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核舟记》教案苏教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核舟记》教案苏教精.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核舟记教案苏教精十三、核舟记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一 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核舟记” ,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二 出示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2、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声音响亮,有节奏感。 时间:10分钟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
2、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
3、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后教: 1.2分钟整理记忆 2. 同学们拿出本子默写生字 3.同桌对调批改,并个别分析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先学。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大家继续自学,请看投影: 自学指导: 与同桌合作,正确译讲课文 先解释重点字词,再翻译句子 时间:
4、4分钟 方法:1、对照课下注释独自练习翻译重点词 1 2、同桌讨论 3、展示交流 后教 1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师点拨,其他生举手帮助纠正补充,最后修改并记录。 重点句点拨: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奇巧:奇特的技艺 曰:叫 以:用 之:的 为:雕刻 罔:无,没有 因:依据 象:模拟,仿照 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尝:曾经 盖 :原来是 泛:乘船浮行 云:语末助词,无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可:大约 轩敞:高起而开敞 敞:开 之:指船舱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
5、观,雕栏相望 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启:开,打开 相望:相向,相对 焉:助词,无义 闭之:指窗户 糁之:指字迹,刻字的凹处 佛印绝 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绝:极,很 类:相似,像 绝类:极像 属:类似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 端 容 寂,若听茶声然 视:眼神,眼光 端:正 容: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神色 寂:安详闲静 然:的样子 六、当堂测试 十三、核舟记 1.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及说明对象特征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 一、 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核舟记。 二、 出示目标: 本节课学习目标是
6、什么呢?出示: 1.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及说明对象特征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浏览课文,思考: 文章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请你将文章分层,并概括内容 1、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与讨论 2、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其他生补充,师点拨,生整理总结 概述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 总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2 详写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用事实说明雕刻者技艺精湛 小结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 赞叹核舟的雕刻技艺。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
7、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后教: 1、 学生细读第二部分,独立思考; 2、 同桌交流与讨论,不会的求助小组; 3、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其他生补充; 4、 师点拨,生整理总结 自学指导二:重点阅读文章25节, 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2.研读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五、当堂测试 完成伴你学 核舟记 分 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