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849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城市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专业建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秋莲 所在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摘要:文章探索了社区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如何营造归属感的心理环境。本文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主要从创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社区、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方面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让居民可以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字: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文化 一、 社区归属感的概念 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

2、恋等多种感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社区归属感的定义为,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如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

3、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所进行的调查。6调查所运用的原理与单博士的相似。调查表如下: 实际上,单博士的调查是在北京部分老区,而且数据没有列明是

4、在哪几个小区进行的,这份调查的普遍性不算太强。而李洪涛的数据比较能够反映出中国城市的普遍状况,由于我国城市绝大多数经过了新城再造过程,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迁居现象的高居不下,现我国城市的大多数社区都比较新,区龄不高,居民处于一个对本社区认可的阶段中。结合两位调查实践,从理论出发,总结出一下归属感缺失的原因: 1、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单位制。据维基百科:“单位是中国大陆的特有名词,全称是工作单位,是对人所工作的机构组织的泛指统称。因为单位情结的存在,使得居民很少和社区发生联系,社区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

5、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 2、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从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 3、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 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

6、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 4、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 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因此在这种社区成员的邻里关系,我们无法给予其信任,这种互动模式极大地不利于居民发展社区内帮助互动关系,因而就不利于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不利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 三、怎样提高社区归属感

7、1.良好的公共空间有利于社区归属感的产生 “友谊”是能设计出来吗?几乎不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有助于人们相识的集聚和会面场所及有助于交流的道路系统是可以设计出来。大树下的一块铺装的场地、供人下棋的桌凳;一个良好的球场,可以使原本单调的居住区充满生机,可共享的林荫道路,这类场所及道路会白发的产生一种神秘感。它们是邻里相互作用的中心,友谊的中心,由此可看出“共享”是关键。当人们白发的去接触交流,这种归属感会白发的产生,并逐步地加强。居住社区空间是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一空间相统一的系统,形态空间的结构与规划应适应社区内地域社会结构层次、居民交往、心理认知与归属的规律特征,强化不同层次空间的领域属性。从约翰

8、奥姆斯比西蒙兹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理论中可得:公共交往空间中产生归属感的重要四个方面为、广场、道路、公私域的渗透、景观环境。 灵活的住区空间形态 在住区空间形态上,周边或混合布局的方式比行列式布局容易形成兼具封闭和开敞感的院落空间,主次有致,空间的封闭感和开敞性均可达到,易形成邻里交往的积极空间形式。丹麦建筑研究院调查了大哥本哈根区的12个居住区的1800个家庭,证实了院落住宅和联排住宅的住户比大片公寓和多层住宅的住户交往频繁,熟悉程度高而且相互之间限制较少,老年人、青年人的行为也更自然和随意。这样的住区环境不仅能满足居民多层次的要求,也有助于促进邻里互动和居民归属感的形成和加强。 街道的魅力

9、道路是社区内最为公共化的空间,容易到达,居民使用频繁,虽然不具备广场的空间形态,但就空间层次、活动内容和使用频度而言,它和广场拥有共同的特质。和谐社区应该把道路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来设计。不仅限于其交通功能,同时要构建连续的步行系统。步行空间是一个连续的空间序列,要重视宅间小路、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的步行空间设计,加强散步空间的连续性。在组团内可以通过限制车辆进入、限制车速的方法减少人车矛盾。便利的公共设施,作为居民活动向心吸引源,使居民在共同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向方式的交往活动。“归属感”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活动场地和相互联系的道路来加强。社区中,完整步行系统将各个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具有良

10、好可达性,这样街道和公共开敞空间形成了社区中人们交往、碰面的空间网络。增加了本社区居民与其他社区居民交往、互动的机会,缓解社会隔离与封闭现象,营造良好的生活品质,增强社区归属感。道路作为社区内重要的交往空间之一,非交通目的的人去在道路上停立时间长嘲。应选择适当的公共设置,如有休息座椅的林荫道,会增加道路空间的吸引力,使居民愿意生活在其中,产生社区归属感。如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苍松社区,以前的苍松社区的居民没有社区归属感,后来通过整体的规划和建设,加强了社区之间道路的联系,使得居民之间有了更好的交流,在之后的采访中,苍松社区的居民普遍反应有良好的社区的归属感。因此可以证明,良好的街道对居民的社区归

11、属感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交往点 丹麦建筑师扬*盖尔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认为有利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空间应该是提供各种私密程度的环境,包括私密的、半私密的、半公共空间的及公共空间,而且各级之间需要平缓衔接与过渡。入户门的内外是两个天地,公和私从这里分野,即“公域”与“私域”的平衡与渗透。当前的单元,拥有一个让私有领域和公共领域相互渗透的空间,是可以引发邻里之间的交往情趣的。在家居空间与公共空间中增加一个共融空间,非常必要。交往点一般是小型的交往场所,它甚至可以小到一棵树、一个座椅、一个健身器材,这样的精心布置的“点”往往会胜过住旁的大块空地,可以增加人们的归属感。例如,在每栋住宅楼前留一小块空地,使其

12、成为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过渡空间,给人碰面交谈创造机会,形成交往点。又如山本理显设计的“北京SOHO”方案,在建筑屋顶平台和建筑之中嵌入半公共户外交往空间,提供了一种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立体式布置邻里交往空间的模式,也形成了交往点。 美好共享景观环境 景观环境是社区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景观共享,可以根据用地条件,局所形成的通透景象来实现。带形的景观布局形态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特征的景象区段增加了住户的选择性,同时也更富有人性。现今,居民购房时,景观环境的好坏,已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从房间是否可以看得见风景是重中之重。居住社区的景观设计中,可通过形态与空间的合理布更有利于较多的景观入景。

13、不仅如此,社区空间设计也要突出所在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使空间设计,符合居民的行为心理。在这样的社区空间中,人们既可以体会到地域的文化风情,又可以使自己自由舒适的活动得到空间环境的充分支持。无论是群体活动还是个体行为均可以相安无事,各自怡然自得。而共同文化特性,使群体与个人从心理上产生凝聚力,从而产生社区归属感。社区是人的社区,社区的建设要以人为准。在空间营造的过程中,应切实的了解居民的行为心理,满足必要性活动、选择行活动,推动社会性活动。公共空间是营造社区归属感的物质基础,因此,公共空间设计要能够强化社区意识,使居民拥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才能建设和谐的社区生活。 2.构建城市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

14、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社区文化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建立和谐文化传播网,完善体制机制“新航线”。 一是坚持“三线运行”,整体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

15、织线,不断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二是实行“四级构架”,完善社区文化网络。加强与辖区单位的沟通,共同谋划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强化横向协调,推动“双向”服务,促进社区与辖区单位文化资源整合。 建立和谐文化传播中心户,凝聚文明建设“新磁场”。 积极开办家庭图书室和开展家庭演唱会、家庭运动会、家庭才艺展示会等文化活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和谐。 建立文化传播平台,打造和谐文化“大舞台”。 一是加大投入,建好文化活动中心。二是科学规划,完善传播网络。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为依托,以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建立完善并延伸到社区、小区、居民家庭的三级服务体系。加强文体中心管理,采取办理年卡、季卡、月卡等形式发

16、展会员。采取社会招聘、辖区吸收、培训等办法建起一支辅导员队伍,聘请国家、省级艺术人才辅导居民文化活动。三是规范服务,营造和谐文化环境。街道文化活动中心配备计算机、电视机、投影机、音响系统、演出服装等,培养社区文化骨干,为和谐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文化传播载体,奏响和谐家园“合奏曲”。 一是在节假日传播和谐文化。在节假日,学院街办还组织群众开展趣味运动会、夏日纳凉晚会、全民健身周等活动,表演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扇、快板舞、巴山舞、秧歌舞等文艺节目,让社区四季歌舞不断。二是在家庭传播和谐文化。学院街办在家庭开展“消夏晚会”、“婆媳对夸会”、“邻里敲门日”等活动。 五、结束语 城市居民的社区归

17、属感直接来自于他们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足感 ,这对他们社区归属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 ,也是增强人们社区归属感的最终力量。因此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要通过对社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的整体建设 ,促进社区的发展与进步 ,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 ,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 ,这才是我们今天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首要目标和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海雄社区归属感 香港与广州的个案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2 马健 可持续社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3金俊 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和整合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9 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Z-十一世纪园林城市创建宜居的城市环境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XX年 李睿暄,李香会,张盼,从空间到场所-住区户外环境的社会维度XX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