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158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泊船瓜洲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泊船瓜洲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泊船瓜洲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泊船瓜洲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泊船瓜洲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泊船瓜洲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泊船瓜洲 说课稿泊船瓜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是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中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

2、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通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积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书湖阴先生壁等等,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和古诗五读法等方法来学习古诗,感知诗词大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意境的创设、反复诵读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 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准备 针对古诗内容有侧重地查阅王安石的资料,对他的基

3、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 收集描写思乡的诗词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语: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片浩瀚的星空,那么,诗歌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星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北宋王安石创作的泊船瓜洲”导入课题,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并释题意,然后详细介绍了诗人王安石,对他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文学成就进行了高度赞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诗人产生了崇敬之情,进而对诗歌产生了学习的渴望。 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一、读通其文。 纠正字音。如:“泊”的读音为b “间”读 jin;“万重山”的“重”读 hng;“还”读 hun; 让学生小声朗读诗文,注意读准

4、字音。此环节目的在于扫除字词障碍,大体把握诗意,为后面的细读诗词奠定基础。 小结学习方法,教师板书:一读通其文 二、读品其意 自读诗文,结合幻灯片出示的词语注释品味诗句的具体含义。 捉住诗眼“又”以及“何时还”进一步分析诗人的思乡之情。 通读全诗,小结学习方法:二品其意。 总之,通过挖掘全诗重点字词,使学生深刻体会诗句的具体含义,为感悟诗情做好准备。 三、读悟诗情 请学生扮演王安石的角色,想象诗人所处的场景以及他的所见所感。教师在旁用语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境。 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观察积累,对诗人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展开了大胆的想象,并将想象内容连贯起来创作出了一段

5、段生动优美的文字材料。这里运用语言描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这里,我大胆的提出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诗人所处的实际距离和他的心理距离产生了差距?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出示王安石推敲用字的典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绿”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绿字的动态美,并且诗人感受家乡的美景从而增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读诵其韵。 带感情朗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 请学生展示朗诵,教师进行评价。 指名学生背诵,结合想象与意境,欣赏、诵读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利于背诵,而且记忆深刻。古诗学得透彻,所以有的学生能做到当堂背诵。 总结 指出教学重点

6、,做好笔记。回顾古诗四读法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以后学生再读到古诗时很自然的就能结合注释来帮助理解诗句了。 二、抓住词语悟诗情 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无重点、无深度、传统古诗串讲串问、逐字逐句的讲解,通过板画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介绍作者王安石时,教师的讲解较多,这里可以让学生把搜集整理出来的资料交流讨论,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学生前面诵读时间稍多,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整理的思乡的诗词,没有时间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