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3183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1、春天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力。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3.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难点:能抓住春天的特点,有创意地表现春天。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寻找春天 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寻找校园的春天,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交流:你发现春天在哪里? 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2.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到底是怎么样的?观察景色,欣赏图片,学生自己来总结春天的色彩。 欣赏名作。 通过欣赏名作来总结春天的色调,看看画家如何用画笔来表现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天的色彩。 用感官感受春天的色彩,在调色盘里找出春天的颜色。 3.布置作业 抓住春天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创作一幅春天的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只要能体现春天的感觉即可。引导学生耐心地完成作品,不要半途而废。 4.展示点评。 将学生的作业布置成春天的花园,逛一逛“春天的花园”,一边逛一边评价。 找一找最美的景色,说说美在哪里。 5.拓展游戏小燕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

3、、废旧材料等 教师:平面或立体的瓶贴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除了绘画,我们还有很多方法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比如歌唱、跳舞、诗歌。今天我们一起动动手,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一个春天的百花园。 以作品导入,技法学生学习的兴趣。 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 2.欣赏环节 平面作品的欣赏小姑娘神奇的大树。 布贴,综合材质的作品欣赏,在作品中总结剪、撕、拼、贴等一些技法。 立体作品欣赏。 从平面转为立体、教师示范。 学习教材中最基本的手工技法。立体花束的制作有点难度,教师示范起效果。 3.体验环节 学生作业 动手实践,大胆表现。互相欣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4.课外拓展 利用完成的

4、作品搞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2、盛开的鲜花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鲜花的美,了解鲜花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2.学习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涂色要领,进行涂色练习。 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表现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的重点定位于学习渐变色,对于鲜花的外形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鲜花的色彩,在观察鲜花外形和色彩的基础上了解渐变色,发现渐变色的色彩规律,并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初步掌握单色渐变和多色渐变的涂色方法。 在学习涂渐变色方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涂色技巧:(1)由轻到重或者由重到轻的渐变涂色方法;(2)运用点或线的疏密

5、排列产生渐变的涂色方法;(3)先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阶梯式排列色彩,再平涂产生渐变的涂色方法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鲜花,养成善于观察和美化生活的习惯,将渐变色的涂色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几种基本的渐变色涂色方法。 难点:自主探究发现渐变色的涂色新方法。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鲜花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 鲜花图片资料、课件、范画、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欣赏感悟。 (1)教师谈话引导: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鲜花盛开。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盛开的鲜花。 (2)请学生说一说鲜花美在哪里。小结:鲜花美在苴

6、炎在述鲜花美在它的形状和色彩上。 2.观察思考,尝试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鲜花的基本结构。 欣赏不同形态的鲜花,尝试表现喜欢的鲜花。 欣赏不同颜色的鲜花,分析鲜花的色彩规律,发现自然界一部分鲜花花瓣的色彩是渐变色。 (4)渐变色分为单色渐变和多色渐变。 3.探究尝试,总结方法。 (1)同桌合作探究:怎样画出渐变的色彩?并动手尝试。 (2)师生交流探究结果。 (3)教师示范几种涂色小技巧。 通过点、线的疏密变化表现渐变色。 油画棒由轻到重地涂色表现渐鹅。 平涂深色打底,用浅色由浓到淡地或由淡到浓地进行覆盖,表现出渐变色。 挑选出渐变的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阶梯式排列,依次平涂色彩表现出阶梯式的渐

7、变效果。 (4)师生共同总结渐变色的涂色方法和规律。 4.欣赏同学作品,尝试创作表现。 (1)欣赏同学的作品,思考你能从同学作品中学到什么。 (2)教师提示花朵的各个花瓣渐变方向要一致。 (3)教师提出学习建议: 选择自己喜爱的鲜花,用渐变色的方法进行表现。 到室外去写生盛开的鲜花,灵活运用渐变色的方法表现鲜花。 5.评价与拓展。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美丽的大花园,评选出最美的花。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从色彩方面进行评价。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渐变色。 (3)总结:学会用色彩表现美,善于用心灵发现美。 3、田园风光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8、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观察和体验是本节课创作的基础,教师可以展示典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田野,在愉悦中受到审美的熏陶,品味田园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控制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能流畅稳定地画出或弯或直的线条,进行随意交织的布局划分;通过体验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效果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 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 漫步田园。 (1)欣赏田园风光。 郊外的田园景色向我们展

9、现了大自然灵动的韵律和丰富的色彩。你去过田园吗?风景如画的田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看图片,看看你喜欢哪幅图,哪幅图能勾起你对乡村生活的回忆?课件展示。 整体感受:俯瞰或远观。 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两种视野下的田园面貌,引导学生观察。 局部特写:人物和作物。 通过拉近“镜头”,展现田园中的农作物和劳作的人们,观察田园中各个景物生长的样子和特点,人们劳动的场面和生活的场景。 (2)交流表达感受。 在欣赏中,教师带领孩子漫步田园,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视角下田园的不同构成方式。 交流:你觉得田野怎么样?说说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2.开垦田园。 (1)模拟拓荒者,将画纸当做未开垦的土

10、地,用线条画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将“田地”分割。 (2)继续用线分割布局,把这片土地分成好多块“田地”,近处可以稍微大一点,远处的小一点。也可以通过画田埂、河流或其他景物再分出几块田地。 (3)讨论分割方法:一是自然分割,田间小路线条弯弯曲曲,体现一种俯瞰大地的视野效果;二是直线分割,体现机械作业环境下的现代化田野;三是水平线分割,这种构图方法可以用水平线构图的方式进行。还可以怎样分割?请一位学生尝试。 (4)通过两张图片的比对,找出分割线。观察分割线之间的透视和景物的遮挡关系。 3.田园拾趣。 (1)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不同农作物的色彩,田园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和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色

11、彩和景象:如还没插过秧的水田的颜色;还没种过植物的旱田的颜色;还没成熟时的小麦和玉米的颜色;成熟时稻田和麦田的颜色;紫云英、红高粱、油菜花等各种农作物所呈现出来大面积的色彩。课件再次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通过图片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样子。 (2)现代化农业的设备和田地设施有哪些特有景色?辛勤劳作的农民们都在干着什么农活呢?田园中还有其他值得细细观赏的景物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和交流的内容通过示范和学生交流。 4.田园畅想。 (l)作品欣赏。 欣赏画家的画和同龄人笔下的田园风光,学习画面中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传达的意境和童真童趣。 学生尝试作业涂色方法,在分割好的“田块”中表现:如何用大面积涂色、用线

12、条排列涂色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3)在田园里加以点缀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5. 我们的田园。 将黑板看做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依次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排版、布展,根据孩子们的作品内容分类组合。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作业,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块田园?为什么? 小结:看到这么美丽并且充满希望的田园,教师忍不住要唱一首田间小曲赞美一下,在欢快轻松的整理活动中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 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l.画家笔下的田园欣赏。 每个季节的田园都有它不同的美,令人神往。这么美的

13、田园景色不仅吸引了同学,古往今来许多画家也为之倾倒,留下了不朽的名作。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作品,请同学们静静地体会画中的意境,并将你的所看所想告诉大家。 (1)名画欣赏。 欣赏中西绘画所表达的不同技法和意境对比照片,学习画家笔下画面的构图与色彩特点。 (2)对比分析。 构图。 分析讨论吴冠中的中国画作品湘西水田,比对照片,说说画家是如何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田园风光的。重点讲解画面的构图节奏。 色彩。 欣赏毕沙罗的油画作品红房子和凡,高的油画作品播种者,比对照片中的麦田,说说画家为什么用这样的色彩来表现田园。 造型。 欣赏画家笔下的农家色彩静物写生作品和田园农作物线描写生作品,体会一景一物所传达

14、的田园情趣与造型之美。 (3)交流感受。 田园中平凡的农舍、田地、树木等,在画家眼里都是很好的画画题材。 2.创作四季的田园风光。 (1)欣赏田园的四季美景并交流感受。 (2)分成四组,选择表现主题四季的田园风光。 (3)分工讨论创作内容、形式和合作方式。 3.集体创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以长卷等形式集体创作一个季节中田园的景物,可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方式将画桌连起来,选择统一的表现形式,并使表现的田园有构图的变化和故事性的内容。 4.集体展评。 (1)展示。将同学们完成的作业布置于教室中间或展示区域,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内容排列成一片田园。 (2)讲诉不同季节里的田园风光和故事,谈谈彼此在创

15、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3)点评:寻找最美的田园风光。 小结:今天,我们踏着“乡间的小路”,领略了田园四季的美丽风光,感受了独特的乡村风情! 5.拓展整理。 (1)田园中的农民艺术家。 欣赏各种农具的造型,蓑衣、斗笠、风车、箩筐等农家物品之美。 欣赏农田里草垛、稻草人、草艺玩具以及园艺造削党美。及园艺造型之美。 品味农家乐中农民们的淳朴文化之美。 田园行动计划:美丽家园,从我做起! (3)整理课桌,清洗双手,保存作品。 4、 我的爱心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学习为家人制作爱心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爱。 2.能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能大

16、胆画出图案,发挥想象力。 3.通过对爱心卡的创意设计及制作,增强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综合性很强,同时又是具有很好情感教育意义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应是以情感教育为线,把课堂的各个部分贯穿起来。利用学生对亲人的感情,引出对世界的爱,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课堂活动,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去表现自己心中最美的情感。 2.重点、难点。 重点:发挥想象力,将爱心卡画将爱心卡画面外理得丰富、具有美感。 难点:如何使作品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17、。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用双手做一做爱心的形状,或者同学之间用身体做一做爱心的形状! (2)学生互相合作做爱心小游戏。 2.探究。 (1)请学生仔细观察爱心卡,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对爱心卡的认识。 (2)组织小组讨论:你愿意把爱心卡送给谁呢? 3.赏析。 (1)相互讨论交流。 (2)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规律。 (3)想一想,爱心卡的作用。 4.创作。 (1)课件演示制作贺卡的材料以及步骤。 (2)构思爱心卡的内容。 (3)画出形状后涂上颜色或运用综合材料布置画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6.展示评价,学生互相交流作品。 7.拓展延伸。 5、折剪蝴蝶 一、教学目标 1

18、.认识蝴蝶的基本结构、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学习用对称折剪方法制作美丽的纸蝴蝶,并初步形成设计意识。 3.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在设计制作“折剪蝴蝶”的练习中感受设计应用活动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蝴蝶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昆虫。因其种类繁多,舞姿翩翩,纹饰亮丽,美丽动人,被称为“会飞的花”,具有灵性的美。它更是学生乐于欣赏、喜于表现的内容。本课用折剪的方法来表现蝴蝶,是学生创造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过程。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纸蝴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化为能力的过程。 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项基本操作技能:一是学

19、会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即将纸对折后画上半只蝴蝶的外形轮廓线,沿着折痕,依次画上蝴蝶的半边头、一只眼、半边胸、半边腹;在头上画出一条触角,胸部外画上一大一小的翅膀,最后沿轮廓线剪出蝴蝶;展开后就是一只对称的蝴蝶图形。二是学会纸蝴蝶的装饰美化,做到两边的花纹、颜色一致。看准中间的笔痕,当一边画上一种花纹时,必须在另一边的相同位置画上同一种形状和颜色的花纹。三是学会使纸蝴蝶能“飞”的制作技巧。即在纸蝴蝶两边翅膀上剪出对称的能插入自己手指的两个小洞。上述这些操作方法,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在指导时要认真做好示范,步骤讲解清晰,以降低学生设计制作的难度。 2.重点、难点。 重点:

20、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纸蝴蝶。 难点:做出外形、纹饰独特的纸蝴蝶。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剪刀、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多媒体课件,示范用的彩纸、剪刀和纸蝴蝶范例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蝴蝶的外形,感受蝴蝶的美丽,激起学习的欲望。 2.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蝴蝶的身体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蝴蝶外形的对称特征,学习对称折剪蝴蝶的表现方法。 4.欣赏范例和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多样的纸蝴蝶表现方法,拓宽设计思路。 5.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5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漂亮而独特的纸蝴蝶。 6.学生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

21、行个别化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讨论。 8.拓展:要求学生课后用同样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可爱的小鸟。 6、小画框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画框的有关知识。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并应用于装饰作品。 3.树立设计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创作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优秀的美术作品已纷纷进入平常百姓家。r-幅绘画作品配上一个合适的画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好地体现出美术作品的美感和装饰效果,同时还具有保护作品的功能。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与画框相关的知识,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

22、设计制作具有独特创意的小画框,并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用它装饰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教材第16页展示了多张在现实生活中配有精美画框的绘画作品图片,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回忆,进一步感受画框对绘画及其他平面作品的装饰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教材第17页展示了画框的基本创作步骤,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和示范,同时还提供了一组改变画框的内外形状,使画框更具个性化的示范图,便于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要结合局部示范和相关步骤,为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品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引。4幅不同风格的同龄人画框作品,又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材料和形式上的参考,拓展了制作装饰的好方法,激励学生的创作自信心。 2.重点、难点。 重

23、点:掌握小画框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巧妙构思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变化。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出示相关制作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小画框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3)分析概括并掌握设计个性化小画框的一些创作手法。 (4)赏析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只画框,并用它装饰作品。 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课件、笔筒实物若于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认识笔筒,初步了解笔筒的造型、材料和装饰特点,并感受笔筒文化。 2.引导学生在

24、欣赏笔筒时讨论笔筒的设计创意点。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笔筒的形状特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独特的笔筒。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种笔筒的材质,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 5.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各种笔筒的装饰手法,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6.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请学生大胆设计一只笔筒,要求尽可能详尽地表现出笔筒的形状、材质和装饰特点。 7.学生在进行笔筒设计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适合制作自己设计的笔筒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彩色水笔或油画棒、彩色纸张、各种纸盒、铁丝、胶水等。 多媒体课件、笔筒实物若干件。 教

25、学过程 1.展示并表扬第一课时设计稿完整或者设计有新意的学生作业。 2.引导学生讨论制作笔筒的基本步骤,探究交流制作2.引导学生讨论制作笔筒的基本步骤,探究交流制作饰;另一种是完全由自己来制作,包括基本形状的设计和各种装饰美化。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笔筒制作的多种方法。 4.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根据设计稿选取身边易找的材料,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只笔筒。 5.学生在制作笔筒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工具材料的安全使用。 6.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笔筒作品,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7.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笔筒、欣赏笔筒、研究笔筒。 8、 倒影 一、教学目标 1.

26、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在感受倒影之美的基础上,用对印的方法画一张有倒影的静物画。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感受不同倒影之美的基础上,学会采用对印的绘画新技巧,l表现一幅有倒影的创意静物画,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发现生活之美,并加以创造性的表现。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教材中的山山水水、饮水的熊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一方面可以为他们探究采用对印方

27、式表现倒影的绘画技法和如何创造性表现提供手法的启示;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除绘画以外的多样美术表现启示,如饮水的熊,可以让学生感受雕塑中的倒影之美。 用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因为新颖有趣,容易吸引学生探究学习。又因为简便,容易出好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成功感。学生在其过程中,能够深深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可以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从而达成一种新颖的艺术表现效果。 本教材分别向学生展示了倒影的照片、艺术作品、对印制作的步骤以及情趣盎然的学生作品。教学中,教师要突出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视觉思维,如对于不同倒影照片,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

28、自然景物倒影之美。在山山水水中,要引导学生找出异同,感受艺术创造带来的无限魅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倒影之美,学习采用对印的技法表现有倒影的静物画。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倒影。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各种倒影的图片,带好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美术课件。 教学过程 1.猜想表演导入。 (1)出示脑筋急转弯题目:谁能只画一遍就能画出两张一样的画?(听取并鼓励学生合理地猜想,如电脑画的复制,画一遍就可变出无数张一样的画来等。) (2)在此基础上,教师表演水粉对印全过程引出学习主题:倒影

29、。 2.探究不同的倒影。 (1)出示平静的水面、微波的水面和夜色灯光里的水面中的不同倒影,思考:这些倒影有什么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倒影图片资料,比较景物与倒影的异同,发现不同的倒影之美。除了这些图片中的倒影,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用丰富的倒影艺术图片和即时回忆,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3.尝试倒影表现。 (1)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作业纸,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刀示的对印步骤,尝试对印自己喜欢的一个事物,并交流一下尝试中发现的心得,总结一下需要避免的问题,如颜色不能调得太稀等。 (2)师生共同小结:确定表现主题;对折绘画纸张;调好所需颜色;回先绘画,再对印;合理

30、添加想象。 4.欣赏倒影作品。 (1)作品欣赏: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的欣赏中,找出作品中上、下两部分耐示同之处,并说说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听取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用白色油画棒和水粉色进行留白表现的技法。 (2)童画欣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似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特别要引导他们在感受这些作品中,说说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创作所带来的启示。 (3)小结: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合理采用添加、删减、模糊等艺术手法加以生动表现。 5.创意倒影作品。 (1)出示作业:用对印的方法画一张有倒影的静物画。 (2)教师巡视指导。 6.赏评美丽倒影。 (1)引导学

31、生举办“美丽倒影作品赏评会”。说说自己或他人作品中的成功之处,进行互相赏评。 (2)寻找利用倒影的美在艺术创作中获得成功的例子。如用于建筑、绘画、雕塑等。 9、印印画画 一、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的树叶,了解叶脉纹理的独特性。初步感受树叶拓画的美感。 2 用不同的叶子进行拓印,通过联想、组合、添画,形成r-幅新颖有趣的作品。 3.在创作活动中体验造型的乐趣,并获得审美感受,进一步体验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印画是一种美术表现形式,深受学生喜爱。一片树叶、一枚硬币、一块石头都是印画的材料来源,学生在印画的过程中与这些自然物品亲密接触,能大大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2、 树叶在自然界中极为常见,是学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印画的素材。本课以树叶为表现元素,通过学习用树叶拓印,引导学生了解拓印的一般步骤,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进一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为学习后面的版画做好铺垫。教材第22页展示了各种形状的叶子,那悦目的颜色,奇妙的叶脉,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学生对叶子的感知。第23页展示的印画步骤具体直观,有助于学生掌握树叶拓印的制作方法。 教材还提供了多幅同龄人创作的树叶拓印作品,它们风格迥异、童趣盎然:有多种颜色拓印的活泼的小金鱼;有印印画画的可爱的小瓢虫;有彩纸和树叶拼贴印画而成的神气的长颈鹿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树叶进

33、行观察,发现形状、色彩、叶脉等天然之美,通过大胆自由地想象,运用组合、拼贴、拓印、添画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2.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不同树叶的形状进行组合,形成创新画面。 难点:印画时对蘸色颜料水分、时间的控制。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树叶若干、水粉颜料、画笔、画纸、水桶、擦手用的小毛巾等。 多媒体课件、代表性的树叶若于、树叶拓印画作品、水粉画颜料、画笔、画纸、水桶、擦手用的小毛巾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出示树叶拓印画的图片,提问:你知道上面这两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课题揭示:印印画画。 2.观察分析。 (1)出示课件,让

34、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2)提问:还有哪些不同形状的叶子可以用来印画? (3)指导学生任选一种树叶在纸上按印。 (4)师生对练习1中的习作进行互动点评交流,找出作品中的巧妙之处。 (5)提问:你觉得拓印好的叶子纹样像什么? (6)提问:通过简单的添画又可以变成什么? (7)结合课件中的步骤图,教师示范树叶印画。 (8)提示:瓢虫身上的小黑点是用手指印出来的。 (9)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分析概括并掌握树叶拓印的一些创作手法。 3.创作表现。 (1)学习建议:用不同叶子进行拓印和添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4. 展示评价。 5.拓展延伸: 寻找其他材料进行大胆的拓印创作。

35、 10、纸版画人像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版画的有关知识。 2、通过拓印、摹印练习,学习制作人像纸版画的方法,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纸版画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人像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并合理进行底版中撕纸人像的拼摆。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画纸、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课件、纸版画人像范作若干、画纸、胶水、剪刀、拓印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一组纸版画人像的作品图片。 教师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画吗? 揭示课题:纸版画人像。 2、探究。 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研

36、究纸版画人像的设计制作要点。 围绕纸版画人像底版的设计制作欣赏讨论。 围绕摹印和拓印的不同制作方法欣赏讨论。 出示课件中的相关制作步骤图,教师示范用颜料拓印的方法制作人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纸版画人物的多样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3、创作表现。 作业建议:用摹印或拓印的方法制作人像纸版画。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赏析。 引导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并及时评价。 5、课后拓展: 欣赏其他的一些版画作品,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创作。 11、民间年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典型的民间年画作品,了解部分民间年画的表现内容,初步感受民间年画的造型和色彩特点。 2、了解民间年画的

37、制作工艺,对套色水印技法在民间年画中的运用有初步印象,尝试临摹一至两个年画人物形象。 3、通过欣赏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各地的民间年画,并能对民间年画进行简单的评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民间年画作品的欣赏,初步感受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对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准确的简要评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彩笔或颜料、画纸。 课件、年画范作、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因噩梦致病,每到深夜就听见鬼叫,吓得心神不宁,寝食不安。有位大臣对他说:“派大将守门,一定能赶走魔鬼。”大将秦叔宝、尉迟恭自告奋勇全副披挂,一人持锏,一人

38、持鞭,站立宫门两边,彻夜守护,唐太宗的病果然痊愈了。太宗大喜,但想到将军守门不是长久之计,就命画工把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人仿效太宗,将两位将军画于纸或木板上刻印而盛行于世。由于秦琼、尉迟恭二人都是将军,所以唐朝时的门神多以威武的将军形象出现,加之民间画工在唐史演义的基础上,对他们二人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所以逐渐演变成为年画“门神”。 出示年画门神,导入课题:民间年画。 2、欣赏年画,了解特点。 仔细观察两位门神,他们的表情、动作、服饰有什么特点?可以请一组同学模仿,其他同学描述。 身着盔甲、手握金鞭、双目圆睁。但整体感觉并不凶狠,而是给人可爱、喜庆的感觉。 他们的服饰看上去色彩斑斓,

39、画师究竟用了哪几种颜色?一起数一数、说一说。 红、黄、绿、紫、黑。色彩艳丽,对比鲜明。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在过年时要将这样的年画贴在大门口?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驱魔、辟邪,祈福、保平安。 年画除了表现门神,还有别的内容吗? 出示或分组发给学生不同内容的年画图片。 提问:这些年画表现了什么?人物形象和色彩有哪些特点?人们为什么要贴这样的年画? 学生讨论,分组表述。 教师小结:在这些年画中,人物形象大多比较可爱、喜气,色彩鲜艳明快,通常不会超过五种颜色,内容大多含有喜庆、吉祥、祝福的寓意。所以在民间艺人中流传着年画的三句要诀: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厌;

40、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 3、探究技法,临摹尝试。 你知道这些漂亮的民间年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古代民间年画一般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各自分开。 出示木版年画的制作步骤图,介绍所需工具材料,对各步骤进行简要讲解,示范木版水印技法。 有没有用其他方法制作的年画呢? 如四川绵竹年画分“红货”和“黑货”,红货就是用各种颜色彩绘出来的年画,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如门神。黑货就是用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笔法细腻

41、、人物秀丽、色彩明艳,如十不闲。苏州桃花坞年画,兼用着色和彩色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如花开富贵。山东杨家埠年画,以木版套色为主,色彩艳丽、醒目,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十子闹春。 比较用不同技法制作的年画,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 请学生运用彩绘的方法尝试临摹一个或两个年画中的人物形象。注意画出人物“俊秀”的样子。 4、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画年画的题目、人物特点和内容寓意。 6、拓展延伸。 我国明清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年画产地,除杨柳青、杨家埠、绵竹、桃花坞外,还有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新绛等等。通过查找资料欣赏不同地域的年画

42、,尝试比较各地民间年画的异同。 当代机器印刷的商业年画与传统手工制作的民间年画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2、闪闪的星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视觉暂留原理,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 2、能根据同一原理,设计不同创意的玩具,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3、能将美术和科学结合学习,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难点:巧妙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玩具。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卡纸或信封、彩色笔、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 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闪闪的星星”玩

43、具,并旋转玩具,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提问:想不想得到这样的玩具?你能尝试动手制作吗? 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2、探究新知。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是怎样制作出的。 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及步骤。 在一张对折的纸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 将小棒或铅笔固定在画纸的中间。 转动小棒,就出现“闪闪的星星”。 师生共同探究制作难点,讨论解决方法。 教师提问:如何使玩具的正面和反面内容相互呼应? 学生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好方法。 师生归纳大小相配、位置对应等正反呼应的方法。 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师讲解玩具设计原理:视觉暂留原理。 3、创新实践。 教师提问: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你还能怎

44、样设计这种玩具? 学生欣赏优秀设计作品,说一说作品创意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小游戏,打开设计思路。 教师提出学习建议:运用“闪闪的星星”的制作原理,设计并制作一个有创意的玩具。 教师巡视和指导。 4、展示评价。 与同伴一块玩玩自己制作的玩具,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生说一说自己玩具的创意。 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说说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5、课外拓展。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画制作的方法? 学生欣赏手翻动画视频片段。 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动画制作方法。 13. 美丽的丝巾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丝巾美的特点及其装饰作用,了解折染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习丝

45、巾印染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折染技法,提高配色和染色能力。 3.通过“设计应用”活动初步体验美术设计活动与创造生活美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丝”巾染色的多种方法。 难点:“丝”巾染色方法的多样性。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彩色颜料、宣纸12张。 多媒体课件、丝巾实物若干件。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认识丝巾后揭示课题,初步了解丝巾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 2.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丝巾的材质美与色彩美。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设计制作丝巾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总结并板书:一折二染三展开。 4.引导学生创新多种方法,折出多种不同的效果。 5.引导学生尝试多色染法,制作出美丽的丝巾。 6.引导学生欣赏同伴的的范例,拓宽设计思路。 7.提出本课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条美丽的丝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