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养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60482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养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XX养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XX养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XX养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XX养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养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养牛项目商业计划书.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0概要51.1公司简介 51.2奶牛养殖项目 51.3项目的经营理念 51.4项目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71.5项目管理团队 82.0公司及其未来 92.1公司概况 92.1.1公司简介 . 92.1.2公司使命 . 92.1.3公司发展策略 . 92.1.4公司愿景 . 92.2项目概况 102.2.1奶牛养殖项目的经营理念 . 102.2.2项目战略规划和目标 . 112.2.3项目经营策略 . 122.2.4项目实施步骤 . 122.2.5奶牛养殖项目的建设规划 . 132.2.6奶牛养殖项目的产品 . . 132.2.7奶牛养殖项目的产品产量预测 . 133.0农业现状与项目模

2、式分析 143.1农业现状分析 143.1.1 “三农问题”及其重要性 . 143.1.2目前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 143.1.3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 . 153.2农业政策和农民增收途径 . . 163.2.1中国农业政策分析 . 163.2.2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农产品 . 173.3、农业产业运营模式创新探索解决“三农问题” . 173.3.1 奶牛项目运营模式概述 . 173.3.2奶牛养殖项目模式的特点 . 183.3.3奶牛养殖项目的经济意义 . 203.3.4奶牛养殖项目的社会意义 203.4奶牛养殖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 204.0项目产品有机奶及有机乳制品

3、. 224.1有机奶的定义 . 224.2有机奶的优点 . 224.3国外有机食品和有机奶的发展情况 . 234.4我国有机奶的认证、发展和市场前景 . 234.4.1我国有机奶的标准和认证工作的发展 234.4.2政策支持和有机奶生产企业情况 244.5有机奶的五大市场竞争优势: . 244.6有机奶产品市场定位 . 265.0项目建设方案 . 275.1项目建设规划 . 275.2牧场建设方案 . 285.2.1项目所在地 285.2.2草场选址标准 285.2.3畜牧园选址标准 285.2.4县的优势 285.2.5第一阶段引进奶牛数量和牛群结构: 285.2.6第一阶段项目建设内容和规

4、模 295.2.7TMR饲喂方案 . 375.2.8精饲料厂、有机肥厂和乳制品厂的建设方案 385.2.9奶牛饲养用基青贮和牧草采购量预测 385.2.10建设病疫防治体系 386.0用户与经销商 . 406.1系统内用户 . 406.2战略合作伙伴 . 407.0乳业市场与行业分析 . 427.1国外乳业的情况: . 427.1.1国外主要奶业国家情况 . . 427.1.2全球乳品消费状况 . . 427.2国内乳业基本情况 . 437.2.1奶牛存栏及奶类生产情况: . . 437.2.2乳品消费情况分析 437.2.3鲜乳品市场价格情况分析 447.2.4乳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467

5、.3市场竞争状况与群落分析 . 477.3.1群落及重点乳品加工企业分析 477.3.2二大乳制品企业牧场资源的比较分析 527.4项目SWOT分析 . 538.0营销战略 . 568.1项目优势 . 568.2营销渠道 . 568.3营销策略 . 578.4定价 . 588.5促销 . 589.0运营计划 . 619.1公司组织结构 . 619.2管理团队 . 619.3利益冲突 . 629.4公共关系 . 6210.0财务计划 . 6310.1财务预测 6310.1.1销售收入预测 6310.1.2生产成本预测 6310.1.3费用及营业税金预测 6310.2收益分析 . 6410.2.1

6、项目静态收益分析 6410.2.2项目动态收益分析 6410.2.3不确定性分析 6510.2.4分析结论 6711.0投资者退出形式 . 6812.0结束语 . 69概要1.1、公司简介:XX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整合区域优势农牧业资源,建设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农牧产业运营平台和提供农业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实业公司。基于中国奶制品消费长期快速增长、优质原料奶源紧缺和有机奶产品空缺的现状,经过严密的技术和市场论证,本公司通过农业投资运营模式的创新,变革乳制品产业链上游的经营模式,整合优势资源,以差异化产品进入有机乳制品市场。1.2、奶牛养殖项目介绍奶牛养殖项目是以公司为主体,通过金融投资服务与集中托

7、管机制的引入,使农民与奶牛(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现对奶牛(农业生产资料)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管理,建立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运营平台,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即从高产奶牛的引进开始,将奶牛的规模化饲养和奶制品加工整合到公司这一系统运营平台上,管理上引入信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等科技手段,通过与行业内企业的联合,建立畜牧业产品集中托管、统一运营、信息共享、订单服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业投资运营模式。1.4、项目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项目的经济意义:到2010年(第一期建成当年),公司拥有奶牛5万头实现营业利润5元,净利润2亿元。增加就业机会2000

8、个,人均增收12,000元/年;直接带动饲草种植户18000户,共计50000人,其中从事草料种植的农民35000人,从事青贮饲料种植的农民28,400人,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元/年;优化生态环境,改良草地30万亩。奶牛养殖项目的社会意义:该项目以公司为主体,将奶牛饲养基地建设、有机原料奶的加工和销售这一完整产业链条整合到一个系统运营平台上,实现了产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我国奶制品产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环保型、生态型转变,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农民

9、以三重身份(投资者、所有者、生产者)积极参与牧场的经营(奶业产业链上游),拓展了收入渠道,实现收入的多元化,从而真正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和谐社会的主力军。1.5、公司管理团队:公司发展2.1、公司概况2.1.1公司简介XX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优势农业资源,充分发挥金融优势、人脉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宏观农业产业政策,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良性运作和基于核心农业技术的稳定运营,联合境外合作伙伴,快速并可持续的延展农业产业链,扩充并复制产业模式,推广并辐射产业结果,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2.1.2公司使命XX有限公司立志

10、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内最具竞争力的农牧产业运营商和极具创新力的产业投资机构。 2.1.3公司发展策略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实现农村增值和农业增效;2.1.4公司愿景发展成为一家集牧场和加工园区管理、上下游企业物流、并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支持的产业运营商。2.2、项目概况2.2.1奶牛养殖项目的经营理念: 创建一种模式:即以公司为主体,通过金融投资服务与集中托管机制的引入,整合区域优势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集中管理、规模经营,实现产业内资源的高效配置; 打造一个品牌有机奶品牌;打造XX有机奶品牌,旨在改善农畜牧业传统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我国有机农畜牧业的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XX贯彻

11、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和产业兴农的政策,从而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缩小了城乡差别,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2.2.2项目战略规划和目标 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中国农业新型投资运营模式的领航者。2.2.3项目经营策略公司将不遗余力地专注运营平台核心能力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2.2.6奶牛养殖项目的产品在未通过有机奶认证前(20082011年),生产优质原料奶和乳制品;通过有机奶认证后(2011年以后):生产有机原料奶和优质原料奶。市场分析3.1、农业发展现状分析3.1.1 农业发展状况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12、、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中国政府一直以来把坚持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中国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存在着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结构”,使得“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危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 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1、农村经济以个体分散生产经营方式以主,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简陋,规模化生产程度低,不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市场竞争力差;2、农业企业与相关企业及市场结合不紧密,行业组织和协会功能发挥不足

13、;3、企业规模小,发展资金匮乏,抵御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4、农民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高素质人才缺失;3.1.3奶牛养殖业发展状况第一、生产经营方面: 无组织小规模分散饲养:户均饲养规模35头,饲养数量在20头以上规模经营的比重不到1/4; 农民在养殖方面专业生产技能缺乏,奶源质量无法保证:奶牛平均单产3吨/年以下,经营效益差,收入低; “企业农户”等一体化组织缺失:管理松散,约束力差,原料奶的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地区出现“垃圾奶”。 人畜混居,疾病共患:不确定性的动物疫病潜在风险大,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各类重大疾病带来的直接损失近1000亿元人民币。第二、组织体系和管理方面 农民经济合

14、作组织运营管理手段匮乏,行业协会没能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行业整体营销、行业整体权利维护、行业信息交流的作用; 在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政府缺乏对合作社、协会等基层产业化的积极培育和组织指导,产业内相对封闭。第三、产业间协调方面 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小农经济与产业化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初级农产品的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单个产业发展对应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等风险日益加重; 农业企业因规模小资金实力弱而无法应对市场的巨大快速变化而濒临破产。3.2、农业政策及农民收入情况分析3.2.1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我国历来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面开放粮食收购市场,减免农业税,对种粮

15、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充分表现了党和国家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具体措施表现有: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和信贷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增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投入,尤其是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植物病虫害防治等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十六大报告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三农”问题和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用统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强调

16、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3.2.2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农产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适合有机产品的开发与推广,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外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是健康型、安全型、营养型食品,符合当代国际食品发展的潮流,为国际市场所青睐。因此,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经济性强的农业调整,有机农

17、业生产和有机食品加工是其中途径之一,有机食品生产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发展有机奶对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有如下益处: 发展有机奶能改善我国国民的膳食营养结构和提升身体素质。 发展有机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措施,有助于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市场竞争力。 发展有机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调整农业结构,吸纳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有机奶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奶业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3.3、农业产业运营模式3.3.1 奶牛项目运营模式概述XX有限公司的管理层系统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和现状,结合有机奶产品在未来

18、乳品竞争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和高成长性,提出“奶牛养殖”这一创新农业投资运营模式项目。该项目以公司为主体,通过金融投资服务与集中托管机制的引入,整合区域优势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集中管理、规模经营,实现产业内资源的高效配置;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引入多元投资体系,使农牧民以投资者和生产者及供应商的身份,全程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获取投资收益、劳动收入和定单合同,使传统农牧民的收入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实现企业和农牧民收入的长期性、稳定性、增值性,使各方利益主体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取得良性的互动与和谐提升;最终公司通过发挥在资金、管理、技术、卫生防疫、市场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有机整合第一、二、三

19、产业资源,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运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3.3.2奶牛养殖项目模式的特点1、促进县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区域品牌的形成和辐射,迅速占领和扩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拉动内需,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构建食品安全体系,优化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通过集中托管机制,提高金融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农民作为单一经营个体,经济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多,金融机构直接给农民贷款,金额小且客户分散,贷款管理和回收难度大,由此会加大

20、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公司作为产业链中生产的组织者和托管方,集中优势资源和放大产业规模,以规模产业参与市场竞争,金融机构对公司授信,便于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3、公司作为县域经济的产业组织者,整合优势农业资源,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运营管理,通过区域品牌的形成和辐射,迅速占领和扩大市场,以此整合畜牧业上下游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整体运营能力和综合竞争力。4、改变目前农村经济利益格局和农民收入结构,实现农牧民身份的转变和收入的多元化,真正保证了农民收入的长期性、稳定性、增值性,并在农村建立了农民增收的长效增收和保障机制。在小农经济

21、模式中,农民购买生产资料自主经营,与奶制品公司是利益分割的买卖关系,短期合作,品质没保证,收入不稳定。在新模式下,首先,农牧民是公司的投资者和奶牛的所有者,通过让渡奶牛经营管理使用权给公司集中托管形成投资关系,获取长期的投资收益;其次,农牧民是公司的生产者,农牧民经过公司培训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形成雇佣关系,通过劳动取得稳定的劳动收入和养老医疗保障;再次,农牧民是公司的供应商,公司与农民签订饲料收购合同形成买卖关系,获取订单收益。5、帮助农民中最穷的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农民是我国国民中最穷的弱势群体,其中有一部分农民由于无资金和收入来源单一,只能进行简单劳作,单个农户根本无法购置生产资料扩大生

22、产,生活愈加贫困,成为农民中最穷的人。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很低、信息闭塞、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奶牛养殖项目充分考虑了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各方主体的综合利益,发挥产业组织者的组织和领头作用,通过奶牛产业链的建设,带领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民中的穷人一起致富,组织资金为农民购置生产资料,并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强职业化培训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组织农民种植草料和青贮饲料,拓展收入渠道和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民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深度开发农牧业优势资源,全面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化进程,促进社会

23、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3.3.3奶牛养殖项目的经济意义:到2008年第一期建成当年,公司拥有奶牛3.6万头,实现整体销售收入8.95亿元,其中,牛只收入0.98亿元,原料奶的销售收入1.41亿元(原料奶按2600元/吨计算,当年产优质原料奶5.4万吨),普通奶销售收入5.51亿元,饲料销售收入0.7亿元,有机肥销售收入0.36亿元;实现营业利润4.76亿元,净利润1.69亿元。增加就业机会1,440个(按每2,000头奶牛配80人计算),人均增收12,000元/年;直接带动饲草种植户16,200户,共计64,800人,其中从事草料种植的农民36,200人,从事青贮饲料种植的农民28,600人

24、,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元/年;优化生态环境,改良草地30万亩。到2009年第一期达产后,公司拥有奶牛4.7万头,实现整体销售收入24.82亿元,其中牛只收入2.46亿元,原料奶的销售收入4.15亿元(原料奶按2600元/吨计算,年产优质原料奶15.98万吨),普通奶销售收入16.29亿元,饲料销售收入1.2亿元,有机肥销售收入0.72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5.27亿元,净利润7.12亿元。增加就业机会2,350个(按每2,000头奶牛配80人计算),人均增加收入12,000元/人;直接带动饲草种植户21,150户,共计84, 600人,人均增加收入4,000元/年,其中从事草料种植的农民47

25、,373人,从事青贮饲料种植的农民37,227人;改良草地40万亩。3.3.4奶牛养殖项目的社会意义:奶牛养殖项目将奶牛饲养基地建设、有机原料奶的加工和销售这一完整产业链条整合到一个系统运营平台上,有助于提高我国乳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农牧民积极投身于公司牧场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并提高了农牧民的综合素质,这样才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真正缩小了城乡差别,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3.4、奶牛养殖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XX贯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和农业规划意志

26、,立志于通过实践来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值和农村增效问题,革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当地生产力水平,实施现代化农业技术,在注重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的理念下,担当政府政策有力的实践者和有效的执行者;担当生态产业的大力提倡和有力维护者;担当农业合作组织的组织者,维护和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利益,保障农民稳定均衡致富;担当农民增收的带动者,促进农民医疗、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担当广大农民提高素质的引导者,通过国际化和专业化培训,整体提高农民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担当新型农村发展的建设者,整体提高农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水平,消除二元经济差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了我国奶牛产业发展由数量速度型

27、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有效发挥了提供技术管理、组织培训等软环境方面的能力,通过企业的市场化经营,以市场经济的力量,引导畜牧业养殖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由粗放经营向环保型、生态型转变。由企业建设粪便处理设施,将粪便转化成可利用的新型能源、有机肥料,满足农业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走资源节约发展之路,走资源充分利用之路,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原料奶生产基地。实现了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探索和实践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为农民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民的养殖活动提供基础设施,并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卫生防疫、配种繁育、科学饲料供给等全方位的服

28、务,统一加入财产保险、医疗和养老保险,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以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共同建设,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项目产品有机奶及有机乳制品4.1、有机奶的定义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颁布的有机认证标准对有机食品的定义为:指来自于有机生产体系,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4.2、有机奶的优点 有机奶是健康安全的牛奶 有机奶是更有营养的牛奶有机牛奶包含的-3不饱和脂肪酸比非有机奶高了71%,有机牛奶中-3和-6的比率都要比普通牛奶高。意大利Paola Bergamo等,研究发现,与常规牛奶相比,有机奶还有更高的共轭亚油

29、酸CLA、亚麻酸LNA、花生四烯酸(TVA)、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并且共轭亚油酸CLA与亚油酸LNA的比值明显高于普通牛奶。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人体不能合成,是必须脂肪酸,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共轭亚油酸具有促进降低脂肪沉积,减少体脂,减少血浆粘稠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具有抗癌的功能。4.3、国外有机食品和有机奶的发展情况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市场,2002年有机农产品占食品总消费量的5%以上;有机农产品土地耕作面积占农业用地的2以上。在部分发达国家如德国,2005年有机食品占食品市场的比重达25%,绝大部分有机产品与常规产品的差价在

30、100200之间。德国是欧盟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国。生产有机奶的牧场主要在南巴伐利亚和Baden-Wuenttemberg州。德国有机乳制品的销售也一路攀升,几家最早从事有机乳制品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后营业额上升30200。2005年上半年大约50的有机奶是以普通价格在传统市场渠道中出售,只有8的有机奶通过直销方式出售。丹麦2001年生产有机奶的牛场750家,年产有机奶40万t,占总产奶量的9,在液态奶中有机奶占25,约有10的发酵乳制品及3的干酪、奶油用有机奶生产。因此消费者更多地喜欢有机奶,也促使了有机奶销售量的稳固增长。4.4、我国有机奶的认证、发展和市场前景4.4.1我国有机奶的

31、标准和认证工作的发展2002年4月,OFDC公布了有机认证标准并于当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对农场(含奶牛场)、加工厂(含乳品加工厂)、作物生产(含饲料生产)、食品加工(含乳品加工)、畜禽养殖(含奶牛养殖)以及产品的包装、标识等均作了详细规定和说明。为了和国际接轨,OFDC注册了国际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并于2002年12月获得IFOAM认可,2003年正式开展认证工作。2005年1月,国家公布了有机生产国家标准GB/T 19630-2005 ,包含四部分,分别对有机产品(含有机奶和有机奶制品)的生产、加工、管理、标志和销售做了明确的规定。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规划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

32、08年12月第二阶段:2009年1月2010年12月建设5000头存栏规模的奶牛场6座、3000头存栏规模的奶牛场2座,2000头存栏规模的合作奶牛场3座,扩建饲料厂1座(单班年产6万吨),新建有机肥厂1座(年产3万吨)。第二阶段项目建设期为1年,奶牛存栏数达4万头,2011年所有牧场和加工生产线经过有机认证后,有机原料奶及有机乳制品全面推向市场。5.2、牧场建设方案5.2.1项目所在地:XX省XX市5.2.2草场选址标准:、地势开阔平坦、交通便利;5.2.3畜牧园选址标准:、环境幽静,人口稀少,交通、供电、饲料供应等方便,没有传染病威胁和三废污染,5.2.4县的优势:东邻XX市,北接市,铁路

33、、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网络纵横交错。5.2.5第一阶段引进奶牛数量和牛群结构:、引进数量引进荷斯坦奶牛5万头。 、繁殖指标 青年母牛初产月龄26个月 年繁殖率90%、生产指标 青年牛成活率99%以上; 成母牛平均利用年限5胎。5.2.6第一阶段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牛场建筑物的四部分构成 生产设施:畜牧兽医室; 辅助生产设施:精料库、地磅等设施; 生活管理设施:门卫室、大门等设施; 粪污堆放与处理设施:、人员配备(2000头养殖场/3000头养殖场)100、饲养模式:牛舍采用对头式牛舍,。 消防:由于场区内建筑体量较小,根据规范要求可不设室内消火栓,、供暖与供电供暖本项目建设地点为冬季采暖区,室内

34、采暖设计温度按照不同要求确定。供电 用电负荷估算:每个奶牛养殖场照明用电为185kW, 电源及配电电压选择:供电质量有充分保证。 变配电站设置:拟在每个奶牛养殖场的用电负荷中心处设1个变配电站。5.2.9奶牛饲养用基青贮和牧草采购量预测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共需建设玉米青贮地25678亩,项目第二阶段,绝对控股的奶牛场共需建设50000亩玉米青贮地,合作的奶牛场,5.2.10建设病疫防治体系疫病是奶牛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配合当地政府和相关的畜牧兽医站点建立疫病防治体系,减少疫病的发生,奶牛疫病预测预报网络:基层兽医站配套完善:市场与行业7.1、国外乳业的情况:7.1.1国外主要奶业国家情况

35、(见表1)表 1 世界主要国家历年奶类产量 (单位:百万吨、 %) 1995199920052009国家奶类产量比率奶类产量比率奶类产量比率奶类产量比率全世界430.45100535.92100574.17100608.73100印度53.6812.4765.2512.1880.8314.0890.4214.85美国67.0115.5770.4413.1476.0213.2477.5712.74俄罗斯39.317.3432.285.6231.145.12德国31.347.2828.635.3428.354.9428.034.6法国26.816.2326.094.8725.744.4825.024.11巴西15.083.517.133.220.533.5823.463.85中国6.821.589.111.711.992.0922.493.69新西兰7.511.749.291.7312.242.1314.782.43英国15.253.5414.842.7714.492.5214.62.4乌克兰17.273.2212.662.214.012.3意大利11.962.7812.262.2913.3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