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959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是小学科学教师在一项新的科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开头,课题的引入。它是小学科学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科学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科学课的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形成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氛围之中,形成定向导入。成功的导入除了能引起注意、激发动机,还具有启迪思维、组织教学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做到成功导入呢?下面介绍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六五三”策略,其中,“六”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六字

2、要诀”、“五”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五字忌讳”、“三”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三大形式”。 一、小学科学课堂导入“六诀” 万事开头难,一堂科学课的开头也不例外。但只要努力钻研,方法总会找到的。其中的要诀是六个字简、精、新、悬、巧、准。 1.简 “简”即简洁明快,就是导入的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望。 2.精 “精”即精彩凝练,就是导入要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不能拖泥带水。 3.新 “新”即新颖别致,就是导入要有新意,形式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不能千篇一律。 4.悬 “悬”即奇妙悬乎,就是导入要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怪的悬念,以

3、紧扣学生心弦、吸引他们刨根问底,弄懂奇怪的原因。 5.巧 “巧”即精心巧妙,就是导入要精心设计,巧妙布局,让学生掉入知识陷阱、进入“愤悱”境地。 6.准 “准”即准确恰当,就是导入的知识点要找准确,要“导”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恰当设定知识的坡度,以便学生由旧知向新知迁移,实现自然过渡。 二、小学科学课堂导入“五忌”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设计和运用,要结合科学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具 体问题具体对待。导入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甚至令人 啼笑皆非。因此,在设计和运用导语时,应注意一些问题,其中的忌讳可以表达为五个字 长、平、单、强、俗。 1.长 “长”即长篇累牍

4、。导入仅仅是一堂课的引子,不是教学内容的讲述,切忌长篇累牍、漫无边际,占用过长的课堂时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后5分钟至15分钟是一堂课的最佳时域,应留给课的中心,否则喧宾夺主。 一般导入以25分钟左右为宜。 2.平 “平”即平淡无奇。作为导语,应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切忌平淡、刻板、平铺直叙,否则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单 “单”即单打独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导入时,教师要设法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师生的情感在上课之始就得以交融,千万不能只顾自己在台上单打独奏、唾沫横飞而不顾学生的反应。 4.强 “强”即牵强附会。导语的宗旨

5、是为了导入新课,提高教学效果,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自然,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为导语而导语,更不能在导语中信口开河,胡编乱造,愚弄学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俗 “俗”即平庸鄙俗。导语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其思想性,注意对学生进行思 想熏陶。不能为了吸引和挑逗学生,专门去猎奇,或者收集一些庸俗的东西来迎合一小部分学生的好奇心理。 三、小学科学课堂导入“三类”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科学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科学课题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三大类:声讯导入、直观导入和活动导入。 1.声讯导入 声讯导入是指以语言文字,声音讯号为载体而导入新课的方法

6、。它主要包括如下9种形式: (1)直接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直奔主题,讲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从而引起学生注意。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老师写两个字,不知同学们认识不?你们研究过“声音”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首先要请你们描述一下曾经听到过的声音,然后我们一起来制造声音,看看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但由于这种导入方法比较呆板、趣味性不够,不适合低年级学生。 (2)提问导入 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入课题,可以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要求所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能发人深思,但又不能让学生觉得

7、高可攀。如动物与天敌的自然平衡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许多年前,在美国西南部的山里有很多鹿,它们的数量一直变化不大,山里还有狼。从城镇来的某些人曾目睹狼群咬死了鹿群里的两只小鹿,非常震惊,结果发动了一场灭狼运动。使人们惊奇的是,在灭狼以后的几年里,鹿的数量反而明显地减少了。既然狼是鹿的天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3)新闻导入 选择时效性强、学生关切度高的新闻导入新课,一定可以打动学生。如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就可以利用我国发射“神舟五号”这一重大新闻来导入:同学们知道“杨利伟”吗?那你们想不想成为第二位“杨利伟”乘坐未来的“神舟六号”登上月球?那么我们今天就先来把月球的秘密弄清楚。这样大大激发了

8、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事例、现象导入 从生活实际、周围环境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或现象,引入课题,可以唤起学生对相关感性知识的回忆,从而使学生在平中见奇、熟中生疑,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如雨和露一课,露珠是学生能见到的较熟悉的自然现象,可以这样导入:夏天的清晨,你一定见过小草叶尖、玫瑰花瓣上那晶莹剔透的小露珠,一串串、一排排,那是小草、花瓣的眼泪?是夜晚下雨留下的痕迹? (5)故事导入 故事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而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抓住学生这种心理,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揭开课堂教学第一幕,学生一定兴趣盎然。但要求故事简短、与课题紧密相关。如雷电一课就可以讲述科

9、学家富兰克林的一生以及他发现雷电的故事导入;探索月球的秘密一课就可以讲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导入。 (6)谜语导入 通过谜语,悟出教学课题,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要求谜语不能太难,让学生能较快猜中,猜中谜底后,他们会很兴奋,会带着喜悦的情绪进入新的学习状态。如保护眼睛一课就可以让小朋友们猜“眼睛”的谜语导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要是猜不出,对我瞧一瞧。”再如空气一课的导入,可以让小朋友们猜“空气”的谜语:“伸出双手摸不着,睁大眼睛看不到,动物植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 (7)音乐导入 音乐最富感染力,科学课堂通过放音乐、唱歌曲的形式引入课题,可以烘托气氛,达到教者动情、学者动容

10、的境界。如船一课的导入就可以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在优美的歌曲中拉开科学探究的序幕。 (8)儿歌导入 以朗朗上口、简洁明快的儿歌导入新课,生动有趣,易被学生接受。如月球一课就可以通过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导入。 (9)快板导入 快板活泼动听,小学生喜闻乐见。如青蛙一课就可以用快板导入:呱呱呱、呱呱呱,人人都来把我夸,圆圆肚皮本领大,专门来把害虫抓。通过竹板的拟声,快板的节奏,把一只喜气洋洋的青蛙形象刻画在学生面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是指通过直观表象而导入新课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如下6种形式: (1)图片导入 通过挂图,贴画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而导

11、入新课。如秋天一课就可以挂出秋天果实累累、满山红叶的风景图片导入。 (2)影像导入 采用电视、录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播放影像导入新课,动感强,内容多,时空跨度大,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信息,激起强烈求知欲。如美丽的大自然一课就可以通过播放祖国名山大川、春夏秋冬的几段美丽的风光片导入。 (3)课件导入 多媒体课件具有独特的功能,它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用它导入新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思考问题,丰富想象,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自主探究。如杠杆一课的导入,可设计一个动画:一辆汽车正在一条乡间小道上行驶,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一位叔叔下车搬得满头大汗,也搬不动。怎么办呢

12、?开动脑筋,帮叔叔想个办法。学生情绪被画面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比较,大家认为用棍子撬最省力、最方便,从而自然进入“杠杆”的探究。又如春夏星座、月相成因日食和月食这类课文,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导入新课。 (4)实物导入 把自然实物带入科学课堂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摸摸、看看、闻闻,调动各种器官感 知那些最真实的事物,激起探索的欲望。如植物的果实一课的导入,可以把各种各样 的干果和肉果直接摆到学生的研究桌上。再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的导入,可以采集各 种各样的叶摆在教室里。 (5)模型导入 通过展示各种模型导入新课,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探究欲。如青蛙一课就可以用一

13、只呱呱叫的一蹦一跳的电动小青蛙模型导入。 (6)标本导入 通过展示动物、植物和矿物标本导入新课,一定会令学生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学习兴趣倍增。如昆虫一课就可以展示枯叶蝶、竹节虫、蝗虫、长臂金龟、老爷蚊、象鼻蝉等各种昆虫标本导入。 3.活动导入 活动导入是指以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而导入新课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如下3种形式: (1)实验导入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实验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直观、实在的客观事实,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疑窦,萌发出强烈的探究欲。科学教学中,常常采用这种导入方式。如热胀冷缩一课就可以演示“用热水烫瘪乒乓球”的实验,当学生观察

14、到瘪乒乓球被烫鼓的实验事实后,势必产生“是谁把瘪的地方推鼓的?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物体形成推的力量?”的疑问,从而顺利进入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 (2)游戏导入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做游戏学生最开心了。教师通过设计精彩的游戏导入新课,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如纸风车一课的导入,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带纸风车到操场玩,看谁的办法多,让纸风车转得快。”学生像放飞的小鸟冲向操场,在玩中明白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再如我们的身体一课就可以设计“瞎子摸象”的游戏导入新课。影子一课就可以设计幻灯下“玩手影”的游戏导入新课。 (3)魔术导入魔术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教师通过设计精彩的魔术导入新课,可以化难为易,化平淡为神奇。如大气压力一课就可以设计“烧瓶吞蛋”的魔术导入:老师手拿烧瓶给学生看,并用“魔术棒”敲几下,里面空的,然后拿出熟的鹌鹑蛋放在瓶口,当然按不下去,把蛋拿下;接着点燃蜡纸条放入瓶中,迅速将蛋放在瓶口,于是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鹌鹑蛋被烧瓶“吞”进肚里。此时,学生必定看得目瞪口呆。老师马上说:蛋为什么会被烧瓶吞进肚里?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这个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为整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妙在变化,重在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