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797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技辅导员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当今中小学科学教育目标是建立在“科学素质”这一重要理念上的。它不仅涉及到学生应当掌握的科学知识,而且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精神、兴趣、态度,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等。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得以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以前配置的自然仪器设备不能满足科学课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如何根据农村学校现状,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资源开发 利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已经成为科学一个基本教学特点。新教材不

2、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惟一依据,而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灵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新课程和新教材对教师角色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亲密合作者,还应作到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1 桌交流、小组合作、组织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

3、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要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将课堂变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让学生把课下研究的成果在课上充分的展示、交流,使课堂更精彩可以说这样是一种最优方法。教育科研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有利于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从而使教师教师不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教师正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关注将更加全面,把儿童的主体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更重要的是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之中来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提出了

4、新的要求,学校以前配置的自然仪器设备不能满足科学课教学的需要。如何根据农村学校现状,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上好科学课,我们作了以下尝试: 一、因漏就简,利用好现有资源 现有小学实验教学资源主要来自普九配置的自然课仪器设施设备,由于课程的设置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耗损和老化都比较严重,好多仪器设备都已不能再使用了。为了给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尽力使用好这些现有的有限资源,能用的尽可能派上用场,能替代的尽可能替代,将小学科学课时尽可能地错开安排,避免同一时间因上同一课程时仪器设备的紧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作用。 2 二、变废为宝,收集好实验资源,注重和加强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无疑,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不是让学生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还需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实验时要做到: 明确目的。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说的白一点,就是让他们明白为了研究什么做这个实验。 设计实验。此环节是重中之重,因为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设计好实验。设计实验的

6、过程,要靠学生的猜想,学生会有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契机。 明确任务。在做实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另外还可以直接给学生出示实验记录表,让学生边做边认真填写。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 明确结果。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应用结论。学科学,关键是要用科学,如在教完磁铁的力量这一课后,我设计了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巧取缝衣针”,让学生3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仅联系了生活实际,还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7、的兴趣。这时,再让学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找出生活中利用磁铁的例子,也为后面学习“磁的应用”作了铺垫。 所以,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即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会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教师要善于使用各种废旧的、生活化的材料,充分运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感知、体验。 在学习观察身体时,教师首先让同桌同学互相观察对方的身体,了解身体由几部分组成,各

8、部分是什么样的,并把观察到的画下来,在对身体的外形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让孩子摸摸自己,发现身体里还有什么,比如找心脏的的位置,找肋骨,并数数肋骨有几根。 在学习植物的一生时,教师又让孩子在观察种子的基础上,分小组亲自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并为植物的每个生长时期画像。在这游戏,观察、实验、记录、制作、画画等多种活动中,孩子不仅仅亲身体验了一次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而且还有了极高的兴趣。 在教学青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弄清青蛙是怎么跳跃、游泳的,教师就可自制课件,向学生播放青蛙跳跃、游泳时的慢动作画面,让学4 生与实物进行对比观察,以让他们了解青蛙是怎样运动的。学生们一会儿低

9、头看看桌上水槽中的青蛙,一会儿抬头看看电脑播放的青蛙跳跃、游泳的慢动作画面。不一会儿,学生们就纷纷举手请求汇报观察结果。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学生们很快完成了教材上要求完成的观察任务。 “评价”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成长 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如学习植物的根和茎一课时,在完成猜想“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后,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此时学生思维积极,设计方案也层出不穷,有的学生干脆走上讲台,像个小老师一样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台下的同学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对设计得好,讲得精彩的,尽可能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进行学习与感悟,体验成功,利用赏识

10、教育更使学生学会学习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从实践看,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都可以作为科学实验的资源。 三、走进生活,利用好自然资源 脱离实际的科学观察和科学研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生活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要让科学来源于生活,溶入生活。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5 和生活中,去开发利用

11、科学资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养成从小学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教师要准确把握实验教材所体现的几点基本思想,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努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

12、战性的自然科学问题。教学动物与环境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们自己扮演小浣熊和爸爸,妈妈无家可归、到处流浪躲藏的情景;紧接着,通过放录像,让孩子们看到乱捕乱猎、乱砍滥伐,野生动物纷纷倒下,学生们开始还议论纷纷,到最后全部默默无声。见此情景,我对学生们说:“这一切是由于人类不善待我们的朋友造成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不能只有人类,我们、动物还有植物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大家园里。”在不知不觉中,既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又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关爱他人。如有段时间,三年级的学生对玩纸飞机成风,可多数人的纸飞机却飞不高,飞不远,热情与日俱减,这时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到其中的原因,此时,我们恰好学习纸飞

13、翼这一课,我给学生介绍了纸飞翼的常识,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如何让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学生们参与积极性非常高。通过实践,每人手中的纸飞机试飞6 时,多数人眉飞色舞,热情高涨,因为他们既能玩得痛快,又能得到一些科学知识,一举两得。 四、均衡发展,利用好远教资源 制约和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学资源的贫乏,缩小城乡差别,可充分利用好远教资源。远教资源既可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又可弥补教师的教学能力低下的弊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得出结论.启发了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力寻找,就一定能找到适合教学内容,学生喜欢的课程资源。 参阅:中小学科学教育新课标 小学科学教育课本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