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0000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名词解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学名词解释植物学名词解释 异行世代交替: 产生孢子的植物体叫做孢子体,属于无性世代(或孢子体世代),染色体的数目是双倍(2n)的,产生配子的植物体叫配子体,属于有性世代(或配子体世代),染色体数目是单倍(n),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互相交替发生,这现象叫世代交替。因为海带的孢子体和配子体是异型的,所以又称为异型世代交替。 同行世代交替: 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孢子体与配子体互相交替的现象。 孢子体: 产生孢子的植物体叫做孢子体。 配子体:产生配子的植物体叫配子体。 同配生殖: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状、行为完全相同;进行的生殖方式。 异配生殖:指相结合的两个配子的形

2、状一样,但大小和行为有些不同,大的不太活泼,叫雌配子,小的比较活泼,叫雄配子;进行的生殖方式。 卵式生殖:指相接合的两个配子的大小、形状、行为都不相同,大的圆球形,不能游动,特称为卵,小的具鞭毛,很活泼,特称为精子。卵和精子的结合叫受精,受精卵即形成合子。 有隔菌丝:大多数菌丝都有隔膜把菌丝分隔成许多细胞,称为有隔菌丝。 无隔菌丝:有的低等真菌的菌丝不具隔膜,称为无隔菌丝。 初生菌丝体:是担子菌中由担孢子发芽所生的单倍体菌丝。把初生菌丝分主的聚合体称作初生菌丝体。一般不形成子实体。它是产生可形成子实体的次生菌丝的基础阶段。纵向并列的各个细胞为单倍体的单核细胞,因而又称它为单倍体菌丝或单核菌丝。

3、 11 次生菌丝体: 它是担子菌中由相应的异性的初生菌丝进行体细胞接合而形成的菌丝。其具有分枝状者称为次生菌丝体。菌丝细胞为单倍单核的初级菌丝经体细胞接合后,很容易发生核结合。 12 三生菌丝体: 当二次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互相扭结成团,形成子实体原基,然后发育成子实体.这种已经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一定结构的双核菌丝体称为三次菌丝体,或称为结实性菌丝体。 13 菌环:某些伞菌类子实体菌柄上由内菌幕的残留部分形成的膜质环状结构.子实体形成的幼期,在菌盖与菌柄之间有膜相连,此膜即内菌幕.当菌柄开始伸长,菌盖逐渐张开时,内菌幕即被拉破,残留在菌柄上的内菌幕形成菌环。 14

4、 菌托:包在担子果子实体的菌柄基部的膜状物, 子实体幼小期包有一层外膜,当菌柄伸长时,外膜破裂残留在菌柄基部形成菌托。 15 担孢子:生长在担子的前端,有小梗与担子相连。成熟的担孢子由小梗弹射散出,萌发后形成初级菌丝 . 16 中轴:在苔藓植物中,由位于茎中央的厚壁细胞群构成,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17 中肋:在苔藓植物中,由一群狭长的较厚的细胞组成,多位于叶片中部,相当于中脉的位置,起支持作用而无输导作用。 18 精于器:苔藓、蕨类等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外壁由1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具有多数精子。 19 颈卵器: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的外壁由

5、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细胞和1个大形的卵细胞。蕨类植物和绝大部分裸子植物也具有颈卵器的构造。 20 原丝体:大多数苔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后首先产生地一个有分枝含有叶绿体的丝状体或片状体,称为原丝体或叶状体,原丝体能独立生活,它进一步分化形成具有性器官的配子体。原丝体细胞都为单倍体。 21 大型叶:有叶柄,有或无叶隙,叶脉多分枝。 22 孢子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23 营养叶和精子器,分别可产生一个卵细胞和多数精子精子借水游动到颈卵器中,与那里的卵细胞结合合子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再发育成孢子体。 球果:球果由大孢子叶球

6、发育而来球状结构,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特有的结构。27 种鳞:针叶球果的组成部分,与苞鳞呈上下内外的组合体,一般处于上方或内方。由珠鳞发育而成。 28 苞鳞: 失去生殖能力的大孢子叶。 29 壳斗:壳斗科植物的总苞由多数坚硬苞片覆瓦状排列组成,呈杯状或囊状,半包或全包坚果,此总苞特称壳斗。壳斗外有鳞片或刺,成熟时不裂、瓣裂或不规则撕裂。壳斗是壳斗科特有的 30 二强雄蕊:一花具四枚离生雄蕊,其花丝两长两短,这样的雄蕊,称为二强雄蕊。如唇形科、玄参科植物的雄蕊多为二强雄蕊,这是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 31 葇荑花序:花轴较软,其上着生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花无花被或有

7、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开花后常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的花序;栎、榛等的雄花序。 32 蝶形花冠: 由1枚旗瓣,2枚翼瓣和2枚龙骨瓣等共5枚花瓣组成的花冠,称为蝶形花冠。见于豆科植物 33 单体雄蕊:植物的一朵花内有雄蕊多枚,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彼此连结成筒状,包围在雌蕊外面。这样的雄蕊称为单体雄蕊。以锦葵科的一些种类为代表 。 34 二体雄蕊:植物的雄蕊有分离和连合的变化,连合有在花丝部分或在花药部分,雄蕊的花丝连合成2束的称二体雄蕊。如大豆。 35 二强雄蕊:在一朵花中,如有4枚雄蕊,其中两枚花丝较长,两枚较短,称二强雄蕊,如唇形科和玄参科植物。 36 三体雄蕊:植物的雄蕊有分离和

8、连合的变化,连合有在花丝部分或在花药部分,雄蕊的花丝连合成3束的称三体雄蕊。 37 四强雄蕊:如一朵花中有6枚雄蕊,其中4长2短的,称四强雄蕊,如十字花科植物。 38 聚合果:是指一朵花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剩余花托,并与花托共同发育的果实. 每一离生雌蕊各发育成一个单果,根据单果的种类可将其分为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和聚合蓇葖果. 39 荚果:荚果是单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后,果皮沿背缝和腹缝两面开裂,如大豆、豌豆、蚕豆等。 40 角果:角果由两心皮合生雌蕊发育而成,角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是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类型。 41 双名法: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别。第一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常为形容词,须在词上与属名相符。 42 完全花: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 43 唇形花冠:是合瓣花冠之一种,花冠呈对称的二唇形。即上面由二裂片合生为上唇,下面三裂片多少结合构成下唇。如唇形科中许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