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尊《七十空性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214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尊《七十空性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法尊《七十空性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法尊《七十空性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法尊《七十空性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法尊《七十空性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尊《七十空性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尊《七十空性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尊七十空性论七十空性论科摄 龙树菩萨造论 法尊法师译 弘悲科摄 七十空性论本论有七十三个颂,以少从多或以整摄零,所以叫做“七十”。七十颂为能诠的文字,毕竟空的“无依法”为其所诠的义理,这就是“空性”。以七十颂表达诸法毕竟空的真理,或由七十颂显示缘起诸法的实性不可得的意义,所以叫做“七十空性论”。 七十空性论释论也是龙树菩萨自己造的。 七十空性论全部文义可以科摄为十个方面,因成十章。 第一章 标宗立义 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 生、住、灭、有、无、劣、等、胜是等一切,佛唯依世间名言故说,非依真实。 问:如现说我等,此岂非有?后有无我慧转,故定应有我。 答: 无我非无我,

2、非故无可说。 何以故? 一切所说法,性空如湼槃。 问:汝说一切诸法皆自性空者,为依国王教勑而说,为有通达一切法皆性空之正理耶? 答: 一切法自性,于诸因缘中,若总若各别,无故说为空。 一切诸法之自性,于诸因缘,或于因缘和合,随于一一法上,悉皆非有,故说一切诸法自性都空。 “生等唯依世俗说,无我亦无有实我,此义即显一切空,总别缘中无性故”。 第二章 即法破相 第一节 就现象开四门约三时破 第一条 四门无果破生等 有故有不生,无故无不生,违故非有无,生无住灭无。 法若已有,则不从因生;已有,乃名有故。无,亦不从因生,以无故。有无相违亦不得生,不相顺故。如有无相违,其非有非无又岂能生?是相违法故。生

3、无故,住灭亦无。 “法若已有或已无,俱、非违故皆不生。” 第二条 三时无果破生等 问:佛说有三有为相,谓生、住、灭,又说生时有生,故有为法定应有生。 答:已生则不生,未生亦不生,生时亦不生,即生未生故。 且已生则非所生,何以故?已生故。故已生者则非所生。又未生者亦非所生,何以故?尚未生故。诸未生者则非所生,离生作用、势力、自体非有,故非所生。又正生时亦非所生,何以故?此即已生及未生故。若是已生、未生,仍如前说,非是所生:其已生者已生讫故非是所生,其未生者尚未生故、离生用故、无势力故及无体故非是所生。由离已生、未生,无别第三生时,故亦非所生。 “已生未生皆无生,即故离二无生时”。 第二节 就原因

4、开三门约三时破 第一条 三门无因破生等复次:因不成故亦无生。何以故? 有果具果因,无果等非因,非有无相违。 若有果者,具足果故说名为因。若无彼果,则同非因。若非有果非无果,则成相违,有无应不俱故。 “有果无果及双非,非无过因故无生”。 第二条 三时无因破生等 三世亦非理。 又于三世因亦非理,何则?因若在前,因为谁因?因若在后,何用因为?若因果同时,此同时所生之因果,谁为谁因,谁是谁果?如是三世因亦非理。 “在前在后与同时,因皆有过生非有”。 第三章 缘起无性 第一节 缘起 第一条 什么叫缘起 问:有一、二、多等数数应理故,非一切法皆空;若有诸法,此数乃有,故一切法非皆是空。 答:无一则无多,无

5、多亦无一,以是一切法,缘起故无相。 若无一者则无有多,多若无者一亦非有,故诸法皆是缘起;以缘起故即为无相。 “一、多相待名缘起,缘起即是无相法”。 第二条 缘起的内容 第一款 正破法 第一项 出体总非 问:经中广说缘起能有苦果,诸传教者亦说一心中有及多心有。答: 缘起十二支,有苦即不生,于一心多心,是皆不应理。 经说十二缘起有苦果者,此即无生,以于一心中有、多心中有不应理故。何则?若一心者,则因果俱生;若多心者,则前支已灭,应非后支之因。俱非理故,缘起即无生也。 “十二有支苦不生,一心、多心俱过故:一心因果应俱起,多心前支非后因”。 第二项 明义别释 第一目 缘起即相待 何故无生?以诸缘起因无

6、明生,佛说无明缘颠倒起,而彼颠倒自性空故。何以故? 非常非无常,亦非我无我、净不净苦乐,是故无颠倒。 言无常者,谓非有常;常若无者,即无能治之无常。余三亦尔,故无颠倒。复次: 从倒生无明,倒无则不有,以无无明故,行无余亦无。 若无四倒,则无从彼所生无明;无明无故,则不起诸行;余支亦尔。 “缘起之首为无明,无明之因是颠倒;四倒无故无明无,无明无故余亦灭”。 第二目 相待即无性 复次: 离行无无明,离无明无行,彼二互为因,是故无自性;自若无自性,云何能生他?以缘无性故,不能生于他。 若离诸行,无明则不生;若无无明,亦不生诸行。此二互为因生故,皆无自性。若自无自性,云何能生他?是故自体不成之诸缘,非

7、能生他。 “无明与行互为因,互因即是无自性,自性且无宁生他,是故诸缘不生法”。 第二款 旁引喻 复次: 父子不相即,彼二亦非离,亦复非同时;有支亦如是。 父非是子,子亦非父,非相离而有,复非同时。如父子不成,十二缘起当知亦尔。 复次。 梦境生苦乐,彼境亦非有,如是缘起法、所依缘亦无。 如梦境中实无依境所生之苦、乐,亦无彼所依境。如是因缘所生诸法及所依之缘,悉皆非有。 “父子即、离与同时,非有有支亦如是;梦境及彼生苦乐,喻缘及法悉非有。” 第二节 无性 第一条 法上无自性 问: 若诸法无性,应无胜劣等,及种种差别,亦无从因生。 是故汝说诸法皆无自性,不应正理。答: 有性不依他,不依云何有?不成无

8、自性,性应不可灭。 若谓诸法有自性者,应非依他之法。若谓虽不依他可有法者,故曰不依云何有,谓不依他则不成法。若谓虽不依他亦成法者,则应不成无性;性若是有,应不灭坏,终不成无。 “汝谓无性不成法,实则有性法不成,有性即不依他故,不依他性则叵灭,是故果法及胜、劣,种种差别非性有”。 第二条 缘性心是倒 问:缘自性、他性、无性之心非无所依,故性不空。答: 自他性及灭,无中云何有,故自性他性,性无性皆倒。 无者,谓非有义。于此无中,岂可说有自性、他性及以灭坏?是故自性、他性、有性、无性皆颠倒摄。 “勿以能缘成有性,自、他、有、无皆倒故”。 第四章 特究生灭 第一节 生灭与性空 第一条 合破自性生灭 第

9、一款 问自性空应无生灭 问: 若诸法皆空,应无生无灭,以于性空中,何灭复何生。 若谓诸法皆自性空,则应无生无灭。汝说性空而有生灭,然于自性空中有何可灭及可生耶? “若法自性毕竟空,彼法即应无生灭,以法必有自性时,方有可灭可生故”。 第二款 答性不空则无生灭 第一项 就生灭非同时破生灭自性 答:一切法皆唯是空,何以故? 生灭非同时。 生灭非同时者,谓生灭不同时有。 “汝谓无性生灭无,实则有性无生灭:性生性灭岂同时”! 第二项 破转救唯生 无灭则无生。 若谓唯有生者,破曰无灭则无生,谓无灭中生不应理,以无无常性则无有生故。 “勿因生灭不同时,转许唯生而无灭;生灭原属相待有,无灭之生叵想像”。 第三

10、项 破还计生灭同时 应常有生灭。 又应常有生灭者,谓应常有生与无常性。 “倘因唯生理不成,仍计生灭同时有,应知同时性生灭,即是生灭常俱有,若法生灭常俱有,彼则究有抑为无”! 第四项 破以别义救生灭同时而逼计唯灭 无生则无灭。 若谓无常性恒随法转,于生、住时不起作用,要至灭时方灭其法者,破曰无生则无灭,谓无生时灭亦非有。若无灭,则无灭相之无常性,以无灭者,说是无常性不应理故。故唯应有灭也。 “若谓生、住有灭体,故无所言唯生过,复以生、住无灭用,故无生灭同时失;无用有体体同无,或亦灭时无灭用,若必灭时灭有用,则应离生唯有灭”。 第五项 破唯灭 若谓即唯有灭。答: 无生时无灭。不从自他生,是故生非有

11、;无生则无灭。 于无生时应无有灭。彼生非从自、他生,由此生非有。非有生者,即不生也。无生则无灭者,谓无生者则无彼生之灭,故彼灭即非有。 “应知自、他皆不生,无生岂能更有灭”! 第二条 特破自性生 第一款 性生堕常断 复次: 有生性应常,无者定成断,有生堕二失,是故不应许。 若有生性应堕常过,至无生时定有断灭之失。以说有生性犯上二过,故不应许有彼生也。 “若生有性见二失:有则应常无断故”。 第二款 实续落异同 问: 相续故无过,法与因已灭。 生与灭是相续故,无有常断二失,与因力已其法乃灭。答: 此如前不成,复有断灭过。 生灭非同时,我前已说,故许相续,如前不成。又汝相续,亦应有断灭失。 “有性相

12、续非实同,则为实异勿妄救;实同仍同同时过,实异又落断常失”。 第二节 生灭与湼槃 第一条 生、灭与湼槃 第一款 性生性灭不得湼槃 问: 佛说湼槃道,见生灭非空。 由见生灭,佛说湼槃之道,非为空性故。答: 此二互违故,所见为颠倒。 此非见无生,是见生灭故。又见生与灭相违,见灭与生相违,彼生灭二相互违故,故见生灭知成错乱。依生乃有灭,依灭乃有生,故唯是空。 “若谓佛说湼槃道,由见生灭非见空。然汝是见性生灭,并见互违故成倒。须知生灭皆无性,相依而有故唯空”。 第二款 性不生灭即是湼槃 问: 若无有生灭,何灭名湼槃。 若无生灭,何所灭故而名湼槃?答: 自性无生灭,此岂非湼槃 若性无生无灭,岂非即是湼槃

13、耶! “若汝必执性生灭,难我何灭名湼槃。本无性生与性灭,即此我许为湼槃”。 第二条 灭与湼槃 第一款 灭或不灭皆非湼槃 复次: 若灭应成断,异此则成常,湼槃非有无,故无生与灭。 若谓灭是湼槃,则应成断。若是不灭,则应成常。是故湼槃非有、无性,无生无灭是湼槃。 “又汝见有性生灭,性灭湼槃应成断,湼槃不灭应是常,然实湼槃离有无”。 第二款 灭非常住 第一项 直斥常灭不成 问:灭应是有,是常住故。答: 灭若常住者,离法亦应有。 若灭常住者,应离法有灭;复应无依。然此非理。复次: 离法此非有,离无法亦无。 若离法及无法,俱无有灭。 “常灭离法无依故,不成何况离无法”! 第二项 明常灭不成之总因并例余法

14、云何应知? 能相与所相,相待非自成,亦非展转成,未成不能成。 能相待所相而立;所相亦待能相而立,离此,不能自成。亦非展转成者,谓互不成。由此理故,能相、所相二俱不成。此自未成之能相所相,亦不能成诸法。复次: 因果受受者,能见所见等,一切法准此,皆当如是说。 “能相、所相相待有,自成、互成皆不成;彼二自身未有故,是亦不能成诸法。余如因、果、受、受者,能见、所见、明、暗等,相待而有都无性;反是一切皆不成”。 第三节 特破生灭存在之形式 问:诸时论者说有三世,故时应有。答: 不住相待故,乱故无体故,无性故三时,非有唯分别。 时不成,何以故?不安住故。时不安住,作不住想。若不住者;则不可取,不可取者,

15、云何施设?故时不成。又相待故,谓互相观待而立:由依过去成立现、未,依待现在成立过、未,依待未来成立过、现:由是相依而立故时不成。又即此时观待现在说名现在,观待未来则是过去,观待过去则是未来;如是杂乱故时不成。又无自体故,由自体不成故时亦不成。又无性故,时亦非有。要先有性,其时乃成,遍求彼性全无自体,故时亦非有性,唯分别耳。 “不住、相待、杂乱故、无性、唯想时不成”。 第五章 即相破法 第一节 就生、住、灭三相破为、无为法 问:如说一切有为皆具生、住、灭三相,与此相违是名无为,故有、无为皆应是有。答: 由无生住灭,三种有为相,是故为无为,一切皆非有。 所说生、住、灭诸有为相,若审观察皆不应理,故

16、彼非有。由彼无故,有为、无为都无所有。纵许有为,若审观察,不应理故,说为非有。何以故? 灭未灭不灭,已住则不住,未住亦不住,生未生不生。 此当问彼:为已生者生,抑未生者生?若已生者是则不生,何以故?已生故。未生者亦不生,何以故?尚未生故。即此生法为已住者住,抑未住者住?若已住者是则不住,已住故。未住者亦不住,何以故?未安住故。又彼为已灭者灭,抑未灭者灭?俱不应理。设许有为,若以此三次第观察皆不应理,故无有为。有为无故,无为亦无。 生等三相皆无故,为、无为法亦非有。已、未三相次第观,纵许有为亦不成,有为无故无为无。 第二节 就有、无、一、多等相破为、无为法复次 有为与无为,非多亦非一,非有无二俱

17、,此摄一切相。 若审观察,有为与无为非多、非一、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应知此中此二法之一切相悉已尽摄。 有无一多亦有无;非亦有及非亦无,为无为相悉摄尽; 然彼皆无故非有。 第六章 业、果、作、受 第一节 正破业、果、作、受 第一条 单独破业 第一款 业有自性即无生灭业无自性可说生灭 问: 世尊说业住,复说业及果,有情受自业,诸业不失亡。 世尊于经中多门说业及业果,复说诸业非无有果,更说诸业皆不失坯,及说有情各受自业:故业及业果决定是有。答: 已说无自性,故业无生灭,由我执造业,执从分别起。 如前已说业无自性,故彼无生亦无有灭。颂言由我执造业,故业是我执所起。此执复从分别而生。 佛虽曾说业及果

18、,然无性故无生灭;无性之业我执生,我执复从分别起。 第二款 业有自性即成我业无自性不失坏 复次: 业若有自性,所感身应常,应无苦异熟,故业应成我。 若业是有自性,则从彼业所感之身应是真实,应成恒常自性。彼业应无苦异熟果,彼业常住,故应成我;以无常为苦,苦即无我故。由业无自性,故业无生,由无生故即无有失。 无常是苦苦无我;业若有性则应常,常则无苦应成我,彼所感身亦应常。勿虑空故业失坏、实则无性业方有。 第三款 业之无性与缘成 复次: 业缘生非有,非缘亦无有;诸行如幻事、阳焰寻香城。 业从缘生即非是有,从非缘生,更不得有。何以故?由诸行如寻香城 幻事、阳焰,故业无自性。复次 业以惑为因,行体为惑业

19、,身以业为因,此三皆性空。 业从烦恼因生,诸行从业及烦恼为因而生,身从业因而生,是故此三皆自性空。 缘非缘业悉非有,诸行如幻无性故;身、业及惑层依有,是故彼等皆无性。 第二条 连环破四 第一款 总连环 无业无作者,无二故无果,无果无受者,是故皆远离。 如是,若以正理观察:果无自性,则业非有;若无有业,作者亦无;若无业及作者,则亦无果;若无有果,即无受者;是故皆成远离。 果无性故业亦无,业无性故无作者,业、作且无况业果,果无是亦无受者。 第二款 别合破 第一项 逆明业、果无性 复次: 若善知业空,见真不造业,若无所造业,业所生非有。 由见真故,善能了知业自性空,不复造诸业。若无彼业,则从业所生者

20、亦悉非有。 善达业空不造业,无业亦无业所生。 第二项 顺明作、业缘成 问:为全无耶,抑少有耶?答:可有。如何而有? 如佛薄伽梵,神通示化身,其所现化身,复现余变化。佛所化且空,何况化所化,一切唯分别,彼二可名有。作者如化身,业同化所化,一切自性空,唯以分别有。 如佛世尊以神通力示现化身,其所化身复现其余之化身。当知业亦如是。如来所化自性且空,况彼化身所化余身耶?如是二事唯以分别可名为有。其业亦尔。 作者及业分别有,勿虑全无如化故。 第三条 重斥性业 复次: 若业有自性,无湼槃作者,无则业所感,爱非爱果无。 若谓业有自性者,有自性则定无湼槃。亦应无作业者,何以故?即无作者,亦有业故。若有自性者,

21、则业所感之爱非爱果亦皆非有。 性业叵灭无湼槃,性业自有无作者;作者无故果亦无,故汝不宜许性业。 第二节 别释圣言密意 问:经广说有,云何言无耶?答: 说有或说无,或说亦有无,诸佛密意说,此难可通邃。 经中有处说有,有处说无,亦有处说亦有亦无。诸佛密意语言,于一切种不易通达。 有、无、俱教密难达,宁贸执有难说无! 第七章 根、境、识等 第一节 境、识 第一条 色境 第一款 约能生因破 第一项 大种生色色即无自性 问:此中说色是大种生故有,余非色诸法亦应是有。答: 色从大种生,则从非真生,非从自性生。 若说色是大种所造,色则从非真实生。从非真者,谓非从自,是故色非从自性生。 旣说色从大种生,则知色

22、非自性有。 第二项 色无自性色不从他生 彼无非他生。 问:是事实尔,非从自性生,是从他生,以诸大种是他故。破曰彼无非他生,谓色非从他生。何以故?以彼无故。彼无,即他无。云何他无?谓自性不成故从他非理:说无从他生固非理,说无之他亦非理故。 自无自性之诸色,岂复需依有性他! 第三项 所依无性能依亦无性 复次:人种非有故。若说大种从相生,彼相在大种前,不应正理。若无能相,则所依之人种亦不得成。复次: 一中非有四,四中亦无一,依无四大种,其色云何有。 由四中无一?一中无四故,依止无体之四大种,其色云何得有耶?无者,谓非有也。 大种能相非有故,自且不成色宁有;一中无四四无一,大种体无色性无。 第二款 约

23、能了因破 第一项 直明色不可取逼外转救 复次: 最不可取故。 最不可取故,色即非有。何以故?由最不可取故。色是最不可取,若无可取,云何是有! 最不可取色非有,汝执有色是何因? 第二项 心无自性心非色因 由因因亦无,从因缘生故。 若谓由因,因即缘色之心。若有缘色之心,则能成彼色,以若无境,则心不生,由此心为因,故知有色。答:由因因亦无。因亦无者,因非有也。何以故?从因缘生故。其为因之心从因缘生,故彼非有。 因缘生心心即无,故彼不成有色因。 第三项 色若非无色应有因 有无因非理。 又:有,无因,非理!若谓色是有,而无成立有色之因,亦非正理。谓因非有,非正理也。 勿以心非性色因,横执无因而有色;世间

24、岂有无因事,是故此执非正理。 第四项 心不取自体即不取他色 复次: 若谓能取色,则应取自体,缘生心无故,云何能取色。 若说能取色者,则应取自体。然以自体能取自体,未见此事。从缘所生之心由自性空故无体,彼云何能取无色? 勿以无因理曲故,又执心能取诸色;心不自取且无性,如何能取无性色! 第五项 刹那不能取何能及过未 问:经说过去色、未来色,故取色应有。答: 若刹那生心,不取刹那色,云何能通达,过去未来色。 此约刹那色心而破。刹那生心尚不能取刹那生色,况能通达过去及未来之色!以非有故,不应通达。云何者,是除遣义。由此理趣,色最不可取。 性心性色刹那间,尚不能取况过、未! 第六项 显形性非异心亦不能取

25、 又虽许显色、形色,然说取色亦不应理。何以故? 显色与形色,异性终非有,不应取彼异,许同是色故。 若显色、形色有异者,取彼二为异,容应正理。然许显、形同是色法,故不应理。 显、形性非绝对异,同是色故不可取。 第二条 眼识 复次: 眼识非在眼,非色非中间,彼依眼及色,遍计即颠倒。 若审观察:眼识非眼中有,非色中有,亦非彼二中间而有。遍计依眼及色有彼生者,即是颠倒。 内眼外色及中间,能取眼识悉非有,愚夫持有自性见,定执依眼或依色。 第二节 根、境 第一条 直约能见、所见义破 第一款 约不自见义破 问:眼等诸处是有,眼所见等亦有,谓眼见色、耳闻声等。答: 若眼不自见,云何能见色,故眼色无我,余处亦同

26、尔。 若眼不见自性,云何能见于色?由不自见,亦不见色,故说眼无我,即无自性。又色亦无我,如不可见,即非是色。余处亦尔。以此次第,则余诸处皆成无我,即无自性。 眼不自见宁见色,故知眼处无有我。色非可见亦无我。余处无我例亦尔。 第二款 约自性他性空义破 问:眼能自见,非是识见。何以故?识是能取故,由能取细色等,故名曰识。眼能自见,眼以清净大种为体,此即眼之自性。能取此者,是识;如是能取显色、形色等诸色差别者亦唯是识。是故汝说若眼不自见云何能见色,不应正理。答:是事不然。何以故? 眼由自性空,复由他性空。色亦如是空。余处空亦尔。 眼由依他起故名空,即眼是依他而成,凡依他成者即自性不成,故眼是自性空;

27、眼由自性空者,自性即自体也。若许有他性,亦非正理。何以故?自性若无,岂复有他性?他性亦无,故是他性空。又言他性空者,他即是识,即是眼由识空异名;何以故?以眼无知故,若无知者,则不应有识性,故亦是他性空。又识亦即是空也。由何知空?以识是依他起故。云何依他?谓识依所知等而有。凡是依他有者即无自性,故识无自性;是故说识能取细色等,不应正理。 色亦如是者,谓与彼相同。如眼是自性、他性空,色亦是自性、他性空。云何色是自性、他性空耶?如前已说一切法自性于一切非有;若审观察,一切法皆非有,即是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之异名。空者,即不可得之异名也。又由缘起故,亦说名空。如色由大种为因而成,是依他成,凡依他成者,则非

28、自性成,故色是自性空。亦是他性空:色之他为眼及识,眼与识是有境,色即是境,境非有境,故他性空。又识属内,色是所行是外非内,故亦是他性空。 亦尔者,谓如色由自性、他性空,如是余处亦由自性、他性空。 净种眼性自能见、识唯能取亦不然。眼、色及识自、他无。余处亦同无自、他。因缘生故自性空。自性无故他性无。此非彼故他性无:眼、识二者色之他,眼、识有境色是境,境非有境故他空:识内色外外非内,如是亦名他性空。此无彼故他性无:眼无知故无识性,由无识故名他无。 第二条 曲就触俱、不俱义破 复次: 若触俱一起,则余者皆空,空不依不空,不空不依空。 若时一处与触俱起,则余者皆空。是空则不依不空,不空亦不依空。 一处

29、触俱余处空,空与不空不相依。 第三节 触、受、识、识者 复次: 三非有自性,不住无和合,则无彼性触,是故受亦无。 三非有者,谓彼无。于不住自性中则无和合。和合无故,则无彼性触,谓无从彼所生之触。由无触故,受亦无。复次: 依止内外处,而有心识生,是故识非有,如幻如焰空。 由依内外处而有识生,故识非有。如幻事、如阳焰,其性本空。若作是念:有识、有识者。亦不应理。何以故? 由依所识生,是故识非有,识所识无故,亦无有识者。 识依所识而生,故识非有。山所识、能识俱非有故,识者亦无。 根、境、识三无和合,彼等不住自性故;三和无故性触无。性触无故受非有。识生依止内外处,即是无性如幻等,又依所识故无识。识、所

30、识空识者空。 第八章 流转还灭 第一节 正明流转还灭无自性 第一条 预启其门 问:如说一切无常;以说一切无常故,即显不空。答: 一切无常者,非常无有常,常无常依性,其性岂能有。 一切无常者,当知意说非常或无有常。若有性者,可说常或无常。其性岂能有,谓无有也。 佛说“一切无常”语,意唯遮“常”非表“性”;性有可说常无常,过故彼性岂能有! 第二条 正明其义 第一款 流转无自性 问:贪、嗔、痴应有,经中广说故。答: 爱非爱颠倒,缘生贪嗔痴,是故贪嗔痴,非由自性有。 从爱缘、非爱缘、颠倒缘生贪、嗔、痴,故贪、嗔、痴非由自性而有。复次: 于彼起贪欲,嗔恚或愚痴,皆由分别生,分别非实有。 于一境上起贪、嗔

31、、痴,故贪、嗔、痴并由分别而生。分别非实有故,分别所生贪、嗔、痴亦非实有。云何非实。 所分别无故,岂有能分别,以是缘生故,能所别皆空。 所分别全无。若无所分别,岂有能分别?由缘生故,所分别自性空,能分别亦自性空。 贪等如次依爱缘,非爱及倒故无性;一境三毒唯分别,分别尚无况三毒;分别无由所别无,缘生所别亦无性。 第二款 还灭无自性 复次 四倒生无明,见真则非有;此无故行无,余支亦如是。 由见真实故,不复从四倒而生无明。由此无名无故,则不生诸行,如是余支亦不生。 无明缘于四倒生,见真则不起四倒,四倒无故无明无,无明无故余支灭。 第二节 特示流转还灭之律理 复次 依彼有此生,彼无此不有,有性及无性,

32、为无为湼槃。 若依彼而生此,则此从彼生,彼无此亦非有。有性、无性寂灭及有为、无为寂灭,即是湼槃。复次: 诸法因缘生,分别为真实,谓于缘起法贪着、顾恋、分别、执持;佛说即无明,发生十二支。 复次: 见真知法空,则不生无明,此即无明灭,故灭十二支。行如寻香城、幻事及阳焰、水泡与水沫、梦境旋火轮。 如实了知诸法性空,即不生无明,此即无明灭;无明灭故,十二支悉灭。何以故?若审观察,诸行如幻、如阳焰、如寻香城等,是故性空。善了知此,则无明不起,即无明灭,故十二支皆当息灭。 “依彼有此”是生理,“彼无此灭”为灭律;有性、无性、为、无为,一切寂灭即湼槃。缘生无性分别有,无明发生十二支。欲灭无明须见真,无明灭

33、则余支灭;诸行如幻等性空,善知即能灭无明。 第九章 真、俗、空、有 第一节 佛说缘起即显性空 复次: 无少自性法,亦非无有法,以从因缘起,法无法皆空。 若审推求,全无少许有自性法,亦无少许无法。法与无法皆因缘生,故悉是空。复次: 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 由一切法皆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是缘起。 诸法自性皆空故,佛说诸法从缘起。 第二节 真空不可说俗有不可壤 复次: 胜义唯如是,然佛薄伽梵,依世间名言,施设一切法。 于胜义中,一切缘起诸法皆自性空,唯此而已。然佛世尊依止世间名言如实施设种种一切诸法。复次: 不坏世间法,真实无可说,不解佛所说,而怖无分别。 于世间诸法不破不

34、坏,于真实中则全无法可说。由未了知缘起胜义,不达如来所说,故诸愚夫于无立、无相、无分别而起恐怖。 胜义唯空不可说,世俗假有不可坏;愚者不达于无立,无相、无想而恐怖。 第十章 结义劝学 第一节 结定缘起性空 复次 依彼有此生,世间不可坏,缘起即无性,宁有理唯尔。 世间说依于彼法有此法生,此世间理不可破坏。然凡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何能说有?决定如是! 彼有此生俗叵坏,即俗无性理决然。 第二节 劝学中道了义 复次: 正信求真实,于此无依法,以正理随求,离有无寂灭。 若成就正信勤求真实,于此所说都无所依之法,能以正理随求随欲者,则能远离有性、无性而得寂灭。复次: 了知此缘起,遮遣恶见网,断除贪嗔痴,趋无染湼槃。 性空真实无依法,正信勤求离有无;缘起能裂恶见纫,了知断染趋湼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