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文化建设:谈银行之“构建和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文化建设:谈银行之“构建和谐”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文化建设:谈银行之“构建和谐”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共16个字: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其中,“构建和谐”道出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银行构建和谐应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努力。一、从社会个体的角度构建和谐员工对于银行而言,是最小的个体。银行员工每日转变于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状态,每个员工也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先要将员工放归单独的社会个体,以社会人角度谈和谐。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正面的追求、充实与满足感,这是作为社会人所应拥有的基本和谐状态。银行作为员工的组织,应为员工创造条件,以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不仅要赋予员工适度的物质,更要引导其树立正确和良
2、性的追求,逐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使每位员工都成为和谐社会、和谐银行的一分子。二、从尊重生态的角度构建和谐银行作为人类社会机构密布者之一,自身经营虽不至于破坏生态环境,但同样应从三个方面为构建和谐环境做出努力。首先,是自身营业场所的整洁。其次,是树立维护环境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一方面体现在维护良好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体现在自觉节约上,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做起,是对环境尊重和维护的最简单的方式。第三,选择能够促进环境改观、生态平衡的客户。例如唐山分行对滦河迁安段生态防洪工程项目的支持,不仅有效提高防洪能力,保护农田,还能变废墟为宜居。三、从规范协作的角度构建和谐细节决定成败。管理上,处处有细节层
3、面的表现。管理过于古板化了,会显得缺乏生气;过于松散了,会显得不够严谨。因此,管理是多个细节巧妙贯穿的过程,也是多个细节艺术化编排的过程。首先,体现在机构设置上。目前银行正在积极构建扁平化的管理格局,这就是机构管理和谐的基础,既不会造成机构臃肿,同时也可以避免职能缺失,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布适中,集权归整。其次,体现在政令畅通上。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本质使得这一点尤其重要,政令畅通不仅要落实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第三,体现在服务流程的安排上。这一点是更为微观的管理要求,大到一个项目的立项、调研直至贷款发放,小到一笔现金的计划、支取,这些细致的业务,体现出管理制度的严谨和管理水平的高超。四、从银
4、企关系的角度构建和谐“服务兴行、服务强行”是银行永恒的发展主题,要贯穿到整个服务过程中去。首先,银行要提高认识,主动服务。银行要辩证地看待信贷问题,没有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将失去生存的依托。所以要积极主动地上门服务,宣传信贷政策,真心支持企业发展。要建立和谐的银企关系,首先,在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银企平等的观念,尊重企业,以客户为中心,向服务要效益。其次,银行要立足当地经济环境和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拓展业务。充分了解和把握客户需求,通过及时完善、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体系及标准,使产品和服务不仅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还能促进企业更高的客户忠诚,从而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第三,银行要发挥自
5、身在资金、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贴近客户,对企业多一些指导,真心实意地做企业的参谋和助手。要积极地向企业推介服务和结算品种,不能让银行的产品“待在深闺中”,努力塑造互利互惠、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银企信用关系,实现银企“双赢”,营造出一种平顺、和谐的金融服务环境。五、从质量盈利的角度构建和谐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已成为当代企业共识性的追求。随着“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的形成,银行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银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业务发展的要求,不盲目扩充信贷规模,不追求一时炫目的成绩,将风险防范作为业务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要在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各个业务领域平衡、协调、全面发展,提升综合收益水平,实现有质量的盈利。其次,要服务社会,实现价值。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为国家、社会、人民贡献一份力量。抓住区域农业经济特色,坚持走高起点、严治行、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从政策到产品,从服务到人才,逐渐探索出一条为新农村建设出力之路,实实在在为地为农村经济做出贡献,真正体现出银行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