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383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院:化生学院 班级:10化学 学号:101001014 姓名:吴志波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保证了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作出更准确的反应,它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条件。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交流合作的,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发展。人的注意是有规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就成了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正确运用注意的基本规律,就能更好地调动起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机制: 过滤器模式 衰减模式。 一、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客观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的规律可知,刺激物的这些特点,既可以成为学生在学习上注意分散的消极因素,也可以利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成为有利于教学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积极因素,防止不利因素,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1 、在教学环境方面,要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2、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采取生

3、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4、在教学语言方面,应符合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应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具有趣味性等 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得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客体的指向和集中,不仅取决于特定客体本身的特点,还取决于自觉确定的目的和自觉提出的任务。学习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往往不能单凭兴趣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

4、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切忌离开教材本身,离开学生的知识经验,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说教来动员学生的注意。 2.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地注意学习活动。 3.正确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严密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必须紧凑。 4.采取方法,

5、制止注意分散。当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教师可以凝视做小动作的学生,突然停止讲课或摇头示意等,为使信号更加奏效,教师也可以一边凝视学生,一面走近他,通过及时给予信号,对注意力涣散的学生,予以适时提醒。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问应面向全班,然后指名让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应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关,以激发其听课的积极性。学生不注意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应当加以批评,提醒他们要遵守纪律,指出他们不注意听讲的错误,要求他们遵守教学常规,但应当注意,批评应力求简明扼要,客观,避免唠叨或冤家式的指责,更不能对学生人格进行侮辱,最好在课下进行。 三、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6、教学中,学生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容易产生疲劳和注意的涣散。但学生也不能单凭无意注意来学习,因为任何学科的内容不可能都是有趣和吸引人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必须通过有意注意来协调活动,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转换。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设计新颖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往往影响着整整一堂课的成败。 2、运用多种手段,引发学生思辨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因而形象的材料比抽象材料容易识记,运用直观教具和典故、幽默、小品、比喻、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创设乐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辨,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3、安排合理结尾,再激学生兴趣 一堂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后,精妙的结尾能延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教师要设法用一种新的信号刺激,重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头脑再次处于兴奋状态中,譬如提供一条信息,传授一种记忆方法,转换思维方式等。还可在拨疑点题中使学生豁然开朗,做到首尾呼应,一般采用师生问答、绘图列表、作业练习等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