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学习方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0794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笔书法学习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毛笔书法学习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毛笔书法学习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毛笔书法学习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毛笔书法学习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笔书法学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笔书法学习方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毛笔书法学习方法浅谈学习书法的方法 摘 要: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毛笔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毛笔书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书法学习的方法做必要的了解。学好毛笔书法要做到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注重内涵,不可形似而神不似,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书法学习的五种最基本方法。 关键词:毛笔书法 学习 方法 一、书法的定义 书法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乃写字的法则。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价值的字,称为书法,精此道者为书法家。而不可把一般的毛笔字叫“书法”。 二、如何入门 书法练习,应该

2、先写楷书,次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写字要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从汉魏回到唐。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手腕活。学写字,二三十岁就要学会笔法。字写的不好,是功夫问题,首先是方法要对,方向要对。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提高。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向唐宋人学,一代有一代的面目。汉碑,晋人就不学了,练功夫是可以的;楷书学宋人的就很好,楷书是很难的,

3、学好不容易。要定时、定量、定帖。最好每天早晨写寸楷二百五十个,临摹柳公权玄秘塔,先要写得像,时间最少三年,因为这是基础。 写字,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空,先悬腕而后悬肘;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 要近学古之贤者,他们成名不是偶然,实有独到之处。总之先学一家,不宜学时人,不宜学近代人。 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事实上是很多人重复父辈,由于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先得笔力,继则退火气,使气魄遒劲而纯。 有人开头便学草书,不对。 听老

4、师讲课,要以食指划自己膝头,使腕部灵动不僵,久之也是一门功夫。 三、谈笔法 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东坡讲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王右军讲执笔之法,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执笔要用力。不用力还行吗?要虚中有力,宽处亦见力。颜鲁公笔力雄厚,力透纸背,无力如何成字?王大令下笔千钧。力要活用,不要死的;死力不能成字。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执笔要松紧活用,重按轻提。 写字要运肘,运臂,力量集中。光运腕,能把字写坏了。腕动而臂不动,此是大病。千万不能单运腕。腕动

5、而臂不动,千古无有此法。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笔要勒出刚劲,不能软而无力。 笔要写出刚劲来,笔乱动就无此劲了。 不要故意抖。偶而因用力量大而涨墨出来,是可以的。中间一竖要有力,圆满,不让劲。写得光润,碑上字的毛,是剥蚀的缘故,不能学它的样子。 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太快!要能留得住。快要杀得住。米字也是骏快,也是要处处能停。笔笔要留。写字快了会滑,要滞涩些好。滞涩不能象清道人那样抖。可谓之俗。字宜古秀,要有刚劲才能秀。秀,恐近于滑,故宜以缓救滑。字宜刚而能柔,乃为名手。最怕俗。 现代人有四病:尖、扁、轻、滑。古人也有尖笔

6、的,但力量到。枯、润、肥、瘦都要圆。用笔要有停留,宜重,宜留,要有刚劲。平,不光是像尺一样直。曲的也平,是指运笔平,无菱角。 断,不能太明显,要连着,要有意无意中接得住。要在不能尖。 要能从笔法追刀法。字像刻的那样有力。要回锋,回锋气要圆。回锋要清楚,多写就熟了。 屋漏痕不光是弯弯曲曲,而且要圆。墙是不光的,所以雨漏下来有停留。握笔不可太紧太死,力要到笔尖上。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变,要能理解此中道理。字硬、直,无味。 字,不看两头看中间,每一笔不放松,尽力写之。写字,一定要讲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虚,先悬腕而后悬肘。古 人书法嫉尖,宜秃、宜拙,忌

7、巧、忌纤。 古人论笔,用笔需毛,毛则气古神清。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能从笔墨上有心得,则书画思过半矣。写寸楷即可悬肘。先大字,后渐小,每日坚持20分钟,逐渐延长。 运笔直来横下,看字要着重笔画中间,逐步养成中锋习惯,终生受惠。 无基本功悬腕则一笔拖不动。东坡论书,握笔要掌虚、指实。圆而无方,必滑。方笔方而不方,难写。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悬肘是基本功之一,犹如学拳的要“蹲裆”,蹬得直冒汗,水到渠成,便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比如京剧净角,扯起嗓子拼命喊

8、,声嘶力竭,无美可言,谁还爱听?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不善用笔而墨韵横流者,古无此例。写大字要用臂力,不能光用腕力。用臂力才能力透纸背,这是真力。 写字时手不能抬得太高,也不能拖在下面,要上到下一样平,这叫平肘。还要虚腕,虚腕才能使手中的笔自由转动,随心所欲。 四、结束语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其中,唯有中国书法,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传播得最为广泛,同民族文化保持着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书法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 应该说书法诞生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又以书法见长。书法,看似十分简易,仿佛凡会书写汉字的人都可以参与,能使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汉

9、字,似乎就成了书法家。其实不然。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是玄妙而艰深的。写汉字容易,真的走进书法艺术境界的书法家并不是很多的。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了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词、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

10、神的 艺术。 参考文献 田英章.毛笔楷书入门教程基本笔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李少平.楷书速成新法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杜继双、左其琨硬笔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篇二:学习毛笔书法心得体会 学习毛笔书法心得体会 平阴县龙山小学 四年级六班 我学书法的初衷,说来可笑,仅仅是由于我顽皮好动,年龄又小,在家也没事干。妈妈索性让我去学书法,练练定性,说不定心会静下来。 于是,我便从此接触毛笔。第一次学书法,心里充满了好奇,觉得蛮新鲜的。教我书法的是王波老师,他当时才二十多岁。第一节课我们学的是笔画。“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先练笔画,练好了笔画,我们就开始写字”,王老师他当时是这么说得。看似简单无比的一横

11、,对于年幼的我而言,是多么的难写啊!再者,毛笔的笔头软软的,一按下去就是个又圆又胖的点,再把这点向右延长,一条忽胖忽瘦还不断颤抖的一条直线,这是横吗?怎么我写出来是如何得丑陋,反观老师的修长而又挺拔,果然是铁划银勾,两者一比,天壤之别。 幼小的我握着粗大的笔杆不知所措,一横、两横怎么都这么丑陋。这时王老师过来了,握住我的手,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写,让我感觉一下各个动作和行笔过程,并告诉我不要急,慢慢来。可是之后我一连写了几个,但还是老样子,于是,我便懒得写了,无聊至极的我就拿毛笔蘸着墨汁开始了人体彩绘。毛笔在手上、衣服上乱画,觉得很好玩。不一会,两只手的手心和手背全是黑黑的,趁墨汁还未干,一记降龙

12、十八掌,顿时纸上出现了两只掌印,“写什么书法,还是墨汁比较好玩,”我当时是这么想的。一堂课结束了,脸上、手上、衣服上都是墨汁,不愧为学书法的,浑身“翰墨飘香”。 开头的两年,我写字一点感觉都没有,并且由于平时作业质量不佳,屡与表扬无缘,批评不断,便也混混噩噩地混了下来。这时,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认为学了两年还是老样子,纯粹是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玩个痛快。但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没志气,不知进取,要我知难而进,绝不可半途而废,因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从此之后,我开始用心写字了,渐渐地书法技艺提高了,作业也常常受到表扬,于是学书法便有了动力,也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之后我便参加了一些比赛,虽然得到

13、的奖大多奖次不高,但是对于初学的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于是,我学书法的劲头更足了,练习书法的时间也多了起来,练得多了,水平也跟着提高,涉及的范围也起来越广。从玄秘塔砷、到神策军碑,从汉礼器碑、到张黑女墓志、从兰亭序、到圣教序、到书谱;从刚开始学习的楷书到现在的草书,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从不无故缺课,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经过这几年的磨励,书法技艺也日趋精湛。如今已锋芒初露。 这几年中也参加了不少的比赛,奖次也从刚开始的优秀奖渐渐过渡到一、二等奖。赛场上的我也更加自信,更加如鱼得水。 随着练字时间越来越长,我渐渐地长大,书法技艺也慢慢成熟。其中,学习书法的心得不在乎8个字:培养兴趣,勤学苦练

14、。篇三:如何学习毛笔书法 篇四: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

15、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臵,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 (二)立书姿势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

16、,容易疲劳。 二、执笔方法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一) 笔杆垂直 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节八

17、面锋的笔锋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更不可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 (二) 指实掌虚 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一般地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大字则可松一些。坐书姿势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势则可松一点。 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古人说,“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 (三) 自然放

18、松 执笔自然放松,指、腕、肘、肩四关节必能灵活运转,写起字来轻松自如。比如吃饭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紧,碗里的饭菜必然夹不到嘴里去,执笔的道理也是一样。 如果说执笔主要靠手指的话,那么运笔则主要靠手腕。宋代姜菱说,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运腕的方式,又分枕肘枕腕、枕肘悬腕、悬肘悬腕。枕肘枕腕,是说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下有所依托(一般书家是将左手枕在右腕下面),这种方式用于写小楷。枕肘悬腕,则是指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呈悬空状,写中、大楷或小行书用这种方式。悬肘悬腕是指肘部和手腕全部悬空,常用于写行、草或很大的楷书。 最后还有一个执笔部位的问题。一支毛笔,手指捏在什么部位才是

19、合理的呢?这没有绝对的答案。一般的原则是:写小字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上一些,这样笔锋运转幅度大,笔法流转灵活。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种执笔法:五指法。据说系唐代书法家陆希声所创,他以五个字分别说明五个手指在执笔时所起的作用。五个字为;擫、押、钩、格、抵。 用来说明大拇指的作用。以大拇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左侧。 用来说明食指的作用。以食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右侧,与拇指相对夹住笔杆。 (钩)用来说明中指的作用。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弯曲为钩,钩住笔管外部。 (格)用来说明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紧贴笔杆,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防止笔杆歪斜。 (抵)说明小指的作用。抵

20、是垫托的意思,指小指垫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以增加无名指“格”的力量。 笔 法 理 论 “笔法”一词的完整含义是指执笔法和用笔法。因前文已介绍过执笔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用笔法,由于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性能和特点,决定了笔法在毛笔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毛笔的构造,赋予其在笔画线条的书写时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随着书写者运笔的力度、速度、节奏、方法等的变化,汉字的笔画乃至整字也会显现出千姿百态。 一、笔位 毛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所谓笔锋,是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所谓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

21、些较短的毛。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与副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锋是笔毫中最富有弹性的地方,它决定着笔画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笔锋主筋骨”之说。但是光有筋骨而无血肉的毛笔字是不美的,所以历代书家在书写时都不是单用笔锋的(而且笔锋与副毫也无法截然分开),而须兼用副毫。副毫控制着笔画的粗细。副毫与纸的接触越多,笔画越显丰满。故又有“副毫丰血肉”之说。书家在运笔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来协调运用笔锋和副毫的。看重筋骨,以瘦劲为美的人,就少用副毫;而既重筋骨又重血肉,以丰腴为美的人,就必然多用副毫。 毛笔的笔头,按其部位大体又可分为三部分(见图2 1):笔尖(锋颖处)、笔肚(中间部位)、笔根(与笔杆相接处

22、)。再把笔尖至笔肚的那一部分分成三等分,靠笔尖的三分之一这一段就称一分笔,从笔肚到笔尖这一段称三分笔,中间部位到笔尖这一段称二分笔(见图21)。 显然,使用一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纤细、瘦劲。如初唐时的书家禇遂良、薛稷常用此法。宋徽宗的“瘦金书”也是突出的 范例;使用二分笔书写,笔画则显得圆润、俊健。如晚唐的柳公 权、元代的赵孟顺多采用二分笔;使用三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丰腴、浑厚。如中唐的颜真卿、宋代的苏东坡(见图22)。 一般说来,使用三分笔写字,是用笔的极限。古人有“使笔不过腰”的说法。如“过腰”用笔,一是极易出现“墨猪”,而且笔锋提起时无法弹回;二是容易导致笔锋开叉收不拢;三是大大缩短笔的

23、使用寿命。对于初习字者,往往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不敢铺毫,单用笔锋书写,字显得纤弱无力;二是肆意铺毫,甚至用笔根书写,字显得臃肿、赘疣。所以,初习字者应首先注意正确地使用笔位。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线、折、钩及复合笔画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

24、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 篇五:毛笔书法学习心得 书法学习心得体会 柳泉实小 徐瑾 都说学习书法得从楷书开始,而楷书需要字形方正,需要一笔一划、工整的写,这对于我来说的确很难,别说毛笔字,就是钢笔字现在都是连笔写,一笔一划的些出来字形非常丑。一开始练习没有耐心从基本的笔画开始练习,直接写字,其结果就是字形结构虽说看上去比较好,但是从毛笔书法角度来讲,根本没有那个毛笔字的感觉,经不起仔细推敲。跟着陈老师学习笔法,才找到一些用笔的感觉和方法技

25、巧,也看了一些许校长推荐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经验传授,对于毛笔笔法人们大都各执一词,有人认为书法须讲究笔画的标准,有的则认为须讲究字型也即结构的美感,我个人学习后更深刻的明白要熟练笔画让笔画更遒劲需要功力的积累,抽出时间加强联系,然后再观察结构,因为看过一些书法作品,从其每一笔每一画,都能看出功力深厚,毫无挑剔之处,但是整个字看上去,就是不好看,那就是字形构架问题,或者可以说其硬笔写的不好,一般来说硬笔写的好的人,再去学习毛笔书法,至少字形是美的。很多人喜欢临摹作品来纠正字形缺陷,不过感觉总有一种模仿的痕迹,由于缺乏自我的主动性而失去了神韵。当然能形神皆备更好,好多书法家都具有那样的品质。 对

26、于学习书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习惯和风格,不管是哪一种,勿容置疑的是,想要写好,还真得下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学习了毛笔书法,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苦与乐,一旦拿起笔时,就不会是单纯的为了休闲娱乐了,在这个过程总会不断给自己提出好多 要求和希望,希望自己做到尽可能好。 练毛笔字还真得有点毅力,以前学校事务繁多总是抽不出时间,近日重拾毛笔,还是能找到一点先前的感觉,看来学习加练习还没有白费功夫,看来每天要坚持练习几十分钟,也在一点点的进步当中,心中还是有些欣喜的,家人看了我写的字也说现在有些毛笔字的感觉了,字看上去写的也放得开了,不过总觉得那字看上去哪儿不对劲,咳,说到底还是功底浅薄,缺乏历练,缺乏耐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