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1538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8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项目背景 . 1 1.3 编制依据 . 3 1.4 编制原则 . 4 1.5 编制范围 . 5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第二章 项目背景 . 7 2.1 县概况 . 7 2.2 供水现状 . 14 2.3 排水现状 . 16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21 第三章 污水管网布置方案 . 24 3.1 排水方案 . 24 3.2污水管网布置形式 . 29 第四章 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 34 4.1 污水总量的确定 . 34 4.2 污水管道设计 . 38 4.3 主要工程量

2、. 44 I 4.4 管材选择 . 46 第五章 雨水管网工程 . 51 5.1 现状分析 . 51 5.2 雨量公式及设计参数确定 . 52 5.3 雨水管道设计方案 . 54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57 6.1 标准及依据 . 57 6.2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 58 第七章 节能方案 . 64 7.1 节能分析 . 64 7.2 节能措施 . 66 第八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 68 8.1 设计依据 . 68 8.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 69 8.3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 71 第九章 管理机构与劳动定员 . 73 9.1 管理机构 . 73 9.2 劳动定员 .

3、74 第十章 建设进度及工程招标 . 75 10.1 建设进度 . 75 II 10.2 工程招标 . 77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79 11.1 投资估算 . 79 11.2 投资估算 . 82 11.3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 89 第十二章 成本分析 . 90 12.1 成本分析依据 . 90 12.2 基础数据 . 90 12.3 成本分析结果 . 91 第十三章 工程效益分析 . 92 13.1 评价准则 . 92 13.2 评价方法 . 92 13.3 社会效益 . 92 13.3 环境效益 . 94 第十四章 结论、问题及建议 . 95 14.1 研究结论 . 95

4、14.2存在的问题 . 96 14.3 建议 . 96 附图、附表及附件 . 97 III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市县城区 项目规模与投资估算:新建DN300-DN1000污水管网45.413km,新建DN400-DN1500雨水管网13.059 km,改造排污沟2.250 km,共计60.722 km。总投资9081.74万元,分两期进行实施。 收集范围:收集县旧城区完善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东部工业综合组团的生活污水及雨水。 建设单位: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1.2 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

5、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县城面貌日新月异。一批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县面临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压力。 目前,县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城区现有一座污水处市工程咨询公司 1 理厂,收集处理部分污水,污水处理日益严峻。一方面,由于配套管网设施不完善,县城区现有污水管网仅为17.629 km,有相当部分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来水量不足,污水处理厂现行规模为1万m3/d,而实际平均日进水量大约为0.75万m3/d,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可见

6、县今后污水排放量将会逐年增加,如果污水管网设施不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污染日趋严重,将一方面直接影响县的投资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环境,制约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影响水质和湖生态经济区的水环境。 因此,为了保护县人民的饮水安全和保护湖生态经济区上游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改善污染状况和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县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加快污水管网的完善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发挥污水处理厂治污减排功能。本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基于上述考虑,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于XX年6月委托我单位编制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本报告编制组于XX年6月踏勘现场并调查基础资料。依据县城市总体规划、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及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本着合理、可行、节约的原则编制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2 1.3 编制依据 1.3.1 依据及资料 1、县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县城市管理局 大学设计研究院,XX年9月; 3、县城区1:1000地形图; 4、县城区给排水现状图; 5、县有关统计资料。 1.3.2 主要法规、规范与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XX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XX年; 3、中华人民

8、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法XX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XX年; 5、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国务院; 6、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 124号),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XX年; 7、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改委,XX年; 市工程咨询公司 3 8、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计价格19991192号文; 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

9、0013-2006);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XX年; 14、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 1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6、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1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1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 编制原则 1、按照国家现行的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借鉴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县城区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制定先进、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 2、管网系统的划分,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和自然地

10、势,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尽可能减少污水的提升量。 3、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优化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等,力求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要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4 市工程咨询公司 水设施的作用,使新建设的排水系统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地有机结合。 4、根据规划年限和范围,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与用地同步规划,与路网同步实施,贯彻分期建设的原则,注重长远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适应城市远期的发展需要。 1.5 编制范围 1.5.1 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为:全县旧城区完善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东部工业综合组团的生活污水管网

11、及雨水管网。 1.5.2 编制年限 结合县城市总体规划、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XX年9月,本报告确定的近远期年限为: 近期:XX年XX年; 远期:XX年XX年。 本报告仅考虑近期的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内容。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市工程咨询公司 5 序号 1 1.1 1.2 1.3 2 2.1 2.2 2.3 3 3.1 3.2 3.3 4 4.1 4.2 4.3 4.4 4.5 5 6 7 8 9 10 指标名称 总设计规模 污水管网 雨水管网 排污沟 一期 污水管网 雨水管网 排污沟 二期 污水管网 雨水管网 排污沟 项目总

12、投资 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铺底流动资金 一期投资 二期投资 平均年总成本 平均单位总成本 年经营成本 单位经营成本 单位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元/ m3 万元 元/m3 数量 60.722 45.413 13.059 2.250 29.397 19.088 8.659 1.650 31.325 26.325 4.400 0.600 9081.74 7232.75 917.46 652.02 266.00 13.51 4658.03 4423.71 628.0

13、8 1.15 218.85 0.40 备注 市工程咨询公司 6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 县概况 2.1.1 总体介绍 XX年建县,因地处虔州之南而名虔南,XX年改称县。60%以上的边界与广东接壤,素有“南大门”之称。境内属中热亚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美,客家风情浓郁。 县位于省的最南端,地处东经11410-11450,北纬2430-2310。东靠县,南、西、北与广东省的翁源、始兴、南雄三县接壤,东北毗邻县,略呈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东南、西北大约85KM,东南、西北宽约为27.2KM。县城驻地镇,距市196KM,距省会市625km,距广东省省会广州市333KM。 全县辖1

14、1个乡,5个建制镇,112个行政村,1146个村小组。总人口为177140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41 万人。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山林191 万亩,是南方重点林业县之一;水能蕴藏量3.6 万千瓦,现有装机容量2.6 万千瓦,是全国首批初级电气化达标县之一;达到一定规模储存量的矿产资源有钨、稀土、瓷土等20 余种,闻名于世的钨矿坐落在县境内。 市工程咨询公司 7 近年来,县充分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抓住“对接珠三角,建设新”这条主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了以制衣制鞋、矿产品加工、电子机械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

15、经处理直接排入,对环境和区域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为把县建设赣粤边界新工业明珠和生态园林文明城市,防治水污染,贯彻节能减排,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成为县*工作重点。以宽松优美的环境,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开发。 2.1.2 自然条件 1、地形 县位于南岭东段边缘,地处九连山脉盘亘地带,地形南北长77.9 公里,东西宽49.9 公里。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呈昂首之蚕状;中间隆起形成两条狭谷,分成南部和北部江两溪水。发源于饭池嶂东麓,蜿蜒曲折流贯县境大部分乡镇,从东南流入贡江。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四座,最高为西南粤赣边境饭池嶂,海拔高1145 米,次为雪峰山,海拔高1113.7 米,最低是东北部上江长尾洲,

16、海拔仅为215 米。境内山涧小坑星罗棋布,溪河纵横交错,穿插于重山狭谷之间。在山地和丘陵之间散布的狭缓谷地多辟为垄田,为主要农耕区。 2、地貌 地处南岭山脉,群峰连绵,沟壑纵横。地貌以山地、丘陵为8 市工程咨询公司 主。山丘之间夹有小块河谷平原,为耕地之所在。地貌大致分为三种:山地、丘陵、平原水域。山地:县内山地广大,面积达671.21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14%。山势陡峻,沟谷交错。山顶多呈锥形,山脊似鱼背状,山坡坡度多在3545之间;沟谷多呈V 字形,深而较窄。山地积物较厚,植被较好。 丘陵:县境丘陵面积仅次于山地,面积为581.19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8.22%。主要分布在

17、龙源坝、陂头、上江、南迳和县城一带。大多由岩浆岩所组成,坡度一般在20-30 之间。排田、垄田和油茶以及茶、果、桑园大多分布于此丘陵区。 平原水域:县内平原多是山间谷地、河谷地,与低丘岗、岗地相互交错,地势较为平坦,面积219.41 平方公里,加上水域48.83 平方公里,合计268.2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7.64%。平原主要分布在、江两岸,以金龙、龙源坝、陂头、上江、南迳面积多。海拔高度一般在200 米为左右,高出河床2-12 米。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是县内主要粮食、经济作物产区。 3、地质 地处南岭东部复杂构造带与赣南于山新华夏系构造带及粤北“山”字型构成东翼的复合部位,岩浆岩活动

18、频繁,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县内出露地层有霍旦系、寒武系、石碳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占有面积754.8 平方公里,为全县总面积的49.64%。岩浆岩出露面积768.2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5%,主要分布在市工程咨询公司 9 县东北部、中部的西南部。岩浆岩时代有印支期和燕山期,以后者为主。岩浆种类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碱性等。其中以酸性岩最多,大小岩体36 个,尤以陂头岩体最大,龙源坝次之。 境内土壤多偏酸性,土地多为黄壤,丘陵地多以红壤为主,耕作地主要是由花岗岩和正长石经风化而成的红壤土。 4、水文 地表水 受地形地貌影响,县形成县南、县北两条水系。全县有大小河流142条,

19、其中集雨面积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 条,100 公里以下的有139 条,总长765.4 公里,主要河流有、江。 为县内主要干流,县内经流段属的上游河段。其发源地,原说冬桃岭,后经考察,确认为赣粤交界的饭池嶂东麓。自西向东流经茅山、乌桕坝、南迳、金龙等乡,绕经折回县北龙下乡,在上江汇合江水流经、赣县注入贡水。境内流程109.9 公里,流域面积888.31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7%。主要支流39 条,总长383.3 公里。水源补给性强,水能较为丰富。 江 一级支流。发源于雪峰山北麓,自西向东流经寨下上窖村,流入广东始兴县下窖村折回境内,再经龙源坝、竹山、陂头、径社,在上江口注入。境内流程

20、75.3 公里,流域面积631.66 公里,占全县面积的40%。主要支流22条,总长266.7 公里。水源补给性强,市工程咨询公司 10 水能较为丰富。 地表径流 地表水年平径流总量为29.78 亿立方米,其中县域产流13.54 亿立方米,以为主的过境水为16.24 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总量达37.12 亿立方米,特枯年仅有12.19 亿立方米,相差3 倍多。县境水径流深,年平均890.5 毫米。 其分布:县南部大于县北部,山区大于丘陵盆地;县南为920 毫米,县北为960毫米。径流量:县南为7.11 亿立方米,县北为6.42 亿立方米。流量:年平均为42.92m3/s,最大流量为3482 m

21、3/s,最小流量为9.40 m3/s。据历史记载,县内容易遭受洪灾和旱灾。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属典型的基岩裂隙水分布区,但也杂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可动量为4.4 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径流模数为15.225.2 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地下水发自西南及边缘高山,分别向北、东排泄。县内山势陡峻,地下水坡度较大,径流条件较好,水交替作用强烈。地下水按化学成分大致分为三类:重碳酸钾钠钙型和重碳酸钠镁型水、重碳酸钙镁型和重碳酸镁型水、重碳酸钙型水。各类地下水均无味透明,PH 值在5.57.4 之间,矿化度为每升0.0080.251 克,硬度0.21411.062 德国度,属中性极软淡水。大部分地区水体中的碘

22、氟含量低于我国家庭饮用水标准。境内地下水分布零散,蕴藏较丰富。 5、气象气候 市工程咨询公司 11 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山区立体农业气候区,地形复杂,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共同影响,形成了“气候温和、降水丰沛、云雾俱多、日照较少、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 县内多年平均气温18.6C,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7.0C,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8.6C,从1959 年县观测站建站以来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2C,历史极端最低气温-7.9C。 从统计上看,有75%以上的年份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温和年份。 县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709.5 毫米,属赣南多雨区。其中38 月为多雨季节,平均降水量12

23、56.1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5%;46 月为主汛期,平均雨量753.9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4.1%。县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最丰年达2463.5 毫米,最枯年仅963.0 毫米。从统计上看,县约有90%的年份降水量大于1300 毫米。 县内年平均日照实时数为1554.3 小时,百分日照率35%。属赣南偏少的县之一。其中以立春到谷雨的春播季节日照最少,而盛夏季节最多。日照在地域分布上也有差异,县东北河谷,岗地日照时数较多,而县西南林区日照较少。 县内年平均风速1.3 米/秒,各月平均风速1.21.5 米/秒;夏秋盛行西南风,冬春盛行东北风。历史上寒潮或台风影响时曾出现八级或以上大风,

24、雷雨大风或龙卷风可造成短时八级或以上雷雨大风,市工程咨询公司 12 或龙卷风可造成短时八级或以上大风。 县内多年平均初霜日在12 月6 日,终霜日在2 月11 日,平均无霜期296天。 县主要气象灾害有强降水、致洪暴雨、干旱、强雷暴等,这些灾害几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低温冻害、雷雨大风也是较常见的气象灾害;局部龙卷风和冰雹也偶有发生。 6、地震烈度 县是国家地震区划六度区,地质复杂但历史上很少发生地震,偶然受地震微波影响。 2.1.3 城区组成 一、县县域组成 现县辖区共有9 个乡镇、86 个行政村, 1、中心镇:镇+金龙镇 2、次中心镇:南迳镇、陂头镇 3、其他行政乡镇:龙源坝镇、镇、龙下

25、乡、社迳乡、中寨乡。 二、县中心城区组团 县中心城区构成: u 东部工业综合组团 u 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 u 旧城区完善组团 13 市工程咨询公司 u 北部工业组团 u 梅子山旧城居住组团 u 东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 u 南部生态居住组团 u 中部新城区组团 2.1.4 人口与用地 1、规划近期 城镇面积:8.0 平方公里 城镇人口:6.49 万人 2、规划远期 城镇面积:8.92 平方公里 城镇人口:8.92 万人 2.2 供水现状 1、供水设施 县城工业及生活用水由县自来水厂供应。该厂位于县城金龙镇含星村,占地面积约9150 平方米,供水规模为1 万m3/d,承担90%以上居民用水。该

26、厂由省建设厅赣建字1995第64 号文件批准建设,总投资约720 万元,于1995 年8 月开工,1996 年6 月建成。 水源取水口位于龙兴电站下游,通过龙兴水库大坝预留管取发电市工程咨询公司 14 尾水,由于每年10 月份后该电站白天蓄水不发电,水厂取水量严重不足,2001 年县*又投资140 万元兴建了罗坑山引水工程,从罗坑山水库铺设3km 长DN400 管,重力流至龙兴水库取水处。但由于罗坑山水库库容量有限,冬季时仅能保证4000 m3 的源水量,无法满足县城用水需求。水源水质较好,未受污染。根据省县卫生防疫站每月的水质分析报告单,水源水检验项目中除细菌总数超出国家标准外,其他项目符合

27、GB5794-2006 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2、供水量 从2001 年起,县城日供水量以15%速度递增。2003 年水厂日供水5000 m3左右,高峰供水达7000 多m3。2005 年日供水量达8000 m3,2007 年日最高峰供水量已超过10000 m3,达到满负荷生产能力。而水价则远低于制水成本,且管网漏失率较高,达到25%。 表2-1 县自来水厂历年水生产量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生产量(单位:m3) 1431390 1622581 1536494 2135228 2517409 2948906 326870 3490

28、000 日均生产量(单位:m3) 3922 4445 4210 5850 6897 8079 9005 9562 市工程咨询公司 15 2.3 排水现状 2.3.1 水环境现状 生活废水及其污染物是污染排放的主体;工业污水排放相对集中,制衣制鞋业、矿产品加工业、铸钢建材业和电子机械业、矿业等行业为主要污染行业;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污水排放量过大。 县域地表水体均达到II 类功能区,其中八岭自然保护区和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两个自然保护区内水体为I 类,规划期内县域地表水体需保持现有水体功能区划的现状,并逐渐通过治理污染等措施,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 2.3.2

29、 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县城目前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规模为1 万吨/日,XX年1.5万吨/日。县城已建成的截污干管沿两侧敷设收集大部分污水至污水处理厂。 2.3.3 城区排水管网现状 县城现状排水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口沿小幕河及两岸布置;城区排污管渠主要包括管道、箱涵、明沟、暗沟、砖砌暗渠等方式。自水厂至橡胶坝共有含水桥、二中桥、解放桥、南海大桥等四座大桥,主要排污口沿小幕河及两岸分布。所有排污口的污水均最终排入。 市工程咨询公司 16 1、已建成的截污干管共有三段,分别是沿小幕河北侧段,沿北侧段,沿南侧段。 1)沿小幕河北侧段,起点位于老车站西路邮政桥附近的现状排水口,终点为小幕河与交汇处

30、,管径为de300de500,管道采用HDPE 双臂波纹管。该段管起点高程为250.78m,终点高程为248.28m。 2)沿北侧段,起点为小幕河与交汇处,接上游小幕河截污管道,管道沿北岸敷设至污水处理厂。管径为d800,管道采用钢筋砼管。该段管起点高程为248.28m,终点高程为241.42m。 3)沿南侧段,起点在含水大桥附近的现状排污口,截污干管布置河河堤内侧,终点位于工业园西端,通过倒虹管穿越至北侧截污管道最终至污水处理厂。管径为d500d700,管道采用钢筋砼管。该段管起点高程为250.78m,终点高程为243.52。 2、小幕河段有现状排水口8 个,明暗渠及管道均有; 1)第一个排

31、污口位于小幕河北岸老车站西路邮政桥附近,主要排除老车站西路两侧的生活污水;现状服务面积约16.9ha,为1.0*1.2 污水暗渠,排出口渠底标高250.683 米。 2)第二、三个排污口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北岸的寿梅路上,背靠梅子山,现状服务面积约6.8ha,均为500 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52.12 米和251.66 米; 3)第四个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南岸的酒厂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9.7ha,为0.9*1.2m 排水明渠,排出口渠底标高249.880 米。 市工程咨询公司 17 4)第五、六个排污口位于含江路两侧,服务面积约有24.8ha,均为1000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48.

32、74 米和248.64 米。 5)第七、第八个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南岸的含江路两侧,服务面积约23.7ha,均为1000 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48.92 米和248.78 米。 3、北岸有现状排水口13 个,明、暗渠及管道均有: 1)第一个排污口为现状排涝站的出口,主要为县*附近区域的生活污水,服务面积约14.7ha, 为1.2*1.3 米的排水暗渠,排涝站进口上游约40 处的标高为249.978 米。 2)第二个排污口位于现状排涝站下游约40 米的边,为现状散排口,5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249.91 米。 3)第三、四个排污口位于寿梅路靠边的一小片区域,面积约3.4ha,均为1000 的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248.56 米和248.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