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59291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范文—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范文—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范文—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范文—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范文—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范文—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范文—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博弈论与现代企业管理 提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博弈论的定义,然后从博弈论经典案例出发,论述博弈论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最后重申博弈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博弈论及其起源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竞赛论,是研究具有对抗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起源于20世纪初。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简单地说,博弈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 张维迎教授对博弈论的定义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2、。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博弈论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在充满竞争的商界里,经验、竞争战略和博弈论就好比是企业管理的术、法、道,掌握博弈之道的企业管理者往往比不懂博弈之道的更加理性和高明。从冯•诺伊曼创立博弈理论至今,博弈论已经从早期的静态博弈发展到动态博弈,并在商业、法律、心理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人类的很多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都是相互依存的决策过程。这种由多于一方组成并且相互依存的决策过程就是博弈,它并不仅仅指竞争,也包

3、括合作。例如,企业的决策与国家政策之间的相互依存。有的时候,合作其实要更加复杂。动态博弈就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决策互动。在前一刻最优的决策,在下一刻可能不再为最优,时间为博弈添上了动态。有关博弈论的策略性互动理念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军事学家孙武的孙子兵法,其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就道出了博弈论研究中决策者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各方的策略互相影响,而决策的结果亦依赖于各方的策略。比如,任何一家公司在开拓市场的时候,总要考虑市场上的其他对手和潜在对手,这些都是博弈。 二、博弈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弈论理论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以下是几个博弈论在企业管理

4、中应用的实例。 (一)“囚徒困境”与价格策略。“囚徒困境”模型的具体内容是:两个罪犯作案后被警察逮捕,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个人都坦白,那么每人判刑6年;如果两个人都抵赖,每人判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抵赖的话,坦白的人释放,抵赖的人判刑15年。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每个囚徒都有两种战略:坦白或者抵赖。在这个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尽管从总体上看,(抵赖,抵赖)是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但是事实上结果却并非如此。 “囚徒困境”这个模型给我们的启示是:互利是合作的基础,合作带来效率的提高;但严厉的制度是维护合作的保证。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没有出现(抵赖,抵赖)这个最

5、好的结果呢?就是因为没有严厉的制度做保证,犯罪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防止对方选择坦白,他自己只能先选择坦白,结果就是双方都坦白。 “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它是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现实生活中许多经济、政治、军事、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都可以用这个博弈模型来解释。例如,我们熟悉的国内此起彼伏的价格大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价格大战,今天我降价,明天你让利,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没完没了。由于过度的价格战,使许多厂家基本上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最终影响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最经典的例子是2000年的彩电价格联盟事件。2000年6月,9家彩电巨头在深圳召开价格联盟会议,要求各联

6、盟成员不得降价,否则要受到处罚,但墨迹未干,与会成员就纷纷违反协议,竞相降价,因为联盟中没有一个成员会相信对手真的会认真履行协议中的承诺。在这里,他们就面临着一个“囚徒的两难选择”问题。我们知道,虽然都不降价对于各彩电巨头整体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们的理性开始起作用了,作为理性经济人可能会想到在自己履行承诺的情况下,万一其他商家降价,其结果必然是自己的市场被对手占领,那么不如自己先降价,就可以抢占先机。所以,最终的选择就是先降价,那么彩电价格联盟便就此宣告破产。 (二)“智猪博弈”理论的应用 1、团队建设与激励理论。“智猪博弈”也是博弈论的一个经典案例。它的具体内容是: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7、,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一定单位的猪食进槽。如果是小猪按动按钮,则大猪会在小猪到达食槽前把食物全部吃光,如果是大猪按动按钮,则大猪到达食槽时只能和小猪抢食剩下的一些残羹冷炙。既然小猪劳动不得食,则小猪不会主动按按钮,而大猪为了生存,尽管只能吃到一部分,还是会选择劳动(按按钮)。那么,两头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呢?答案是:小猪将舒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去按按钮。 在这个案例中,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按按钮,等待总是最好的选择。而大猪知道小猪是不会去按按钮的,只能自己亲自去按按钮。这个“智猪博弈”的模型给我们的启示是:选择优先战略。在这个模型中,等待就是小

8、猪的优先战略。 在企业团队建设中,如同“智猪博弈”的事情时有发生,称为“搭便车”现象。因为,对团队的绩效激励通常来源于团队的集体绩效,那么弱者(小猪)主动劳动,可能换来集体绩效的提高非常有限,并不能得到额外的奖励,那么弱者就会选择等待。而强者(大猪)为了得到额外的奖励只能选择主动劳动来提高集体绩效,而所得的绩效奖励又不得不与弱者共同分配。这样久而久之,强者(大猪)也就没有主动劳动的动力了,结果也许是离开,寻找激励机制更好的企业。因此,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激励制度设计时,团队的领导者应根据内部目标管理对工作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团队成员所产生的绩效高低,并予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那么,始终

9、等待的人将不能获得任何奖励,甚至会因为工作表现不好而受到惩罚。因此,团队绩效激励的分解是解决“搭便车”的一种有效方式。回到“智猪博弈”的案例中,这样做相当于把投食按钮和食槽放在了一起,且把投食量减少,那么谁按动按钮(劳动),谁就可以吃到食物,而不劳动者不得食。“智猪博弈”的模型告诉我们,要建立高绩效的团队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团队绩效的管理上,还要重视团队成员的角色匹配和绩效分解,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够真正地充分发挥作用,进而促进整体团队绩效的提高。 2、公司治理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博弈。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是现有企业改制的结果,自然形成“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尽管大股东的出现有益于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但

10、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在改制中与生俱来的大股东、董事会和总经理三位一体的格局,使得在大、小股东的博弈过程中保护小股东的利益更为迫切。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法律制度也不尽合理,小股东的利益自然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的理性行为选择便是“搭便车”行为的出现,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无奈的小股东只能选择退出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下面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 在经济学中,公共品是指其效果不能独享的商品,例如大气质量改善、道路改进等。这些效果往往不能由出资人单独享受,这个时候就存在所谓的“搭便车”现象,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出资提供公共品,自己不用付出代价就可以享受成果。而在公司治理中,

11、“监督”是公共品,如果一位股东的监督引起公司绩效的改善,所有的股东就都能受益。由于监督是有代价的,所以每个股东都希望其他的股东进行监督,而自己坐享其成,这就是股东之间的“搭便车”行为。在这种局势中,大小股东之间存在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监督、不监督)和(不监督、监督)。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大股东只有选择监督,小股东选择不监督,这也是标准的“智猪博弈”,大股东相当于“大猪”,小股东相当于“小猪”。小股东不参加监督却能分享监督的成果,这也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吻合的,即80%以上的小股东从来没有参加监督。 一般金融理论认为,公司股东根据它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得到公司的收益。但是,研究表明,大股

12、东往往会得到与他们所持股份比例不相称的,比一般股东多的额外收益,这部分额外收益就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谋求的私利,也就是大股东对小股东进行侵占获得的收益。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治理中,集中的所有权结构是一种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大股东侵占小股东行为也成为困扰各国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行为也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由于小股东“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监督成本的存在。要解决小股东“搭便车”的问题,就要解决小股东的监督成本问题。如果企业提出“你监督我买单”的策略(“买单”包括监督成本和激励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会选择监督,但是监督成本如何界定以及激励机制如何

13、设计,这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另外,还要加强大小股东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大小股东之间的非合作性博弈转变成合作性博弈。在合作性博弈的基础上,大小股东之间就不再是考虑监督与不监督的问题,而是注重监督后所带来的共同利益分配问题。 而对于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进行侵占的行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首先,在法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司法和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完善我国司法体系,增强对小股东的保护力度。为保护小股东利益不受损害,在法律方面还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促进中小股东投票权的行使。由于小股东的持股数量小,股权分散,往往很难发挥其投票权,可以采用累计投票权和委托代理投

14、票权以及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大小股东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小股东的诉讼制度和民事赔偿制度,若这方面制度不完善必导致司法和监督部门在执法上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力度,法院也无法对小股东的诉讼请求予以受理,这样不仅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也纵容了大股东的独断专行。其次,在政治方面。关键是党和政府应恪守职责,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大环境,而不应干涉公司的自主经营权。再次,在经济方面。继续把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同时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国有股自由流通,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强化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治理内部人控制。进

15、一步培育我国的资本市场,保证股票交易的顺利进行。当小股东不满意公司的业绩时,就可以顺利地“用脚投票”从而保护自身的利益。最后,在会计方面。尽快出台相关会计法规,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提高我国信息披露的质量。 三、博弈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改变着世界。企业运营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之间的互补性、依赖性和制约性增强,合作更变得十分必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独立性与能动性日益增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跨国公司纷纷抢滩我国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也更加复杂多

16、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不能仅凭实力,更要注重谋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博弈论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如何理解博弈论,如何运用博弈论原理指导企业有效管理是值得思考的。在价格和产量决策、经济合作和经贸谈判、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参与投标拍卖、处理劳资关系,以及在与政府的关系和合作等方面,博弈论都是企业经营者十分有效的决策工具,或者至少是比较科学的决策思路。“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等众多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又为企业经营者提示了许多经济问题的实质和导致这些困难的机制,从而利于他们掌握经济活动的规律,提高经济决策的效率。许多博弈问题都是企业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常常会遇到的,并且遇到的问题也许还会更加复杂。学习博弈论的原理,掌握博弈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