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九级语文下册第课《曹刿论战》教案苏教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九级语文下册第课《曹刿论战》教案苏教课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九级语文下册第课曹刿论战教案苏教课件曹刿论战 一、教学目标: 1加强诵读,疏通文意,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 2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3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4学习蓸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的是什么战役?为什么这场战役很有名?对!那么历史上这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反映长勺之战的文章
2、曹刿论战吧。 二、背景介绍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请两位同学分别把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战争的背景加以简单的介绍。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感知文意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用笔标注生字字音。 2.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字字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语调。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扫除词语障碍,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5.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明确重点
3、词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6.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蓸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四、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下来,在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到整体上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1 五、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背诵 二、 研读课文 1.围绕战事,分析战前状况。 战争的名称是什么?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明确:长勺之战 力量差别悬殊的战争;齐强鲁弱;齐国侵略鲁国 鲁国各
4、派对战争态度如何?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统治者鲁庄公积极应战;百姓漠不关心;曹刿主动请缨。 2.以“论”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曹刿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要参战?反映了他什么思想?(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是一介平民;他参战的原因是他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面对敌国外患,敢挺身而出,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 曹刿与庄公论战,可分为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战前;战时;战后。 战前曹刿与鲁庄公是怎样论战的?其主题是什么?有何作用? 通过三问三答论战;其主题是“何以战”,即讨论战争的基础和依靠力量。 庄公提出三个条件:近臣、神灵、人民。曹刿否定了
5、前两者,肯定了第三者,表现了他的“取信于民”的思想,这是政治上的“远谋”。 战争中重点写什么事件?表现手法是什么? 写了两件事:出击时机的把握和追击时机的把握;这是通过对比手法表现的。 战争结束后的论战围绕什么展开的?有何作用? 师生共同讨论后,学生答:围绕胜利原因展开;作用:是对第2段战争指挥的解释,是胜利必然性的揭示,表明曹刿军事上的“远谋”。 3.分组讨论课文详略。 讨论的问题: 若文中加入战场厮杀场面描写和追杀齐军场面描写好吗 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课文的标题是“论战”,通过“论战”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若加入战场厮杀场面和追击齐军场面,只能冲淡“论战
6、”这个中心,有损全文主题。 第1段详写了“何以战”。围绕“何以战”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谋”;第2段略写了“如何战”。通过对比表现曹刿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第3段详写了“何以胜”。充分显示了曹刿的军事“远谋”,完成了对他卓越的军事家形象的刻划。 4.引导学生分析蓸刿、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教师点拨:对于蓸刿要多肯定其成绩,对于庄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多媒体明确答案: 2 蓸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爱国,有政治远见,谨慎冷静,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过人的谋略。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7、和谨慎冷静的性格;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但战前作风民主,集思广益,愿接见还是一个平民的曹刿的求见并采纳其民本思想;战中知人善任,大胆放权;战后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是一位难得的开明君主。 三、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四、学生自由发言,谈论学习本文后的收获。教师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五、链接作业
8、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望其旗靡,故逐之。”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期:约定时日。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济:过河。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迨:趁着。既:尽,完了。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 彼竭我盈,故克之( ) 然后襄公鼓之 ( ) 望其旗靡 宋人既成列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 B行者休于树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能谤讥于市朝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_ 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译文: _ 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5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6用原文语句答题。 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