是重要的条件之一.(二)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产业实践表明,现代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特点,从而使结构效益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支撑点.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结构效益实现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是内涵式扩大在生产.可以这么说,当代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主要是靠结构的及时转换和高度化取得的.尽管市场机制对于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功效,但它在新产业的开发等具有战略意义的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而这一点恰恰是产业政策

12、的优势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政策就是结构政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日本,产业政策被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rzl.产业政策之所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是因为产业政策不仅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目标,规划,而且拥有引导结构调整的各种手段和途径,能够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使政策客体即政策作用对象的利益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客体对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行为作出必要的调整,使资源配置按预定的目标发展,使生产要素向预定的方向流动.从我国一些地方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看,产业政策目标主要还是产值和速度上,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关注不够,没有把产业政策的核心任务放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上.

13、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如其说是供给不足问题,不如说是结构问题.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失衡现象十分严重,表现在行业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贸易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失衡现象.结构的失衡必然影响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也影响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因此,文化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从侧重速度,产值转移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方面,将结构是否得到了优化作为衡量产业政策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结构得到了改善和优化,即使速度暂时慢了点,从长远看,不仅平均发展速度不低.重要的是防止了产业发展的泡沫,避免了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对文化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作用鼓励是我国大多数产

14、业政策的主要功能.但除了鼓励外,产业政策还有另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必要的限制和规范.鼓励是为了发展,限制和规范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产业成长过程中尤其在产业发展初期,有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产业发展:一是市场进入和退出的无序,二是产业内的恶性竞争和过度竞争.这两个问题有区别,但又息息相关.竞争是必要的.但如果一个产业长时间处在内部恶性竞争,过度竞争的混乱,无序局面,就会大大延长产业走向成熟的过程,不利于产业健康协调发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运用产业政策设置一定门槛,对资本进出产业进行一定限制,对竞争行为施加一定的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正如日本一位学者所言:为了强化国际竞争力,防止过度混乱,通过企业间竞争

15、而最终实现产业秩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1.而通过产业政策,就能比较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为产业发展创造必要的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对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产业政策重要内容之一的产业组织政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秩序政策,其政策目标主要是调整政府与产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它通过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既反对产业内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又反对阻碍竞争的垄断行为,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实现有效竞争,维护市场活力.我国文化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结构呈现行政性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的特征.一方面不合理的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垄断妨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过度竞争,无序

16、竞争的现象又大量存在,市场秩序的混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痼疾.因此,治理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和政策实践的当务之急,而如何打破行政性垄断,同时又防止过度竞争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危害,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就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四)对文化产业中弱质行业的保护作用在绝大数国家的产业政策实践中,保护和扶持幼小产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后起国家产业结构选择和转换中的重要政策依据.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换的.从某一时间上看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品,但从发展的眼

17、光看却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因为那些有潜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产业,虽然目前是幼小的产业.但经过l0年l5年的保护和扶持,是可以成为强有力的出口产业的.哒一理论是日本战后选择战略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依据.各国保护和扶持幼小产业的政策手段都大同小异,主要是:在国际贸易方面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外汇管制等,目的在于通过限制有关产品进口并削弱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从而为本国幼小产业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差距甚大,属于典型的幼小产业.表现在,文化体制滞后,

18、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发育迟缓,科技含量低,国际竞争力弱.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产值为3440亿元,约占全年GDP的2.15%.蚂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产值占其GDP的20%到25%.我国现有565家出版社,2002年的总营业额为4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5O亿美元左右.而德国一个贝塔斯曼集团,其年利润高达140亿美元,图书出版盈利高达50亿美元,它的总利润是中国所有出版社营业额的总和,是中国整个出版业总利润3亿多美元和图书盈利2亿多美元的数十倍.中国现有的上影,北影,长影三大制片厂,16个省办厂以及其他一些制片企业,全部加起来的总和实力

19、也比不上好莱坞8大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如果没有进口配额,恐怕我们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早已被好莱坞大片占领了.我们不赞成对产业的过度保护,但在中外文化企业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对国内文化产业在一定阶段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和保护是必要的.没有这种扶持和保护,中国文化产业就很难发展壮大,也无法在竞争中取胜.当然,要做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搭配,把对外的保护和对内实行充分的竞争结合起来,解决由于保护而出现竞争不足的问题,使产业发展充满活力.同时,坚决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防止对产业政策保护功能的不恰当运用.(五)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各国之间

20、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场文化较量中,美国文化具有绝对优势,而其它西方国家明显处于守势.美国文化产品倾销全球任何角落,一方面为国家赚取了无数财富,一方面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效地服务了美国的国家战略.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遭到了世界各国的殊死抵抗.如何提高本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课题.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尤其迫切.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市场包括文化市场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市场,随着XrlO规定的缓冲期的过去,国外的文化产品将会大量涌人中国,对国内文化产业构成严重的冲击.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传媒巨头

21、,娱乐大王无不在觊觎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文化市场.而中国的文化产业还是处在刚刚起步阶段的幼稚产业,无论在资金,技术,管理水平,商业运作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国际竞争力很低,难以与国外文化巨头相抗衡.像中国这样一69个历史悠久,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即使文化市场被西方文化产品占领30%的市场份额,都将危及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意义还在于,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文化产业有走出去的现实要求,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国外贸结构,扭转我国文化贸易的巨额逆差,另一方面可以宣传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而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

22、出口额还很小,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所占份额还微不足道,文化贸易逆差巨大.要想扭转贸易逆差,使我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市场占据与国力相称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对于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国家文化产业的保护措施,为本国的文化产业成长赢得了时间,争取了空间.其次,国家在财税,税收,出口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有利于缓解本国文化产业的资金瓶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使本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价格竞争优势;采取更加积极的产业组织政策,培育若干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跨国公司,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文化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实力;政府还可以通过为

23、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如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增加政府的研发投入,通过大学加快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人才,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文化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参考文献:11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501.21秦嗣毅.日本宏观调控中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反思1哈尔滨工业大学(社科版),2002,(1):86-91.31贾新光.汽车产业政策怎么改N1.经济参考报,2003520(7).4l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518.51刘宁宁.日本产业政策及其在日本现代

24、化中的作用1.辽宁大学(哲社版),2001.(3).61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EB/oL1.20065191.(责任编辑:韩志才)(上接第66页)注释:关于月氏人种的问题,史学界存在争论.这里采用印欧种人的说法.详见陶牙利】雅诺什?哈尔马塔主编中亚文明史,第2卷,徐文堪,芮传明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出版,第127页;张志尧主编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新疆美术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110页.参见马雍,王炳华着公元前七至二世纪的中国新疆地区.转引中亚学刊第3辑,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第116页.参见王明哲,王柄华着乌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4页.史

25、记?匈奴列传记载的冒顿单于给汉室的一封信上叙述了这件事情.其云:今以小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夭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上文小吏之败约是指汉文帝三年.即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贤王进入黄河以南地区.侵犯上郡,进行杀略一事.据此可知,所叙述之事应该发生在公元前177年或公元前176年.参见余太山着塞种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56页.关于月氏西迁的年代和路线,史学界争议颇多.其年代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迁于匈奴冒顿单于时,一说迁于匈奴老上单于时.前者又可再分为两种即公元前三

26、世纪和公元前177年或公元前176年.这里采用公元前177176年左右这种观点.关于月氏西迁的路线,一说是沿天山南麓70西迁;一说是沿天山北麓西迁.这里采用后一种说法.见余太山大夏大月氏综考,转引中华书局出版的中亚学刊1990年第3期和苏北海着大月氏的西迁及其活动,引自新疆大学1989年第2期,第3137页.关于大月氏为乌孙所迫西迁阿姆河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老上单于时期,即公元前174161年;一说始于军臣单于时期,即公元前161126年.据西方史料记载.大约公元前129年,帕提亚国王弗拉特二世(PhraatesII.公元前139128年)西征塞琉古王朝的叙利亚王国;但因盘踞在索格底

27、亚那和巴克特里亚等地阿色尼人和吐火罗人等塞克人从东北部大举入侵,而不得不转而同塞克人作战.因而可推知大月氏人南下的时间可能是公元前130年.这里采用后一种说法.参见余太山着塞种史研究,第58页.笔者认为这里张骞所叙述的应该是月氏第二次迁移的情况.而不是月氏首次西迁的情景.司马迁的这一记载虽然道出了事情的本质,但终究有些笼统.也正是这一笼统的说法导致了后人对这一史实的含糊理解.即:大月氏为匈奴所破,随即西迁并臣服了大夏政权等误解.但这一叙述基本上道出了事情的实质,原因有二.其一,大月氏放弃伊犁河和楚河流域.其直接原因是乌孙昆莫所击败,其根本原因却是此前老上单于所重创之故.其二,昆莫攻击大月氏,尽管是乌孙击败了月氏,但毕竟是在匈奴的指使下进行的.参见王治来着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8687页.(责任编辑:胡惠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