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和二氧化碳.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1033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和二氧化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氧气和二氧化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氧气和二氧化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氧气和二氧化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氧气和二氧化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氧气和二氧化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和二氧化碳.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知道检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知识要点: 空气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组成:氮气: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的利用: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氧气和氧化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大_,不易溶于水,液态时呈淡蓝色,凝固时呈雪花状的

2、蓝色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 3、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4、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5、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 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 MnO2原理:2H2O2=2H2OO2;2KMnO4=K2MnO4MnO2O2; MnO22KClO3

3、=2KCl3O2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已经集满。 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是氧气。 6、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 7、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本身化学性质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可燃物燃烧条件:温度达

4、到着火点+跟氧气充分接触 灭火方法: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或跟氧气隔绝 1 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描述:一是发光或产生火焰,二是放热,三是生成物的性质。2.烟与雾的区别:烟是燃烧生成的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悬浮于空气中产生的,它属于固体。如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而雾是小液滴分散悬浮于空气中产生的,它属于液体。如浓盐酸敞口放置时,瓶口上方出现的白雾是盐酸小液滴。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催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质量的多少由反应物的质量来决定。 4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采取燃烧去氧的方法,使用的可燃物要能在空气中燃烧

5、且不生成气体,对实验失败原因要认真分析。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在加压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碳能变成无色液体,甚至雪花状固体,固体二氧化碳称作干冰。 2、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加热时会分解:H2CO3=CO2H2O。(加热时红色变回紫色)与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CO2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二氧化碳用途 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过高时,能使人窒息。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

6、作用的原料,是温室中作物的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二氧化碳可制碳酸饮料 “干冰”升华吸热,可做_制冷剂,用于冷藏食品和人工降雨。 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 实验室制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H2O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

7、化碳 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

8、等化学物质。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空气污染与保护 空气污染指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超过了大自然的净化能力,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防治空气污染要从消除污染物上下功夫,就是从污染源上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为保护我们的蓝天,应改进燃料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 土地沙漠化车辆

9、尾气的排放 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 空气污染的种类:汽车尾气 可吸入颗粒物 SO2 酸雨 保护空气 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 保护空气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 控制污染源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 植树造林。 典型例题 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 A.五色无味的气体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C.在-183时变成淡蓝色液体 D在-218时变成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的是 ( ) A.硫粉 B.铝箔 C木炭 D红磷 3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B凡是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

10、化反应 C氧气易溶于水,所以鱼在水中不缺氧 D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但物质的运动形式不只这两种 B变化中只要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产生,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6物质变化过程中,常伴有以下现象,其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固体变成无色液体 B沉淀 C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固体 D有燃烧现象 7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

11、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B空气是混合物 3 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 8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硫粉 9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最不容易燃烧的是 ( ) A碳粉 B镁条 C铁片 D一氧化碳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其集气瓶中需加少量细砂或水的是 ( ) A.木条 B硫 C.铝箔 D木炭 11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 ( ) A.木炭 B.铝箔 C红磷 D蜡烛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铝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

12、量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3.列物质受热分解时没有氧气生成的是 ( ) A氯化铵 B氯酸钾 C高锰酸钾 D氧化汞 14.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5.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

13、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17.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B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C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

14、火焰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18下列有关过氧化氢(H2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过氧化氢分子中的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1 C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水是溶质 D常温下过氧化氢也能自行分解。其溶液中含有少量氧气 19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4 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 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

15、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20下列叙述中与氧气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 A潮湿的钢铁制品表面产生铁锈 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 C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2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的是 ( ) 石蜡 白磷 木炭 硫 铝箔 镁带 乙炔 A. B. C. D 22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 )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化合反

16、应 C化学变化,化合反应 D氧化反应,化学反应 23若把江河湖泊水中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氮气所占的体积小于78对此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只有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能溶解在天然水中 B溶解在天然水中的氧气和氮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百分含量相同 C天然水中溶解的氧气极少,所以在湖泊中养鱼要采取增氧措施 D氧气和氮气相比较,氧气比氮气更易溶解于水 24.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 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C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能产生氧气 D 测定空气

17、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25.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 2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 B C D 27、用

18、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 ) A省去装置甲和丁 B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C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 D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 5 28、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 D.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 29、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19、 生产化肥 B.用来灭火 C.生产纯碱 D.干冰用作制冷剂和用于人工降雨 2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 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D 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 30.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他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 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 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31、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

20、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32、“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33、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 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是指较少的CO2排放 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34、左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

21、物理性质的是( ) 35、右上图设计的是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 B使用碱石灰(主要成分NaOH和生石灰)有利于得到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6 C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使反应中止,体现便利使用的设计思想 D利用拉动铜丝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 36家庭养鱼用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气泡通过观察分套装置的作用是什么?_ 它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_ 37在商店购买灯泡时,灯丝支架上附有少量的红色物质红磷,其作用是_食品包装充入氮气的作用是_ 38实验室做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22、时,出现下列问题,分析其原因 (1)铝箔未发生燃烧_ (2)集气瓶底炸裂 _ 39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 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2-4). 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 理由:_ (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填表2-4) 表2-4 项目 验证鳔内含O2 验证

23、鳔内含CO2 方法 现象 40、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A.原理:_;_;_(化学方程式) B.操作步骤 (1)查:将仪器组装好,_ _。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内,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先用_ _,再给试管内放药品的部位加热。 (5)收:当导管口有_ _气泡冒出,开始收集。 (6)离:气体收集完后,将导管移离水面。 (7)熄:熄灭酒精灯。 C收集方法:_ _法或_ _法。 D验满方法:_ _。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已经集满。 E检验方法:将_ _,如果_ _,则是氧气。 41、下面是几

24、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_ _,_ _。 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 _(填编号),可以进行的合理操作是_。 7 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 _(填编号)。a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 _(填“a”或“b”)端通入。 42、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填字母);反应的基本类

25、型是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 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 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 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_(填字母),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_ _溶液来吸收。 43、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

26、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_。 A蒸馏水 B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_。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_体积的二氧化碳。 44、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实验次数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大理石的种类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 1 5% A 2 10

27、% A 3 15% A 4 5% B 5 10% B 6 15% B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研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CO2的产生速度外,还在研究_的影响。 (2)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_也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度,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_。 45、小明发现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中,反应速度逐渐变慢。查阅资料得知,其原因是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以及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降低。为了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降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取质量均为2克的二氧化锰

28、分别催化4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30%8 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并分别标为A、B、C;另取多次催化分解10%过氧化氢溶液实验后回收的二氧化锰,标为D。 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取未使用过的二氧化锰0.5克,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120毫升气体所需的时间。 再分别取A、B、C、D组二氧化锰0.5克,重复上述实验。 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在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 实验中通过比较收集相同气体体积所需的时间外,还可以通过比较_来反映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 组别 未使用过得二氧化锰 A B

29、 C D 收集气体时间/秒 17.9 23.2 27.7 32.3 37.8 由上表数据可知,引起回收的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下降的因素是_。 46、在按书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装置内的氧气低于一定含量时,红磷就不再与氧气反应,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有老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在一容器中倒入刚拆封的“暖宝宝”黑色粉末,再在上面放足量的白磷,迅速扣上烧杯,随后白磷自燃,利用这一装置可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此同学们做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该粉末可能是铁粉。 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有同学认为猜想一肯定是

30、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 通过实验证明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铁粉。加入铁粉后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原因_。 47、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 _(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用端口字母表示)。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_(填“”“”或“”)7。 48、为了制取CO2

31、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 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M最有可能是_ _(填序号) 9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_。为了证明A中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CaCl2,张林同学向溶液中滴加少许Na2CO3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你推测是_(填物质的名称)的干扰。 4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 制取与性质: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为_,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然后加入药品,固定装置,制取CO2,如图B

32、,现象为_,说明CO2的性质是_。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 反思与交流: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_。 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为: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_。 5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 (2)甲同学从上图中选择B、E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用胶皮管连接装置B和E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_,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装满_并盖上_。收集氧气还可选用

33、的装置是_。 (3)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 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 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测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 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实验制取氧气”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