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图谱.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9696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图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图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图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图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图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图谱.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图谱根治性乳房切除术 Radical Mastectomy 适应症 1.乳癌局限于乳腺内,无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2.乳癌存在于乳腺内,直径小于3cm,腋窝有散在肿大、可推动的淋巴结,无远处转移。 术前准备 1.术前体质较差者,如贫血,术前应予以纠正,以增强机体的耐受性。 2.癌肿较大,手术切除后,估计不能对边缝合者,须准备供皮区,准备植皮。一般取患侧的股内侧皮肤,故患侧股内侧须备皮。 3.有资料统计,术后35天开始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4.炎性乳癌或巨大乳癌患者,可以先行放疗,使癌肿缩小以后,再行手术治疗。 5.妊娠期乳癌,需中止妊娠,因妊娠可以促进乳癌的发展

2、。 6.术晨禁饮食。 7.患侧胸壁、上臂的上1/3、腋窝及上腹部备皮。 麻醉 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或高位硬膜外麻醉。 体位 取平卧位,患侧上肢外展90放于支架板上。肩胛下加垫,使腋窝充分暴露出来。 手术步骤 1.切口:如果术前不能确诊,可以先行包块切除,快速病理检查以确诊。一般较小的包块,可以完全切除;较大的包块,不能整个切除者,可以切取一部分做病理。术后可将切口缝合,等待病理结果。 确诊以后,决定行乳癌根治术。术前术者必须对乳腺的结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才能对乳癌行根治性切除。 一般切口有两种:竖行梭形切口:上端起自腋前襞与锁骨中线连线的中点,下端至肋弓下缘以下,两

3、侧皮肤切口必须距肿瘤5cm,切口包括乳头在内。斜行梭形切口:上起自腋前襞,下列肋弓的内侧部分,呈斜形梭形切口,包括乳头在内。斜行梭状切口可以减少瘢痕对上肢活动的影响。 2.切开皮肤,剥离皮瓣:定好切口以后,先行切开梭状切口内侧的皮肤,用数把Aelis钳将皮肤边缘夹住,提起皮缘,用电刀或刀片紧贴皮肤沿脂肪组织浅层进行锐性剥离,使皮肤上不留脂肪组织,当剥离45cm时,即皮瓣的远侧部,可以保留少量脂肪组织,接近终末时可以保留全层脂肪。一般皮瓣分离的范围是:上至锁骨,下至腹直肌鞘前层的上段,内侧达胸骨正中线,外侧至背阔肌前缘。内侧皮瓣分离以后,以同样的方法分离外侧皮瓣。剥离皮瓣时,边剥离边止血,对较大

4、的出血可以结扎或电灼止血,小出血可用温盐水纱布压迫止血。一般把握好分离的层次,出血不多。 3.切断胸大、小肌:切断胸大肌之前,先在三角胸大肌沟内分离出头静脉,并尽可能向内侧分离,以显露出头静脉的全程,将胸大肌表面的脂肪组织向下分离,显露出胸大肌的外侧缘,并向上分离,显露出止点。食指钝性分离胸大肌的深面,并穿过深面于其上缘,靠近头静脉,留一束肌纤维,沿纤维走行方向将胸大肌分离开,向上外到止点处,靠近腱部切断。 有时会遇到胸肩峰动静脉,可以将其分离、切断、结扎,并沿锁骨附着处将胸大肌的内侧分切断。 用23把止血钳将胸大肌断端夹住,并将其向下牵拉,显露出胸小肌,剪开胸小肌两侧的筋膜,自胸小肌一侧钝性

5、分离,伸至胸小肌的后面,将其挑起向上分离到喙突附着点,将胸小肌于此处切断,断端有时会有出血,可用电灼止血。 4.解剖腋窝、清扫淋巴结:将胸大、小肌的断端夹住向下拉,可以显露出覆盖腋腔的锁胸筋膜和包绕腋动静脉的腋鞘。 用摄子提起锁胸筋膜和腋鞘,自锁骨下开始将其剪开,显露出腋静脉,并将周围的脂肪组织清除。 剥离到腋血管的下方时,凡来自胸壁的静脉小属支和进入胸壁尤其进入胸大、小肌的动脉,靠近主干一一结扎。 之后小心、仔细清除血管周围的脂肪、淋巴结,腋顶部的脂肪、淋巴结可用止血钳小心地分离出来。 分离过程中勿伤及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继续向胸壁外侧分离。注意勿伤及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一般胸长神经位于胸

6、外侧动脉后2cm,而胸背神经则位于胸长神经的外侧,将其周围的脂肪组织、淋巴结清除干净。 5.胸大肌切除:腋腔清扫以后,腋腔处覆以湿纱布。将胸大、小肌向下拉,用电刀或刀片将胸大、小肌自胸骨附着处切断,并向中心汇合,将胸大、小肌自胸壁分离切断,凡自胸壁穿出的血管,均应一一结扎,较小的出血可以用电灼止血,勿伤及胸膜。分离外侧时,勿切除前锯肌的纤维。 沿皮瓣分离的范围,将胸大小肌、皮下脂肪、乳腺组织,连同腋腔淋巴结整块切除,移走上述组织。根治以后的腋腔、前胸壁,有时尚需切除6cm的上段腹直肌鞘前层。 6.缝合皮肤: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将血块、漂浮的脂肪颗粒清除掉。于腋腔顶部放入已剪侧孔的硅胶管,自腋窝下皮肤切口引出并固定,刀口用4号线间断缝合。如果刀口处皮肤切除过多,不能对边缝合,可取皮植皮缝合切口。 皮肤缝合以后,可以轻轻挤压腋腔,使其内残余的气体、液体自引流管排出,然后包扎伤口,用大量纱布填压腋窝、锁骨下及前胸壁,使皮瓣和胸壁贴近,促进愈合,减少刀口积液。 术后处理 1.病人清醒以后,血压平稳,可取半坐位,以利于腋窝引流。 2.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数量,一般术后5天无增加可以拔除。 3.一般术后5天更换敷料,查看刀口,过早可影响皮瓣和胸壁之间的愈合。 4.全身、联合、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5.术后57天,可以开始锻炼上举患侧上肢,以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6.术后79天拆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