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677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游子吟说课稿教学设计游子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2、教学创新点:低声吟诵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孩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理念:品味情感 升华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播放歌曲母亲引出课题 师:知道这首歌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吗?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古往今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母亲,在作家肖复兴的眼中,母爱是那一颗颗玲珑剔透的荔枝,在史铁生的

2、笔下,母爱是那一句简短而深沉的叮咛:“要好好儿活!”那么,在唐代诗人孟郊的心中,母爱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孟郊的游子吟。 2、齐读课题 3、 同学们知道“游子”是什么意思呢?在本文是指谁?“吟”又是指什么? 二、初读诗歌,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1、初读全诗:这首诗广为流传,耳熟能详,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都会读,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好吗? 2、课件出示诗歌,听课文范读录音。齐读 3、交流感受: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4、那你知道孟郊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 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然后师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师介绍: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谋到江苏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做官之后

3、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接母亲来溧阳,安享晚年。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于是写下了这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 三、细读品味,体会意境 1、那么,在这首诗中,孟郊选取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并观察插图,发挥想象,把这一场景描绘出来。 2、学生交流自己所体会到的意境,并说说从哪句诗体会到的。朗读与想象相结合。 预设:抓住“密密缝”,体会浓浓爱。 作者进京赶考前的晚上,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给儿子缝织衣服。你的感悟能力很强,请问你是从哪里得到这种感受的?插图是文字的再现,书上的插图再现了哪句诗?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你很会读书,

4、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确,在古代,有这样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回来得越早,缝得越稀,儿子就回来得越迟。所以母亲“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由此可想,母亲在“游子衣”里,除了缝进了密密的针线,还缝进了什么?请把母亲的担忧、祝福、牵挂和所有的爱,都缝进游子衣里,一起读读前四行诗。 可以说,一件游子衣,一片慈母心。你说,这样的深恩能够报答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重点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晖”字有什么特点?这一句是什么意思?作者仅仅是写小草与阳光的关系吗? 、作者把母

5、爱比作春晖,把游子比作寸草,那么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怎样比喻? 四、延伸意境,升华情感 1、的确,母爱就像春天的阳光无私地奉献给了小草,“临行密密缝”仅是母爱的缩影。你知道儿子远行后,母亲又是怎样忍受思念的煎熬?现在我们走进孟郊另一首游子诗。 2、学习游子诗。屏示并齐读: 游子诗 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同学们,你们知道萱草是什么吗?在古代,不少游子远行前都会在母亲的房前种植萱草,希望母亲在春暖花开时节看到萱草盛开,就像看到了游子,以慰藉母亲的思念之情。从这首诗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请带着你体会到的意境,再读游子诗。你们说,母亲对儿子这种

6、强烈的思念之情能够报答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同学们,当“临行密密缝”和“慈母依堂门”这两副画面交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因为,临行前,引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远行后,引读“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同学们,当我们再次吟诵同一作者写的两首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并把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出来。 5、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

7、者不断地问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大声的问所有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让我们轻声的问问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激活表达,提炼感受 1、刚才,你们都轻声地问了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用你资料袋中的诗句、名言或是你自己的一两句话来表达吧! 2、孩子们的字字句句都包含了对母亲的深情。但仅仅用一两句话远远不能表达对母亲的深情,此时, 让我们把心中对母亲无尽的爱融化在这首诗里,送给自己心爱的妈妈吧。 六、总结延伸,丰富内涵 1、感受名句的影响:孩子们,在孟郊的诗行里,没有深切的呼唤,没有高声的赞美,然而一分浓

8、浓的真情却从这简单的30个字里自然流露,轻轻触摸着我们的心灵。直到现在,这首诗里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广为流传,并且还化为了一个成语:寸草春晖。 2、 交流名句的运用:今天,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想在哪些情况下也可用上这句话? 3、引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 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明年毕业,离开母校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你还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在伟大的母爱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人的嘴唇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让我们将内心的感激与赞美之情都化作这甜美的字眼,这最深情的呼唤 让我们向在座的母亲们,向全天下的母亲们一起深情地呼唤 5、在游子吟音乐声结课:最后,让我们在低回、婉转的音乐声中,把所有的感动融进这首诗里,再次吟诵游子吟。 七: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诗献给妈妈。 2、收集赞颂母亲的诗歌,在班级开展一次以“伟大的母爱”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