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大,福报就会大.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0996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度大,福报就会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气度大,福报就会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气度大,福报就会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气度大,福报就会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度大,福报就会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度大,福报就会大.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气度大,福报就会大达照法师:气度大,福报就会大生活中容忍是一种气度,当你把心量放得开阔,是绝对不会吃亏的。所谓“量大福也大,越贪越没有”,就是佛法告诉我们:心量越大,福报也就越大。包容的第二种意思是容忍。这是一种行为,生活中充满了很多的冲突、不安和嗔恨,让你觉得忍无可忍。所以佛教的忍辱有两层含义:第一:忍辱无嗔别人打骂你,污辱你,你能够甘之如饴地去忍受,这个忍受有很多的层次差别。我们一开始没有这种理性的认识,只是在心中觉得不应该以牙还牙,不应该以烦恼的心对待别人。假如别人欺负了你,你因为他的欺负而痛苦了,说明你接受了他的欺负。假如他欺负了你,你没有因此而痛苦,却反过来去劝导他,使他不再欺负你,

2、就是你有智慧。佛陀有个简单的比喻,当一个人把箭射在你的身上,你的身体受伤了,淌着血,这时你应该马上把箭拔掉,把创口治好,来减轻痛苦。但是我们许多人,却是去寻找射箭的人,想办法报复他,或者对射箭人记上一笔,将来去报复,当你记上一笔时,你的心灵也同样被第二支箭射伤了。在现实生活中,人有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这是自然现象。身体老了、病了或者被人欺负了,可你的心灵完全可以不受伤害。凡是在现实生活中,觉得别人有很多对不起你的地方,并在心中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留下痕迹的,都是受了第二支箭。让你的心灵继续受苦,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第二:忍可古文当中“忍可”就是认可之意,认可事情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心往往被嗔恨

3、毒素所占据,“认可”就是对客观环境和具体事物的准确判断,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真相。有一次,释迦佛正在打坐,有个外道的首领,因为自己很多弟子皈依了佛陀,他就跑来骂释迦佛,说他把自己的弟子都勾引走了,他骂了三天三夜,佛陀就坐在那里,一直没有回答他。最后,他实在很无奈,就问道:“你怎么不骂我?怎么不开口啊?”佛陀说:“你需要我开口了?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家里有没有来过客人?”“有啊。”“客人给你带礼品,你怎么办呢?”“收啊。”“假如你不收呢?”“那他只能带回去了。”这位外道是聪明人,想想自己骂了三天三夜,佛陀不理他,等于他什么都没有收。他觉得佛陀确实是有智慧的,因此他也皈依了佛陀。容忍别人犯错误,提

4、携他,这是具有大智慧的忍辱,也是佛教忍辱的真意所在。忍辱具有大智慧曾经,有一个开悟的禅师叫白隐禅师,他非常有学问,涵养很高。他身边有个很有钱的护法居士,对他也很恭敬,经常带着自己的一家人到寺院里来供养师父。居士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八,也经常到庙里拜见师父,可她与男朋友谈恋爱,不小心怀孕了,男友不负责任地逃掉了,可女儿很爱男友,她也不敢对父母说实话,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就把对象指向了白隐禅师。父母一听就气坏了,一直供养的原来是这么个缺德的人,于是前去把老和尚狠狠地骂了一通。等孩子生下来以后,马上就给禅师抱了过去,并说:“这是你的孽种!”白隐禅师说:“是这样吗?”但也不辩解。小孩子扔在这里怎么办呢,

5、白隐禅师就自己抱回来,抚养这个孩子,带小孩子外出化缘,人家骂他“老不正经,干这种缺德事”,他只说:“是这样吗?”也不辩解。就这样一直把孩子养到六岁。孩子真正的父亲跑了六年,想想风波差不多平息了,才回家来。他看到白隐禅师受了很多委屈,于心不忍,且深感后悔,就向女孩的父母谢罪,父母亲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也悔恨不已,带了许多供品到寺里向师父谢罪:“师父啊,实在对不起,冤枉您了。”禅师说:“是这样吗?”“孩子不是您的,我们要把孩子抱回去,不能再连累您了。”禅师说:“是这样吗?”他的包容就是让别人不受委屈,能够过得安稳,把自己个人的名誉得失全部抛在脑后。包容最根本的还是建立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之上,刚出生的小孩

6、子也是众生,也需要平等,所以这也是关爱生命的表现。还有一种状况,通常来说,杀身之仇是最深的仇恨。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尊者,被视为神通第一。他很擅长讲经说法,有很大的影响力,使得很多外道少人问津,这让他们怀恨在心。有一次目连尊者化缘回来,一些外道看见尊者从山脚下走来,就从山顶上推下去很多大石头,把目连尊者砸得半死,等他回到僧团后,已经生命垂危了,知道自己不久后将会死去,他就向佛陀告假,想回到他的故乡安然入灭。摩揭陀国的国王知道了,跑来跟佛陀说,一定要把那些人抓起来惩治,可目连尊者说,仇恨只会越结越深,复仇的观念在禅者心中毫无意义和价值,解脱的人没有报复的观念。目连尊者神通第一,假如他不愿受这个报应,可以用神通跑掉,但是神通抵不过业力,自己过去也做过不少坏事,所以这一生的报应受完了,还了债,静静地回到家乡入灭,没有在生命的尽头留下怨恨。在生活中容忍是一种气度,当你把心量放得开阔,是绝对不会吃亏的。佛法告诉我们:心量越大,福报也就越大。摘自退一步并不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