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附属器及疾病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088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附属器及疾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皮肤附属器及疾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皮肤附属器及疾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皮肤附属器及疾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皮肤附属器及疾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附属器及疾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附属器及疾病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皮肤附属器,小组成员:,2,目录,1,2,3,4,毛 发,皮脂腺,汗 腺,甲,3,皮肤附属器示意图,4,目 录,1,毛 发,5,01/毛 发,1.分布:毛发遍布全身,掌跖、指趾屈面及其末节伸面、唇红、乳头、部分生殖器皮肤等无毛发。2.分类 a.硬毛 长毛(如头发)短毛(如眉毛)b.毫毛(体毛)(无髓质)c.毳毛 胎儿体表,6,01/毛 发,3.结构(1)a.毛干(露出皮肤表面的部分)b.毛根(陷入皮肤内部的部分),7,01/毛 发,毛囊(毛囊是表皮的下陷)毛球(毛根基部膨大,与毛囊共同形成)毛乳头(真皮结缔组织突入毛球部分),毛 根,8,01/毛 发,4.结构(2)a.毛髓质 为毛干中轴,由1

2、2层立方形未完全角化的髓细胞组成。毛球部髓细胞体积大,顶端无。b.毛皮质 为毛发的主要成分,构成毛的基质,由数层菱形角质细胞叠积而成,细胞内含有黑色素颗粒。c.毛小皮 最外层,为角化的扁平细胞,透明无核,不含色素,呈叠瓦状排列。,9,01/毛 发,10,01/毛 发,毛发的生长周期,11,01/毛 发,与毛发疾病有关的斑秃、雄激素源性脱发,12,01/毛 发,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无自觉症状。中医称“鬼剃头”。病因病机:由于遗传、情绪、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等因素的干扰和破坏,使毛囊发生炎症,毛根发生变性退变而丧失功能所致。,斑 秃,13,01/毛 发,三个时期

3、:进展期:秃发范围不断扩大或增多,边缘的头发较松很易拔出(轻拉试验阳性),拔出的头发上粗下细,如惊叹号(!),显微镜下可见毛干近端萎缩。静止期:34个月,秃发斑不再扩大或增多,边缘头发较紧,不易拔出。恢复期:有新毛发长出,细软色浅呈毫毛状,逐渐变粗变黑,恢复正常。大多能自愈,但常反复发作或边长边脱。,斑 秃,14,目 录,2,皮脂腺,15,02/皮脂腺,皮脂腺是一种可以产生脂质的器官,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较短的导管构成。位置 位于真皮毛囊与立毛肌的夹角内,开口于毛囊上部,呈梨形;分布 头面部和胸背上部含量最多(400 900个/cm2),掌跖和指趾屈侧无皮脂腺.,16,02/皮脂腺,皮脂腺由腺

4、体和导管构成,导管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开口于毛囊上部,位于立毛肌和毛囊的夹角之间,立毛肌收缩时可促进皮脂的排出。,皮脂的功能:a.润泽毛发 b.润滑皮肤 c.防止皮肤水分蒸发 d.使皮肤呈弱酸性,抑制杀灭细菌,17,02/皮脂腺,影响皮脂腺分泌功能的因素a.有内分泌的因素:雄性激素(睾丸酮)和肾上腺皮脂激素可使分泌增加b.外界环境的因素:气温高时分泌能力提高;c.年龄的影响:儿童期较少,青春期增多,35岁后减少;d.饮食的因素: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可以使皮脂分泌增加。,18,02/皮脂腺,与皮脂腺病变有关的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19,02/皮脂腺,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

5、部位;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痤疮,20,02/皮脂腺,痤疮,病 因:a.雄激素与皮脂增加 b.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 c.痤疮丙酸杆菌感染 d.继发炎症 e.遗传、免疫、内分泌障碍、情绪、饮食等,21,目 录,3,汗 腺,22,03/汗 腺,小汗腺:为单曲管状腺顶泌汗腺:属大管状腺体,23,03/汗 腺,位置: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由单 层细胞排列成管状,盘绕如球形 导管部:由两层小立方形细胞组成分布:掌跖、腋窝、前额等部位含量多;其次为头皮、躯干、四肢;唇红、鼓膜、甲床、乳头、生殖器等无小汗腺。小汗腺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神经介质是乙酰胆碱,小汗腺,2

6、4,03/汗 腺,位置:分泌部:位于皮下脂肪层,腺体为一层扁平、立方或柱状分泌细胞 导管部:结构与小汗腺相似,但其直径约为小汗腺的10倍。分布:主要分布于腋窝、乳晕、脐周、肛周、生殖器等处 耳道耵聍腺、眼睑的睫腺、乳晕的乳轮腺等属于变形顶泌汗腺顶泌汗腺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影响,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神经介质为去甲肾上腺素,顶泌汗腺,25,03/汗 腺,26,03/汗 腺,与汗腺病变有关的多汗症、臭汗症等,27,03/汗 腺,多汗症,多汗症是指正常生活环境和条件下患者局部或全身皮肤异常多汗病因 精神因素、偏瘫或脑震荡等引起的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甲亢、糖尿病)等引起。病机:各种因

7、素导致交感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加强汗腺兴奋性而产生多汗;或由于汗腺神经紧张性增加,使它对于正常强度的神经性和非神经性刺激的出汗反应增强。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也常出现多汗。,28,目 录,4,甲,29,04/甲,是覆盖在指(趾)末端伸面的坚硬角质,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结构:甲板:外露部分甲根:伸入近端皮肤中的部分,甲廓: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甲床:甲板之下的皮肤,甲母质:甲根之下的上皮细胞,甲半月:甲的近端有一新月状淡色区称。,30,04/甲,甲真菌病,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32,01/神 经,囊状小体:结缔组织被囊 神经小体感觉神经 非囊状小体:游离神经末梢:细小树枝状分支,

8、分布,在表皮下和毛囊周围,包裹神经末梢,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肌上皮细胞 运动神经 胆碱能神经纤维:分泌细胞(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面神经:面部横纹肌,33,01/神 经,34,02/血管,构成:真皮下血管丛(深丛):位于皮下组织上部,分枝营养汗腺、汗管、毛乳头和皮脂腺;乳头下血管丛(浅丛):位于乳头下部,由此分出的毛细血管袢的上行小动脉支供给真皮乳头的 血流。作用:供给皮肤、毛发、及腺体的营养,并带走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调节体温,35,02/血管,36,03/淋巴管,皮肤毛细淋巴管盲端起始于真皮乳头层的毛细淋巴管,逐渐汇合为管壁较厚的具有瓣膜的淋巴管,形成乳头下浅淋巴网和真皮淋巴网,再通连到皮肤深层和皮下组织的更大淋巴管。皮肤中的组织液、游走细胞、细菌、肿瘤细胞等均易进入淋巴管而达淋巴结,被滤去或被吞噬处理或引起免疫反应。,37,04/肌肉,除面部表情肌和颈部颈阔肌为横纹肌外,主要为平滑肌,包括立毛肌、阴囊肌膜、乳晕平滑肌、血管壁平滑肌。,立毛肌:一端起自真皮乳头层,另一端插入毛囊中部的结缔组织鞘 内,当精神紧张及寒冷时,立毛肌收缩可引起毛发直立,形成所谓的“鸡皮疙瘩”,38,04/甲,39,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