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3543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案一、 工程概况 1.1一般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上海自然博物馆站位于新闸路以南,大田路以西,山海关路以北的静安区60号地块内。山海关路以南为在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工地,自然博物馆站明挖区间段从自然博物馆的地下室下方穿过。 本工程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第九标段包括上海自然博物馆站、明挖区间及南端头井。车站为地下四层,岛式站台,车站外包总长为166m,车站标准段宽度为23.1m。 南端头井基坑开挖深度约26m,采用1000厚地下连续墙围护,共采用6道支撑,第一、第四道为钢砼支撑,其余均为609钢支撑。 标准明挖段基坑位于自然博物馆基坑开挖深度17.95m坑底以下

2、,开挖深度约为25m,采用800厚地下连续墙,自然博物馆基坑以下采用两道支撑体系,第一道为钢砼,第二道为609钢支撑。 自然博物馆站车站北段基坑开挖深度约24m,北端头井部分开挖深度约26m。采用1000厚地下连续墙围护。车站部分采用6道支撑其中第一、第四道为钢砼支撑,其余为609钢支撑。其中北端头井区域为7道支撑,第七道609钢支撑,其余同车站主体部分。 自然博物馆站车站南段基坑开挖深度约24m,采用1000厚地下连续墙围护,其中车站南坑两侧外挂出口基坑开挖深度11.9m,采用1000钻孔灌注桩+850SMW工法搅拌桩止水作为围护结构。整个车站南段主体采用七道支撑体系,其中上部与两侧外挂坑共

3、用三道钢砼支撑,车站落深段采用一道钢砼支撑锁口,下部三道609钢支撑。 自然博物馆站车站中间段基坑开挖深度24m,与拟建60#地块裙房南坑共坑开挖。采用七道支撑体系,上部六道为钢砼支撑,最后一道为609钢支撑。 支撑及围檩宽度及高度尺寸为8001200mm,强度为C30及C40。 1.2工程质量、文明目标 我们要全面、严格地执行业主及设计对工程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遵照国家及上海市相关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标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 文明施工的目标是做到全方位文明施工,向国际一流现场管理水平靠拢,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 二、施工概述 本工程砼支撑拆除的顺序从考虑

4、基坑整体安全性出发,钢筋混凝土支撑待楼层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进行拆除。 三、砼拆除施工技术措施 3.1主要施工流程 搭设混凝土支撑操作脚手到支撑底空压机打凿清渣外运 3.2施工部署 1)当下层楼板强度到80%达设计强度,方可进行脚手搭设随后进行混凝土支撑拆除。 2)采用6台空压机主要负责砼支撑凿除,在6:0022:00工作时间之间的施工。 3)混凝土对撑下搭设操作脚手,空压机进行凿除。原结构梁、板在支撑梁凿除时需加强保护,不能损伤。 4)先进行混凝土对撑的拆除,随后两侧同时对混凝土围檩进行凿除。 5)清理垃圾及时跟进,确保有足够的操作面进行施工。 3.3主要施工措施 3.3.1 凿

5、除砼支撑操作脚手的搭设 1) 在准备凿除的支撑下采用483.0钢管搭设操作脚手,砼支撑下铺设双层草包,防止支撑拆除时对结构的损伤。 2) 操作脚手搭设高度为支撑砼底。钢管操作脚手,立杆纵、横间距700mm,支撑梁底加临时顶撑,顶撑钢管应顶足砼支撑梁底。 3) 钢管脚手在离地20cm处设置一道扫地杆,水平杆高度间距小于1.8m设一道。 4)操作脚手周围设置1.0m高防护栏杆,扫地杆距地面200mm。 3.3.2. 钢管操作脚手搭设要点 1) 钢管操作脚手搭设在结构板板面上,在钢管操作脚手立管下垫方木,每隔三步设置剪刀撑,以确保脚手架底部均匀受力及稳定性。 2)脚手架外侧,设1.0m高防护栏杆及外

6、铺安全笆。底笆下加两根搁栅与牵杠用铅丝扎牢。脚手笆下部设两根搁栅与横杆扣牢,脚手笆与搁栅绑扎,每笆扎点不少于四点。 3) 钢管操作脚手搭设完成后,采用空压机对砼支撑进行打凿,剥出主钢筋割断,然后对支撑进行破碎,待砼支撑全部破碎后,再将支撑底皮钢筋割断。 四、主要安全措施 1)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2)脚手架搭设时,应两人配合同时施工。 3)脚手架铺设完毕时,用竹笆满铺。 4)砼渣及时起吊外运,不得堆的过多,以免影响施工场地。 5)进场施工机械必须要进行验收,机械使用期间由专门负责人进行维修保养。 6)空压机专业分包进场时,统一进行检查,便于日后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7)专职电工值班制度,操作过程中

7、派专人巡视。 8)专业分包空压机试压报告原件交项目体机管员复印,复印件由项目体保管。 9)空压机的噪声、油污染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0)专业分包队伍中派一名负责人与项目体机管员共同管理设备。 11)搭拆脚手架时候,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拉设警戒线,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12)施工时候,必须严格控制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 13)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时,应佩带有安全带,杜绝安全隐患。 五、主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措施 1)施工过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减少和避免噪声、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采取分段喷洒防尘措施。 2)对每一部离开工地的废渣清运车辆通过洗车池进行清理,严禁将渣土

8、带到周围公共道路上。 3)运输车辆堆砼废渣不得过高,防止车辆颠簸将砼废渣倾倒在马路上造成不良影响。 4)定期打扫和喷洒工地道路及工地周边市政道路。 5)晚上10点以后,早上7点以前严禁采用空压机进行砼支撑的打凿。 6)砼支撑在打凿和废渣清运时应经常进行洒水,防止粉尘四处飞扬,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六、应急预案 1、机构与职责 一旦安全事故,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理,成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同时项目部成立领导小组。 项目部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袁建国 副组长: 张安明、刘亚涛 组员: 乔海滨、周久第、张官宝、孙建清、 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

9、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 5)在场地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副组长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

10、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组员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5)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6)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7)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2、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

11、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应急物资主要有: 1)、氧气瓶、乙炔瓶、气割设备一套 2)、急救药箱1个; 3)、手电若干个; 4)、对讲机若干部; 3、当现场出现紧急的安全隐患,来不及进行上报处理时,现场管理人员要按保证人员安全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采取尽可能减少损失的办法,组织现场人员消除事故隐患。 6、如发生意外时,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现场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排架模板或者混凝土结构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

12、,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物体,将伤员移出。如物体太重可用吊车将架体缓缓抬起,以便救人。 救援人员首先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抢救,促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送往医院救治,并保护现场。察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它危险源存在。 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鉴于坍塌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 救人第一的原则。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 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抢救

13、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立即联系120、999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注意搬运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禁止用搂、抱、背等方式运输伤员。 - 一般性伤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 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