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807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的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空间,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且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更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着它强大的、积极的作用,优化着我们的音

2、乐课堂教学。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效率 音乐课堂 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产生的效果是传统音乐教学活动所不能比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音乐的教授限制在“黑板、钢琴、录音机、书本”中,不具备形声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对于喜爱视听效果的孩子们,有些时候不容易激发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事实证明,采取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更有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学到更多的知识。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

3、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音乐课上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弥补了一些音乐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音响效果。在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发展学生创造美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仅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接受的效果,学生也没兴趣,而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

4、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心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春天来了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我先让孩子们说说春天的景色,然后让孩子们观看电脑里制作的春天景象,风和日丽、莺歌燕舞、山明水秀的大自然展示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的心一下就被揪住了:哇!多美呀!把他们带入了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了“融雪”、“桃花”、“小鸟”、“蜜蜂”、“杨柳”等在高兴地欢唱着“春天来了”的景象,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了起来,纷纷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旋律表现起春天来了的欢乐舒展的动作情境。看到他们投入的眼神,专注的表情,教师就能轻而易举地向孩子传递了春天的信息,使他们满怀激情地演唱了这

5、首歌,从悠扬的歌声中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民歌来说吧,各个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民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受。 如:我上二年级教材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时,把彝族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做成

6、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通过这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又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音乐信息,把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创新天地。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美。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如:两只小象是一

7、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两只小象互相友好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乐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合十六分音符,以培养他们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我用两只小象的碟片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演示情境。上课时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然后在大屏幕上呈现象的谜面:鼻子长又长,耳朵象扇子,四腿象柱子,尾巴象绳子。请学生猜一猜,并模仿大象走路,接着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接着请学生分别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谈话进入新课教学,充分讲述歌曲、了解歌词之后,让学生看

8、另一段动画,那就是小象找朋友。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唱,一边模仿两只小象友好的动作。在空拍处让学生用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填充动作,发挥想象,他们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精彩纷呈,不但促进他们的想象力,而且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四、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创造美 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

9、的创造美。 如:小学四年级音乐欣赏牧童短笛,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分三部来实施。其中的第二部分是利用MIDI技术,使用cakewalk软件,在课前把乐曲输入完毕,在课堂上对乐曲实现现场改变,如改变乐曲的音色、速度、音区。使学生直接获得音响效果,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以前做过同样的练习,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只是说说,并不能听到他想象改编后的音响。因此发言的人不多。而在这节课上,我先让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利用我们学过的乐器知识及改变音乐情绪的手段,自己想象如何利用这些手段改变牧童短笛中牧童的形象。当第一个学生发言后,我通过cakewalk操作,然后播放出来,学生的兴趣

10、骤然提升,都争先恐后的要求发言并且在聆听改变后的乐曲时十分用心,有的同学听到改变后的乐曲与自己的想象不符合时,很快就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再及时的进行修改,通过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五、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中,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如:教授彼得与狼时,由于先把乐曲中的各种乐器事先做成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器与代表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时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里需要说

11、明的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投影和录音录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多媒体音乐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和排斥,而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