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变化.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858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变化.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变化 成绩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 结束了几个月的假期,日子的起承转合间,夹带着一些欣喜,一些憧憬,一些幻想,一些留恋。然后启程,挥别亲人和朋友,还有那座可爱的城市,在长长的铁轨的另一边,渐行渐远。走进大学,新的学习生活就这样一点一点在我们的眼前摊开。 在角色转换中,我发觉自己要面对的事情很多。怎样管理生活用品,怎样理财,怎样与同学相处,怎样规划大学生活,怎样利用时间,怎样调节情绪。同时我发现周围的同学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也存在一些像迷惘、困惑、郁闷等心理上的问题。有的同学因为学校环境,设施等与想象中的有距离,而抱怨;有的人因为过于想家不能以好的

2、状态投入学习;有的则不愿意与新同学交往,沉默寡言,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在入学初,我自身心理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段时间内被一种挫败和失宠的心理所困扰。因为自己在中学阶段一直比较优异,在学习和一些文娱活动中都能得心应手,是家长和老师的宠儿,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但在新的环境中,面对人才济济的新环境,从佼佼者变成了平凡的一员,甚至在在学生干部竞选和考试中失利,心头产生一种莫名的不平衡,自卑,失落与焦虑。 但是通过心理健康课中对大学新生多种心理问题的学习和分析,以及渐渐对环境适应与自我调节中我慢慢学会了虚谨,以虚谨的态度去做人,去处事,去学习。我从中学会感谢,因为过去太过顺利的生活让我需要一个小小的

3、打击来变得清醒,感谢这些挫折让我放平和心态,坦然而释然。我从中学会欣赏,欣赏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身上的那么多亮点,让我落入到一个星光闪耀的优秀的集体中。 环境的改变必然会给人的心理活动带来影响,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踏进大学校门,就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一切从陌生开始探索,理解,体验。本文就结合大学生活和心理健康知识就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变化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总结起来,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心理: 一、 目标迷失 高中毕业时“向大学进军”的目标,以无怨无悔的苦读寒窗达到了目的,进入大学后无论是对自己追求的目标满意也罢、不满意也罢,新的目标或尚未确定,或尚不具体,或感觉十分

4、遥远,不知道自己究竟去向何方。 二、 无所适从 大学的学习环境与初、高中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学们突然觉得不知道如何读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与新同学相处,如何与老师接触。过去在初高中学习上得心应手的同学有可能突然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有的同学也许感到自己一下子成了一个不受人管束,完全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空间和精力的“自由人”,感到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但有时又怀疑自己的独立能力,想依赖或依靠某一个人却依靠不上,产生一种无助感。 三、 失宠感 很多同学在中学阶段十分优秀,同时通过激烈竞争的高考来到大学,得到父母亲朋以及社

5、会的承认和赞誉,心理上自我意识较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会发现在群英荟萃的新集体中,他们的优势不存在了,有的不但不能名列前茅反而在一些方面滞后与他人。因为一时难以超越中学时代的自我,感到苦闷,时常回忆过去的“得意”,并为老师和家长的期盼给自己背上很沉重的心理负担。 四、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经历了这一矛盾的冲突。刚入大学把一切想象得十分神秘、美好,“优雅的环境、博学的师长、紧张的学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厚藏书的图书馆,应有尽有的现代化的设施和仪器”。当自己真正置身于现实的大学之中时,就会发现现实的大学有许多不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的教师教学水平

6、和方法不能令人满意;同学间个性迥异,不易相处;师生关系不像中学那样密切,与任课教师接触机会较少,等等。特别是当前在办学条件上出现一系列问题,都与理想化大学有较大的差距,有些同学不免产生失望感,不断抱怨。 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

7、,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 三、从环境方面看,生活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学习任务,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另外,社会环境方面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等等都是导致大学新生心理变化的原因。 为了防止入学后的心理变化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形成心理疾病,我们能够采取的措施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上好心理健康课程,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让有经验的师长,帮助我们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同时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环境。 二是积极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调查工作,认真做答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及时发现和正视自己的问题。一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调整。 三是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积极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要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从中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明白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要正确认识和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