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59935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衡东大道二期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一、概述1.1项目背景衡东大道二期是连接衡东县河西新区与南岳高速东延线的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路,位于洣水河西岸,联系规划路一、规划路二等多条主次干道,本次设计东起规划路一(K2+256.725),西止南岳高速收费站(K4+360),全长2103.275m。道路规划路幅红线宽度为45.0m,该路是衡东河西新区和衡东县城进出的主要通道,有利于积极推进衡东县河西新区的发展进程,树立衡东河西新区经济新形象。因此该路的修建对于完善衡东河西新区的路网结构,方便沿线单位老百姓的出入具有重要意义。1.2设计依据1.2.1衡东县河西新区概念性规划(未审批);1.2.2衡东县衡东大道二期

2、方案设计审查会议纪要1.2.3南岳高速东延线连接线工程施工图1.2.4兴衡西路二期延伸段施工图1.3设计范围及内容受湖南富城新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本次道路设计范围为:本次段东起规划路一(K2+256.725),西止南岳高速收费站(K4+360),全长2103.275m,规划路幅红线宽度为45.0m。设计的主要内容为道路工程。二、建设条件及场地状况2.1 区域概况本次设计衡东大道二期位于衡东县河西新区以西,现状用地主要为农业生产生活用地,整体用地结构简单。道路沿线村民居住建筑物主要为低层建筑,房屋结构简单。2.2 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衡东大道二期道路范围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鱼塘、

3、农田、丘陵、低山兼有。山地地势较缓,自然标高最高为73.29 m,地势低洼处最低标高为49.46m。2.2.2气候、气象衡东县地处中亚热地带季风湿润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多为蒙古高压冷气控制,一般较冷少雨;春季南北风气流对峙,气旋锋面活动频繁,雨水较多,天气多变;初夏热带海洋气团伸入,高温高湿,盛夏则为副热带高压和变性海洋气团盘踞,晴爆少雨;秋季蒙古高压长驱直入,使县境秋高气爽。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日期充足,降水充沛,是衡东县的气候特点。冬夏长,春秋短。平均气温0的严寒期,从19541985年的32年间,只出现过7年次;平均温度30的酷热期平均19天,极端高温为

4、40.4;霜期平均为74天,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但分配不均。全年平均日照时间达1700小时以上,晴天日数多,蒸发量大。三、工程设计3.1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3.1.1主要采用国家规范(1)道路交通工程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4)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9)道路交

5、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10)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3.1.2主要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标准表项 目单 位采用技术标准衡东大道二期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km/h60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kN/m23.5建筑净空机动车道m4.5非机动车道m2.5人行道m2.5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峰值加速度)度6a=0.05g暴雨重现期年P=2照明标准平均亮度Cd/m21.5平均照度Lx203.2道路工程3.2.1设计原则1、依据衡东县河西新区概念性规划,再结合周边单位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布线。2、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在工程

6、数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高标准,以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需求。3、在符合技术标准前提下,少占良田,少拆迁建筑物,少破坏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4、注意立体线型、做好平、纵组合以及与环境相配合,确保行车舒适安全美观。3.2.2道路平、纵、横方案设计1、平面设计本次设计起点规划路一(K2+256.725)(坐标X= 2996860.666,Y= 491098.056),设计终点为南岳高速收费站(K4+360)(坐标X=2996020.318, Y=489267.084),全长2103.275m,为东西走向。为了保持本道路的顺畅、美观及交叉口的衔接平顺,同时保证充

7、分利用前期路基,道路平面走向上完全一致。平面设三处拐点,最小平曲线半径为R=800,设计时按规范要求设置了缓和曲线。2、标准横断面设计因衡东大道二期东端与衡东大道一期(兴衡西路延伸段施工图)相连,为保持区域内道路的延续性和统一行,路幅组成按衡东大道一期(兴衡西路延伸段施工图)路幅组成实施,路幅组由北往南依次为:4.0(人行道)+4.0(非机动车道)+3.0m(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11.5m(机动车道) +3.0m(绿化带) +4.0(非机动车道)+4.0m(人行道) =45.0m;因考虑到开发用地主要为规划路二以东,同时因规划路二与高速收费站间距仅为172.374m,考虑到规划路

8、二为城市次干道,增设拓宽车道后路幅组成为:6.0m(人行道)+15.5m(机动车道)+15.5m(机动车道)+6.0m(人行道) =43.0m;3.2.3路面设计1、设计原则及依据路线经过地区属于自然区划IV5区。按照建设部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和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进行路面设计,按照就地取材,简化施工,缩短工期并降低造价原则,选用沥青路面。2、路面结构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总厚76cm;其各层结构分别为: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AC-13)+5cm厚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AC-20)+7cm厚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AC-25)+40c

9、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厚级配碎石垫层。面层和基层之间设透层+封层,表面层、下面层沥青均采用重交沥青AH-70。人行道采用5cm厚麻石板+3cm厚M10水泥砂浆座浆+15cm厚C15素砼。3.2.5、其它附属项目设计概况1、人行过街设施设计根据规划该道路上没有设置人行过街设施。2、公交停车站的布设:在本次工程的公交站设计上原则布置在交叉口的出口端缘石半径切点外约50m,间距为600800m。3、无障碍设计本项目无障碍设计需在人行道、交叉口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生态化的、人性化的,是能够满足不同社会成员交通生活需求的

10、。对此我国已有国家行业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予以了明确的规定。本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见图a),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无障碍盲道铺设位置一般距锁边石0.9m,行进盲道宽0.5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见图b),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见图c)围圈,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得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残肢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1:20的要求。 图a 行进盲道 图b 提示盲道图c. 人行道障碍物的提示盲道图d. 三

11、面坡缘石坡道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顺人行道行进方向坡度为1:20,行进盲道继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1:12,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12(见图d)。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10mm。3.6交通设施工程3.6.1设计依据本次交通设施工程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和交警部门的一贯要求进行总体设计。3.6.2技术标准(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2) 公路

12、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3) 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4)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J D81-2006)(5) 突起路标(JT/T390-1999)(6) 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2006)(7)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3.6.3设计原则(1)设计与规范协调。交通设计在满足国家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根据本地交通特点制定的道路交通设计要求,与区域内通用交通标志、交通设施保持一致。(2)适度超前。道路交通设计充分利用道路的空间资源与交通的时间资源,采用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提高道路现代化水平。(3)和谐交通。进一步寻求交通与

13、环境的和谐,体现时代气息。(4)提高交通安全性、顺畅性、便捷性及舒适性。(5)交通分离。对于不同流向不同种类的交通流,在交通空间、时间上分离,避免发生交通冲突。 (6)交通连续。保证大多数人在交通活动过程中,在时间、空间、交通方式上不产生间断。交叉口车道与路段车道线型顺畅,车流通过路口空间上连续;绿波带控制,车流通过整条道路时间上连续;公交站点统一布置,换乘连续等。(7)交通负荷均分。在交通流空间分布上做到控密补疏,在时间上做到削峰填谷。3.6.4交通组织设计(1)交通分析本项目从规划路一起至收费站,沿路经过的交叉路口有与规划路一交叉口、与规划路二交叉口,均为平交。(2)交叉口交通组织本道路为

14、城市主干道,结合道路本身及周边路网情况,本次设计中在规划路一、规划路二等路口采用信号灯控制组织交通。(3)路段交通组织全路段双向6车道,保证线形顺畅,提前预示车道流向,使转向车在路段提前选择车道。(4)公共交通组织本项目道路全线设三组公共站,均采用港湾式。(5)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组织基于人车分离、确保安全、步行便捷、力求舒适的原则,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完善步行交通系统。完善由沿线布置的步行设施、行人过街设施、盲道、残疾人专用道等组成的步行交通系统,提出适于营造绿色、休闲、安全的步行交通空间的硬质景观的建议。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根据道路等级功能及沿线实际情况,本次方案设计单独的非机动车道,实现了人、

15、机、非完全分离。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横道既要保证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又要尽量减少行人过街对车辆通行造成的干扰。交叉口处设置人行横道,确保人行及行车的安全。3.6.5交通标志1)、版面设计交通标志版面设计主要以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2009)为依据,标志上的文字采用中文和英文对照,根据设计行车速度,选择适当的汉字高,具体规定参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执行。2)、标志板材料及反光薄膜标志板面采用铝合金板加龙骨,或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板。标志板面宽度(或长度)尽量采用15cm、30cm的模数倍,以利加工,统一标准。标志反光薄膜采用钻石级反光薄膜。本项目标志反光薄膜颜色

16、根据类别区分,其中指路标志蓝底白字,禁令标志为白底黑字红圈、指示标志为蓝底白字。3)、结构设计按支撑方式标志结构分为柱式、悬臂式、附着式等若干种,设计中按交通组成,版面尺寸及布置位置进行选择。3.6.6交通标线道路标线设计以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2009)为依据,标线材料采耐久、反光性能好的热熔型标线,其标号为2号。标线按设置部位分为:行车道标线(行车道边缘线、行车道分界线)、人行横道线、导流线、指示标线、导向箭头、震荡线等。车道分界线长6米,间距9米。3.6.7交通信号根据相交道路等级及交通情况,本次设计在规划路一、规划路二等路口设信号灯组织交通。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灯、倒计时显

17、示器信号灯杆等组成交通信号系统,交通信号系统产品的选用:材料必须选用有生产许可证厂家生产的,有较好的信誉的大型厂家生产的产品,以保证质量的可靠性,并且必须满足交警日常维修的要求,尽量的采用本市区以往常用的产品,以增加互换性。信号灯电源必须采用24小时电源,电源线为PVV2*16电缆,信号机为44路以上输出信号机,电控柜为不锈钢电控柜,信号灯信号线为KVV42.5带铠分色单芯实线,人行道灯信号线为KVV32.5带铠分色单芯实线,信号灯具采用400灯具。电控柜的位置以及预埋管线的设置应结合交叉口路灯管线的设置,电控柜的位置应避免干扰驾驶员的视线。3.6.8安全设施设计平交口是交通冲突最为危险的地方

18、,在交通工程设计中,通过交通管理措施来降低路口危险程度。主要平交口列入工程设计,在设计中设置较为齐全的安全设施、路面渠化设施。平交口设置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导向箭头以及人行横道线、减速让行线、停止线、导向车道线等。3.7绿化工程3.7.1设计依据(1)规程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城市绿化条例 国务院1992100号令;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82-2012;(2)道路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3.7.2项目概况衡东大道二期是连接衡东县河西新区与南岳高速东延线的一条东西向

19、城市主干路,位于洣水河西岸。本次设计东起规划路一(K2+256.725),西止南岳高速收费站(K4+360),全长2103.275m。道路规划路幅红线宽度为45m。该路是衡东新区进出的主要通道。3.7.3设计原则1、本土原则查尔斯柯里亚说:“任何一件作品都根植于它所在的土壤里,气候中,根植于文化和任何环境中。”本项目基于本土原则的标准,选用栾树、香樟、海桐等乡土植物从而体现植物景观的本土特征。2、 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的参与性及舒适性,注重人在道路上行走时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3、生态多样性的原则植物种植采取乔、灌、花、地被相结合,以及常绿与落叶相结合的手法,同时注重色彩与季

20、相的搭配。4、经济性原则成本和利润是紧密联系的,设计在保证预期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建设节点,尽量采用当地的材料和树种,使用经济材料、经济树种,尽可能全方位的节约成本。3.7.4设计内容1、绿化工程:树池及隔离带绿化设计2、其他工程:1)人行道铺装采用600*300*30的麻石板,简洁、环保;盲道宽600mm,采用300*300*35的中黄色盲道砖;2)树池边均采用麻石条。3.7.5设计方案3米绿化带主干树种:两侧3米绿化带以嫁接银杏和广玉兰为主干树种。广玉兰垂直的树形强调竖向空间。银杏独特的金黄色秋叶景观则是本案的景观特色。中层灌木:常绿树种:山茶柱,及观花观叶植物:紫叶李。本次中层设计

21、采用了行列式的整齐配置,主要是通过拉开植株的距离,到达互通道路空间的目的,使道路在整洁中不失大气。下层地被:下层地被主要通过简洁的高低变化来拉开地被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地被植物更具层次感。行道树:本次绿化设计距侧石1米,在人行道上种植一排行道树,株距7.0米。考虑到要与绿化带中植物相协调,故,以广玉兰为主的道路行道树选择落叶植物:栾树;而以嫁接银杏为主的道路行道树选择常绿的香樟。在协调了道路树种高度的同时亦满足了常绿与落叶的搭配。3.7.6苗木质量1)所有苗木必须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树皮无人为损伤或虫眼。2)所有苗木的冠型应生长茂盛,分枝均衡,整冠饱满,能充

22、分体现个体的自然景观美。3)严格按设计规格选苗,应保证移植系完好,带好土球,包装结实牢靠。4)乔木锯口处要干净、光滑、无撕裂或分裂,正常截口应用蜡或漆封盖。5)、对本地无苗源或苗源不足的树种,应提前在苗源地对苗木进行技术处理,以保证移植到道路的苗木有较好的绿化初期效果。四、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交通部、JTJ/T006-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等国家和部门法律、法规和湖南省有关环境保护的地方

23、性法规,为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和减少交通噪声、废气等对环境污染,本项目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充分考虑了公路线形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在道路绿化美化设计过程中从自然与社会组成的大环境着眼, 综合考虑了城市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遵循既保障道路的功能,又尽可能地保护环境的原则,一方面密切注意对各类坡坏环境的因素进行预防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对加强沿线环境开发,建立新的完整的城市道路小环境,通过强调通视、导向、协调、美化、绿化等环境要素,使自然环境与城市道路工程结构物达到有机的协调并建立新的完整的城市道路景观系统。本项目的主要环保措施有:两侧人行道的绿化、

24、中央绿化带的绿化、美化设计;路堤、路堑边坡的防护绿化等,与此同时,本设计要求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承包商在施工中应对噪声予以控制,噪声大的机械不宜夜间施工,以减轻噪声对附近居民睡眠的影响。2、在施工过程中,运输车辆装载物料洒落而引起的扬尘是主要大气粉尘污染源,运输中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尽量控制粉尘污染程度。施工的堆料场、拌和站均应选在开阔的地带,周围应避免有居民住房。3、路基施工中,应做好取、弃土区的场地平整工作,并及时种植树木、草皮、做好排水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在进行土方施工时,要注意做好临时排水工程以防雨季降雨形成径流、集水直接冲刷路基。五、筑路材料本项目附近砂石料丰富,

25、石质较好,储量大,主要满足路面、挡土墙、护坡等用石料,交通方便,汽车、船舶运输十分畅通;沿线石料为石英砂岩、石灰岩,可以满足小桥涵、边沟等用石,交通方便;砂砾石沿线可就近购买,具有品种齐、产量大、质量好的特点,可满足路面基层、垫层等项目的需要;沿线沟渠、河流众多,补给丰富,可选取长年有水,化学侵蚀性小的河流、池塘作为工程用水,完全能满足施工需要。六、施工方案本路段系城市主干道,投资大,工期长,质量要求高,需严密组织、协调一致、精心施工,方能高速、优质、按期竣工,为此特提出以下施工方案:(1)本路段制约工期,质量、造价等的关键因素,是施工队伍素质,施工机械设备,专业技术力量和施工管理水平。因此,

26、本工程建议采用一定范围内公示招标,经投标资料审查,择优选标,依照我国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的规定,同中标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2)路基、路面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特别是路面工程,本设计要求使用摊铺机施工。本路段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春秋温和,夏热冬寒,四季分明,光照充分,降雨充沛,每年48月份为雨季,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有关规定。关于衡东县衡东大道二期(原兴衡大道三期)道路工程的专家评审意见一

27、、道路横断面不宜为不规则数据,应按45米设计。根据道路性质及定位,建议在保证交通畅通的前提下,增加两侧绿化带宽度,强化景观效果。如果道路红线宽度按54米考虑,则综合景观与交通因素,建议标准横断面如下:中央绿化分隔带为6米,211.5米车行道,22.5米绿化侧分带,26米辅道,24米人行道;并选择在等级较高的相交道路交叉口进行合理过渡,避免同一道路不同红线宽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二、建议该项目与次干道以上(含次干道)的道路相交时尽可能考虑交叉口的展宽设计及设置交通导流岛,以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合理组织交通。三、道路纵断面设计应结合已形成路基、周边地形、与各级道路相交节点、两侧城市建设用地竖向设计等

28、制约因素,结合规划全面考虑周边地块发展需要,以减少整体土石方工程数量为原则,降低工程造价,按城市道路标准适当优化。四、补充与各村道及机耕道的相交设计,按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合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五、补充考虑线路横向过街人行横道,并合理组织交通。六、管线在道路下的布置位置方向应与衡东县总规和控规确定的原则保持一致,同时要考虑与原有兴衡西路现状管线的衔接。管线的布置距离要求建议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优化调整。雨水管布置在离缘石1米的位置,与雨水口的布置会有冲突,建议优化调整。路灯线布置在离缘石50厘米的位置,对路面结构会有影响,建议优化调整。七、关于排水系统:1、道路桩号K4+076- K4+340段设

29、计只考虑了雨水管道系统,建议设计考虑其他管线的预留。2、原兴衡西路现状的排水系统已经形成,本工程的排水系统应与原兴衡西路的排水系统在平面、竖向及管径大小等方面相衔接。3、雨水建议分散排放,分段排入南侧水库、沟渠等现状水系,合理利用现状的雨水系统,减少管道工程造价。4、雨水管道设计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钢丝网砂浆抹带接口,180度混凝土基础,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120度基础。5、污水管道全线均采用d400管道,管径偏小,建议综合污水的汇水面积和坡度等因素,分段优化污水管道的设计,同时考虑整个片区后期其他道路建设时污水管道尽可能顺接。八、绿化树种应明确乡土树种为基调骨干树种,建议采用速生树种,少用名贵树种。道路绿化分隔带的分段设计要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在交叉口处要结合交通组织与拓宽车道优化绿化分隔带设计。九、建议尽快启动该道路涉及范围的规划设计,协调统筹道路与场地竖向,有利于城市建设,节约投资。专家(签名):二一四年三月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