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751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的运用 法律是底线伦理。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罪犯无视法律的存在,违反法律的规定,不仅是一种法律行为,也是一种低劣的道德 行为。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道德品质为基础。根据大量调查资料表明,罪犯的犯罪行为与他们的道德品质低下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 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约束,常常以黑白颠倒的道德标准调节自己的行为,公然藐视法律和道德,藐视一切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罪犯需要对罪犯进行道德教育,使他 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让他们运用正确的道德标准对照、调整自身的行为,提升自

2、身的道德品质,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但是,当前的罪犯道德教育出现了很多 弊端,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并不能完成提高罪犯道德水平的使命,这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以倡导仁义道德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享有盛名,建立 起了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并积极地把道德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开我国道德教育之先河,可谓中国历史教育家中重视德 育的“先师”。 十七大报告首次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理念,阐述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总体构想,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目前,

3、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国学热”持续升温,中国传统 文化日渐走进学校、企业、机关,成为提升素质、陶冶情操、构建和谐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首要标准”,许多监狱创新教育改造模式,将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省部分监狱也在有意识地进行这 方面的尝试,但因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众所周知,教育改造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工程,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长期养成教育,要切实发挥传统文化在教育矫治罪犯方面的积极作用,必须解决“改造什么”、“如何改造”的认识问题,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内容与 方法问题。

4、一、只有解决好“改造什么”与“如何改造”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有效落实“改造人”的监狱工作宗旨 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监狱主业意识得到不断强化,教育改造罪犯纲要的出台,“5+1+1”模式的深入推行,为认真贯彻“首要标准”,创新教育 改造手段,从体制、制度以及时间上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监狱作为特殊学校,长期担负着“改造罪犯”的根本职能,担负着“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合格建设者”的特殊任务。虽然积弊已久的以劳代教、以管代教、以 罚代教现象日趋减少,但制约教育改造质量提高的一系列瓶颈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育改造重形式、轻内容;重说教、轻效果;重强制改造,轻自觉改造的矛盾仍 然相当突出。改造人

5、的根本在于改造人的思想,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关键是要解决他们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和严重失范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修身立志、治国安邦、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罪犯犯罪入狱,人生观的扭曲、价值观的错 位和道德观的沦丧是主要因素。因而,对罪犯而言,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从根本的道德问题上入手,对改造他们的道德思想,重塑他们的道德观念,养成他们 的良好行为大有裨益;从最能体现人性的情感问题入手,充分发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感召力量,以亲情唤醒他们的良知与觉悟,对改变他们的改造态度,激 发他们内在的改造动力,强化教育改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大

6、有裨益。 二、只有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的内容与方法问题,才能事半功倍,有效发挥传统文化在教育改造中的积极作用 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凝聚了数千年的历 史积淀与发展,要想短期内博览群书显然是不现实的,作为罪犯教育改造的手段之一,可本着“选择性阅读”与“重点性阅读”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学习的针对性与 实用性。 第一,通读不如精读,本着学习“要精、要管用、要有普世价值”的原则,选择性的阅读与理解。如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 三字经、弟子规等。 第二,抓住重点,突出实效的原则。以学习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庄哲学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主线,由点到面

7、、循序 渐进。 精通儒、释、道三教经典的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天天要吃的;道家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 易中天教授认为:“做人要学道家,豁达大度;做事要学儒家,脚踏实地”,因此,他主张儒道兼修。 第三,做事学儒家,做人学道家 儒家作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思想体系名扬中外,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儒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罪犯教育改造中学习儒家思想,主要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 “仁者,爱人”的核心思想,孟子将其发展为“仁者无敌” 儒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幼

8、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处事原则,提倡建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有利于引导罪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培养在竞争中实现互利合作共赢的意识; 第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儒家本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强烈使命感,提倡树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刚强意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坚毅品质。有利于罪犯矫枉过正,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与 高尚情怀; 第三,“三

9、省吾身”,“见贤思齐”的处世之道 孔子为人处世之道非常符合当今倡导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准则,提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 才”。对自己要“吾日三省吾身”,要自觉做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对于自己的过错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政做官则应“正人正己”,“子帅以 正,孰敢不正”,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对他人,要学人所长,容人所短。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有利于罪犯反躬自省,谨言慎行,宽容别人,培养正确的处世之道; 第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道 儒家主张“克己复礼”,提倡“礼之用,和为贵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推崇“四海之内 皆兄弟”的博爱。有利于培养罪犯海纳百川、尊重差异的胸怀,加强与人为善、团结合作的意识; 第五,“安贫乐道”、“陋巷箪瓢”乐观豁达 孔子自我评价“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在他看来,快乐其实很简单,无 需财富与名利,就是一种阅读的快乐、一种精神的愉悦,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他非常赞赏学生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生活态度,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有利于罪犯消除拜金主义、享 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树立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道家以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不

11、争而胜、小国寡民等思想著称于世。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尊老子为人中之龙。著世界哲学史的德国哲学家汉斯约阿西姆施杜 里希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三本,那么,老子就应当是其中一本。”道家思想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在罪犯教育改造 中学习道家思想,主要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祸福相依,弱之胜强”的辩证思想 老子尚柔贵弱,坚持“不敢为天下先”,主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指出“上善若 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告诫作战者“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 哀者胜”,有利

12、于矫正罪犯逞强好斗的陋习,培养他们克制隐忍,不侍强傲物的谦和品性; 第二,“知足常乐”、“功遂身退”的精神境界 老子认为“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高度概括了人 与财物名利的辩证关系,指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有利于罪犯反省自己,节制贪欲,培养他们知足常乐,拒绝诱惑 的自觉意识; 第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细节培养 老子指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充分论证了日积月 累,细节决定成败的哲理;论证了滴水穿石,从量变到质变的哲理,有利于罪犯认罪伏法,坚定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13、的改造信心; 第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持之以恒 老子认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人做官要善始善终,清白一生,保持 晚节。有利于罪犯提高思想认识,培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意识,持之以恒地加强自我改造。 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多渠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一,教育者先受教育,发挥 监狱干警“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表率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宣传的干警队伍; 第二,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多渠道的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罪犯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孔子有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大家耳

14、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与寓言故事启发罪犯,让他们走近先贤,走进传统文化;使传 统文化教育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第三,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避免“一刀切”、“一锅煮”现象; 认真分析罪犯的犯罪类型、家庭情况、文化素质、改造表现,采取集中授课与个别 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品德休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办法,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四,知行合一,重在落实,注重在改造实践中落实道德细节,规范罪犯行为,使传统文化教育达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效果; 第五,采取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宣传手段,营造“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的良好学习氛围; 孟子问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梁惠王

15、回答:“不若与人。”孟子又问:“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梁惠王回答:“不若与众。”可见,快乐要善于与人分享。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应采取丰富多彩的 形式,加强学习中的交流与互动,调动罪犯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倾听干警、专家、教授的专题讲授,收看电视里名家、学者的精彩诠释,阅读古圣先贤等文选, 交流学习心得,组织文艺表演、举办知识竞赛、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等形式,寓教于乐,形成浓厚的“众乐乐”学习氛围。 三、 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改造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强调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为了在历史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而不是要回到过去、 守旧复古,更不是像有人提出的用儒家思想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可避免地会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审慎的分析、过 滤和选择,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克服“传统文化万能论”和“传统文化无用论”的两种错误倾向,认真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发挥社会资源在教 育改造中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监管、教育、劳动等多种改造手段,强化心理矫治,科学进行罪犯质量评估,有效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效地服务于罪犯教 育改造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