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19.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1410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1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1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19.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申报单位情况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XX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项目承办单位:XX开发区XX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本项目由XX开发区XX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XX公司)承办。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28日,注册资金20000万元,其中XX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18750万元,占93.75%,XX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出资750万元,占3.75,XX鼎兴市政公司出资500万元,占2.5%。公司按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现有员工15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6%,高级职称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8名。公

2、司主要业务范围为承担XX市XX工业区的开发与建设工作,XX县政府与XX签署了XX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协议,委托XX进行工业区规划管理、工业区土地开发、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配套及公共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业区内公用事业服务、公共项目维护与物业管理等。同时为保证XX县城区与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贷款偿还,XX县人民政府以固政20052号文批复由XX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城区与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贷款的借款法人。作为控股公司的XX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具有多年城市经营与街区开发经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历年来秉承“做一世而非做一事”的经营理念,开发的一些项目已成为所在城市的

3、标志性建筑和城市中心区,其中XX第五大街以全新的业态组合、独特的管理模式,成功吸引了京津两地的消费者,并被政府和市民公认为代表XX市城市建设水平的建筑和展示XX城市面貌的窗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同时授予该公司AA级信用单位。XX公司以XX开发区为依托,以其母公司多年的开发与管理经验积累为基础,与国内外著名咨询公司和管理专家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通过建立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经营、专业化招商、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工业区开发模式和运营机制,为工业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已形成XX工业区不可缺少的竞争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区建设高速发展。第二章 拟建项目情况2.1 项目概

4、述2.1.1 编制单位、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2.1.1.1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河北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编号:工咨甲10301050012.1.1.2 编制依据(1)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国家、省、市有关法律、规范、规定及文件(5)XX县人民政府关于XX开发区XX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开发银行贷款借款法人的决定(固政20052号文)(6)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委托协议(7)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建设条件等其他有关基础资料2.1.1.3研究范围本项目申请报告研究范围主要为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部分;与

5、其配套的教育、卫生等设施由开发区另行安排。本项目场外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管网建设投资及道路投资不在本项目研究范围内,不计入本项目投资估算。2.1.2 拟建地点及主要建设条件2.1.2.1 场址概述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工业园区北区,场址西邻工业园区6号路,北侧为XX二中和北关中心小学,东部和南部为北横街村和北关村,场区占地面积382亩。2.1.2.2 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外管网建设由开发区负责铺设至场区围墙外(场址边界),不在本项目研究范围内。供电:本工程场址西北2公里处已建成35kV的柏村变电站一座,由开发区负责引入一路10kV线路至场区围墙外,可以作为本项目供电电

6、源。供水:本项目场址北侧约2公里(位于京东方公司对面)建有XX工业园区水厂一座,供水能力4000t/d,供水管网已沿6号路西侧铺设至5号路,可以作为本项目供水水源。排水:本工程场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屋面及场地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供热:热源由工业区供热站提供,该供热站位于本项目西北2公里处,热媒为高温水,供回水温度为130/80,压力为0.3MPa。燃气:XX县现有天然气供应,具备天然气供应能力。本项目所需天然气由XX百川天然气销售有限公司XX分公司提供燃气接入服务,满足项目燃气需要。2.1.3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本项目根据XX县城

7、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XX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劳动技能培训综合基地将包括:教学区、农民生活保障和劳动技能转化基地、上岗就业实训工厂区、仓储物流区、办公生活区及供应保障区等。项目总占地254800平方米(25.48公顷),总建筑面积361344平方米。包括教学综合楼、农民工转化就业安置中心、实训工厂、实习实验楼、仓储物流库房、行政办公用房、农民工学员宿舍、教师公寓、助教工人和技师公寓等建筑用房。项目建成后,常年在校生规模可达到15000人。 2.1.4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本项目总投资为4425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2064万元,建设期利息2189万元。(2)本项目建设总投资44253万元

8、,拟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5.2%,其余24253万元自筹资金解决。(3)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年。2.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2-1序号指 标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教学区47500农民工转化就业安置中心5600实训基地2006006个大型实训工厂实习实验楼2200仓储物流用房20000行政办公区5000农民工学员宿舍53600教师公寓10000助教工人和技师公寓13600配套公建3244总建筑面积3613442占地面积公顷25.48382亩3年耗水量万m374.224年耗电量万kWh28305年用天然气量万m364.3

9、56采暖热负荷kW172477建设期年38总投资万元44253其中 建设投资万元42064 建设期利息万元21899资金筹措银行贷款万元20000自筹资金万元242532.1.6 结论与建议2.1.6.1结论本项目通过通过建设技能培训综合基地,一方面可以为工业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急需的人才,为工业区的发展奠定可靠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同时通过对当地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项目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合理,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1.6.2建议尽快按规定办理规划、土

10、地、环保等相关手续;尽快与供电、供热、供气、供水等部门联系,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配套条件;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资金。2.2 项目背景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县地处北京南部,距离天安门50公里,于北京仅隔一永定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最近刚刚提出的首都地区发展规划中,XX作为北京城市七环内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被列为首都地区的核心区之一。近几年来,XX县充分运用与北京零距离的优势,抓住当前北京经济发展的扩张趋势,聘请了国际著名的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专家团队,高起点地对XX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错位发展模式,确立了以“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零部件等机械制造加工业”为主要方向的

11、工业化总体发展战略。尤其是该县于2002年6月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河北XX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增强了该县的竞争实力。XX工业区由南北两个区组成,北区位于XX县城北,北区规划范围东至京九铁路,西至XX镇西界,北至永定河故道,南至现状廊涿公路,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南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工业区自设立3年多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项目建设,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引进以京东方、正兴集团、亚新科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为代表的大项目20多家。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近20家,其它项目年底前基本都可已开工建设;工业区建设场面蔚为壮观。由于工业区的发展势头过于迅

12、猛,一方面形成区内企业劳动力资源匮乏,合格的产业工人难以招到;造成设备闲置,开工不足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大量占用区内土地,迅速集中的出现大量失地农民。上述两个问题,无论哪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但会很快成为制约XX工业区发展的重大隐患,也会成为全县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解决区内项目就业工人来源和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项目单位自去年开始,谋划对工业区内贫穷落后的农村统一进行新农村改造,通过建设新村,将区内农村集中安置在一个现代化的新村内,并通过分配现代化新住宅和商业经营房,培育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并完善农民的养老、医疗等保险体系,是农民失地后的生活得到切实保

13、障,然后对符合就业条件的农民统一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从而达到彻底转变农民身份,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本项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本项目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项目建设涌现的大量失地农民通过劳动技能的培训,都能成为掌握新的生产技术的产业工人,从传统的农耕文明过渡到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农民工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本项目建设,对于增加地方就业具有重要

14、作用。通过培训综合基地建设,提高农民工技能,为进入二、三产业创造条件。因此必须要在产业开发的基础上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转化为产业工人,即开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通过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农业不能承载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产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与产业开发形成良性互动,产业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被征地农民并不是天然的劳动力资源,需要经过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5、和成人教育。”本项目通过建设技能培训综合基地,对当地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2.3 建设规模与内容根据XX工业区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划,5年内可以吸纳10-15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平均每年需要培训20000-30000名农民工。按照每个农民工的培训时间为三个月计算,培训学校内同时就读的农民工为15000人左右。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本项目确定占地214800平方米(382亩),总建筑面积为361344平方米,包括教学综合楼、农民工转化就业安置中心、实训

16、工厂、实习实验楼、仓储物流库房、行政办公用房、农民工学员宿舍、教师公寓、助教工人和技师公寓等建筑用房。2.4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2.4.1 场址选择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工业园区北区。该场址西邻园区6号路,北侧为XX二中和北关中心小学,东部和南部为北横街村和北关村,场区占地382亩。XX工业区位于北京市南39公里,由北区和南区两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XX工业区北区位于XX县城北,规划范围东至京九铁路,西至XX镇西界,北至永定河故道,南至廊涿公路;面积20平方公里。距北京市区39公里,距XX市40公里,距天津市100公里,距涿州21公里,距保定11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具备良好的

17、区位条件。2.4.2 建设条件2.4.2.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项目建设区内岩性以粉土、粘性土为主,承载力范围为110160kpa。场区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8.38.7米,受季节、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变化。2.4.2.2 地震烈度依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2.4.2.3 气候条件XX县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冬季严寒少雪干燥。冬季多偏北风,春、夏季盛行偏南风。当地主要气象条件如下:无霜期 1

18、88天全年平均气温 11.5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 25.8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 -5.2平均年降水量 561.9mm平均风速 2.3米/秒最大冻土深度 60cm2.4.2.4 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XX素称“京南粮仓”,沃野百里,坦平如镜,水沛粮丰。境内永定河由西向东南沿北部边境进入永清县,白沟河自北向南沿西部边境进入新城县。全县总面积6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4万亩。已探明并进行小批量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矿泉水和地热,其中地热资源储量高达13亿立方米,井口水温达80以上,是国内少有的高热田。水资源丰富,除大气降雨外,每年可以从上游引进部分地表水,地表水资源总量12000万立方米;地

19、下水层浅,储量大,浅层地下水储量达30亿立方米,易采易补,年可采量为1.1亿立方米。植物资源以种植和栽培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杂粮、棉花、油料、瓜菜和水果等。动物资源以饲养为主,主要产品有猪、羊、牛肉和禽蛋。其中柳编、甜梨、沙地西瓜、温室果蔬享誉京津。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工作争先经济翻番”为目标,深入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富县、园区强县”三大主体战略,卓有成效地完成了的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亿元,比上年增长8%,一、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1%和10%;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658元和3858元,比上年增长8.01%和7.02%。2.4.2.5 交通运输条件XX工业区周围有京珠、京开、京济、京津塘、津保5条高速公路和京广、京九、京沪、津保四条铁路,距京津塘高速公路、京哈铁路30公里,西距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5公里,廊涿公路东西横贯工业区,拟建大广高速南北纵贯工业区。工业区距首都机场60公里,距天津新港130公里,交通便利。2.4.2.6 公用配套设施供水:本项目场址北侧约两公里(位于京东方公司对面)建有XX工业园区水厂一座,供水管网已沿6号路西侧铺设至5号

21、路,供水能力4000t/d,可以作为本项目供水水源。供电:XX县电力资源充足,场区西北2公里处建有柏村35kV变电站一座,本工程拟从柏村变电站引一路10kv电源供电,可以满足项目用电要求。供热:热源由工业区供热站提供,该供热站位于场区西北2公里处,热媒为高温水,供回水温度为130/80,压力为0.3MPa。燃气:XX县现有天然气供应,具备天然气供应能力。本项目所需天然气由百川天然气有限公司提供燃气接入服务,满足项目燃气需要。通信:XX电信局拥有交换机总容量58400线,全县已建成以SDH为基础的现代通信网络,可以为本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2.4.2.7 建筑材料供应易县盛产石灰石和砂,品

22、种规格齐全,质量稳定可靠;此外三河、蓟县也生产石料和砂,本项目所需石料及砂拟从易县及三河、蓟县采购。本工程所需钢材可从首钢和邯钢购买,水泥有XX当地或冀东水泥厂购买,木材由当地市场供应。2.5 工程方案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为:占地214800平方米(382亩),总建筑面积为361344平方米,包括教学综合楼、农民工转化就业安置中心、实训工厂、实习实验楼、仓储物流库房、行政办公用房、农民工学员宿舍、教师公寓、助教工人和技师公寓等建筑用房。2.5.1 总图布置2.5.1 设计依据1、XX工业区总体规划(草案)2、XX公司提供的现状地形图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23、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8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5.2 总体布置2.5.2.1 设计原则1、从城市环境出发,紧跟时代步伐,着眼于城市特点创建魅力之城。采用现代化培训工厂和文化景观型培训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手法,达到生活、学习、工作、实习、就业高度和谐统一,创建一个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城市文明高度融合的新型培训基地。2、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培训基地位置,着力体现“绿色、开放、生态、自然”的理念,精心处理人-建筑-环境三者关系,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环境。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注重社会整体效益。4、强调培训综合基地规划的整体性,利用区内路网联系各个

24、建筑和景观节点,并赋予节点不同的主题。5、充分利用闲置空间设置停车场。在建筑前后配置活动场地、树木、草地等供学员休闲、健身之用。2.5.2.2 布置方案本项目建设场地为不规则矩形,南北长约620米,东西宽约360米。由于北关中心小学占去西北角,使得该矩形场地显得不规则。该场地东、南临园区规划道路,西临园区6号路,北临XX二中。根据场地现状,考虑职业培训综合基地的开放性和社会性职能,遂将培训综合基地布置在东南角位置,便于与外界沟通联络。同时,又可避免对居住区的干扰。本项目建筑均为东西向布置,通过区内道路将整个建设区域划分为教学、实训、办公生活、配套设施等若干个区域,同时利用空闲场地建设休闲健身场

25、地。总建筑面积为361344平方米。教学区主要建设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培训成果展览展示中心及其他用房,总建筑面积47500平方米。考虑到本项目规模大、培训人数众多,又是按企业需要培训,就业渠道非常广阔,因此,本项目直接将开发区的农民工转化就业安置中心建在基地内,实现基地内直接安置农民工学员就业上岗。建筑面积为5600平米。考虑到本项目培训以实用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并且可以直接上岗就业,因此,工业区与各入区企业密切合作,实行联合办学,由工业区在本项目内建设大型的实训工厂,按照目标企业的生产线配备工种和岗位 ,由目标企业派驻助教工人和培训技师以及工厂管理人员,其生产产品经检验合格由该

26、企业全部收购,培训合格的工人由该企业直接录用。计划设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13000平方米、汽车零部件铸造与加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60000平米、生物医药产品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27600平米、日用化工产品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50000平米、服装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21000平米、家居建材生产与加工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29000平米。总建筑面积为200600平方米。实习实验楼建筑面积为2200平米。仓储物流用房主要是为实训工厂配套的服务性建筑,可以存放机器设备、半成品产品或成品、原材料等,也可以起到货运中转的作用。建筑面积为20000平米。

27、行政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5000平米。考虑到该项目培训规模较大,加上需培训的农民工较多,满员学员可达到15000人左右,按每6个农民工学员占用20平米计算,需建设宿舍楼6栋,共53600平米。由于该项目所需培训教师都需要从大中城市的专业技术学校聘请,而该项目距离大中城市较远,培训教师任教期间只能在基地内居住,拟建教师公寓2栋,共10000平米。考虑到入区企业在基地内有实训工厂,必然会派驻一批技术工人和专业技师在厂内协助教学,同时负责管理实训工厂的生产和经营,因此拟建驻厂的助教工人和技师宿舍楼3栋,共13600平米。公用配套设施主要为停车场、物业管理用房、变配电站、给水泵房、换热站和公厕等建筑,布

28、置在培训基地西北角,总建筑面积3244平方米。2.5.2.3 交通组织1、建筑群落形态的首要决定因素是道路结构。为了营造开放式街区体系,建设综合培训基地,提升基地的品质,使培训基地交通融入城市交通体系。2、在大格局控制之下,细部空间的处理上又体现出对动态、人性化、田园风情的追求3、培训基地五个入口均设在城市干道上,通过公建、绿化小品的综合设计。使入口成为街区形象的象征,并同时主要解决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使培训基地空间形态有机分隔、合理布局、自然生动。4、内部道路与绿化、公共配套设施紧密结合,自由布局。主干道采用中轴布置,并与各支路连接,方便快捷。人行道沿行车道布置,并用绿地抬高限制机动车进入,

29、提高安全性。5、培训基地道路分为主干道和次干道,主干道宽6米,用于培训基地对外交通联系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次干道宽3-5米,主要为项目单元入口前道路。6、区内道路结构形式采用C20水泥混凝土,面层20厘米。2.5.2.4 绿化景观设计1、绿化设计将人的活动行为、向往自然的天性、人文情怀和如画的景致相融合。2、在道路两侧种植常绿植物,培训基地入处设计绿化小品,在培训基地的中心部位铺设草坪。各种建筑前绿化根据区域功能,各成风格,互相借景,形成点的绿化元素,与绿化体系相伴的是人的有生命力的活动,结合绿化体系设置学员晨跑路线,可到达各个院落。2.5.2.6 竖向设计该培训基地地势平坦,地面坡度不

30、大,场地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地面雨水由地下雨水管网收集排至市政雨水管网。2.5.2.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2-3序号名称技术指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25.48ha382亩2总建筑面积361344平方米教学区47500实训基地200600实习实验楼2200仓储物流用房20000行政办公5000农民工学员宿舍53600教师公寓10000助教工人和技师宿舍楼13600配套公建3244农民工就业安置中心56003建筑密度60%4容积率1.415绿化率35%2.5.3 建筑方案2.5.3.1 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

31、2-95(2001版)3、民用建筑施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DB13(J)24-20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项目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1、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J114-200113、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1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15、城

32、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6、项目建筑设计规范GB50368-20052.5.3.2 设计要求根据XX县城市总体规划、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本着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节约建筑能耗,追求社会综合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原则进行设计。1、保证项目的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经济适用,且考虑到整个工业区实际发展的需要。2、培训基地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3、设计使用年限:50年。4、耐火等级:二级。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6、使用功能:节能型项目。7、人防工程:采用异地建设的方式。2.5.3.3 建筑节能设计依据国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

33、B50189-2005)、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DB13(J)24-2000)及河北省建设委员会、省计委、省经贸厅、省地税局关于转发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确定节能目标为80年代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50%。1、办公教学生活建筑节能措施设计为六层砖混结构,计算建筑体形系数在0.29-0.41之间,为达到50%节能的目标,设计采用了如下措施:(1)屋面构造做法:保护层、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坡层、保温层(100mm厚聚苯板)、钢筋砼楼板及石灰砂浆抹面。查规程表F.2.2-1得:屋面传热系数为0.49W/M2.K小于0.5(表4.2.2)满足要求。(2

34、)外承重墙体构造做法:室内石灰砂浆内饰面、240厚烧结多孔砖墙体、60厚聚苯板保温层、外墙饰面。查规程表F4.2.2-2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为0.59W/m2.K小于0.6(表4.2.1),满足要求。(3)不采暖楼梯间隔墙构造做法:室内石灰砂浆内饰面、240厚烧结多孔砖墙体、30厚聚苯板保温层、石灰砂浆抹面。查规程表F4.2.2-1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为0.92W/m2.K小于0.94(表4.2.1),满足要求。(4)户门采用钢板保温防盗门,门的传热系数为小于等于2.0W/m2.K。(4)窗:采用气密性良好、保温效果佳的塑钢单框中空玻璃。气密等级不低于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检测

35、方法(GB7107)规定的级水平。查规程表4.2.8-1:窗户的传热系数:2.7W/m2.K小于3.0(表4.2.1)满足要求。(5)地面构造做法:水泥砂浆抹面、混凝土、素土夯实。依据表4.2.1地面属于“周边地面”类,传热系数:0.52W/m2.K,满足要求。(6)其他:对围护结构的构造柱、圈梁、过梁等局部热桥部位采取保温措施。2.5.3.4 建筑设计1、平面设计(1)办公教学生活建筑设计主要为六层单元式建筑。建筑设计时尽可能考虑不同需求,提出多种户型以供适当的选择余地,使之更人性化。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灵活组合,以满足项目的基本需要,兼顾项目发展对建筑的要求和功能布置,着重考虑动静分明

36、,空间整体开敞,功能紧凑和谐。平面布局紧凑,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除必要的承重墙外,在满足隔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非承重墙,增大项目的使用面积系数。项目内部布局,主要考虑将主房间布置在南侧,所有房间均为自然采光。项目总平面布置以生态、环保、节能为设计理念。应生活舒适,环境优雅,交通方便。提供人们活动、交流、沟通的场所和完整活动场所,提高生活品质。(2)培训综合基地共建15座建筑,其中,教学综合楼临街建设,大门左右各一栋,该建筑局部5层;实习实验楼一座,建筑为3层;仓储物流为单层建筑。另外,建设6层农民工学员宿舍楼6栋;6层教师公寓2栋;6层助教工人和技师宿舍3栋。(3)公用配套设施:变配电站、给

37、水泵房、换热站和公厕等建筑布置在培训基地中部,为单层建筑。2、剖面设计办公教学及住宿建筑项目为六层,层高为2.9米。培训综合基地教室层高3.6米,实习用房4.2米,其他建筑根据不同需要采用3-4米的层高。3、立面设计立面设计采用现代流行的设计手法,着眼于恬静和谐的环境,通过不同的单元组合以及项目楼长度的有规律变化使整个培训基地的建筑错落有致,富于韵律;充分结合各个建筑群落的使用功能设计,构成整个项目区内丰富的建筑轮廓和空间环境。分隔的腰线,不同色彩的大面操作涂料和阳台檐部的构造造型使整个培训基地的项目充满时代的气息。各种不同面积的风格组合采用不同的立面形式,既容易辨认又在环境中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38、。4、墙体工程外墙采用240mm厚烧结多孔砖,外贴60厚聚苯乙烯保温板,专用砂浆玻纤网格布增强面层,表面刷外墙丙烯酸涂料。内墙240厚烧结多孔砖砌筑,隔墙采用120厚烧结多孔砖。独立框架结构建筑内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门窗保温防盗门用于多层项目入户门。不锈钢包框、玻璃弹簧门用于公共建筑底层入口。内门采用木质胶合板门。根据建筑节能设计要求选择窗户,窗户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级水平。6、防水工程多层项目卫生间、厨房及公共建筑洗手间等较大用水量的高湿房间均设地面防水层,其构造为楼地面找平后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5%细

39、石混凝土向地漏处找坡,再施工上面层。7、室内装修内装修按普通装修标准设计,做法为水泥砂浆面刮大白三道。2.5.4 结构方案2.5.4.1 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01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8、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2002年版)9、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

40、13-94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12、河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查要点13、河北省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DB13(J)05-20021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5.4.2 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本培训基地拟建场地所处地XX市XX开发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2.5.4.3 主要的楼层面活荷载标准值名 称荷载(kN/m2)房间、餐厅2.0卫生间2.0阳台(不临

41、街)2.5阳台(临街)3.5楼梯2.5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2.0活动室4.0实验室2.0一般阅览室2.0食堂、餐厅2.52.5.4.4 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原则(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2)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4)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四级。(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2、主体结构办公教学项目、学生宿舍和小跨度实训教室主体结构均为砌体结构;承重墙采用烧结多孔砖砌筑,屋面板及楼面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对于外墙角、内墙阳角、窗间墙墙肢较短(不足1m),采用加设构造柱的措施加强。大跨度实训教室、实习实验楼和教学综合楼主体结构均采用框架结构;围护墙采用加气混凝

42、土砌块砌筑;屋面板及楼面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3、基础砌体结构采用砌条形基础,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阶形独立基础。4、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对于较长建筑,设置伸缩缝以减小温度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50米;框架为55米。对于平面不规则的建筑,设置抗震缝将建筑平面划分为若干规则的单元,如培训综合基地。对于层数变化,竖向荷载变化较多的位置,设置沉降缝,基础分开,避免沉降不均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伸缩缝、沉降缝的缝宽均满足抗震缝的要求。5、抗震构造措施本培训基地所有建筑物抗震构造均严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

43、29-1、04G329-3)中有关规定执行。结构设计时,主要考虑采取构造和施工措施,加强结构强度与刚度,具体措施如下:设置施工后浇带,并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后浇带的封闭应在主楼结构封顶后进行。并注意后浇带浇灌时的温度应低于主体结构浇灌时的温度。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内,加强结构构件的强度与刚度,如楼层面板在该部位适当增加厚度;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方式,并减小钢筋间距。加强板顶的保温隔热措施;施工时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并加强施工养护。对于楼板开洞较大的情况,对楼面开洞四周楼板板厚及梁板配筋进行加强处理。为了提高建筑物内短柱的抗震能力,短柱箍筋全高加密。对于多层砌体项目,女儿墙顶部设置压顶圈梁,女

44、儿墙高度超过500mm时,设置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6、当地材料及施工情况保定易县及XX市有许多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且其交通方便,为本工程的建造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来源。2.6 公用工程2.6.1 给排水方案2.6.1.1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情况资料。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项目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9-2001)7、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ECS

45、125-2001)8、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6.1.2 设计范围本项目涉及范围为红线以内室内、外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2.6.1.3 室外给水系统(1)水源本项目场址北侧约两公里(位于京东方公司对面)建有XX工业园区水厂一座,供水管网已沿6号路西侧铺设至5号路,日供水能力4000t/h,可以作为本项目供水水源。(2)用水量计算项目建成后,生活和道路浇洒绿化用水量为2033.50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202.36m3/h,平均小时生活用水量为118.76m3/h。一次消防用水量324m3。(3)供水方式本工程室外给水管网为两路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场区内采用生产、生活与消防合用的给水管网系统,给水管网采用环状网与枝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