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坑村精扶贫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0068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樟坑村精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樟坑村精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樟坑村精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樟坑村精扶贫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樟坑村精扶贫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樟坑村精扶贫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樟坑村精扶贫实施方案樟坑村扶贫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市扶贫文件精神,稳步推进樟坑村脱贫致富,集思广益,举全民之力,充分发挥我村优势,为建设成“樟坑制香第一村”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市、县扶贫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紧紧围绕县*、镇*的思路为引导,顺应市场规律,挖掘我村优势,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住当今良好机遇,把樟坑村建设成为长胜镇南部产业的示范基地,带领群众奔向致富之路 二、工作思路 基于樟坑村现状,基础实施薄弱、人居生活环境差,产业发展落后等多种贫困因素,提出“致富先修路,富强先自强”的观念,着力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产业的明确目标,从全村主干道公路维护维修至水

2、利实施完善,加快通信设备建设,推进全村移民安居新农村建设,以产业发展为重头戏的指导思想,有序展开多元化扶贫工作。以“高山站满白胶树,半山坡地栽满油茶竹林、良田耕地铺满白莲金穗”的全村布局,采取“以点铺面、化零为整”的工作思路,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要求,大动作地重点发展油茶、毛竹、白胶树、白莲的产业方向,真正地从劳力、经济、就业上解决脱贫的意义,从而实现“秀美制香第一村、青山绿叶伴樟坑”的长效发展。 三、目标任务 基础设施 1、抢先维修主干道公路,全长14.9公里,全程受损严重,以拓宽路面、建立护坡、回填掏空等多种方式开展抢修工作。 2、完善通组公路,根据实际情况,竹马小组桐木坑自然村及

3、油屋组松山下自然村迫切需修建通组公路,全程4.5公里。 3、为有效利用良田面积获取最大效益,全村着重良田以白莲种植为主导产业,为加快产业的发展,需同步完善水利实施,主要以拦水坝,水渠等方式进行有效灌溉,另外,完善新农村建设点的饮水工程。 4、樟坑村南北辖长,现有移动通信塔仅依靠邻村鱼青村的移动塔提供通信服务,无法覆盖全村,严重影响全村信息传递,拟定在油屋组、丰大熟组建设通信基站。 5、为樟坑村产业发展提供配备的电力设施,村内电压容量需大幅提高 6、当前受“5.19”特大洪灾影响,为尽快安置受灾群众,加快推进移民新村建设,以集中点建设为主导,动员群众充分把握优势及政策,力争建设12个新村建设点。

4、 、产业发展 1、樟坑村以山著称“山里人”,只有山才是我村最为珍贵且有效的资源,为充分利用山林地貌,鼓励引导村民山上开发种植油茶,山顶种植白胶树,改造低产毛竹林。 2、结合我村“贫困村”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一个机制健全的制香生产基地,同时引进优质太空莲品种,鼓励农民种植白莲,力争突破 亩。 四、工作重点 、基础设施 有待完善 、林业产业 1、实现各组林地规模化种植茶油遍地开花,主要以林地连片、集中开发,多以半山腰为主,实现高效率管理,优化茶油质量等优势,科学种植物。目前分布状况为樟坑组 地方 亩 。以龙禾组作为重点开发点发展油茶 亩。 2、发挥自然优势,在林地高坡,种植白胶树,实现林地

5、多元化,科学化,充分表现环境要绿化、山上无空白,提高效益化的战略 3、结合我村实际自然资源,坚持续“规模化、标准化、效能化”的思路,在全村推行毛竹林改造,重点发展现有规模低能毛竹林改造,加快毛竹发展的步伐,为实现“樟坑制香第一村”垫实基础,目前樟坑村毛竹林现有面积 亩。 农业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村民高涨情绪及丰富经验,在全村大力发展白莲种植,建成长胜镇白莲示范村,目前我村现有白莲种植面积 亩。 以上产业分布情况详见附件。 五、主要措施 1、提高思想,转变观念,樟坑村地处偏远山区村,自然条件相对落后,但生态环境相当好,具有良好的油茶生长、毛竹林开发等项目得天独厚优势,要把村民的

6、小农思想转变为具有经济头脑的新型现代化的农民,谋求以产业带动致富的欲望,树立樟坑村跨越的发展形象, 2、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作后盾,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利用扶贫的重大政策,真诚邀请相关专业人士,为广大群众公开普及技术,同时加强沟通学习,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符合当地条件的新型技术经验。 3、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日后产业的效益化,“加快产品的流通,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优势大户,以增强的效益,节约各环节的成本,同时又能实施规范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的良性循环,更加有利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扶持与激励机制。 4、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出台优抚政策,以便激励先进个人或优秀合作社的不断涌现从而引领全民参与,产业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