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036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油品泄漏、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汽油、柴油、重油在运输、储存、装卸过程中,设备、管道无做好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受到腐蚀穿孔或密封失效导致跑冒滴漏;若由于员工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离岗等致使盛装油品的贮罐、溢满,或由于贮罐本身加工、制造的质量问题,均有可能导致油品泄漏。汽油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伴有化学性肺炎;慢性中毒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紊乱等;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柴油对皮肤接触引起接触性皮炎,吸入雾滴或液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这些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

2、泄漏,将会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油品发生泄漏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 储罐区; 油泵房; 装车台; 输油管线。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油品发生泄漏、中毒的前兆: 油品发生泄漏的前兆是储罐等设备或管道腐蚀严重、有裂纹或穿孔,现场可以闻到、或通过可燃气体探测仪可以探测到汽油蒸气浓度超标,这时说明 油品已经有微小泄漏了。 油品的槽车超速行驶。 作业中未佩戴合适的劳保用品; 进入密闭空间内,未对空气进行采样分析。 1 2 应急组织和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和班组长所组成

3、。其中,现场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如无现场负责人则班组长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2.2 工作职责 2.2.1 岗位员工职责 发现泄漏,立即关闭相关管道阀门; 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2.2 班组长职责 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若泄漏量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则上报应急指挥部; 若有中毒窒息者,伤情比较严重,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车,送医院抢救; 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2.2.3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根据泄漏情况,下令按操作规程紧急停止作业; 组织本应急

4、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根据泄漏情况,人员中毒情况,组织疏散班组员工到指定地点; 若泄漏进一步扩大,或导致火灾爆炸,上报应急指挥部,请求启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设置现场警戒线,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 及时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部,接受并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2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发现泄漏 关闭相关阀门 报告班组长 现场确认并采取措施 报告应急小组组长 疏散员工 紧急停止作业 应急扩大 应急处置措施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对汽油、柴油、重油发生泄漏事故时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3.2.1 泄漏源控制 油罐

5、区发生油品泄漏事故处理措施 1)发生冒罐溢油事故时发现人应立即向值班室报警,如码头卸油引起冒罐则立即停泵,如库区用泵倒罐引起冒罐则立即停泵并关闭泵进出口阀门,如自压倒3 罐引起冒罐则立即关闭已开通的与来油罐连通管线上的阀门,停止该罐进油作业,阻止溢油事故的进一步发生,然后将溢油罐的油采取自压或泵倒入其他同品种低液位罐至安全高度以下。 2)发生罐底板、罐壁泄漏时,应立即采取垫水、倒罐等措施,将油品尽量倒至其他同品种罐。 3)立即关闭罐区排水蝶阀和库区通往库外的排水阀门,防止溢漏油品扩散至库外; 4)消灭库内一切火源,严禁使用不防爆工具,严禁穿着化纤服,严禁施工、用火、机动车通行;立即做好灭火准备

6、,消防泵房要专人值班,准备随时启动消防系统,增援人员将灭火器材运至溢油现场上风位置; 5)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相应不产生火花和静电的油污清除设施进行溢油清除工作。 6)发生汽油泄漏跑冒后,抢险时必须做好人员保护,抢险人员应穿静电服及戴防毒口罩,进入油气浓度较大区域时应使用空气呼吸器。 7)当油品流入排水系统并可能流出至库区围墙以外区域时,应封闭排水系统沿线的道路,在受影响的道路两头设置障碍物并派人值守,禁止机动车和无关人员进入。 装车台发生油品泄漏事故处理措施1)如果管线、阀门发生泄漏,则停止发油操作,关闭相关的阀门,切断泄漏源,通知维修人员维修,做好防火警戒工作; 2)若是罐车出油口阀门未

7、关好漏油应立即关严此阀,并停止发油,待将漏油安全处理,场地无油气积聚后才继续作业。 3)若是罐车油罐破损或油阀失灵,除立即停止发油外,还要尽可能用堵漏材料堵漏或视情况作适当垫水来减小或切断漏油; 4 4)立即做好防火警戒工作:a.禁止车辆进出油气区;b.穿戴不符合规定的人员禁止进入油气区;c.准备灭火器材,随时扑灭可能发生的火灾; 5)用雾状水稀释漏油车辆及周围的油气到符合安全要求; 6)迅速组织人员将漏油车辆脱离装油台到安全地带,要注意人员穿戴,转移过程中油车不能发动。 7)当漏出至地面的油量较多时,可先用沙土围堰围堵漏油,手摇泵回收较集中的油品,在油气区回收油品作业的人员只能 2 人,不宜

8、过多,且要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穿戴、器具、操作要合乎安全规范要求。 3.2.2 泄漏物处置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引流、覆盖、吸收、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主要有 4 种方法: 引流 对于四处蔓延扩散的液体,一时难以收集处理,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泄漏的液体引流到安全地点。 覆盖、吸收 对于泄漏量不大的液体,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围堰对于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收容,然后收集。 废弃物处理 在应急救援过后,所产生的液体废弃物,转由专业公司处理或经过无害处理后方可废弃。 3.2.3 中毒处置措施 迅速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9、松解衣扣和腰带,摘下假牙和清除口腔异物,维护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在搬运过程中要沉着、冷静,不要强拖硬拉,防止造成骨折;如果已有骨折或外伤,则要注意包扎和固定。 5 污染的衣着要立即脱掉,皮肤污染时,要及早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在急救药箱取用适当的急救药品就地进行抢救。 油品进入眼内,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的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眼,至少 15 分钟。洗后立即送往医院就医。 如果误服,应让患者静卧,如患者意识不清,惊厥或昏迷,应禁止经口给予任何物质,如发生呕吐,则应使其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清醒者用水充分嗽口,催吐。催吐前先给患者饮水 500600ml(空胃不易引起呕吐),然后用手

10、指、棉棒或其它钝物刺激舌根部,即可反射性引起呕吐。反复几次,直到呕出物纯系饮入的清水为止。急送医院就医。 3.2.4 窒息处置措施 人员急救是指现场工作人员意外受到有毒物质伤害时所采取的自救或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现场及时准确处理对急性中毒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简单有效的措施常能使死者复活、重危者减轻伤害的程度,争取时间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基本原则 充分重视个体防护,尽快把中毒者从中毒现场抢救出来,既要抢救别人,又要顾及自己,个人防护特别重要。 抢救方法 1)心前区叩击术发现心脏停止跳动后,立即用拳头叩击心前区,可连续叩击 3-5 次,然后观察心脏是否起搏,若心脏恢复则表示成功,心跳不恢复应改

11、为胸外心脏挤压术。 2)胸外心脏挤压术通常按压胸骨下端而间接的压迫心脏,使血液建立有效的循环。具体操作如下:患者昂卧于硬板床或地板上,施救者在患者一侧或跨骑在患者身上,面向患者头部用一手掌的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段,另一手掌交叉置于手背上,双手用冲击式有节律地向脊背方向垂直下压,压下约 3-5 厘米,每分钟冲击十多次。挤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骨折。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时必须密切配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6 3)呼吸复苏术一般与心脏复苏术同时进行,常用的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加压呼吸两种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及使患者头部后仰,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向患者口中吹气,有节律地反复进行,保持每分钟 16

12、-20 次,直至患者胸部开始运动。 3.3 报告事项 3.3.1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12.1。 3.3.2 报告内容 泄漏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泄漏液体的名称,发生泄漏的原因,泄漏量以及可能泄漏的总量; 中毒窒息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中毒窒息的原因,中毒窒息人数; 已采取的措施; 报告人及电话。 4 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设置现场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汽油储罐泄漏时应切断一切火源,严禁火种,使用不产生火花工具处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救护人员应处于泄漏源的上风侧,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油品泄漏时,除受过特别应急训练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均不得尝试处理泄漏物。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受限空间。 泄漏现场配置适当的灭火器材,预防火险发生。 进入中毒场所实施人员抢救时,抢救人员必须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器具。 7 进入中毒场所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尽量向上风位方向搬运伤员。 进行心肺复苏施救者,应经过专业训练。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