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3055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 一、老子及其思想的时代背景 老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据史书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曾在周朝做过“守藏史”的官。从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作的一个简单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要深刻理解老子的思想时,首先必须对其产生和形成的原因进行追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战争的频繁,以及整个社会热衷于追逐功名利禄,功力主义思想泛滥,引发人们的利欲之心

2、。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追名逐利,失去自我,生命的本真状态被遮蔽,精神缺失、心灵空虚。人们面对无尽的祸患、无法逃脱的战争和艰难的生存环境,生命的 保全和意义引起各界的关注,作为史官的老子,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他不仅在现实层面上,提出了许多保全生命的策略,期翼告诉人们怎样保身,如何全生,而且在理想层面上,追求精神生命的自由和独立,对人的生命存在进行反思和追问,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历史趋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子从社会现实、生命现状出发,形成和建立了他独特的思想。 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认识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主张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宗,道先于天地万物,高高在

3、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认为万物由“道”而生,得道则存,失道则亡,上至侯王君主下至普通民众无一人可离于“道”万物因“道”而和谐。老子以“自然”生命存在的最高范畴,视自然为在“道”之本质特征,用自然的“道”取代以前的“神”,使人从神的宗教压迫中解放出来,且“道“作为对自然规律的提升和概括,作为对人们具体生活、行为活动的抽象化反映和呈现。“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了老子心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物,具有规律、法则意义,也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无始无终,无边无涯故又被称为“大”,从万物回归到一,从演化的逆过程来认识全局和认识事物。老子的思想的论证方式都是将“道”与人的生

4、命存在统一起来意味着生命的自由自在、本性纯真的理想的实现。“天之道,利而不害”将道视为一种知识化、思辨性的客观存在,并且努力将这种客观化的原则推向人生,使其成为人生的法则宇宙的秩序环境,使生命得以生成和繁殖,所以老子说天道“利而不害”。老子在解说这种抽象的“道”时,以随处可见的水之柔弱、以赤子的纯真自然、以母亲的宽广胸怀来比拟“道”,这些体现了人类高雅纯真的一面,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关键。 (二)老子社会整合方案:治国、用兵之道 、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军事力量,是不吉祥的工具,万物厌恶之,所以有欲治理好国家者,反对以军事力量争霸,但却强调善于军事力量自卫。又强调了治理国家,不能以应付非常

5、态情况的的方法来治理常态社会,“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清净守法治国,以奇谋诡计用兵,在常态社会中,军事力量应当隐于背后,不能介入和侵扰正常社会的自然运行,如果避免不了战争,应不择手段,速战速决,不使战争拖累和伤害百姓。 、“知雄守雌”,以雄强刚毅应对社会的非常态现象,而以雌柔宽容治理正常的社会。“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主张君王无为而治,就是让百姓和万物自为,不以自己的志向去强行改造他人,有“虚心弱智”,才有无为而治。有无为而治,百姓才能自立,国家才能富强,君王朝廷的无为而治,从百姓完全可以自主自为的领域退出,就是顺从大道的法则,回归自然的位置。“治人事天,莫若蔷

6、”,指君王朝廷节俭吝啬,君王少私寡欲,不兴事忧民,朝廷轻徭薄赋,不于民争利,藏富于百姓之中。再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为无为,事无事”等思想中体现出了老子很重视民意,以老百姓之心为心,很注意治国安民之道。 、“治人事天,莫若蔷”,治理百姓,遵行天道,没有比节俭更为重要的了。指出了君王朝廷节俭吝啬,君王少私寡欲,不兴事忧民,朝廷轻徭薄赋,不于民争利,藏富于百姓之中,这样政权才能巩固,百姓就能自立自 老子的人生观,处事之道 、老子对那个时代,深深感到痛苦和不满,因此提出“见素抱扑,少私寡欲”,作为我们生活修养的中心原则。人的思想随时怀抱这种原始天然的朴素,保持思想

7、纯净无杂,这是一种很高的生命境界,以这种状态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这样就不会陷入主观偏见,也说明了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或虚荣,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这种思想揭示出,最好的生活是淡泊无为,少私寡欲,纯朴自然。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些是人立身处世必然要记住的道理。老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讲艺术,要讲究曲线的美。善于言词的人,讲话婉转,容易达到目的。要是直来直往,是行不通的的。不过曲中有直,如行路,老是转弯,就会滑到;做人处事老是绕弯子,就使人讨厌了。还有人生在世,做人做事,要有一个准则,认定人生的目标,确定自己要做什么;

8、人要随时反省,认清自己;不能居功自傲、自以为是,多听别人的意见。 、“知人者智,自制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身者强。”能认识别人,是才智;能认识自己,才算大明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老子强调,胜人于自胜,应当并重,自胜是基础。人生摧毁自我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人在生活中,易迷于私欲杂念,易于责人,难以责己,既爱挑剔别人的不足,也爱炫耀自己的所长,了解别人不易,认识自己更难,重视无私、无欲、不争、不贪的心灵净化人要有自知之明。 、老子的宽容思想,主张要学会包容。“致虚极,守静笃。”达到虚无的极点,专注地保持“静”的状态,人要体悟到“道”本虚无,就会使自己内心“虚无”,对外界采取开

9、放和接纳的心态,不以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去要求别人,“致虚守静”,这是最大的宽容,不去干预和禁止别人的生活,拥用包容的心境。又如老子思想“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水往地处流,流入大海,大海接纳一切,事实上,说明了能做到虚幻若谷的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许多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跟他们的谦虚包容有很大的关系。 、“知足常富”,“知足之足,常足矣”这是老子的至理名言,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永远不能满足,人生许多过失,过错都源于贪得无厌。老子明确指出,极度的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最后反而使人麻痹了,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告诫人们要知足,要认识老子的精神所在,在人

10、道上,老子叫人知足止欲,淡化物语,提倡精神文明,进而净化人的本能,达到修德符道的目的。知道了知足的人,才能够经常保持充足。对于欲望应当要加以适当的节制,知足常乐。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 生命价值观: 老子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思考是从对世俗价值的批判和反思入手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只要人们有了求美为美的意识,丑也就随之产生;只要有了善的评判,恶也就如影随形。因此,所谓的美丑、善恶等各种价值都是相对的,互相依赖而不断转化的,美是由于丑的存在,才显示出美的极性观念,没有丑就不存在美。又如老子思想“唯之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所谓的美与丑到底相距多远

11、?人们执著于所谓的美丑到底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实际倒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可信的未必就是外形漂亮的,漂亮的好话反而往往是不可信的。因此,以外形来评判美丑是一偏之见,它会刺激感官,迷惑人的自然天性,指出世俗的人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常常偏执于某一价值,将其绝对化、孤立化、片面化,这样造成了真正的价值遗失。老子认识到真正的“美”应是朴素之美、内在之美,朴素无华,克服了感官形相之美的偏私与狭隘,是一种自然之美。这种真善美统一的价值观引导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它是自然的真实流露,没有偏私、局限,现代社会充满着诱惑,功利主义比较强,扰乱人们的心性,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因此更要重视真善美的提倡。 、 辩证观物,正言若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出了 表面上相反对立的事物,在本质上却相互包含,相互促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老子辩证思维的基础,主张以柔胜刚,弱胜强;说明了事物由对立而达到统一和运用。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变成它的反面,既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告诫我们认识事物要全面,用辩证的思维考虑,顺其自然,善于寻找事物另一面的价值,对我们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