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899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 摘要:提高中年级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就要在运算的正确性、简捷性、合理性、灵活性等方面下功夫。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各种与运算有关的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要求学生记位一些必要的和常用的数据,训练出熟练的技能技巧,善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顽强的毅力,精益求精的态度。 关键词:简便计算 灵活性 多样性 算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的质量。计算的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的教学时间。而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

2、:“重头戏”。新课标指出:简便算法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运算速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简便运算思维灵活性的学习,正确理解简便运算的涵义,合理的进行简便计算,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思维空间得到更好的发展。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简便运算方法比较多,要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数据的变化规律才能提高运算速度,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灵活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已的挫见。 一、平时增强“化整”、“凑整”的训练,为学好简便算法作准备

3、。 我们的数学教育目标,不仅要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而且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学生简便意识的培养,优化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应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所以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提前渗透学生“变整化”、“凑整化”的数学简算思想。在教学简便方法之前我就经常让学生做加数中含有整十、整百的加法口算题,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题目很好算又容易做得正确。也把254100、12581000这两个特殊的化整算式牢牢记住。如在教学7516825、24518020155这种类型的算式时就需要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加数中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字凑在一起。这样算起来就会更加简便。所以我在平时

4、总会抽出一些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些凑整的训练。我们是这样训练的,老师先说一个两位数如:33,然后让学生快速的说出能与它凑成一百的两位数来。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后,我和同学总结出能凑成整百的两位数的特征这样的凑整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简便算法的教学中。由于渗透了高一层次的数学思想,那么学生面对以后其它的一些计算问题时就站得更高、思路更广,对“简便计算”也就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在渗透这些数学思想的同时,我们特别要训练提高学生对一些“特殊值”的敏感度。如果我们能对这些数字加以重点研究,训练学生基本的运算,就能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后看到这些敏感的数字就能立即想到可以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二、理解运算定律、

5、和运算性质是学习简便计算的前提。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只有概念明确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合乎逻辑的推理,有些计算的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中某一概念不清引起来。 如在计算: 3699 = 361001 =36001 =3599 很明显就是由于算理不明,概念不理解的原因造成的3699表示99个36相加,简算的过程中,把它看成36100表示的是100个36相加,也就是增加了“一个36”而不是一个“1”。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加、减、乘、除的算理,而且计算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就会弄巧成拙。,教学时,应该重视基础知识,必须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各种与运算有关的概念、性质、公式、算律等,弄清

6、它们的来龙去脉及各种应用,常出些与它们有关的正误辨析,正用逆用的系列练习,使学生有着扎实的基础,保证运算的准确性。 有的学生实在对概念和运算定律不能够理解的我就自己编了一些即简明扼要又顺口的句子来帮助学生来理解。如: 56847153 1600254 56847153 1600254 568200 1600100 368 16 在教学第一种减法的运算性质类型的题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连续减两次不简便,而两位减数能凑成一百,我们不如把它们合起来一次减掉。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句:减两次不简便不如“和”起来减一次。相反在遇到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我们也可以说和起来减一次不简便不如分开减两次。如 :

7、 35915923 359159-123 200-123 77 同样,在教学第二种除法的性质时,我们也可以总结出:除两次不简便不如“积”起来除一次。积起来除一次不简便不如分开除两次。 三、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简便计算的动力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的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有所体会,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简便计算的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让学生对简便计算产生

8、兴趣他们应付主动去钻研学习。那么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如在教学7516825这类型的题目时我就会对学生说请大家观察下这道题中的哪两个加数是能凑成整百的好朋友,请大家找出来。这时大家听到找朋友就会很感兴趣的用凑成整百数的这个特征来找出这对好朋友来。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能完成简便计算。 还有就是在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学背景要力求生活化,使学生感到这些问题是自己平常所接触到的一个生活场景。学生的解决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案,是否是最简便的方案?带着这个疑问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如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出现这样的生活背景:学校购买校服,每件

9、上衣56元,每条裤子44元。我们班39人,一共需要多少元?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先算出一套校服的价钱,然后再乘39,算式是39;也有的学生可能会分别算出上衣和裤子各需要的钱,再合起来算出一共需要的钱,算式是5639+4439。显然,这儿的简便计算源自学生独立判断后的一种自我选择,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后自行悟出的,产生于他们自己的解题需要。因此尽管老师没有指导、暗示或强调,学生也能自如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如果每一个运算规律,都是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得出来的,学生的头脑中就会留下深深的烙印,也不需要老师过多地强调什么样的题目要简便计算。因为学生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

10、望驱动下学习、研究的问题,才是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用良好的运算习惯来提高简便运算的能力 运算是一项很严谨、强加于、要求准确无误的工作。一定要有良好的习惯才能很好的完成。具体的方法如下: 1、 凑成充分调动审题的好。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只有认真审题、看清楚要求、看清楚数据和符号,分清运算顺序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 书写是不认真,格式是否规范,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也直接影响到运算的正确性。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 3、 养成用草稿纸习惯。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利用草稿纸,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一些数据,计算一些较大数的运算,迅速拒不上次的思维断点,从而继攻破。教师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随时利用好草稿纸。 总之,培养简便运算能力就要在运算的正确性、简捷性、合理性、灵活性等方面下功夫 ,教师平时应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各种与运算有关的概念、性质、公式、定理、法则、算律,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必要的和常用 的数据,训练出熟练的技能技巧,善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顽强的毅力,精益求精的态度。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要与其它运算能力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只有从全方位提高 ,才能使简便运算能力训练达到预期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