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刀致命刀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0383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士刀致命刀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武士刀致命刀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武士刀致命刀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武士刀致命刀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武士刀致命刀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士刀致命刀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士刀致命刀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士刀致命刀法武士刀致命刀法 修练刀技时切记事项 刀柄之握法 大约与握住竹剑的要领同样,稍离锷下之缘金,不触到右手食指而握,两拳头间隔大约放进二指或三个指头程度,然后小指和无名指握紧,其余指头要松握。 目视 正坐或站立时,基本上,目视四五公尺前地板上,不凝视一点,而采远山观望的要领,把眼睛半开着观看,但动作中,常注视对手,亦注视被砍斩倒下的对手,唯头不可俯视的太低。 呼吸 采用稳静缓慢、腹式呼吸。演完每一式招技归原正坐后,缓慢用腹式呼吸二次调整气息,约吸满第三次气息时开始动作。而且吸进第三次气息后,至演完一式之前不吐气,息俟纳刀完毕然后才可轻吐。若操演长招技,必须中途换气时,不使对手发觉在换气

2、,其要领依各人之修练而有所差异。 鲤口之切法 右手稳静缓慢的从刀柄下面往上、由拇指和食指托住刀柄,左手拇指将刀锷向右斜前稍推,静捎捎的不使对方感应行动。 拔付 刀刃拔出脱离鞘口瞬间横一文字的最初之一刀,这即居合之生命。拔出速度,起初稳静缓慢,至中段时变快,及刀尖快脱离鲤口时,如疾风闪光般的快速,依其顺序“徐、破、急”之要领拔击。制先机发挥一刀必杀之锐厉为要。 切下 受一击的对方,完全斩倒制住之一刀。把从对手头顶,由上段描大圆弧的要领一竖砍斩切下至水月的气魄行施。跪着地时,刀尖离地板约1520公分,在立委时斩下刀刃要保持水平。 血振 斩击毙敌后,振落付在刃上的积血。其应用技法,像“振落付在雨伞上

3、积水”“倾斜刀尖流落”“右手反掌,向右拂开,以刀尖较刀刃水平低而流落”等三种方法,在振血时要保持充分的残心意境来行使。 残心 毙敌之后仍然留心对手,以预防垂死的对手,然再袭击时,立即可反应击刺对方之丝亳不松卸的身手状态,从振血到刀归鞘止,对倒下对手保持随时可应付的心态。 纳刀法 一面表示充份的残心,以腰收纳的意境,稳静缓慢,从锷元,确实收入。不可图想,以急忙或优美姿态及只用手腕的收法。要持着刀的右手和握着鞘口之左手,配合到恰好的要领归鞘。 第一式刀技 前 意义: 互相对峙,预感对手有杀意,制先机向对手太阳穴拔击,瞬即由正面斩下得胜。 动作: 一、向正面正坐,行三呼吸后,两手稳静握刀柄和鞘口,同

4、时推开刀离鞘口,也浮起腰部,竖起双足之足尖,伸腰垂直上身,一面将鞘扭向左,稳慢拔出刃,至刀尖尚余约10公分时,踏出右足同时将刀水平,向对方太阳穴泪厉拔击。 注:刀拔出时,左手握住鞘口,小指押,擦左腰带,左肘要充分拉后,此动作称谓鞘引。 拔付时,上身向左后拉约45度,左拳在离身体中心线右斜前约45度处停住。刀刃高度与右肩成水平,刀尖微较水平低下停住右拳内侧。 踏出时,两膝要成直角充分挺出腰部,垂直上身,力气贯注下丹田。 二、拔击后,瞬即将左膝移靠右踵,依左耳高度,刀持水平,右手肘向内弯,像刺突后方的心意迅速将刀振举头顶,同时左手移握刀柄,瞬即踏出右足同时由正面斩下。 注:左手移握刀柄时,左手握住

5、鞘口要移至水月近处才松手。 振举两手尽量高举头顶,斩下时体姿与前项注 同,斩下时左膝不动。 斩下时双拳掌,要像扭毛巾的要领向内扭停住在脐前,双手腕首上端伸出,刀尖稍低。 从振举至斩下不待分秒,行一贯连串动作。 三、斩下后,左手离开刀柄,移贴左腰带,同时右手稍向前刺之气氛,手掌心向上,刃向左,展伸肘,像刺右斜后,水平大回旋至与正面成90度时,弯肘右拳移靠太阳穴附近,站起同时,袈裟斩的要领摆下振血。 注:站起时稍弯两膝,成落腰姿势,此种姿势称谓”居合腰”。 振向是振落雨伞上水滴要领动作。 振下时,右拳头的高度与左手掌水平,刀尖向前低下约45度,而在右掌稍微内侧止住,此时刃部要朝振下方向。 四、保持

6、“居合腰”原状,后足移前与右足并拢,稍停,右足拉后,左手离腰移握鞘口,移到在中央,刀锷近处刀栋移至左手拇指和弯曲食指所作成洞口上,向右斜前展伸右肘同时将鞘拉后,将刀尖滑入鞘口,将刀慢慢纳入,同时左手推鞘口至肚脐前停住,一面降腰徐徐合拢双手纳毕,同时右膝跪着地板。 注:纳刀时鞘口由中指握住,拇指和食指要松握,刀不可用拇指和食指挟住刀身。 刀纳毕时,锷内侧要在脐正中前,刀大约保持水平。 五、纳毕后起立,同时后足移靠前足并拢,右手松离刀柄,成佩刀姿势,退移至次式刀技开始位置。 第二式刀技 后 意义: 感受坐在后面对手有杀意,制先机回旋,对正背后对手,同时拔击太阳穴,接着从头顶斩下得胜。 动作: 一、

7、身体向正,向右转180度向后正坐,稳静双手握刀,足指竖起,依照第一式刀技动作一、将刀拔出,浮开左膝,用右膝为轴点,向左回旋180度,对正对手,左足稍踏左边,同时向对手太阳穴激厉拔击。 注:此招技与第一式刀技前之动作大致相同,唯一不同处是由后回旋180度回复正面拔击,踏出的脚与第一式有所差异,要注意踏出左足。 以下之动作二、拔击,三、振血,四、纳刀,五、起立与第一式相同,只是,足之运法有左右之差异。 第三式刀技 受流 意义: 坐在左侧对手,突然站起,斩下来袭时,一面起立架开来刀,从对手左肩口袈裟斩砍斩取胜。 动作: 一、由正面向右正坐,面朝视左方对手,同时双手握住柄鞘,浮腰竖立右足尖,一面伸直腰

8、部,左足稍踏右边同时将刀贴近胸前,站起,左手拉下鞘,右手将刀往上拔出面额前上方,刃向右斜上,刀尖向后下垂,保持架开姿势。 注:注视左侧对手动作,不仅面部如此,也要稍微推出右肩的心境施行,则接下去的动作会较流畅。 往上拔速度,要依拔击动作徐、破、急速率施行。 刀往上拔时,左手保持握住鞘口,左肩稍移后面,用刀掩护上体姿态。 二、接着,右足移踏左足侧,一面起立,刀尖由后回旋右上方身体正对对手,左手移握刀柄,动作连贯不可停顿,左足拉退后方同时,由对方左肩口袈裟斩下。 注:从起立至斩下止,不可停顿,要像流水般,一连贯串施行。 斩下时,双手停止在脐前,刀尖要较水平稍低。 三、斩下后,保持原状,稍弯右膝,左

9、肘伸直,刃部向前,双手移上左前,将刀斩击部位移置右膝上。 注:刀用双手移止左前上时,右手松握,掌心向上,刀柄挟在拇指和食指中间,由下面保持轻轻支托形态。此时左肘要充分伸展,握住刀柄之左拳移上左斜前方。 刃部向外,刀柄在上,刀尖朝下四五度横一文字,与上体成平行。 刃尖七吋部位,轻托置在右膝头上。 这亦是振血之一种,要把残心的意境充份表现出来。 四、右掌松开刀柄,反掌从上逆手换握。 注:逆手是不可用力强握。 五、右手反掌逆手握时,左手离开刀柄,移握鞘口,右手再反掌向上,刀尖由下方,回旋左方,将锷附近移靠鞘口,反掌姿态纳刀,缓慢蹲下,左膝头着地皮同时纳毕。 六、刀纳毕,起立同时后足移前并齐右足,右手

10、离开刀柄,回复佩刀姿势。 第四式刀技 柄当 意义: 前后遭遇袭击,先以刀柄头撞击对手水月连着用右单手刺击后面对手水月,再次以凌厉气势将前方对手劈斩得胜。 动作: 一、向正面依居合膝坐稳,双手迅速握住刀柄同时浮腰,竖起左足尖伸直腰部,右足踏出,同时用双手并握刀与鞘整体激厉向前撞出,依柄头撞击对手水月心窝。 注:居合膝作法参照居合膝项目。 双手握刀时,右手将刀柄横面握住。 撞击时,柄头高度约标准本身水月高度。 二、撞击后,右手保持伸展右肘姿势,急速用左手将鞘往后拉引,一面以左膝为轴,把身体向左转约45度,刀同时拔出,刃尖朝向后面对手,刀尖刀栋贴在左胸保持水平,上体垂直,充分伸展右肘刺击后方对手心窝

11、。 注:刀拔出时,握住鞘口之左手要充分拉尽刀鞘。 刺击后方对手时,左手握住鞘口移送脐前。 三、刺击后,依左膝为轴,向右回旋,抽出刀刃之意境振举头上,左手移握刀柄,回复正面向对手,同时以泪厉气势从头顶斩下。 注:不可忘记,抽出刀刃心境动作。 回复正面时,双目要较身体回转向正面之前,先注视对手。 振举至斩下动作要一连贯串,不待分秒空档。 斩下时,刀尖稍较水平低。 四、斩下后,保持原姿势,将刀向右拂开,同时左手离柄移贴左带。 注:这亦是振血动作之一种,此时右拳位置要在身体中心线右前约45度处附近,其高度与移贴在左带左手成水平,刀尖要较水平低一点,而稍在右掌内侧止住。 五、振血后,左手由左带移握鞘口,

12、一面纳刀,将前足引退靠左足稳定身腰,跪着左膝,保持蹲踞姿势。 注:纳刀要领同第一式刀技。 引退前足时,要自然直线引退,不可向右描半月般引退。 单膝着地蹲踞是竖起足尖,把且门格置在左足踵上,右足引退,保持立膝形状,浮着右踵,移至左足尖附近。 六、落定腰部,隔一呼吸之后,伸展腰部,右足踏出,起立同时后足移前并齐右足,右手离柄,保持佩刀姿势。 第五式刀技 袈裟切 意义: 前进中,前方对手振举刀欲斩下来时,从右下往上拔击,反刀从左肩口袈裟斩下得胜。 动作: 一、前进中,左足踏出同时双手握刀,将鞘向左外反转一面拔刀,踏出右足,同时右单手从对手右下逆袈裟往上斩。 注:前进都由右足起步。 往上斩时右拳停止在

13、右肩上方,刀不出体侧,约肩幅程度,扭挺出腰部为要。 二、往上斩后,双足保持原位,左手离鞘口移上握柄不待分秒,由左肩口袈裟斩下。 注:一和二要一贯连串动作,斩上和斩下时注意不得停顿。 往上斩同时反掌斩下时,想要斩对方左耳心境袈裟斩下。 左手要离鞘口时,必须把鞘往内扭转复原,鞘口移至脐前。 斩下时,不移右手反掌将刀垂直竖起而无须摆振后方。 斩下时,双拳停止在脐前,刀尖稍较水平低下。 三、斩下后,引退右足采取八相架构,表示残心。 注:双目不离受斩倒下的对手,稳静地将刀引上右肩采取八相架构。 八相架构时,锷要保持在口之高度,离口一个拳,注意不要引上过高。 四、由八相架构,约停半拍呼吸,引退左足,一面左

14、手离柄移握鞘口,同时将袈裟斩下振血。 注:注意左手。不像于其他刀技,移贴左带,而直接移握握鞘口此时鞘要保持水平。 五、振血后,保持原姿势纳刀。 六、后足移前并齐前足,右手离柄复佩刀姿势。 第六式刀技 诸手突 意义: 前进中,遭受前后对手袭击,先将前面对手拔击其右斜面部,瞬即依双手刺击其心窝,继即将后面对手从正面斩下,再次由前面来袭的其他对手,从其正面斩下而得胜。 动作: 一、前进中,左足踏出同时双手握刀,右足踏出,身体同时向左后拉开,瞬击对手右斜面部。 注:拔付和拔击注意二项不同之处。 瞬击时,刀尖停在颚之高度,刃都向右斜下。 二、刀卸下架中段一面将后足移前足踵,左手移握刀柄,瞬即右足踏出,同

15、时用双手,刺突对手心窝。 注:左手移握刀柄时鞘口不要忘记移至脐前。 刺击动作要像如闪电般。后足移靠前足踵,瞬即右足踏出刺击。 刺击时刀尖,稍较水平高。 三、刺击后,左足为轴,向左后回旋,同时一面将刀振举头顶,正对后面对手,瞬即正面斩下。 注:向左回旋振举刀时,将刺入体内之刀,要以抽出之要领施行。 回旋时为保持稳定姿势,左足稍开外侧为佳。 斩下时之刀位,保持水平。 四、斩击后面对手后,同三之要领再对正,由前面来袭之另外对手从正面斩下。 注:再次回旋对正时,为保持稳定姿势,左足稍踏开左侧为佳。 五、斩下后,保持其原姿势,将刀向右拂开,左手同时移至左带。 六、振血后,左手由左带移握鞘口,保持原姿势纳

16、刀。 七、刀纳毕,后足移靠前足并拢,右手离柄复佩刀姿势。 第七式刀技 三方切 意义: 前进中,遭受正面及左右,三方位对手袭击,先瞬击右方对手头部,再劈斩左方对手面部,继即劈斩正对面之对手而得胜。 动作: 一、前进中右足踏出同时,双手握刀,面向右方对手,右足踏出时瞬击右对手头部。 注:面向右方对手时足部踏法最重要,此时前足足尖要向右斜右方。 与第六式刀技之瞬击部位不相同,而刀尖要斩击至咽喉停住。 二、瞬击后,仍保持原足位而以右足为轴,朝向左方对手,同时将刀振举头顶,左手握刀柄,左足稍踏开左侧斩下其正面。 注:朝向对时,双目同时转视对手。 斩下时,刀保持水平。 三、斩下后,继即将刀振举头顶一面,右

17、转向正面对手,右足踏出,同时斩击其面部。 注:此式斩下与二之要领相同,唯右足踏出之点有差异。 四、斩后右足引退后面采取左上段架构表示残心。 五、表示充分残心后,左足遂渐引退右足后方,左手离开刀柄移贴左腰带,刀同时从右袈裟方位振下行振血。 六、左手由左带离开握住鞘口,以此姿势纳刀。 七、后足移前,并齐前足,右手离开刀柄复佩刀姿势。 第八式刀技 颜面当 意义: 前进中,遭受前后对手袭击,先将前面对手之颜面部以刀柄头、柄铛,继之向后方对手水月用单手刺击,再次回旋180度正对前面对手,由头顶斩下得胜。 动作: 一、前进中,左足踏出同时双手握刀,右足踏出,刀与鞘整体激厉刺出,以柄头撞击对手面部。 注:前

18、进必先由右足踏出,左足踏出同时握刀。 刀用双手握时,右手握刀锷附近,左手握鞘口,而拇指押扣刀锷。 刀与鞘整体撞击时,双手肘尽量展伸,撞击时右手,从上面轻贴刀柄模样。 撞击时柄头高度,依准双目之间。 二、撞击面部后,左手瞬即引拉鞘,一面注视背后对手,刀尖脱离鞘口同时,握住刀的右手移靠贴右上腰,刃部向外保持水平架构,左足稍移左侧,而为轴,向左旋转与对手相对,不得崩溃姿势而保持上身端正,右足踏出一步,刺击背后对手心窝。 注:身躯向左旋转速度与拉引鞘速度同快。 握刀的右手,移贴位置是上腰此时身体完全与背后对手面对面。 刃部始终保持向外和水平,刀尖不可有上下摆动。 刺击背后对手时,不可只靠右手伸出刺击,

19、右足踏出同时依腰力刺击意境,右肘伸直刺击。 刺击时,右拳头在心窝高度,刃部向外。 三、刺击后,刀从对手体内抽出,向左旋转180度一面架开来刀振举刀,左手移握柄头,右足踏一步,将前面对手从正面斩下。 注:身躯向左旋转180度回复正面时,左足稍踏开左侧整顿姿势。 斩下时,双拳停止在脐前,刀保持水平。 四、保持原姿势,将刀向右拂开,同时左手离柄移贴左腰带。 五、左手离腰带,移握鞘口,照原姿势纳刀。 六、后足移靠前足并拢,右手离柄回复佩刀姿势。 第九式刀技 添手突 意义: 前进中,察觉左方对手,制先机一面向左旋转90度给予对手右袈裟瞬击,立即将刃部向下,左手掌挟押刀刺击对手腹部得胜。 动作: 一、前进

20、中,左足踏出同时双手握刀,继即右足踏出而为轴,将身体向左旋转90度,一面对正左侧对手,左足引退将身体向左后拉,同时由对手右肩袈裟瞬击。 注:前进中,左足踏出时,左足尖要向左开45度踏着,接着即以右足尖踏在正左方,将身体旋转时,左足尖亦同时向正左方。 身体向左转同推开鞘口,徐徐拔刀,一面旋转,至刀尖快脱离鞘口同时引退左足。 右袈裟要斩下至脐之高度。 二、瞬击后,右足稍引退半步,身体向右后拉,同时刃部向下保持水平拉后,握着柄的右拳贴置右上腰,左手拇指和食指确确实实挟住刀身中间,同时右足为轴左足踏出,刺击对手腹部。 注:右足稍引退。此时右足尖向右外45度踏着,身体亦同样向右方45度。 握住刀的右手引

21、移至右腰位置时,依上腰为准。右手移贴右上腰和左手拇指及食指挟住刀栋与引退右足半步要用一拍子动作施行。这姿势称谓添手刺架构。 刺对手腹部时不唯用手腕之力量,以用身体刺击心意充分将腰部推前。 刺击时,身体照原来保持向右45度开着,握住柄之右拳,不离腹部而移贴在脐前。此时刀尖不可上下摆动,即保持水平。 三、刺击后,左手保持其原位不动,拇指和食指挟住刀身的手掌朝向下方,刃向前,右肘轻轻展伸,握柄之右拳向右斜前上抬,采取右乳高度架构,表示残心。 注:此时身体照原向45度开着,面部亦朝向毙下对手。 表示残心时,展伸在右斜前上的右腕与刀之角度,约成直角90度。 四、表示残心后左手离开刀身移握鞘口,左足引退同

22、时,将刀向右拂开,依照振血姿势纳刀。 注:振血时,身体照原朝向左方对手。 五、后足移齐前足并拢,右手离柄复佩刀姿势。 第十式刀技 四方切 意义: 前进中,遭受四方位对手围攻,为制先机,刀与鞘整体右斜前推出,先用柄当,想拔刀的对手甲右拳,继续一面拉鞘拔出刀,以右单手,刺击左斜后方对手心窝,再继续复向右斜前对手正面斩下,连接着斩下右斜后方对手,再继续架开左斜前方对手劈下之刀,振举至头顶向对手正面斩下得胜。 动作: 一、前进中,左足踏出同时双手握刀,左足为轴,身体转向右斜前,将刀与鞘整体推出,右足踏出一步,以柄侧面撞击对手右甲。 注:双手握刀时,右掌从下,左手照原握鞘口,拇指要押扣刀锷。 要撞击右手

23、时,先将刀鞘扭转左外方,以柄侧面撞击对手之手甲,此时右足踏出。 二、撞击后,瞬即用左手拉鞘,刀尖脱离鞘口同时,身体向左回转,对着后面对手成左半身,将刀尖前端附近刀栋,贴着左胸前架构,上身保持端正,左足踏出,右肘充分展伸,刺击对手心窝。 注:撞击对手甲右拳,要瞬即开始拉鞘。 刀拔出同时,将刀尖附近刀栋,贴住左胸部位,刃部向外水平架构。 刺击对手心窝时,右肘要充分展伸,但身体保持左半身姿势,左手握住鞘口,移至脐前,刺击时右肩不超出左肩。 三、刺击后,刀抽出心境,由左,振举头顶同时,左手移握刀柄,一面将身体向右旋转正对右斜前对手,同时左足踏出斩击其正面。 注:旋转斩砍其面部时,注意身体平稳,不要摇幌

24、,因此要特别留意,足步的运行。 刀斩下时,刀位保持水平。 四、确实斩下后,保持原姿势,左足为轴,旋转正对右斜后对手,架开来刀姿势,将刀振举头顶,右足踏出,斩砍其面部。 注:此时,亦注意足部之运行和斩下之方向。 五、斩下后,继即以右足为轴,向左旋转180度,一面正对左斜前对手,刀振举至头顶,一面面对左斜前对手,刀振举至头顶,左足踏出,稍移左侧站稳,右足踏出斩击其面部。 六、砍倒最后对手后,缓慢地将右足引退,同时采取左上段架构,表示残心。 七、残心后,引退左足,一面左手离柄,移至左腰带,同时将刀依袈裟方位振下行振血。 八、左手离左腰带,移握鞘口,保持振血姿势纳刀。 九、刀纳毕后,后足移靠前足并拢,右手离柄复佩刀姿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