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修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0387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德修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武德修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武德修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武德修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德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德修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德修养第四节 武德修养 武 德一、 武德的概念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武德”一词最早于三千多年前就已出现。武德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是个人体现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侧重于个人意志的选择,而且包含了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秩序规范。并且个人的武德只有适应社会实践才能决定其品格的高低;同时,武德也只有在社会共识的秩序规范中,才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对武德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始终应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的练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的武术社会活动之中。二、传统武德的内涵武德理论包含的内

2、容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历史上最早的、带有条款性的武德记载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这是对诸侯用兵道德的要求。在武德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仁学逐渐形成了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传统武德的伦理精神是由儒家的德性、道家的道心和释家的佛性构成。武德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道德精神表现实质上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内的体现。它的内容虽然随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的补充和丰富,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这也是习武者最高

3、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仁的核心是孝悌,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忠、恕则是为仁之方。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民族和社稷,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义:义为行善之本。在武德中还可以理解为“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义”在武德中还可理解为秩序、等级。“义者,宜也”,就是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等。君臣父子,师徒兄弟的纲常不能乱,这是武林中人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伦。礼: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

4、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武林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并由此而衍生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直接付诸于习武者道德践履,作为其行为的文饰。“礼”还直接包括制裁制度,对违背“礼”的人要给予处罚。“礼”在武德中具有实践意义,它不但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是“仁”与“义”向行为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智:当习武者有了武德情操和礼仪规范后,还须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智”。智的功能就是认识“仁”、“义”,并保证它的实践。它根源于人们的是非判断之心,其功用在于体人生,知人伦,明是非,辩善恶,只有如此才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侠

5、义之人。信:“信,诚也”,就是说做人要诚实,守信用,诚守诺言是武林的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实践诺言,不失信于人,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甘愿牺牲生命,只身赴死的事迹,历代多有所闻。可见,守信重诺是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勇:武德中的“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但“勇”又有“大勇”和“小勇”之分。武德中提倡的是“大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弱济贫等,即为“大勇”之举,在武林中是被极力推崇和效仿的。为私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也称做“匹夫之勇”,为武林中人所不屑。武 礼一、 徒手礼 抱拳礼抱拳礼是由

6、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于新的涵义。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拳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弯曲成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

7、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鞠躬礼 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二、武礼的应用在教学训练中的运用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 技术教学、训练礼节:上课铃响时,班长或值日生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完毕,向老师报告时,师生均行“抱拳礼”。老师向学生问:“同学们好”的同时,行“抱拳礼”。学生在回答“老师好”的同时,行“抱拳礼”。然后落手立正,礼毕,上课开始。 下课时,老师向学生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在答“老师再见”的同时,行“抱拳礼”,落手站立,然后学生再落手立正。礼毕,师生下课。 在理论课堂中的运用当老师走向讲台时,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答谢。班长发口令:“坐下!”学生就坐,开始授课。 下课时,老师说:“下课!”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都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回谢,礼毕,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