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大问题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大问题教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大问题教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大问题”教学 “学有千千万,起点一个问。” 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是思考的基础,是数学的心脏。目前,课堂提问含金量不高,问题细小琐碎繁杂,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数学专家们就推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大问题”教学 一“大问题”教学的来源 “大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课眼”,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它一般是学生的学习疑点,是教材的省略点,是知识的连接点,是数学思想的聚焦点,也是钻研教材的着力点。受之启发,我们的数学大师黄爱华、林炜等就开始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探寻一种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以为,以“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宏观上
2、看,这是一种变革;从微观上看,这是一种策略。 二、“大问题”教学的特点 第一,抓本质。它强调的是问题的“质”,问题必须触及数学的本质,这个本质,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指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有“意义之水”在流淌。第二,外延大。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或自由度,能够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第三,关注“差异发展”。它能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发展。第四,少而精。找准了“大问题”,就意味着教者抓住了课堂的“课眼”。第五,挑战性强。它有一定难度,但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必须是有“繁殖力”的。它可供迁移,可供生长,一般以问
3、题开始,但不一定以问题结束;它能够催坐出大量的新问题,它就像一棵小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还能结出累累硕果;它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大问题教学能够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的线形逻辑结构,生成一种多线交融,分层并进的新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有利于实现数学新课改下的四基。 三、 “大问题”教学的有效实施 第一:建立关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二:提出问题,在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 第三:尝试探究,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或合作学习。 第四:展示分享,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或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第五:共同概
4、括,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 第六:问题延伸(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提出后续研究的问题 纵观数学专家们的课,基本上每课都只由三四个问题导入学习。如黄爱华老师教学垂直一课预设的问题为:何为垂直?垂线?垂足?在这种设计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从一个个问题生成中激发了学生数学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百分数一课中黄老师用心去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成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让我明显感受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再如数学名
5、师贲友林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展示的是一张纸的教学,上面的内容是:1.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字母怎么表示?2.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公式的推导过程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学习过程,关注了孩子自主学习习惯,并培养了孩子合作学习能力。3.选择一道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关的问题并解答(下面有题目;解答;我的提醒)4.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我的疑问.一堂几何与图形的课在以几个问题为主线的活动中突破了重难点.学生在解决第3个问题时,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知道面积和底,求高,运用到了逆向思维,中差生孩子是想不到的,给了优等生用武之地,就这样一个问题就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让不同的学生
6、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整个汇报交流过程都是学生讲,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在师生、生生对话中不知不觉解决了一个个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能名副其实变成学习的主人。 在我的课堂中,虽然我不能像名师那样以几个问题驾驭课堂,但我在教学中的某个环节也在尝试,如在解决问题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画图描述数学信息吗?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3.你怎么检查你的解答是否正确呢?在这样几个问题中培养孩子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次次的尝试让我感觉到教学解决问题不再像以前那么可怕了,以前解决问题好像是我一个人在解决,就算是优生只会列式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老师学生都“累”,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下,让孩子们感受到解决问题并不难,而且有趣,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数学了。 “大问题”教学改变了“一问到底”的传统课堂,更好地诠释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走向了丰富与厚重。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共同学习和探索这种教学模式,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