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048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 纳税评估的几个实用方法 单建荣 一、 通用的评估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企业每月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税源调查表中一眼就能看出的方法。 1、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帐款”与“库存成品”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两者余额较大,且与当期销售收入不相匹配,则有滞留销售收入的嫌疑。理由:这种情况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出现,因为应收帐款增大,表明销售已经成立,但现款回收困难,为了维持经营,所以企业往往会出现产品照发,但销售滞留或发票滞开,久而久之库存成品余额也就会增大。 2、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帐款”与“库存成品”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企业的“预收帐款”出现余额,且库存成品余额较

2、大,则有滞留销售收入或偷税的嫌疑。理由: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法的企业,一般其主导产品多为市场紧俏产品或特种产品,而且库存成品均系完工产品。 3、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库存成品”与“主营业务收入”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两者比例相近不相匹配,甚至出现年销售收入等于或小于库存成品余额的,则有滞留销售收入的嫌疑。理由;每个企业的资本运作都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库存成品余额过大,资本运作就困难,企业就难以生成。 4、通过税源调查表中的“完工产品”与“直接人工”、“用电数额”、“ 用水数额”、“用燃料数额”几个科目比较:如果完工产品的同比增长率与“直接人工”、“用电数额”、“ 用水数额”、“用燃料数额

3、”的同比增长率成反比例关系,则有少计完工产品或完工产品不入帐的嫌疑。理由:劳动产量的增长率与劳动各要素之间的增长率是成正比例关系。 5、通过税源调查表中的“完工产品”与“固定资产”两个科目比较:如果完工产品的同比增长率与“固定资产”的同比增长率成反比例关系,则有少计完工产品或完工产品不入帐的嫌疑。理由:固定资产的增长,标志着企业的生产规模在扩大,完工产品也只会增加而不可能减少。 二、 对简易企业的评估分析方法 简易企业是指经营方式单一、产品品种单一、耗用材料单一的企业。对这类企业的评估方法,可以从企业每月提供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结合通用的评估分析方法入手: 1、通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

4、料抵扣明细表中购进货物的金额,根据当期市场平均价格换算成数量并结合企业某产品耗料比例与企业税源调查表中的完工产品、期初在产品、期末在产品、期初产成品、期末产成品比较,可以得出企业是否少计完工产品或完工产品不入帐的情况。例如:某铸造企业主要产品是铸件,每吨铸件用料是1.1吨。我们通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抵扣明细表中购进货物的金额根据当期市场平均价格换算成生铁数量为110吨,则可以推算出企业能产铸件为100吨。如果企业小于100吨,则可以得出企业有少计完工产品或完工产品不入帐的情况。 2、通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抵扣明细表中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10%、13%扣除率这栏的金

5、额,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虚列或多抵进项税额的情况。例如;某企业主要产品是冶炼金属产品,如果其收购发票份数较少,金额偏大且收购废铜烂铁金额单笔超过万元的,则有多抵进项税额或虚列进项税额的嫌疑。理由是家庭个人不可能有近万元的废铜烂铁。 3、通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抵扣明细表中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7%扣除率这栏的金额,运输发票份数较少,金额偏大的,则有多抵进项税额或虚列进项税额的嫌疑。 三、对综合复杂企业的评估方法 综合复杂企业是指经营方式多、产品品种多、耗用的材料品种也多的企业。对这类企业的评估方法,主要从税负率的差异结合通用的评估分析方法入手: 1、对新办企业的综合评估方法

6、。通过企业在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的税负率的测算与企业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的比较,可以测算出企业是否存在滞留销售和帐外经营的情况。 基本公式如下: 企业在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的税负率=当期产品销售平均毛利率* 主要产品适用税率+*主要产品适用税率 当期所有有进项税额的成本支出占生产成本总额的比重的指标有这样几个:直接材料占生产成本总额的比重、动力占生产成本总额的比重、水费占生产成本总额的比重、燃料占生产成本总额的比重、制造费用中其他有进项税额的项目占生产成本总额的比重。 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当期应缴增值税+期末存货余额*主要产品适用税率/当期应税销售收入+期末存货余额* 如果企业在销售环节和生产环

7、节的税负率大于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则有帐外经营的嫌疑。理由:帐外经营主要是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均不入帐,那么无论企业怎么调节,直接人工和水电费是很难分摊的。 如果企业在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的税负率小于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且幅度大于30%,则有滞留销售收入的嫌疑。理由: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越大,存货余额就越大。 2、对老企业的综合评估方法。通过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有关指标的结构比较分析得出的参数与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差异的分析,可以测算出企业是否存在滞留销售和帐外经营的情况。 基本公式如下: 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有关指标分析得出的参数=销售毛利率的同比增减数*主要产品适用税率+当期所有有进项税额的成

8、本支出占生产成本总额的比重的同比增减数*主要产品适用税率 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差异=分析期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上年剔除存 货影响的税负率 如果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有关指标分析得出的参数大于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差异,则有帐外经营的嫌疑。 如果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有关指标分析得出的参数小于剔除存货影响的税负率差异,则有滞留销售收入的嫌疑。 四、 约谈举证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述案头分析完了以后,关键是约谈举证。尽管上述分析的结果依据非常充分,但是纳税人总会有各种理由加以辩驳,为此评估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自己案头分析的结果要充满信心。因为上述分析方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不仅逻辑严密,误差系数很

9、小,而且是符合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法规的。 2、平时要多加钻研财务会计知识和税收政策法令。尽管上述案头分析方法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没有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税收业务知识,你在与纳税人解释时会出现尴尬局面的。 3、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有质的区别,为此我们在与纳税人约谈时,要以交流的语气出现,对你评估的嫌疑只能在纳税人心服口服的前提下,才算达到目的。 4、纳税评估后,对纳税人自查补报的结果,除按规定缴纳税款外,还需要引导纳税人如何进行调帐,怎么样加强财务会计核算,特别是财务会计与税收有抵触的地方要帮助纳税人逐步完善。 5、对心存侥幸心理想蒙混过关的纳税人,要跟其讲清税收政策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并要求其对评估嫌疑逐条进行书面解释,以获取纳税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