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2).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9737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2).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复习 班别: 姓名: 桃花源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悉如外人 悉 林尽水源 尽( ) 芳草鲜美 鲜美( ) 屋舍俨然 俨然( ) 便扶向路 向( ) 寻病终 寻( ) (7) 便要还家 要 (8) 处处志之 志( ) 二、写出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 交通:古义, 今义, 妻子:古义, 今义, (3) 绝境:古义, 今义, 无论:古义, 今义, (5) 鲜美:古义, 今义,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渔人甚

2、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四、阅读理解 1、用原文语句作答: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文言文复习 班别: 姓名: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答: 2、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 答: 答: 、 、 、 、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4、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答 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对本文理

3、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 答: 否得以实现? 答: 答: 文言文复习 班别: 姓名: 初中八年级上语文桃花源记训练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悉如外人 悉 便扶向路 向(沿、顺着) 林尽水源 尽(消失) 寻病终 寻(随即,不久) 芳草鲜美 鲜美(鲜艳美丽) (7)便要还家 要 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8)处处

4、志之 志(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2、写出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业等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妻子一人 (3)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 今义,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5)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 (3)黄发垂髫,

5、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渔人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这个人一一给说了自己知道的,都长叹表示惋惜 4、用原文语句作答: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避秦时乱 ) 5、写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

6、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文言文复习 班别: 姓名: 无人问津: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答:一是活动,二是穿戴,三是精神状态。 7、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答: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

7、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8、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 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能否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