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593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 在历史的长河中,史记记载了一些丰富的历史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使我收获不小啊!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读史记有感,希望大家喜欢!读史记有感1提起刘邦,大家肯定并不陌生。每当我阅读史记,读到关于他的事迹时,总是不禁赞叹道:“他真不愧是一代枭雄!”刘邦心胸宽广,宽厚待人。史记里记载,当时,农民起义,反叛秦朝,需要一个人先打入关中瓦解秦朝。众将领闭口不谈实力雄厚的项羽,却一致推荐刘邦,因为他们认为刘邦是宽厚长者,只有他能使百姓信服。刘邦借此树立威信,充实军队,赢得民心,为后面的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深知,唯有不欺凌,不暴虐,宽厚待人,

2、才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刘邦知人善任,任才唯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比不上张良;安抚百姓,镇守国家,他比不上萧何;连兵百万,百战百胜,他比不上韩信,但是他却能充分地任用他们,并且亲之信之,他的成功与这是分不开的。若不是刘邦的知人善任,一代奇才陈平就不会投奔他;若不是刘邦的任才唯贤,著名说客郦食其也不会依附他。他深知,唯有广招人才,举贤使能,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推翻强大的秦朝。刘邦广开言路,虚心接受。刘邦并不是神人,于是他便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别人提出的建议,他总是虚心接受,思虑再三后决定是否听从。史记记载,刘邦与项羽对战时,楚军把汉军围困在荥阳。正在刘邦犯愁的时候,一个小官陈平献计:离间项羽

3、和他的部下。刘邦并没因为陈平出身卑微,而对他的计策不屑一顾,而是加以分析,肯定了这条计策。陈平还需要四万斤黄金,刘邦也不因为他是小官而不同意。就这样,刘邦成功削弱了对手,壮大了自己。他深知,唯有多倾听别人的意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统一天下,实现霸业,成为枭雄!从一个平民百姓,到一代伟大枭雄,是刘邦的点点滴滴改变了这一切!读史记有感2暑假期间读了历史书中所提到过的史记,这是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著名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部著作的作者就是司马迁。在文学方面,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后代的小说

4、、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至于直接取材于史记的历史小说,那就更不用说了。在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据统计,仅现存的元杂剧中,就有十六种是取材于史记的,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许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等。而在历史人物方面,史记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从这方面来说也是一部具有价值的著作,虽然读历史书会有些烦闷、难懂,但我是结合历史书上学过的知识来读的,自然乐在其中。

5、这部书实在让我受益匪浅,对了解历史知识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读史记有感3夜空漫漫,历史的星空里有许多英雄。史记中,到底有几个算的上真正的英雄呢?或许有人说:“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可谓英雄。”我认为秦始皇不可。原因有四:第一、秦始皇虽然扫六合,但统治极其腐朽。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求取仙丹,耗费国力。第二、秦始皇教子不当,其子胡亥同李斯、吕不韦谋权篡位。第三、秦始皇自认功劳胜过三皇五帝,过于骄傲。第四、统治之间太过残暴,死后,还让许许多多无辜的人陪葬。所以,秦始皇不能算为英雄。再有人说:“西楚霸王项羽可谓英雄。”项羽此人优点极多懂得爱民,英勇无比,破釜沉舟打败章邯。但项羽不懂得用人,未能重用亚父范增等一

6、大批人才,虽在战场上扬言愿与刘邦决一雌雄,最终兵败自刎未能统一天下。假如项羽能重用范增等人,我想刘邦也未必能称帝。不懂得用人,所以,西楚霸王也项羽不能谓之英雄。“那汉高祖刘邦可谓之英雄?”我认为不可当做英雄,汉高祖此人虽在破秦之时善于用人,但自从建汉后便开始大肆杀戮良臣,韩信、彭越、黥布三大开国功臣先后以“谋反罪”被杀,但还好有张良、曹参、萧何三人帮助,不然早就亡国了。文种、伍子胥、苏秦等不知功成名就之时隐逸归田,而偏偏去与君王同喜同忧,结果只落得自杀归天,也不能谓之英雄。蒙恬蒙毅兄弟二人,虽为秦始皇立下汗马功劳,但终究被胡亥所杀,而蒙恬却怪罪于修长城,不荒唐吗!更不能谓之英雄。但我认为春秋霸

7、主齐桓公、晋文公可以当选为英雄。因为二人都曾在外流亡过,知道百姓疾苦,又有管仲、狐偃等忠臣辅佐,故能称霸一方。专诸报恩刺杀王僚,虽成但身死;豫让报智伯之恩二刺赵襄子,临死斩空衣报仇;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还有荆轲刺秦王未成被杀身亡一生舍己为国,“义”字当先,个个都可当做所谓的英雄!读史记可尝得从古至今的英雄所绩。英雄的“义”字!浩瀚的历史星空中,英雄繁星点点;渊博的史记故事中,篇篇让人激动。读史记有感4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从深层涵义来说就是:文化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和力量,但在这个日新月异

8、,传媒喧杂的年代,你是否依然保持那最初的本心?在高中阶段,我们先后学习了古人的许多经典文学之作,他们独到的思想见解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学习了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中,蔺相如出身低微贫贱,仅是一个小小的宦官,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却挺身而出,担下了出使秦国的重任。拿着和氏璧到了危险的秦国,蔺相如毫无畏惧之色,面

9、对强势的秦王,他毫不退让,据理力争。“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不顾个人安危使秦王暂时妥协了,但他知道秦王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让人把和氏璧从小路偷偷地带回了赵国,自己留在秦国应对这件事。而在渑池之会上,秦王咄咄逼人,蔺相如有勇有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为了国家安危不惜牺牲自己,这是何等的高尚啊!在现代社会,我们也不缺乏这样的人。1945年8月29日,蒋介石以“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主席重庆谈判,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个陷阱,蒋介石以这样的方式逼得毛泽东进退两难:要是去吧,就是狼入虎口,凶多吉少。蒋介石一定不会轻易放毛泽东回来;要是不去吧,蒋

10、介石定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旁人都劝毛泽东不要去了。可毛泽东大腿一拍,“去啊,干嘛不去呢。”于是带上周恩来义无反顾地去了重庆。到10月10日,历经了43天的时间,毛泽东终于平安归来,并且与蒋介石签订了双十协定。在困难面前,不慌张也不妥协,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先回归到课本中去吧,经过这两件事以后,赵王惊叹于蔺相如的智慧与胆识,于是“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为此愤愤不平,“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并扬言道“我见相如,必辱之。”但即使廉颇一再地挑衅,一再地恶言相如,可是蔺相如的“先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11、的境界,包容了这一切,避开了这一切。这不是胆怯,不是懦弱。这是大度,是包容,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将相和”的,美谈,正是他的忍让,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说到宽容,让我不得不又想起了周总理。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声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可社会却也不乏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为了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而斤斤计较,

12、为了别人的一些小小错误而耿耿于怀。殊不知,他们这样做的最后只会是双方都不得愉快,身边的朋友也会一个一个地离开。包容是什么?是被议员们讽刺的林肯,在宴会上给予微笑的谦让;是被廉颇挑衅的蔺相如,能够不怒不惊,平静安详。包容,是宽广的胸怀,是深沉的涵养。一个人拥有此生也是不够的,还更需要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而对于每个炎黄子孙来说,中国的古典文化无疑是经典了。读史记有感5中国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寒假里,我阅读了史记,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

13、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司马迁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无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客观态度记述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一股浩荡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读史记,我了解到王侯将相的命运浮沉,如吕不韦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也让我十分印象深刻,它为我们展现了千古第一皇帝秦始皇和眼光独到的吕不韦的命运浮沉变化;读史记,我知道一些经典掌故的由来,如酒池肉林、指鹿为马等;读史记,我初窥到古代天文之门径,如史记有章“天官书”是专门记载星象的异象,如慧星在北斗,就兵大起;读史记,我还

14、明白到孝悌之义,如五帝本纪第一中,舜这个孝顺、亲近百姓的贤明君主的故事让我惊讶读完史记,我百感交集,史记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使我彻夜难眠,我从史记中汲取历史中的教训与成功的秘诀,从而使我对历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一开始我认为历史具有一种高不可攀而不可侵犯的尊严,是史学家才会研究的东西,学习历史仿佛离我们这些小学生很遥远;读了它之后,我觉得历史近在咫尺,与我们息息相关。史记也早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样家喻户晓。我闭上眼睛,感慨万千,仿佛自己回到了古代,看见司马迁在监狱中生不如死的样子,但他却化悲愤为力量,更加努力地写史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史记已家喻户晓,十分出名。睁开眼睛看

15、看现在,早已不见像司马迁一样的人。每天睡醒了吃,吃完了睡,还不分时间地玩手机,生活与猪没什么区别。我们常常在日记和作文中矫揉造作,说什么以后要认真学习,不碰电子产品,但我们当真做到了吗?我想,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实现自己的承诺吧?就连我自己也没有。寒假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许诺尽量少碰电子产品(除了学习),但我整天抱着个手机,百无聊赖地翻看视频,生活变得十分无聊。还说什么每天积累五个英语单词,背诗什么的,统统没有实现。其实想想看,自己和古代人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我细思恐极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竟然在退步!似乎我们都像古代人,好好学习就能成为君王,而得过且过,就算当上了君王,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所以,读史可以鉴古今,知往来,更能发人深省!从学习方面想,好成绩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就像启一样,用自己的实力取得君主之位。从为人处事方面想,学会与人交流,宽以待人,才能像舜一样,成为受人拥戴的贤君。总之,“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如果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就可以知道世代历史的兴衰治乱的规则,在为人处世中牢记相关的道理,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君子!史记800字读后感范文5篇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