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664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赵家岗中心完小 田泽云 所谓阅读理解就是你看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首先要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即思想。其次要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也就是结构和手法。再次是知道作者在此文中提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小学生由于文字的认知范围限制及理解能力的不同,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方面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课文中内容,并且对于课外的短文阅读也能做到得心应手。而有的学生别说是课外阅读了,就是已经讲过的课文,他也只是一知半解,不能理解其要义。为什么这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这么差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到原因。 一、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影响 一

2、般情况下,我们在听到或看到一些文字的时候,先是接受它,然后把它放进大脑里贮存起来,最后将它形成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的生成环节。可有的孩子在上面提到的接受环节虽然没有落后,但却在这个生成环节上出现了落后,这仍然会对孩子以后的阅读能力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落后的孩子通常有如下表现:他们说话时词汇量很少,甚至总是使用那几个相同的词,单调乏味,而且还结结巴巴;上课时,他们不敢发言,即使发言也词不达意;写字更是提笔忘字,错别字连篇。 二、语言接受能力的影响 当他们在面对一些读物的时候,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接受过程。这个接受过程也是对字、词和句子的辨认与理解过程。如果这一过程出现了

3、困难,那么孩子就会在口头表达和书写方面出现障碍。 这些孩子对于一些常用的词,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词,不是太了解,即使一些正常的句子,理解起来都很难。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父母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孩子的阅读能力也就差不到哪里去。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缺少语言刺激的家庭,通常都是沉默寡言,说话非常简单。更不要说表达用词的丰富和规范了,他们对孩子看电视也是置若罔闻,不和孩子交流,生长在这种缺少语言刺激的家庭,孩子自然无法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所以从小语言匮乏。 特别是我们班上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家中只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平时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 四、阅读兴趣方

4、面的影响 很多学生对老师让阅读的内容没兴趣。但对于喜欢的书籍能快速阅读,而且能准确理解。但面对其他读物,以及学校课本里的文章,他就明显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不会分析段落大意,无法领悟语法,甚至读起文章来也是磕磕巴巴。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一方面要照顾到他们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要做适当的引导,及时纠正他们过度的片面阅读兴趣。有些孩子在面对阅读时,会有种害怕和焦虑的情绪存在。而这种情绪又会影响他们阅读,于是出现了恶性循环,导致他们最终对阅读产生恐惧心理。厌烦心理让他们无法把精力投入到阅读中来。 那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呢?认真的反思我过去的教学,再吸取前人的经验,我觉得

5、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试着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所以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所需的工具书是非常必

6、要的。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比如,梅花魂中的“珍惜”一词,可以引导学生查词典,把它与“爱惜”一词作比较,这样就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从而也就理解了课文中那幅墨梅图在外祖父心中的分量,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说话和写作中准确地运用这两个词语了。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要多读 俗话说,好书读三遍。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本途径。读一篇课文时一般要从浏览到精读,注意力要集中。读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在重要的句子下划横线,将关键性的词或短语圈出来。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

7、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用多种方式、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师在范读课文时最好能声情并茂,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形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阅读课文前,教师可根据文章主旨、人物、情节、线索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后掩卷沉思,复述课文,既达到了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不容忽视的一块,也是最考验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只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