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59970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及相关说明说明:筛选整合信息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从阅读角度看,能够筛选出文中的重要信息,就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大意;从答题角度看,筛选整合信息题在高考阅读中所占比例极大;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筛选整合信息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与答题也至关重要。所以掌握了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就好比拿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因此便安排了此考点的公开课,意在探究这一考点的有效教法。一、课堂采取了如下课堂结构模式:课前预习并批阅摸清学情明确考点有的放矢课上研讨方法探究迁移训练巩固提高二、各环节做法。1、课前预习选用的文本是美玉不琢,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几乎全从筛选整合信息角度出的题。从批阅中发现的问

2、题有:(1)、缺乏文本意识,自编自造答案。(2)、没有审题意识,因而答非所问。(3)、只是摘抄原文,不能加以整合。2、确定学习目标:(1)明确考点要求(2)掌握方法:重在树立“答案都在文中”的文本意识,准确审题意识,规范答题意识。3、方法探究: 依据学情分析,目标要求,课堂上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选取了三道例题让学生通过做题,进行方法探究。然后归纳总结如下:第一类:审清题目要求,根据题目的指向,直接提取文中的信息即可回答问题。第二类:1、审清题目要求 2、还原题目 3、确定答题区间 4、确定信息点:关键词、关键句 5、根据题目要求加以组合第三类1、分层 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 3、确定相同点、不同

3、点 4、根据题目要求组合答案4、学以致用,规范答题(1)根据前面所总结的方法订正预习作业的答案,明确答题方法。(2)做迁移练习,巩固提高。高三语文导学案筛选整合信息 友情提示: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方法+认真、细心+规范=成功学习目标:明确筛选信息的考点要求,掌握方法,规范答题。教学时数:一课时考点解析筛选信息,就是联系阅读材料,依据试题的要求,对文本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短语和句子,选出所需要的信息。要依据试题的要求确定哪些材料要留取,哪些材料要舍弃;哪些材料最重要,哪些材料不重要等等。整合信息,就是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对阅读材料

4、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课前预习:完成美玉不琢课上研讨:一、明确考点要求二、典题引路 1、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问题 :文中 用 画 线 句 说 明 当 时一种什么现象。(不超过

5、20字)方法: 2、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

6、赏”和“知音世所稀”了。问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4分) 方法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

7、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问题:简要概括这一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20字)。方法三、规范答题四、迁移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

8、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抱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问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五、我的收获。作业:完成圣灵的故园。附:预习题美玉不琢 倪国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中国人的宝贝和田玉。她那温润而美丽的光泽、她那美妙的形态和皮色、她那外秀内谦的神采,深深地吸引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一见她,就爱上了她,就想永远让她形影不离地伴我走完一生。正如中国玉石界名家杨伯达先生所说:“和田玉是美的使者,灵的化身。”只要多了解中国的史前文化和文明史,就立即能感受到这都是大实话、大真话,因为中华民族

9、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和田玉文化。 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上自帝王,下至平民,无不与玉文化有关。帝王爱玉,制作了大量和田玉玉器,成为国宝。古人君子爱玉,到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境地。玉深入人心,成为神圣的用语、信物。如拾玉镯中显示的恋爱与婚姻,碧玉簪中代表忠诚的爱情,本草纲目中所说的玉能“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在红楼梦中玉能“通灵”等等。玉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等社会各个领域,达到很高的地位。玉虽然承载着数千年中国古老的文化,给人在精神上有一种寄托,并能给人以启迪和灵感。但中国古代玉文化也有不完美之处,就是我们古代人在理论上将“玉”已经进

10、行了人格化的描述,赋予了她精神和思想,但在行动上还是将“玉”进行了“物质化”、“工艺化”和“个性化”的处理。因为在我们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文献中,基本上都是突出了各个时期玉器的特点,在玉器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然而古人爱人格化的玉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因为他们在行动上还是崇尚玉器。因此,现代中国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崇尚人格化的“玉”。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人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文化。这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对大自然感恩的表现。目前,中国玉的资源越来越稀缺。如果不将其有效保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许在若干年后再也不能见到原汁原味的玉石了。众所周知,从古到今,我们中国人都是将

11、和田玉雕刻成玉器。而我们现代人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同时,也要有所选、有所弃。时代特征不同,政治背景不同,考虑问题方式方法应有所改变。不推陈就不能出新,中国和田玉资源就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为了使中国和田玉资源更好、更有效地得到保护,将现代玉文化更好、更真实地弘扬,又能将和田玉发扬光大、推陈出新,更能让后人领略到我们所传承下去的玉文化和玉资源,我认为应将中国玉文化分为以“玉不琢,不成器”为特征的古代玉文化和以“美玉不琢”为特征的现代玉文化。“美玉不琢”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看到自然和田玉的真面目,因为大凡不含任何附着物的载体,实际上承载着更多无形的附着物,让后人去想象,给后人留下一些创造的想象空间,

12、而现代的玉雕作品往往仿古,缺少现代文化气息,不能真实反映当今的历史和文化。“美玉不琢”思想正好与现代人的“原生态”需求相一致。现代的“原生态”已成潮流,原生态就是指原有的自然状态。“美玉不琢”,保持玉的“原生态”,完全符合东西方人的现代审美需求,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不久的将来,天生天长的中国和田籽玉原石一定会受到世人的青睐。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为什么用“她”来称呼“和田玉”?请简要概括。(6分)2中国古代玉文化不完美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2作者为什么主张“美玉不琢”?请概括出两点原因。(4分)课后反思。1、本堂课依据学情,目标设置合理,所选例题典型,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学生普遍反映本堂课收获很大。2、课堂上采用思考、讨论、点拨等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3、由于学生积累不够,思考答题较慢,课堂容量较大,所以学以致用环节落实不够到位,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通过练习加强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