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0855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诉讼法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事诉讼法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事诉讼法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事诉讼法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事诉讼法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事诉讼法论.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事诉讼法论*大学法学 姓 名: 年 级: 学 号: 学 院: 民 事 诉 讼 法 论 文 时 间: 二一一年十一月 2 民事诉讼法论文 对彭宇案、小悦悦事件有感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民事诉讼法这么课程,经过11周左右的教学,我们的课程已接近尾声。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让我对民事诉讼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讲课的诙谐幽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现实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进行教学,这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么课程,并且大大提高了课堂上的效率。 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有狭义和广

2、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形式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或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指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规定。 通过老师的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我联想到了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小悦悦被碾事件,同时又联想到了几年前那个被南京老太诬陷的彭宇。 时代在进步,法制在发展。但从彭宇案到现在的小悦悦被碾事件看来,法治文明的进步换来了人们道德的忽视、见义勇为的淡化和对生命权利的漠然。这是不是提醒着我们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下,对人性和人生的关怀不仅仅是止

3、于法律的规定,对于生命的保障不止是一纸空文,对于人们信仰法律的权威不是仅在宣传上。这是怎样的道德心理造成如今人们内心的冷漠?这是怎样的法律规定和法院审判造成见死不救的现象层出不穷? 小悦悦被碾的凄惨的事件总让人们联系到几年前的彭宇案,是否曾经的审判让如今的人们开始惧怕法律,法律不再保障人权?通过老师的分析与讲解,我认为彭宇案的影响至今深远原因有以下: 第一,彭宇案有关中国传统以来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彭宇在下车后救助了跌倒在地的南京徐老太,而老太声称是彭宇将她撞倒在地,后来告上法庭。不管是彭宇救助了需要援助的徐老太,还是彭宇撞到人后再去救助,彭宇总是代表着中国传统以来的乐于助人品质,古语云:知错

4、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即使法官依据事实法律审判,也会引来无休止的有关中国法律道德的声音。第二,彭宇案中本身的证据不足不充分。彭宇案中,彭宇不能提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也不能反驳南京老太的指正,而作为受害人的老太也不能提出确切的证据证明彭宇的“罪行”,于是在这件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的案件中,彭宇好像处在了“劣势“地位。依据民诉法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应该是南京老太举证证3 明彭宇伤害,但是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可是一审法院依据公平原则使得彭宇依旧要承担经济赔偿的责任。第三,人们长久的道德心理影响对于彭宇案的看法。中国是个传统的明德的国家,对于道德的重视一度高于对法律的认知,对国家集体的尊重更甚对个人利益的维护。

5、彭宇所受的一审审判博得广大人民的同情,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权利得不到保障,经济精神都满足不了自己发展,可是内心深处依旧有着那久远的传统的道德,彭宇的审判一出,触发了人们心中久远对于自身和社会的愤懑,而对于彭宇的同情引起了人们内心对于道德精神的共鸣。第四,二审的审判加强了舆论的愈演愈烈。二审看似是对一审的纠正审判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并且兼顾了人们对于道德维护的心理。可是,调解的结果使得人们觉得这个结局并非彭宇应得的,人们心中留着表扬见义勇为的想法,所以一旦彭宇是真正意义的好人,似乎受到了法律的不公正对待,这只会让见危而救、见义勇为的人内心动摇甚至却步。人们内心的冷眼旁观,冷漠不管渐渐成

6、了一种生活的习惯,这也使得小悦悦被碾事件的形成,十几个路过的人,他们内心当时并非毫无触动,并非绝对冷血,只是人们一想到彭宇所谓的“下场”,是怎么也不会往自己身上揽事,是怎么也不会多一事,于是小悦悦就在冷漠的路人过往中被碾至重伤。 小悦悦被碾的悲惨遭遇使得人们对于彭宇案又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对于小悦悦的同情使得大家能够将心比心的觉得不能因为彭宇案而对于社会法律失望,不能因为个案而违背良心不去见死不救,不能因为怕惹事而漠然视之。另一方面,人们应该开始思考,彭宇案的审判并不是一个要在道德和法律选择的竞技,法律与道德并不冲突,法律是维护的道德的最低手段,法律的公正与道德的精神并不矛盾。 针对小悦悦被

7、碾事件凸显了人们某一方面的品质德行,那么对于那些见危不救见死不救的人是否应课以惩罚?是否应借此恢复人们对于法律的信赖?是否应呼唤起人们的道德良心?就像课堂上老师讲的,不应对见危不救见死不救的人施加惩罚,不管是身体还是财产上的。首先,对于那些漠然的路人惩罚无法可依无据可寻,他们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会受到内心的煎熬,但是他们对于惨剧的发生者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其次,中国是个传统的重视道德的国家,见义勇为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尤为骄傲褒扬的品质,若是归到法律规范范围之类,这是中国道德品质遗失的表现。最后,小悦悦的痛心遭遇值得我们反思,但是更值得反思的是人们在法治昌明经济发展的今天忽视了人的内心安全的维护。 我与普通百姓一样,对于彭宇的结果很无奈,但是却愿意相信这是内心道德心理影响,法律的公正正义保证往往不能符合人们对于道德的期待。对于小悦悦的遭遇很痛心很同情,也察觉社会冷漠到让人冷颤的地步,我们褒奖那个帮助小悦悦的拾荒者,她或许让我们冰冷的心有了一丝温暖,但舆论的压力媒体的大肆报道也只会扭曲助人者的初衷。社会是一个需要协调平衡的结构,任何一方面的坍塌都是不可想象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理应兼顾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人们日渐脆弱的信仰和心理。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