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思维障碍,增强创新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除思维障碍,增强创新能力.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除思维障碍,增强创新能力消除思维障碍 增强创新能力 观音溪初中 罗付勇 我国人才的需求正面临着从数量向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人才的培养也由知识向能力转型;故学校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一代具有创新思维的接班人。 创新思维实质就是创造思维,它是思维主体不墨守成规,通过打破常理,认真组织加工,“生产”出具有进步意义产品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源于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构成创新思维最关键的心理因素,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不断地变革思维方式,不断地探索和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破除和摈弃过时的陈旧的思维模式,同时创新思维应具有独特性,能从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并产生独特的见解或观点,而且创新思维应具有科学合理性,这样才能使其最终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 创新思维人人有,然而,多数人的创新能力未必尽人意,原因在于存在各种各样创新思维的障碍,简单地说,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大脑由于缺乏足够合理的原材料而产生的顿塞或阻隔。那么,思维障碍究竟有哪些?应当怎样消除呢?笔者经研究、总结发现,阻碍创新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知识贫乏,缺乏思维的原材料。即缺乏创造性的解决某个问题的有关知识,这将很难把当前知识重新结合起来产生新观点,树立新思想。因而应加强不同层面,多领域的学习,以广泛吸收新知识,扩大我们知识面,并让各种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从而使我们产生创新性
3、的设想增强。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课内积累,课外阅览,去见识世间千奇百态,去感悟人间的善恶美丑。诸如天文、地理、生物,宗教迷信、法制道德、军事政治,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花草虫害等。实践证明,只要广积博览,生生交流就有了话题,描绘就有了内容,出奇的新思想才会不断涌现。 1 二是不加批判地学习,盲目崇拜书本、名人、老师,拜倒在权威的面前,让头脑成为知识权威的跑马场,最多让学问在脑中翻版、复制一遍而已。这样,也就很难产生新思维。古人云:“不疑则不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多疑则多进,少疑则少进”。因而我们在学习时要敢于质疑,大胆地批判吸收先进的有用的知识,勇于探索新鲜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师在给出解决
4、问题方法的同时,最多说出“我”的见解,有的连方法也可不提供,目的是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让其冲破框框,超越书本,超越“我”的想法,自主探索,独抒己见。大家都知道洛贝尔的伟大,惟独一个学生认为洛贝尔发明的炸药,使战争带来毁灭。如果不是他发明了炸药,她的爷爷也不会在自卫还击战中被炸死。该生虽然没有全面的看到问题的实质,但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人、事、物的两面甚至多面性,她的这种不惟书,不惟众,敢于反对权威的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束缚人的头脑,不能广阔拓展思维圈,易使人迷信现有知识观点,也必将阻塞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师问生答,师判正误,答案唯一,无创
5、新可言。能否一改常理,让生问师答,生判正误呢?我想,众生的提问不可能得到唯一的答案,因为学生的思维角度各不相同,顺着学生的思维,你也许发现了荒谬,但也许发现了独特。比如,一次口语交际中,我叫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并提出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应邀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多数同学从保护地球的角度说出自己的观点,很有环保意识,其中一个学生更是想象独特,设计了一种名叫“动物的空中保护神”。它能探测各种动物的生老病死,还能及时提供救助实在很有创意。实践证明,新奇的设想就是在这云云众生的大胆想象中产生。大胆的想象就不能受传统观念的限制。教师在改变传统教法时,应引导鼓励学生改变传统学法和传统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使
6、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四是习惯性思维。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思维程序,这将使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 2 程中,沿着已有的经验进行,各种观念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思维锁链,从而极大的阻碍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因而应该经常变换思维,从横向、纵向,正面、反面等多角度去思考。比如:“乌塔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只身一人游欧洲,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多数同学们说,难道她不怕坏人吗?一个“怕”字首先进入学生的思想中,他们根本就没从其他诸如乌塔很勇敢,有独立生活能力,应变能力强或者欧洲的社会治安搞得好等等角度去思考。而当同学们学了课文后,回过头来,再冲破原来的习惯性思维方式,觉得一切都是很正常的事。众多
7、的事实说明,多面思考,定能想出好的办法,这便是克服习惯思维障碍的有效方法。 五是固执己见与偏见。这种人会抱着错误观点不放,自认为见解独特,观点新奇,其实是使人误入迷途而不能自拔,扼杀创新的表现。与其那样,不妨借鉴他人的观点,听听别人的意见,再把他人的见解与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从二者的夹缝中寻求合理的解释,说不定是另一番广阔的景象呢。与固执己见相反的是从众思想,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教学中常常见到这种现象,而当你问他为什么,他却无以为言。那么,应怎样克服呢?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勤于思考的基础上采纳别人意见,另一方面,教师应教给学生努力寻求一题多解,概括总结多题一解的良好方法。只有
8、这样,才有可能涌现出新思维,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精神永葆活力。 六是满足,缺乏激情和兴趣。满足容易使人懒惰不思进取,造成思维僵化,更无创新可言。生活中,骄傲自满而导致无所作为的事例,举不胜举。而相反的事实证明:发展创新的硕果只属于虚心上进,敢于求真,敢于开拓的人所拥有。兴趣乃创新的动力,兴致会让人不遗余力,废寝忘食去追求,没有激情和浓烈的兴趣,怎会有积极的探索精神呢?创造性思维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象我们农村中小学中,学生大都不善于写作,几十篇中难见出奇的一篇,究其因 3 没有兴趣。所以,教学中我们要竭力引导学生多读、多品、多见、多识、多悟、多写,从一句话日记,一段话日记开始逐步培养写
9、作兴趣。启发学生象喜爱自己的玩具一样喜爱语文,象做游戏一样去做数学,把课堂上的文字、数字、语句、算式用到活动、生活中,去体会、感受它的意义,明白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而唤起对学科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探索创新的可能。 七是缺乏自信。也就是在事情还没有做,就怕会失败或犯错。凡事都没有信心,因而也就不敢去探索,去尝试,各种思维也就自行封闭起来。为此,树立信心,敢于大胆尝试是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那么,怎样让学生树立信心呢?首先,我们允许学生犯错,鼓励他们敢于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不要怕说错、做错,也许他不经意的说法或做法会令你刮目相看。其实,只要经过自己认真思考过的,我们都应予以肯定。错了
10、,我们要多加点拨,使其变换思维,寻求合理方法结果。其次,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他们对知识掌握出现偏差,难免思考问题不周,产生错误。倘若以“笨蛋”、“信口开河”等语言刺伤学生自尊心,则学生唯一的思维火花被你扑灭,自信心也将随之被你抹杀,面子荡然无存,学生哪还敢想,哪还敢说呢?这就是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而常常没有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很笨,我想不起,我做不来。这种情况下,谈何创新思维的再现呢?第三,注重情感,消除压抑。教学中,教师要面带微笑地主动、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畏惧感、压抑感,建立信任感、安全感、亲密感,学生在这种宽松和谐境界中感受到快乐,不仅使学习兴趣得以激
11、发,情感体验得以升华,而且使施展才能的欲望得以实现,他将尽情地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四方,自由地发挥想象,发表见解。第四,加强锻炼,即在课外或班会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情感。或师作“非指导性”安排,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索自己解决,师不提示,使其充分自由从事自己喜好的活动,激发灵感,感受成功,建立自信。 4 八是缺乏或不善于联想,单纯、片面、孤立地看问题,割裂知识的联系或缺乏联系的观念。比如,解数学应用题,就不能不用到语文知识来分析理解;日常生活里,用到数学的知识那就更多了;同样,劳动技术有助于培养我们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等;美育有助于培养我们观察、审美能力,以更好的描绘祖国河山其实,许多知识看
12、似毫无相关,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事物看似毫无相关,却也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冲破平常的思维障碍,将所学知识联结贯通起来,将问题与经验联系起来,广开思路,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尝试,以实践来检验设想。所以,我们一方面教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教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生活实践当中,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只有这样,才会拓展我们的思维境界和创新空间。 归结起来,影响创新思维障碍的原因有主导、主体两方面因素,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情感、注重引导,才能积极调动学生主体,激发思维,激发创造。也只有在认清创新思维的各种障碍以后,才有利于我们结合各自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一切创新思维的障碍,才能增强师、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感受到创新的乐趣;也只有勤奋钻研,刻苦磨练,努力完善自我,彻底掌握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才能使我们的创新获得真正成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