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057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目 录 一.引言 1 二.预案内容 1 1. 范围 1 2.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1 3. 应急原则 4 4. 应急联络 5 5. 应急设备设施 5 6. 发生火灾时的后果和情况 6 7. 紧急处理措施 6 8. 隔离疏散 8 9. 现场急救 8 三. 附录 9 附 1. 常用火警、报警、关键电话 8 附 2.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的方法 9 附 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0 附 4.现场平面布置图 11 一. 引言 为控制和减少火灾损失,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保障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根据油库特点、工艺流程、地理环境等因素,预测油库油罐在火灾发生后,如何利用现

2、有设备、器材及人员,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二.预案内容 1 范围 本计划规定了油库油罐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本计划适用于油库油罐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2.1.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长:齐廷章 副总指挥长:潘永刚成员:谭福全、韩晓峰、张锦胜、袁野灭火组抢险组救援组通讯联络组警戒组后勤保障组第 1 页 共 11页 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人员组成 总指挥长:齐廷章 副总指挥长:潘永刚 成员:谭福全、韩晓峰、张锦胜、袁野 灭火组成员:张锦胜、刘国栋、陈际春、潘立军、齐晓强 抢险组成员:谭福全、李山、邓金明 救援组成员:韩晓峰、邓金亮、刘春晖 通讯联络组成

3、员:孟庆远、孙尚玲、潘阳 警戒组成员:袁野、杨士成 后勤保障组成员:宗福民、闫堂、刘春满 212 、灭火中队: 一号战斗员:张锦生 二号战斗员:陈际春 三号战斗员:潘立军 四号战斗员:刘国栋 五号战斗员:齐晓强 213、抢险中队: 谭福全 李 山 邓金明 214、 救援中队: 韩晓峰、邓金亮、刘春晖 215、后勤保障中队: 宗福民、闫 堂、刘春满 216、警戒组组长: 袁 野 第 2 页 共 11页 217、通讯联络组组长: 孟庆远 2.2职责 2.2.1应急救援总指挥长职责 当火灾事故发生后,在总指挥长的统一指挥下,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当总指挥长不在场时依序由副指挥长代替总指挥长行使指挥权。

4、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负责现有资源应急调动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进行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决定请求外部援助;上报地方*,接受安全、消防部门的指令和调动;保护好事故现场及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决定应急撤离。 2.2.2灭火中队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火灾的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一号战斗员:手拿泡沫枪,快速到达着火部位的上风头或侧风处站好,把泡沫枪和水带连接好, 接好后大声说:准备完毕。 二号战斗员:负责把第一盘水带第一口放在消防栓旁,把第二口与第二盘连接好。 三号战斗员:负责第二盘和

5、第三盘水带,甩开后把第二盘第一口留下,第二盘第二口与第三盘第一口接好。 四号战斗员:负责打开消防栓盖,并把第一盘的第一口接到消防栓出第 3 页 共 11页 口管牙上,开启消防栓阀门,并传达水到指令。 五号战斗员:负责把桶装泡沫拿到一号战斗员位置,并打开桶盖。 二号、三号战斗员在完成班内分工后,协助一号战斗员把住水枪,进行灭火作战。 2.2.3抢险中队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堵闭阀、停止设备运转等,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2.2.4救援中队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冷却保护,协助灭火组进行火灾扑救。 2.2.5后勤保障中队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所需抢险救灾物资供应;救护、转移负伤人员;收集、保护与事故现场相关数据、资

6、料等。 2.2.6通讯联络组职责 负责传达总指挥长指令;反馈现场信息;保持与外界联系;通告周边群众等。 2.2.7警戒组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疏通应急通道,引导外部救援车辆及人员。 2.2.8现场付油员主要负责发生火灾时关闭付油岛所有阀门。 2.8.9计量员主要负责发生火灾时关闭罐区所有阀门。 3 应急原则 3.1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原则,要先救人后救物; 3.2具体参战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火场纪律,坚决执行命令,保证完成灭火抢第 4 页 共 11页 险战斗任务,战斗行动中防止冒进,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3.3 布置警戒,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指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3.4以最快的速度,

7、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降到最底点,维护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3.5 发现有人员中毒窒息时应立即抢救至空气新鲜的上风口; 3.6烧伤人员要注意保护创面; 3.7将泄露油品附近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的物品尽量移至安全地点; 3.8要快速反映、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4 应急联络 4.1现场工作人员首先报告应急指挥部,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4.2应急指挥部人员应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察视事故类型后立即通知消防队、急救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 4.3 报告者要讲清楚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发部位,事故性质,危险程度,人员伤亡情况,事发地周

8、边状况及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先期处理状况等。 5 应急设备设施 5.1 现场消防器材 手提式灭火器、消火栓 石棉被、沙袋、木塞、盲板。 第 5 页 共 11页 5.2 消防泵房 通过消防泵房进行清水降温或泡沫覆盖。 6发生火灾时的后果和情况 6.1油品的挥发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雷电、静电、高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2油品泄漏、燃烧产生出有毒气体,人员吸入造成急性、慢性中毒事故。 6.3油品发生泄漏及燃烧造成巨大财产经济损失,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6.4发生火灾产生的热辐射造成人员烧伤,并有可能引起邻近构建筑物起火燃烧。 6.5发生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不但造成人员伤亡,并有

9、可能引起油库的油罐燃烧爆炸,形成大面积火灾。严重的将扩大到库外,造成周围构建筑物燃烧或群众伤亡。 6.7油品燃烧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使处于下风方向人员中毒、窒息。 7 紧急处理措施 7.1计量孔处着火 7.1.1如火从量油口冒出,计量员立即关闭计量口盖,用油罐上的石棉被盖住量油口; 7.1.2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7.1.3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停止生产作业; 第 6 页 共 11页 7.1.4现场人员应迅速组织人员对火灾现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清理、隔离控制火源; 7.1.5检查罐区油水分离池阀门是否关闭、防火堤是否渗漏; 7.1.6消防人员赶到火场后迅

10、速展开扑救。 7.2 罐区流散火源 7.2.1应急指挥部人员应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察视事故类型后指挥通讯联络组人员立即通知消防队,急救中心、安全部门、毗邻单位和群众,做好联防和自救工作;及时向安全部门反馈现场信息,向应急指挥部传达安全部门的建议和命令。 7.2.2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指挥救援组启动消防泵房泡沫灭火系统对相关油罐油品进行覆盖;同时启动消防水泵,并协助灭火组对比邻油罐进行冷却降温处理 。 7.2.3抢险组人员立即关闭所有开启的管线进出口阀门,同时开启膨胀阀门,停止所有作业,对破裂管线及时用木塞、盲板进行封堵; 7.2.4 警戒组负责关闭或封堵油品可能流入比邻地区的一切通道;负责事

11、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疏通应急通道,引导外部救援车辆及人员。 7.2.5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所需抢险救灾物资供应;救护、转移负伤人员;收集、保护与事故现场相关数据、资料等。 7.3应急指挥部察视现场火灾无法控制时,指挥救援人员撤离火灾现场,并做好周边的警戒和控制火灾蔓延工作,待安全部门或消防人员到来后,移交指挥权。 第 7 页 共 11页 8隔离疏散 8.1在油库大门口处布置警戒,设立隔离带,立即指挥、疏散无关人员、付油厅车辆撤离事故现场,保持道路畅通。 8.2应急指挥部根据火场情况,确定有可能发生爆炸,威胁现场人员安全时,立即发出撤离信号,信号统一为消防车车载警报持续长鸣。 8.3现场

12、应急救援人员听到撤离信号后,立即放弃不便携带的灭火器材、工具,按照警戒区内设置的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方向迅速撤离现场,到警戒区外指定集合地点集合,由警戒组负责人进行人员清点。 9现场急救 发现火灾现场有人中毒窒息或烧伤时,立即抢救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地带,如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烧伤人员应注意保护创面并防止二次受伤,如有外伤流血应立即包扎,待医院急救人员赶到后作进一步专业性处理。 三 附录 附 1. 常用火警、报警、关键电话 火警电话:119 急救中心:120 总指挥长:齐廷章 电话:13904210788 副总指挥长:潘永刚 电话:13704217079 成员:谭福全 电话:1313085

13、1278 第 8 页 共 11页 韩晓峰 电话:13470295875 张锦胜 电话:13464444944 袁 野 电话:13470286939 附2.现场急救人工呼吸的方法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伤员如牙

14、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吸气时,要将伤员咀唇紧闭,防止漏气。 1. 胸外按压: .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结合处的中点。 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正确的按压姿势: 1) 使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第 9 页 共 11页 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2)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 3

15、)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操作频率: 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 2.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按压吹气1min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

16、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附 4.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第 10 页 共 11页 .干粉灭火器 1.手提或肩扛灭火器迅速到达火场,并上下颠倒数下。 2.在上风向距离火点3-4米,拆下铅封,拔出保险销。 3.一手紧握胶管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另一手按下压把。 4.扑灭油火时,要平射,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 将灭火器推到起火地点,逆时针方向打开钢瓶手轮。 2. 展开胶管,将钢瓶倾倒,直至拉杆触地。 3. 将喷枪对准火焰根部,逆时针转动把手,打开喷枪。 4. 左右摇摆喷枪,快速推进,防止复燃。 .二氧化碳灭火器 1. 握住提把,使灭火器直立。 2. 拔出锁销,压下操纵杆。 3. 先喷射火的前侧,后对准火的后侧左右扫射。 附 2. 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 11 页 共 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