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261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法理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理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考试重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理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 1、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 2、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 3、立法技术:是指在整个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 4、法律实效,是指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行、执行或适用。 5、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 二、简答题: 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规定

2、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简述立法的意义? 立法具有很重要的功能,是体现国家职能和作用的必要手段和具体形式。 、它是国家意志形成和表达的必要途径和方式;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必须利用立法手段,来确认那些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 、立法还有指导未来的预测功能; 、立法是民主制度化的前提条件,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活动。 3、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4、试论我国法律解释的体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解释即立法解释,它包括对宪

3、法的解释和对法律的解释两部分; 、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即司法解释,包括两种一种为审判解释,一种为检察解释;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解释即行政解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二是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对自己所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 、地方政权机关的解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该法规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二是对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所进行的解释。 1 三、论述题: 1、试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如何推进? 第一,全面、充

4、分、深入地认识和领会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避免认识上的任何片面性。“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 “以德治国”、“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之间的紧密结合,应当成为我们治国的一个基本方略。由于法律重在惩罚已经违法犯罪的人,而道德则是重在教育那些尚未违法犯罪的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不去犯罪,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刑罚是治标的,而道德建设才是治本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才能使法制建设和法治得到有力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在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应当自觉地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联系起来。立法要

5、注意法律的道义基础,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直接纳入法律的规范中;同时,道德建设特别是道德教育则要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提出来,使法治和德治能够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那些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出现的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比如“见死不救”、“虐待父母”、“破坏家庭”等,就可以在立法时予以适当注意。这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进一步推动法制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在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还要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已经成为现实生活向我们提出

6、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社会的稳定、能否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至于能否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道德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怎样对待公平和效率问题,等等。我们应当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指导思想,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为早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而努力。 2、什么是法律责任的归结?试述公正归结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法律责任的归结,也叫归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公正归结原则的含义:公正包括分配的公正与矫正的公正,实质的公正和形式的公正。、公正归结原则的要求:一、对任何违法、违约的行为都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二、责任与违法或损害相均衡;三、公正要求综合考虑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多种因素,做到合理地区别对待;四、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依据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责任,非依法律程序,不得追究法律责任;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任何超出法律之外的差别对待都是不公正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