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金多金属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金多金属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金多金属矿资源量估算报告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地质矿产勘查院二00四年十一月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金多金属矿资源量估算报告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工作目的与任务11.2 矿区位置、交通21.3 矿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2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31.5 本次工作情况4第2章 区域地质82.1 区域地质概况92.2 区域矿产13第3章 矿区地质153.1 地层153.2 构造173.3 岩浆岩203.4 变质作用22第4章 铁矿体地质234.1 铁矿体规模及特征234.2 铁矿石质量294.3 矿石矿物及矿石类型364.4 矿石工业类型与矿石化学特征394.5 矿体
2、围岩与夹石514.6 铁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554.7 铁矿石加工技术性能614.8 铁矿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644.9 铁矿资源/储量估算76第5章 金钴铋矿体地质特征905.1 金钴铋矿体特征905.2 矿石质量945.3 矿石结构构造965.4 矿石矿物组合及矿石类型975.5 矿体围岩与夹石995.6 成矿富集规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1005.7 金钴铋矿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1035.8 各类探矿工程的质量情况及地质效果1065.9 各类试样的采取、加工、测试及质量1105.10 测量工作及质量评述1115.11 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转效果1135.12 金钴铋矿资源量估算1135.1
3、3 本次资源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1215.14 金钴铋矿石加工技术性能1215.15 矿石工业性能评价123第6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236.1 矿区水文地质1236.2 工程地质条件127第7章 矿产资源概略研究评价1297.1 自然地理条件1297.2 资源量条件1297.3 市场需求1297.4 静态经济评价130第8章 结论1308.1 主要成果1308.2 存在的问题1318.3 今后工作中的建议132附 图 目 录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1 1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交通位置图 1:125万2 2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区域地质矿产(工作程度)
4、1:500003 3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地形地质图 1:50004 4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地质物探综合平面图 1:50005 5-1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 水文地质图 1:50006 5-2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水动态气象曲线图 1:50007 6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地表工程采样平面图 1:10008 7-1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矿体西分割线剖面图 1:5009 7-2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5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0 7-3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7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1 7-4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
5、矿区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2 7-5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0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3 7-6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 14 7-7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5 7-8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8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6 7-9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7 7-10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6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8 7-11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24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100019 7-12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矿体东分割线地质剖面图 1:100020 8-1肯德可克铁金
6、多金属矿区6、58、111、125、146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200021 8-2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8、85、131、144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200022 8-3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5、69、95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200023 8-4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5、36、91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200024 8-5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2、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25 8-6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26 8-7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27 8-8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7、 28 8-9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2、-1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29 8-10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2、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30 8-11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31 8-12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32 8-13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33 8-14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2、-3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34 8-15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35 8-16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8、36 8-17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37 8-18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1号矿体水平投影图 1:1000 38 9-1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4102米中段PD坑道地质平面图 1:50039 9-2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4065米中段XJ3坑道地质平面图 1:500 40 21-1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1507孔钻孔柱状图 1:20041 21-2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0705孔钻孔柱状图 1:20042 21-3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0101孔钻孔柱状图 1:20043 21-4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0017孔钻孔柱状图 1
9、:20044 21-5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0601孔钻孔柱状图 1:20045 21-6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0003孔钻孔柱状图 1:20046 21-7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1001孔钻孔柱状图 1:20047 21-8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1402孔钻孔柱状图 1:20048 21-9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1403孔钻孔柱状图 1:20049 21-10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1606孔钻孔柱状图 1:20050 21-11 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2001孔钻孔柱状图 1:20051 21-12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ZK2405孔钻孔柱状图 1:2
10、0052 22-1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探槽TC8-1素描图 1:10053 22-2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探槽TC22-1素描图 1:100 54 12-1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3950米中段地质图 1:100055 12-2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北矿带-纵剖面图 1:100056 13肯德可克铁金多金属矿区图例附 表 目 录附表一 单工程加权平均品位表附表二 块段加权平均品位表附表三 剖面面积计算表附表四 矿体各矿石类型块段体积计算表附表五 矿体各矿石类型块段储量计算表附表六 各矿石类型平均品位表附表七 伴生矿产储量计算表附表八 金钴铋类矿体资源量计算表附表九 测量成果表附 件 目 录1、
11、青海省格尔木县肯德可克铁矿初步可选性试验报告2、青海省格尔木县肯德可克铁矿区方铅矿矿石初步可选性试验报告3、青海省格尔木县肯德可克铁矿区锌铁矿石初步可选性试验报告4、青海省肯德可克金矿Au-Bi-Co复杂金属矿可选性试验报告5、青海东昆仑肯德可克钴铋金多金属矿石选矿试验(科学技术报告)6、初审意见书7、真实性承诺书8、项目验收报告及监理报告9、勘查许可证第1章 绪论肯德可克矿床是一个以铁、金矿为主并共(伴)生钴、铋、银、铅、锌、铜、钼、镍、镉等多种矿产组份的综合型矿床,该矿床的地质勘查工作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7年至1981年由青海省原地质局第一地质队进行的以铁为主的勘查工作,历时
12、5年。第二阶段为1995年至今由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的以金、钴、铋为主的多金属矿勘查工作。两个阶段的地质勘查时间累计已达15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综合来看,肯德可克矿床铁、金矿勘查程度较高,矿床已具中型规模,为了总体反映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勘查成果,为矿权评估、矿权转让和矿业开发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和依据,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根据上级指示,在充分收集、汇总、总结已往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金多金属矿资源量估算报告。1.1 工作目的与任务1.1.1 铁矿勘查阶段的目的与任务1、在1970年磁法详查的基础上,19771978年,对规模大、峰值高、连续性好
13、、推断为矿引起的磁异常进行钻探查证,证实为矿异常时,以400100米网度控制磁异常分布,圈定矿体分布范围,初步了解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矿石质量,开展地形地质测量,初步查明矿区地质条件,为详查提供依据。2、19791981年,开展铁矿详查,以200100米基本网度圈定矿体,控制远景。进一步研究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主要矿产矿石技术加工性能及矿石物质成分、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等的初步了解与研究,为初步勘探提供依据。1.1.2 金、钴、铋综合勘查阶段的目的与任务1、19951998年间,对肯德可克地区的金矿开展普查,对原16线(现线)42号金矿体、原7线1号金矿体利用坑探工程
14、进行验证;同时利用槽探、浅井工程揭露并控制地表矿带,圈定金矿体,了解区内金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形态、产状、品位变化情况,评价其经济意义,为矿业开发提供资源量。2、1998年在肯德可克地区发现了新矿种钴、铋矿,对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进入矿产综合评价阶段,其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在大量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研究工作,提出找矿思路、评价成矿远景;二是在地表利用较系统的槽探工程配以适量浅井、浅钻对钴、铋、金等多金属矿化蚀变带进行揭露,圈定矿化蚀变带及地表矿(化)体分布范围,了解其产状、规模、品位等变化情况。三是利用钻探与坑探相结合的手段对已发现的矿体进一步控制,了解矿(化)体延伸情况,扩大其规模,评价
15、其远景,了解金及多金属矿与铁矿的关系,探获资源量,为矿业开发提供基地。1.2 矿区位置、交通肯德可克矿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南缘西段,隶属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914549,北纬370103,1:5万国际标准图幅号为J46E018008。勘查登记区地理坐标:东经914530914615,北纬370045370115,西起17线,东至24线,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1.03km2 。矿区东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185千米,距格尔木市385千米;西距青海省石油基地花土沟镇约280千米。矿区北距格尔木花土沟输油管线路(拟建的青新铁路)甘森泵站约80千米,之间有简易
16、公路相通,汽车可以通行(附图01)。1.3 矿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肯德可克矿区位于东昆仑西段的祁漫塔格山脉与柴达木盆地的接壤地带,地形上表现为南高北低,属山岳地貌。地形坡度约625,局部可达45。沟谷一般较为宽阔、平坦,近沟脑为“V”形谷,车辆一般可达近沟脑处。矿区海拔40004205米,平均海拔4150米,比高50100米。矿区第四纪覆盖较厚,覆盖物多为风积砂土。矿区地处内陆高原,地形闭塞,具高寒、多风、少雨、蒸发量大、昼夜温差悬殊等典型内陆高原干旱寒冷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零下1.5零下3.8,最高气温约21.2C,最低气温约零下30C。矿区内年降水量约140毫米,降水集中在5月9月;年蒸发
17、量为1660毫米。风向暖季多东风,寒季多西风,基本上为东、西风交替;封冻期为每年10月翌年4月。每年的59月份可以从事野外生产活动。矿区西北有巴音郭勒河流经,距矿区约5千米,为区内唯一的常年地表水体,丰水期流量为15万米3/日,枯水期流量约8万米3/日,水质、水量可满足生活、生产之需。矿区及外围近200千米人烟稀少,除乌图美仁乡以外无固定的居民点,仅有少数季节性流动放牧居点零星散布。矿区生活及生产物资的供应,均靠汽车从格尔木市或花土沟镇拉运。区内用电可以从其北部的甘森泵站处拉接,距离约80千米;燃料从大柴旦镇的绿草山、大头羊煤矿拉运,运距约500千米。区内工业不发达,矿区附近仅有几家个体企业进
18、行小规模的采矿活动。西约280千米的花土沟镇为青海省石油生产基地,东385千米的格尔木市为新兴的工业、商业基地,青藏铁路的格尔木拉萨段正在修建中。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1.4.1 铁矿的发现及初查阶段19681970年青海省原地质局第一地质队在开展五一河铁矿、野马泉铁矿等普查时,在肯德可克地区发现地表矿化及磁异常,并以磁秤概略检查,圈出异常的分布范围及形态。1977年对该异常进行1:5万磁法详查,并利用钻探工程进行验证,确定为矿致异常。1.4.2 铁矿的详查阶段19791981年,青海省原地质局第一地质队在肯德可克矿区进行了铁矿的详查工作,工程控制基本网度为200100米,提交了铁矿详查报告
19、;并利用少量的钻探工程对发现的金矿化线索进行了初步控制。全矿区提交经青海省原储量委员会审批的铁矿石储量CD级(表内)7107.9万吨,其中C级1820.5万吨, D级5287.4万吨;锌金属储量D级(表内)12.4625万吨,铅金属储量D级(表内)4.4883万吨,铜金属储量D级(表内)0.07万吨;伴生硫矿石储量D级(表内)123.8万吨,镉2549.24吨,银132.21吨,金1.79吨(镉、银、金未经审批)。其中铁、锌为中型规模,铅、金、伴生银为小型规模,伴生镉为大型规模。1.4.3 累计投入的工作量肯德可克矿区铁矿评价及详查阶段累计投入的工作量见表1-1。1.4.4 费用投资情况肯德可
20、克矿区自1977年1982年累计综合费用约576万元,以主矿种铁计算,每探明万吨铁矿石为810.36元,若将伴生、共生的锌、铅、镉、银、硫、金等矿产以产值法折为铁矿石储量(铁矿石以全区平均品位TFe33.35%计)为3650.20万吨,全区累计为11056.83万吨,则平均每探明万吨铁矿石费用为520.94元。1.5 本次工作情况1.5.1 本次工作概况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肯德可克矿区的勘查工作始于1995年。1995年1997年期间,先后采用斜井对16()线、7()线金矿进行验证,利用1:1万土壤测量、地化剖面、地表槽探、浅井等手段对地表含矿蚀变带进行揭露和控制,并于1997
21、年在地表0线附近采集金矿石3000余吨进行了堆浸试验,入堆品位约3.5g/T,综合回收率约20%,试验效果不理想。于1998年发现了钴矿线索,1999年利用浅钻、坑探等工程对含矿蚀变带进行揭露和控制,圈出数条金钴铋综合矿体,之后利用物探电法测量、坑探及钻探工程等方法手段对该区进行了勘查工作。1.5.2 本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通过本次工作,新发现并圈定金、钴、铋综合矿体35条,提交了333334资源量:Au:9501.83千克,其中工业矿体(Au.3g/t)7394.79千克,平均品位5.66g/t,低品位矿体(1Au.3g/t)2019.82千克,平均品位1.54g/t,伴生金87.21千克;
22、Co:529.39吨,其中工业矿体(Co0.03%)376. 5吨,平均品位0.172%,低品位矿体(0.02Co.0.03%)54.39吨,平均品位0.02%,伴生钴98.50吨;Bi:4438.22吨,其中工业矿体(Bi0.5%)3020.00吨,平均品位0.91%,低品位矿体(0.2Bi0.5%)1209.12吨,平均品位0.24%,伴生铋209.1吨;铜210.99吨,平均品位0.71%;钼60.63吨,平均品位0.23%。其中金、铋均达中型规模,钴为小型规模。通过本次工作,认为肯德可克矿床是赋存在一套典型的热水沉积岩系中的沉积改造型矿床,矿体的产出明显受层位和构造的控制。在区域上,赋
23、矿岩系属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该套地层在东昆仑西段分布广泛,因此,肯德可克矿区金钴铋矿的发现,对在东昆仑西段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及以往发现的铁矿床中寻找该型矿床,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原肯德可克中型铁矿的基础上,经过金多金属矿勘查,又提交中型金多金属矿床一处,使肯德可克矿床成为一个以铁、金矿为主并共(伴)生多金属矿的中型综合矿床,矿床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1.5.3 累计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经费19952003年我院在肯德可克矿区工作期间累计完成的工作量及经费情况见表1-2。八年累计投入地勘经费约1100万元。1.5.4 报告编写与人员分工本报告是在系统收集已往资料和历年工作
24、成果的基础上,本着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由编写组汇总、归纳、分析、研究后分工形成的,是对已往工作的总体反映,是集体劳动的结晶。野外工作其间的人员及分工情况、报告编写人员及分工情况见表1-3。本报告于2004年2月开始编写,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陈世顺负责文字部分,保广英、谢文兵、郑宗学、邢高田等负责图件编制,于2004年6月完成初稿,6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初审。第二阶段,针对初审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有色矿勘院于6月至10月组织由张绍宁负责文字部分,保广英、谢文兵、陈世顺、吴小霞、申勇胜、张芬英、刘明礼、李贵生、方刚、于洪立、张玉洁、张行凯、彭勇、郑晓伟、张磊负责图件,保广英、谢文兵负责资
25、源量估算,丛文、蔡岩萍、范丽琨、王春艳负责机算机制图,由沈小荣、孙崇仁负责审核,完成报告修改、送审。11月12日由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储量评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西宁市国土资源厅二楼报告厅对报告进行了会议评审,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补充、完善后提交本正式报告。关于报告编写的几点说明:1、在本次工作的前期阶段,以肯德可克矿床为支撑,工作部署以验证前人发现的金矿为主,后期则以肯德可克矿床北矿带为重点进行解剖,工作范围仅限于矿区1.03平方公里,故本报告参与资源量估算的矿体也仅限于该范围内,既西起15线,东至24线范围。2、肯德可克矿床铁等矿产的详查已于1982年结束,青海省原地质局第一地质队于1982年
26、6月提交了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床铁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1977年5月1982年6月);在本次勘查工作过程中,为了了解金、钴、铋矿体与铁矿的关系,对个别铁矿体利用钻探工程进行了控制,提高了部分铁矿的控制程度,但为了维持原铁矿详查报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铁矿资源量已经审批上表,故本次凡涉及铁矿的内容均沿用原详查报告,矿体编号、资源量级别(按新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套改)等均不做变动,仅对勘查登记范围内的铁矿进行了资源/储量分割。3、总体来看,区内矿体产状较缓,在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时,为方便起见,采用剖面法(平行断面法)估算。4、对不同的矿体,凡其平均品位大于(或等于)工业品位者(既资源/储量分类前
27、所谓表内矿),以其元素符号表示;凡大于(或等于)边界品位而小于工业品位者(表外矿),以其元素符号后缀“1”表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用组份达到边界品位以上的矿体为共生矿体,用其元素符号表示,如“AuCoBi”为金钴铋共生矿体。矿体编号原则上由南而北、由上而下编排,金、钴、铋矿体采用罗马数字表示,以便与铁矿体区分,对同一矿体(群)因沿走向、倾向矿种变化则以“矿体编号数字”表示。5、由于铁矿勘查阶段和金钴铋矿勘查阶段所采用的勘探线方位不完全一致,有014059的夹角,且两阶段采用的勘探线间距不一样,铁矿为50m,金钴铋矿为40m,因此不同勘查阶段所使用的勘探线编号也不一样,铁矿勘查阶段的勘探线编号为
28、阿拉伯数字,如:“1、7、8线”等,金钴铋矿勘查阶段采用罗马数字,如:“、线”等,两者重合时采用原铁矿勘探线编号。 1977年1982年累计投入的各项工作量统计表 表1-1项目 工作量 时间70年75年77年78年79年80年81年累计说 明钻探M2085.775498.689838.014745.212251.1624418.83其中金矿概查和电异常验证1610.31米槽探m3125.082476.824185.382340.12504.469631.861/5千地形地质填图km29.69.69.680年为修测。共2674个点,平均278.54点/Km21/5千磁法详查km2(1/万)3*5
29、.765.76*为磁秤概查1/5千电法详查km2联剖2.252.803.005.8080、81年主要为激电和自电实测地质剖面米1468.581027.021027.033522.83共5条薄片鉴定样个348579672291921982光片、光薄片鉴定样个106761442792445光谱分析样个300118713633302713451化学基本分析样个654808127354022175492其中试金样:2074个岩石化学全分析样个2517125矿石小体重测定样个10878866610348其中金矿与电异常10个岩(矿)石物理力学样个3939水质分析样个456939153古生物鉴定样个258
30、33矿石初步可选性试验个123矿石物质成分研究样个66矿物包体测温样个3030硫同位素测定样个1818单矿物分析样个77金矿人工重砂样个33金矿1995年2003年累计投入的各项工作量统计表 表12项目 工作量 时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合计说 明钻探m1127.013630124195300.14553.804585891999年为浅钻。浅井m121852565287坑探m51031052301760240436380178723202070.13其中斜井410米,斜井内平巷1300.13,平巷360米槽探m318527743
31、140673008455868366020.321641.82200943177.14其中剥离约5500 m31/2千地形地质填图km21501501/1万土壤测量km26.06.0综合研究(人/年)4444420共五年,提交柴周边铜金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井中充电测量3001/1万自电剖面km10.0010.0020.001/1万激电剖面km3.876.01510.0034.871/1万1/2千地化剖面个3.9520.8766.8251515.72141.34矿石初步可选性试验件123样品采自4102米中段,氧化程度较高。费用万元47.23752317632630864082657732
32、4.7993.72100.0011000 肯德可克项目主要技术人员一览表 表1-3年度项目负责技术负责地质技术人员物、化探技术人员测量技术人员1995赵万顺孙淑秋申勇胜 焦明路 周晓中 范丽琨李贵生 马登庆 焦革军1996孙淑秋陈世顺申勇胜 王旭春 都中卫 李柏林周晓中 黄作才李贵生 马登庆 焦革军1997严维章张绍宁李柏林 吴小霞 保广英 曾宪刚 李天宁 王锐芦柏章 许生元1998宋仁国张绍宁闫学欣刘建华 邹华1999张绍宁陈世顺 申勇胜许生元2000 张绍宁陈世顺伊有昌 刘洪川 申勇胜韦福周 周肇武敬荣中 许振超许生元卢柏章刘明礼魏凤金2001 张绍宁伊有昌刘洪川 蔡永邦 曾宪刚2002伊
33、有昌曾宪刚 梁海川2003保广英郑宗学刘明礼本报告正文一本10余万字,文内插图2张,插表82项;附件九份,附表九册,附图56张。报告编写组人员与分工一览表 表1-4姓名分工陈世顺报告初稿张绍宁报告统纂 修改保广英 方刚图件统纂 资源量估算王旭春 吴小霞 张芬英 申勇胜图件编制谢文兵 方刚 邹华资源量估算丛文 蔡岩萍 范丽琨 王春艳 邢高田MAPGIS制图刘明礼 李贵生 宋录西 魏风金基础图件编制沈小荣 孙崇仁审核第2章 区域地质肯德可克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柴达木准地台的南缘西段,在构造区划上属昆北火山侵入杂岩带。昆北火山侵入杂岩带北邻柴达木准地台,南以昆中断裂为界与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相接。
34、其基底为早元古代和中元古代地层,呈残块出露于西部;早古生代,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基础上发生强烈拉伸作用,形成了厚逾1000米的滩间山群(前人称铁石达斯群,根据青海省岩石地层清理结果改称滩间山群),该套地层主要分布于昆北西段,总体上具三分,其下部为碎屑岩组,中部为火山岩组,上部为碳酸盐岩组,构成一夹持于北部柴达木古陆和南部昆中微陆块之间的裂陷槽。泥盆纪二叠纪地层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以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早古生代,区内广泛出露晚三叠世陆相火山岩。带内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主要发生在早古生代和晚华力西印支期,尤以后者规模大,岩石组合复杂,构成了规模巨大的构造岩浆岩带。昆北构造
35、带经历了加里东期裂解闭合和晚华力西期印支期陆缘陆内碰撞、复合造山演化,形成了一系列与裂陷火山作用和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铁、钴、金及多金属矿产。2.1 区域地质概况2.1.1 地层区内地层分区为秦祁昆地层区东昆仑中秦岭分区柴达木南缘小区,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早元古代白沙河(岩)组(Ar3Pt1b),中元古代长城纪小庙组(Chx)、蓟县纪冰沟群狼牙山组(Jxl)、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OST)、晚泥盆世牦牛山组(D3m)、石炭纪大干沟组(Cdg)和缔敖苏组(Cd)、早二叠世打柴沟组(P1d)、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及新近纪地层。在志留纪之前为海相沉积,泥盆纪三叠纪为海、陆相并存,三叠纪之后为陆
36、相沉积。1、早元古代白沙河(岩)组(Ar3Pt1b)分布于群力平山梁红石沟一带,其下部为透辉石岩夹透辉石榴石大理岩、混合岩、透辉石矽卡岩,含眼球条带状混合岩、条纹条带状混合岩夹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斜长角闪片岩及粗粒大理岩;上部以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与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互层为主,夹少量片岩。未见顶底,出露厚度1844.0米。2、长城纪小庙组(Chx)仅分布于四角羊沟一带,岩性主要为灰绿暗绿色长石石英岩、石英岩与二云石英片岩互层,夹白云斜长片麻岩、矽线二云片麻岩及大理岩,厚度不详。与下伏百沙河(岩)组呈断层接触关系。3、蓟县纪狼牙山组(Jxl)分布于巴音郭勒河两侧
37、呈近东西向展布,总厚度大于2467.0米。分上下二个岩性段:其下岩段为灰色、紫红色泥晶白云质灰岩、灰岩、鲕状灰岩、角砾状灰岩夹粉砂质粘板岩、硅质岩,富含叠层石,顶部产不稳定褐色铁矿层;上岩段以白云岩、角砾白云岩为主夹灰岩及粘板岩等,含叠层石。4、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OST)该套地层是区内主要赋矿层位,分布于肯德可克、球路噢窝头、尕林格、长山、黑山等地,呈断块出露,厚度在1000米以上。在区域上该套地层具三分性:其下部为一套变质碎屑岩,局部夹硅质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中部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和泥砂质岩;上部为碳酸盐岩。该套地层出露不全,岩性相变大,各岩性单元间多以断裂接触。其与下伏地
38、层呈断层接触。该套岩石组合反映了区内在晚奥陶早志留世裂陷槽环境下的沉积过程:裂陷槽张开初期以物理沉积为主,局部伴有海底喷流沉积,之后发生火山喷溢作用,形成了一套中基性火山岩,随后进入相对宁静的化学沉积阶段,形成了一套碳酸盐岩。5、晚泥盆世牦牛山组(D3m)分布于巴音郭勒上游南部广大地区,分下、中、上三个岩性段。其下段为暗绿色安山质角砾熔岩、安山岩、灰绿色安山质凝灰熔岩、晶屑凝灰岩,灰褐色、紫红色砂砾岩夹泥板岩;中段为灰灰绿色英安岩、英安质角砾熔岩、凝灰岩及绿色安山岩、安山质熔岩凝灰岩与砂岩、硅质板岩互层;上段为红色、砖红色、紫红色、肉红色流纹质熔岩、凝灰质流纹岩、火山角砾岩及角砾晶屑凝灰岩,紫红色、暗紫红色英安岩、英安质凝灰熔岩及英安质凝灰岩夹火山角砾,灰褐色砂岩、硅质板岩,紫褐色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夹猪肝色粉砂岩。该套地层总厚度大于3000米,与下伏滩间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6、石炭纪地层(C)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可将该套地层分为下、上二个岩组,总厚度大于730米,下与牦牛山组不整合接触,在区内分布广泛。(1)大干沟组(Cdg)其下部为杂色砾岩、砂岩及粉砂岩;上部为灰色泥晶、粉晶及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含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