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070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浅谈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张水平 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教师通过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则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实践来完成。然而在翻转课堂上,这种教学形式发生了颠覆,在各种技术的辅助下,知识传授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协助和同学的协作而完成。翻转课堂由此形成。教师在课前为新课的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看视频并完成相关练习。第二天回到课堂上,学生就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开展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内化吸收,拓展提升。在此

2、过程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协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一、 微课程“翻转课堂”变革着数学课堂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要。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找规律一课时,通过录制微视频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学生为主,在课前自学与本课有关的视频,学生在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下自己在家学习了本应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如果遇到不懂的,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仔细揣摩直到理解。这相当于把教师带回了家与视频相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有所有要预习知识的要点和教师给孩子的学习指导和建议。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有目的地开展预习活动,这样的预习

3、也更有深度,更有成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第二天的数学课就能在基于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 小组合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前一天的预习作业的情况进行的有意识的分组:预习作业较好的学生和有一定错误的学生分别进行重新分组。在整节课上,学生们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组长的组织下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他们先是自主的对预习作业的反馈纠正并分析错误原因。而在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孩子们依旧是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的研究着,在研究中争辩着,在争辩中提升着。这样的分组,让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共享;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有所得。 课堂教学时间

4、得到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的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当教师进行有效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二、 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关键 微课程是一种课程资源,有其学科适应性,面向全体教师与学生,具备强大生命力。通过微课程的呈现,截取课堂教学中最精彩地片段配合自主学习任务

5、单与过程进行模拟授课。模拟教学一定程度改善了教师说课方式。微课程能够为小学数学翻转教学地实现提供强大地课程支持,翻转教学为微课程走向应用与课堂实践供市场,使微课由资源提供功能迈向学习支持功能。 短小视频为教学所用 微课程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视频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明确的教学信息传递 微课程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

6、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 此外,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精心设计配合着微视频,明确了教学信息的传递。 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

7、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三、 微课程挑战着教学方式 比较微课程的教学与惯常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时间来看,一节课是40分钟,而每段微课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看,过去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而录制微课程的环境中只有教师自己,面对摄像机,讲授一段内容;从教师的实际授课过程来看,在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讲

8、授、启发、提问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而在微课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没有学生的实时反馈,也没有师生间的互动;等等。这些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录制微课程时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微课程作为只有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形式,更多的应是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比如,介绍一个数学概念,分析一个数学问题。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实时互动的教学内容,诸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等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微课程的讲授中,教师要把握两种基本结构,即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微课程的呈现形式,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

9、言。无论拍摄的视频多么清晰,画面切换多么丰富,学生学习微课程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同时,考虑到学习者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一段微课程可能会被反复观看,“听”课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了。因此,教师的语言便成了支撑整个微课程的核心因素。树立语言观念要求讲授的语言做到通俗、流畅,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通俗、流畅的语言形式才能有效地承载信息。 运用微课程翻转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缩短了老师新授课的时间,所新授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了,但是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必然要考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翻转课堂”实验需要教师教学基本功好、通晓网络、善于运用教育技术。实验要求学生要在家自主解决重点、难度和热点问题,逐步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